经典研读

经典研读

《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
经方方剂

经方方剂

常用经方方剂查询
医案汇编

医案汇编

汇集名家医案,现学快用
中医入门

中医入门

掌握基础知识,初入中医大门

最常用的50 个经方方证-白虎汤/石膏(石膏 知母+甘草粳米)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856 次浏览 • 2016-01-23 21:39 • 来自相关话题

    37、白虎汤/石膏(石膏   知母+甘草粳米)     【方剂组成】知母18 克,生石膏 45-100 克,炙甘草 6 克,粳米 30 克     【用法】以上四味,水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     【方解】石膏、 ...查看全部
    37、白虎汤/石膏(石膏   知母+甘草粳米)
    【方剂组成】知母18 克,生石膏 45-100 克,炙甘草 6 克,粳米 30 克
    【用法】以上四味,水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
    【方解】石膏、知母除热止烦。甘草、粳米安中养正。此治热用寒,而不为寒伤的良法。
    按:世人皆知石膏性寒,但石膏质量重,溶解于水的成分有限,若不大量用则无效。《神农本草经》谓为微寒即由于此。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176 条: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注解:《金匮玉函经》此条云:“伤寒脉浮滑,而表热里寒者,白通汤主之”。王叔和注语亦谓、“旧云白通汤,一云白虎汤,恐非”。可见本条为文是有问题的。若就表热里寒的为证言,则宜白通汤。不过表热里寒,脉不应浮滑。若就脉浮滑言,则宜白虎汤,但又不应有表热里寒之证,此其中必有错简,待考。
    《伤寒论》第219 条: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注解:口不仁,即口中不和。面垢,即面不光泽。腹满、谵语、遗尿为热盛于里;身重难以转侧则外复多湿、口不仁、面垢热在少阳,故谓为三阳合病。热盛于里则不可发汗,若发汗则必益甚其谵语。里虽热但不实,故亦不可下,若下之虚其里则额上汗出、手足逆冷。若上证自汗出者,则宜白虎汤主之。
    按:此虽谓为三阳合病,实即热盛于里的阳明病,不过里还不实,外复郁湿,汗固不可,下之亦逆,里热盛猛则汗自出,故以白虎汤主之。
    《伤寒论》第350 条: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注解:脉滑主里热,故脉滑而厥,知为里有热的热厥,宜以白虎汤主之。
    【辨证要点】阳明病,自汗出,脉滑数者。
    【验案】冯某,女性,25 岁,门诊病例,1967 年 7 月 20   日初诊。高烧已二十余日,曾在好几家医院用各种抗菌素治疗均无效。因颈部两侧淋巴结肿大,故多数医院诊断为淋巴结核。因高烧不退,经人介绍来求诊治。望其面黄无华,消瘦,自汗出,不恶寒,自感乏力身重,昨晚 T39.7,苔薄少,舌质红降,脉滑数。证属阳明里热,津液大伤,治以清热救里,与白虎汤加味:
    生石膏 90 克,知母 18 克,粳米 30 克,炙甘草 6 克,生地 24 克,麦冬 24 克,生牡蛎 15 克
    结果;上药服六剂,热降为 38 左右,但晚上偶有 39。因出现恶心、纳差、喜凉,喜吃西瓜,故改服小柴胡加石膏汤(生石膏每用 60-90 克),药后热平,诸证消,共服 11 剂,颈部淋巴结亦全消失。

最常用的50 个经方方证-栀子豉汤 (栀子+香豉)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788 次浏览 • 2016-01-23 21:37 • 来自相关话题

