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

伤寒

《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第二章 伤寒之意义】

中医入门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425 次浏览 • 2016-02-03 17:09 • 来自相关话题

    第二