    36、栀子豉汤 (栀子+香豉)     【方剂组成】栀子10 克,香豉 18 克     【用法】以水四杯先煮栀子得二杯,内豉煮取一杯半,分温再服。     【方解】二物均属苦寒除热药,并均有解烦的特能,合以为方故治 ...查看全部
    36、栀子豉汤 (栀子+香豉)
    【方剂组成】栀子10 克,香豉 18 克
    【用法】以水四杯先煮栀子得二杯,内豉煮取一杯半,分温再服。
    【方解】二物均属苦寒除热药,并均有解烦的特能,合以为方故治烦热而心中懊_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76 条: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倒,心中懊_ ,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注解:心中懊_谓心中烦闷不可名状,实即心烦的剧烈意思。经过汗、吐、下的治疗后,实邪虽去,但遗热未除,攻冲头脑,因使虚烦不得眠。证之剧者,则更辗转反侧而心中懊_ ,宜以栀子豉汤主之。若上证而其人自觉虚怯少气者,则宜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上证而又见呕者,则宜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按:此所谓虚烦是对实烦而言,不要以为本方能治虚,本条所述,即炎症或充血而脑受刺激的剧烈证候。
    《伤寒论》第77 条: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注解:胸中窒,即指胸部的正中间有窒塞感,实即食道狭窄的自觉证。发汗或下之,其人仍烦热并胸中有窒塞感者,栀子豉汤主之。
    按:此证多有,但不定见之于发汗或下之后,即使有烦,然亦不甚明显。患者主述胸中窒塞而烦闷者即是。此与咽中如有炙脔的半夏厚朴汤证,常由于患者主述不清而易混淆,故问证必须精细。胡老讲道:“昔时邻居老工人尹某,一日来告。谓经过钡餐造影检查,确诊为食道憩室,请我治疗,因笑答曰:食道憩室我未曾见过,请告所苦。据述只觉食道阻塞,心烦不宁,因与栀子豉汤三服后,证大减,但食时尚觉不适,续服二十余剂,证全消失。后再进行钡剂造影检查,未再见憩室形象”。此案较奇,故附此以供参考。(juzhuo 按:中医为形而上学。万物由无形而来,故无形病则有形必病,无形安而有形乃安。此本浅见之理,人每云之易易,而临事则惑于西医之形迹,不亦缪哉。)
    《伤寒论》第78 条: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注解:伤寒五六日,常为病传少阳而现柴胡证的时期,病不在里,故虽大下之后而身热不去。心中结痛,即胃下口处有结滞疼痛感,此亦因于误下,邪热内陷,因使该体部发炎的结果,宜栀子豉汤主之。
    《伤寒论》第81 条:凡用栀子豉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注解:栀子清热泻火,而不宜于虚寒证,病人久有大便溏泄症,乃中虚多寒,故不可与栀子为主的配剂。
    《伤寒论》第221 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_ 。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
    注解:见白虎加人参汤方证。
    《伤寒论》第228 条: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_ ,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注解:阳明病,表证未罢而即下之,必使邪热内陷,若其外有热,手足温,则热未结实于里,故不结胸,热自内上迫,故心中懊_ 。饥不能食,但头汗出,为大陷胸汤和栀子豉汤的共有证,但结胸则热结于里,而外无大热。栀子豉汤证则外有热,手足温,此是二方证的主要鉴别点。
    《伤寒论》第375 条: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注解:下利后更烦者,遗热未除。按其心下濡软则里不实,知为虚烦,因以栀子豉汤主之。
    按:至此乃出示栀子豉汤的腹证,由于胃中空虚,故按之濡,以是可知本方证所主虚烦的意义了。
    【辨证要点】胸中窒塞而烦闷者。
    【验案】刘某,女性,12 岁,1966 年 3 月 10 日初诊。感冒后头痛,恶心,呕吐,寒热往来,咽干口渴思凉饮,心中烦躁,服小柴胡加生石膏汤后,热降烦除,刻下仍心中懊_ ,口干欲凉饮,饮食二便如常,苔白而干,舌尖红,脉滑数。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然汗出为向愈之兆,惟仍有内邪虚热未解、阳明之热未除,为栀子豉汤合小柴胡汤方证:栀子 6 克,淡豆豉 10 克,柴胡 6 克,黄芩 6 克,党参 6 克,炙甘草 3 克,生姜 6 克,大枣 3 枚,生石膏30 克
    结果:上药服一剂,睡眠好,全身汗出,寒热未作,体温正常。继以复胃阳以生津调理一周而愈。

最常用的50 个经方方证-薏苡附子败酱散 (薏苡仁 败酱草+附子)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5754 次浏览 • 2016-01-23 21:36 • 来自相关话题

    35、薏苡附子败酱散 (薏苡仁   败酱草+附子)     【方剂组成】薏苡仁30 克,附子 6 克,败酱 15 克     【用法】杵为散,取6 克,以水二杯,煎减半顿服,小便当下。用上药量作煎剂亦可。     【 ...查看全部
    35、薏苡附子败酱散 (薏苡仁   败酱草+附子)
    【方剂组成】薏苡仁30 克,附子 6 克,败酱 15 克
    【用法】杵为散,取6 克,以水二杯,煎减半顿服,小便当下。用上药量作煎剂亦可。
    【方解】此于薏苡附子散增大薏苡仁的用量,更加有祛瘀排脓作用的败酱,因治瘀血痈脓之变。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第3 条: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注解:其身甲错,指腹皮如鱼鳞。腹皮外虽拘急,但按之则虚软无力。腹胀满虽形似肿状,但细按其腹内并无凝结物之感。脉数主热,今身无热,其为肠内有痈脓无疑,宜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按:附子的配剂,其腹证,按之虚软无力,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即本方的腹证。又由于本条其身甲错的说明,活用于皮炎,痂癞等亦验,72 年于河南曾治一女孩,手掌肿痒流黄水,即所谓鹅掌风的剧证,久治不愈,思与本方,因当时无败酱,即以生苡仁 30 克,附子 6 克,为方与之,一剂知,连服六剂即复常,为效之速,实出意料。
    【辨证要点】肠痈腹痛,皮肤甲错,或肿痒流黄水者。
    【验案】董某,男性,10 岁。头面及四肢发黄水疮,疹痒而流黄水,此起彼伏,已两月不愈,曾用西药青霉素等消炎治疗无效。饮食如常而大便干燥,苔白厚,脉细数。此属内有瘀热,郁久成痈毒而发于外,为薏苡附子败酱散的适应证,与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
    生薏苡仁 30 克,制附片 3 克,败酱草 30 克,山栀 10 克,连翘 18 克,银花 18 克,甘草 6 克
    结果:上药服二剂,流黄水减,服六剂,黄水疮消失。

最常用的50 个经方方证-旋覆代赭汤 (参甘枣+夏姜+旋覆花 代赭石)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4323 次浏览 • 2016-01-23 21:34 • 来自相关话题

    34、旋覆代赭汤 (参甘枣+夏姜+旋覆花   代赭石)     【方剂组成】旋覆花10 克(包),人参 6 克,生姜 15 克,代赭石 3 克,炙甘草 10 克,半夏 15 克,大枣 4 枚     【用法】水煎温服。 ...查看全部
    34、旋覆代赭汤 (参甘枣+夏姜+旋覆花   代赭石)
    【方剂组成】旋覆花10 克(包),人参 6 克,生姜 15 克,代赭石 3 克,炙甘草 10 克,半夏 15 克,大枣 4 枚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覆花温中健胃而下结气,代赭镇虚逆,半夏、生姜降饮逆,人参、甘草、大枣安中养正,故此治胃虚有饮而有诸呕逆证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161 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注解:伤寒经过发汗或攻下等法治疗,伤寒证虽解,但胃气大虚,故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谓服其他药而噫气还不除也,宜以旋覆代赭汤主之。
    按:胃虚极,客气结于心下,大便不通,气逆不降者,不限于噫气一证,呕哕噎膈诸证本方亦有良效。但心下不痞硬者,用之则不验。常以本方加乌贼骨,治十二指肠溃疡心下痞硬、疼痛、噫气而大便秘者亦验,读者试之。
    【辨证要点】心下痞、噫气呕逆者。
    【验案】白某,男性,48 岁,病历号 17044,1965 年 1 月 17   日初诊。胃脘痛胀、心下堵闷已三年,经检查诊为“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经多治不效。据现症有噫气呕吐、口干不思饮、苔白腻,脉沉弦细。知为胃虚有饮,故以益胃化饮治之,与旋覆代赭汤加味:旋覆花 10 克(包),生赭石 10 克,党参 10 克,生姜 15 克,炙甘草 6 克,半夏 15 克,大枣 4 枚,乌贼骨 15 克,川贝母 10 克。
    结果:服三剂知,六剂诸症减轻。

最常用的50 个经方方证-桔梗汤(桔梗+甘草)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3274 次浏览 • 2016-01-23 21:32 • 来自相关话题

    33、桔梗汤(桔梗+甘草)     【方剂组成】桔梗10 克,甘草 18 克     【用法】煎法同甘草汤。     【方解】桔梗味辛微温而有排脓作用,并有治胸胁痛的功能,于甘草汤加入此味,故治甘草汤证而有上述的桔梗 ...查看全部
    33、桔梗汤(桔梗+甘草)
    【方剂组成】桔梗10 克,甘草 18 克
    【用法】煎法同甘草汤。
    【方解】桔梗味辛微温而有排脓作用,并有治胸胁痛的功能,于甘草汤加入此味,故治甘草汤证而有上述的桔梗证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311 条: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者,与桔梗汤。
    注解:见甘草汤方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12 条: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
    注解:咳而胸满,即因咳而胸满的意思。振寒、脉数为有痈脓之候。多咳唾故咽干。里无热故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以至吐脓如米粥者,此肺痈的明征,宜以桔梗汤主之。
    按:肺痈用桔梗,不只为排脓,并亦治胸胁痛,临床于肝炎患者,诉肝区痛剧则常于适方加桔梗,确有效验。《神农本草经》谓桔梗治胸胁痛如刀刺,可信。
    【辨证要点】咽痛、咳吐浓痰、或胸痛者。

最常用的50 个经方方证-黄连汤(“半夏泻心汤去黄芩增量黄连加桂枝” 干姜+连+参甘枣+半夏+桂枝)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7852 次浏览 • 2016-01-23 21:30 • 来自相关话题

    32、黄连汤(“半夏泻心汤去黄芩增量黄连加桂枝”   干姜+连+参甘枣+半夏+桂枝)     【方剂组成】黄连10 克,炙甘草 10 克,干姜 10 克,桂枝 6 克,人参 6 克,半夏 12 克,大枣 4 枚     【用法】 ...查看全部
    32、黄连汤(“半夏泻心汤去黄芩增量黄连加桂枝”   干姜+连+参甘枣+半夏+桂枝)
    【方剂组成】黄连10 克,炙甘草 10 克,干姜 10 克,桂枝 6 克,人参 6 克,半夏 12 克,大枣 4 枚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于六物黄芩汤以黄连易黄芩而加甘草,故主治亦略同。但黄连尤长于治烦悸,且治腹痛,故治六物黄芩汤证心烦悸甚而腹中痛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173 条: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注解:胸中有热,指胸中发烦热。胃中有邪气,指胃中有水气。腹中痛,欲呕吐,为热与水气相搏的结果,故以黄连汤主之。
    按:本条虽未言下利,但就药物论,治疗呕而下利当亦有验。
    【辨证要点】心烦、心下痞满、腹痛、或干呕下利者。

最常用的50 个经方方证-生姜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减干姜,增生姜)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904 次浏览 • 2016-01-23 21:29 • 来自相关话题

    31、生姜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减干姜,增生姜)     【方剂组成】生姜12 克,炙甘草 10 克,人参 10 克,干姜 3 克,黄芩 10 克,半夏 12 克,黄连 3 克,大枣 4 枚     【用法】水煎温服。 ...查看全部
    31、生姜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减干姜,增生姜)
    【方剂组成】生姜12 克,炙甘草 10 克,人参 10 克,干姜 3 克,黄芩 10 克,半夏 12 克,黄连 3 克,大枣 4 枚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于半夏泻心汤减干姜量,而加大量生姜,故治半夏泻心汤证寒饮较重,呕逆下利较甚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157 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注解:伤寒经过发汗汗出后,伤寒证已解,但又发作胃中不和的证候。噫气即暖气。食臭即伤食的酸臭味,干噫食臭,即所谓消化不良,吞酸嘈杂的意思。胁下有水气,即胃中有水气。心下痞硬、腹中雷鸣、下利与前甘草泻心汤的为证同,此宜生姜泻心汤主之。
    按:人有宿痰,常由新病而诱发,本条所述胃中不和,并不是药有所误,亦是早有的宿病,因新感后又复发作也。又由于本条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的说明,则本方有用于胃下垂、胃扩张、以及胃酸过多等疾患的机会甚明,并由于腹中雷鸣下利的说明,更可知亦有应用于胃肠炎机会。总之,一般胃肠疾病,现以上三方证者很多,依证选用之均有良效。
    【辨证要点】心下痞满、噫隐食臭、肠鸣下利者。
    【验案】彭某,女性,30 岁,病历号 31221,1965 年 8 月 26   日初诊。因吃葡萄而患腹泄已三天,每日三次水样便,腹微疼,咽干不思饮,心下痞满,纳差,暖气,腹时胀满而肠鸣漉漉,四肢乏力,苔白腻,脉弦滑。原本中寒,又值外邪相加,中阳不运,水饮内作,因见肠鸣下利,暖气,纳差等症,与生姜泻心汤;
    生姜 12 克,干姜 3 克,炙甘草 10 克,党参 10 克,半夏 12 克,黄芩 10 克,黄连 10 克,大枣 4 枚
    结果:上药服一剂,腹泄,腹疼止,服三剂诸证好转。

最常用的50 个经方方证-甘草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增甘草)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4643 次浏览 • 2016-01-23 21:27 • 来自相关话题

    30、甘草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增甘草)     【方剂组成】半夏12 克,炙甘草 15 克,人参 10 克,黄芩 10 克,黄连 3 克,干姜 10 克,大枣 4 枚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于 ...查看全部
    30、甘草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增甘草)
    【方剂组成】半夏12 克,炙甘草 15 克,人参 10 克,黄芩 10 克,黄连 3 克,干姜 10 克,大枣 4 枚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于半夏泻心汤增量缓急安中的甘草,故治半夏泻心汤证,中气较虚而急迫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158 条: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注解:伤寒或中风,均当汗以解之,而医反下之,虚其里则邪热内陷,因使下利日数十行,以至食物不得消化,水被热激,走于肠中则腹中雷鸣;胃虚邪凑则心下痞硬;水热壅逆则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硬,又误认为病去未尽,而复下之,遂使痞硬益甚,因此心下痞硬并非里实之热结,而是胃中虚客气上逆所   致,愈下愈虚,痞亦愈甚,宜以甘草泻心汤主之。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第10   条: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嗄,甘草泻心汤主之。
    注解:形色善变,精神不安,有如神灵所作,因谓为狐惑病,此病亦常有烦热,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为虚烦有热;不欲饮食,恶闻食臭为胃虚多湿,其有蚀疮在喉者,即称之为惑;其有蚀疮在阴者,即称之为狐。蚀于喉之上部而语声沙哑者,宜以甘草泻心汤主之。
    按:《金匮要略》关于狐惑病的证治,除本条外,还说:“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口又说“蚀于肛者,雄黄熏之。”又说“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_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基于以上的说明,则古人所谓为狐惑病,颇似今之白塞氏综合征。实践证明,甘草泻心汤对于口腔溃疡确有明显疗效。胡老曾治一产后患者,口腔及舌全部烂赤,饮食不入,痛苦万状,与本方一剂,满口红赤均生白膜,即能进粥。三剂后痊愈。临床还常遇久久不愈的顽固重证,以本方加生石膏,或更加生地而多取捷效,并以本方治愈确诊为白塞氏综合征者一例。胡老讲述道:“说起来亦很有趣,1970 年夏刚从河南归来,吕尚清院长告诉我,有一位解放军女同志曾几次来院找我,她说数年前曾患白塞氏综合征,经我治愈,但住意大利后病又复发,因特回国找我诊治。对于西医病名本无所知,乍听之下,不禁愕然,未久患者果然前来,但事隔多年,我已不复记忆。经过一番问答,乃知数年前曾以口腔溃疡来门诊,近在意大利经西医确诊为白塞氏综合征,口腔及前阴俱有蚀疮,与服甘草泻心汤加生石膏,另与苦参汤嘱其熏洗下阴,不久均治。”
    【辨证要点】半夏泻心汤证中气更虚,或见口舌糜烂、肠鸣腹泄、前后阴溃疡者。
    【验案】史某,男性,42 岁,住东四六条 80 号,1965 年 11 月 15 日初诊。反复发作口舌溃疡2 年,本次发作已半月。舌上舌下皆有巨大溃疡,因疼痛不能吃饭及说话,右胁微疼,大便少微溏,苔黄厚,脉弦滑。证为上热下寒,治以苦辛开降,与甘草泻心汤:炙甘草 12 克,黄芩 10 克,干姜 6 克,半夏 12 克,大枣 3 枚,黄柏 10 克,党参 10 克
    结果:上药服两剂,舌疼已,进食如常,继调半月诸证消除。

最常用的50 个经方方证-半夏泻心汤 (干姜+芩连+参甘枣+半夏)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7363 次浏览 • 2016-01-23 21:25 • 来自相关话题

    29、半夏泻心汤 (干姜+芩连+参甘枣+半夏)     【方剂组成】半夏12 克,黄芩 10 克,干姜 10 克,炙甘草 10 克,人参 10 克,黄连 3 克,大枣 4 枚     【用法】水煎温服。     【方 ...查看全部
    29、半夏泻心汤 (干姜+芩连+参甘枣+半夏)
    【方剂组成】半夏12 克,黄芩 10 克,干姜 10 克,炙甘草 10 克,人参 10 克,黄连 3 克,大枣 4 枚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半夏、干姜驱饮止呕,黄芩、黄连解痞止利,饮留邪聚均由于胃气的不振,故补之以人参,和之以草枣,此为呕而肠鸣、心下痞硬的主治方。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149 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注解:见大陷胸汤方证。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第10 条: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注解:水因热激故呕而肠鸣;胃虚邪凑故心下痞硬,半夏泻心汤主之。
    【辨证要点】上热下寒因见呕而肠鸣,心下痞硬者。
    【验案】程某,女性,33 岁,病历号 37488,1967 年 3 月 7   日初诊。原有肝炎,近一月来恶心纳差,心下痞满,腹鸣便溏,舌糜且痛,苔黄,脉细弱。证属上热下寒,治以苦辛开降,与半夏泻心汤:
    半夏 12 克,党参 10 克,黄芩 10 克,黄连 6 克,干姜 10 克,大枣 4 枚,炙甘草 6 克,生石膏 45 克
    结果:药服三剂证愈。

最常用的50 个经方方证-柴胡桂枝干姜汤 (干姜甘草+柴芩+瓜牡+桂)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679 次浏览 • 2016-01-23 21:24 • 来自相关话题

    28、柴胡桂枝干姜汤 (干姜甘草+柴芩+瓜牡+桂)     【方剂组成】柴胡24 克,桂枝 10 克,干姜 9 克,花粉 12 克,黄芩 l0 克,牡蛎 10 克,炙甘草 6 克     【用法】水煎温服。     ...查看全部
    28、柴胡桂枝干姜汤 (干姜甘草+柴芩+瓜牡+桂)
    【方剂组成】柴胡24 克,桂枝 10 克,干姜 9 克,花粉 12 克,黄芩 l0 克,牡蛎 10 克,炙甘草 6 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亦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的变剂。黄芩苦寒,伍干姜之辛温以理微结。栝蒌根之润得牡蛎之收,更能止渴。桂枝甘草治气冲并兼和外。人参补中、大枣壅满均非微结所宜,故去之。故此治柴胡去半夏加栝   蒌汤证,气上冲有微结或外不和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147 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注解:伤寒五六日,虽已发汗,病不解则常转入少阳柴胡汤证。医不详查,而复下之,因使邪热内陷,虽胸胁满未去,但已微结。津液不下,故小便不利。津液虚少、热更伤津致燥,故渴而不呕。气冲于上,故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为柴胡证还未解,宜以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按:此微结是对大陷胸汤证说的。即是说此结轻微,与大陷胸汤证结如石硬者显异。
    《金匮要略疟病》附方(三):柴胡桂姜汤方: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神效。
    注解:当疟发作时,若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者,宜本方治之。
    按:病欲自表解则恶寒,疟发作时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亦病有欲自表解之机。本方含有桂枝、甘草,有致汗解外的作用。试看方后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的注语可征。不过只凭寒多热少而用本方,则与牝疟诸方的应用难以区别,其中可能有错简,用时仍宜参照上条所论为妥。同学张秋水于江西时治疗疟疾,惯用本方随证加减治之,无不应手取效。虽谓服一剂如神之说似属夸张,但其有效性确可证信。依据经验,久久不愈的无名低烧,和一般的慢性病,有用本方或其加味和合方的机会,宜注意。
    【辨证要点】小柴胡汤证而见口干渴明显,但呕不明显,心下微结、气上冲或外不和者。
    【验案】胡某,男性,14 岁,病历号 177285,1965 年 10 月 18   日初诊。四年前曾患黄疸型急性传染性肝炎,经西药治疗黄退,但食纳不佳,肝功时有波动,时头晕目眩。近一年来大约每半月有一次癫痫发作,发作时先觉气上冲咽,旋即四肢抽搐,继则牙关紧闭,口吐白沫,不省人事,经常服用西药镇静药,但仍每半月发作一次,常感乏力,每发作过后尤为明显,因食欲不振而现身体瘦弱,舌净无苔,脉弦微数。证属邪郁少阳,寒饮上犯、治以疏解少阳,温化寒饮。与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    柴胡 12 克,黄芩 10 克,花粉 12 克,桂枝 10 克,赤白芍各 10 克,生龙牡各 15 克,当归 10 克,川芎10 克,生姜 10 克,苍术 10 克,茯苓 10 克,泽泻 15 克,炙甘草 9 克
    结果:上药服六剂食纳好转,他症如前,继服六剂头晕好转,未发癫痫,又服一周力气增加。仍宗原方稍增损,服一月也未见癫痫发作。又服一月停药观察也未见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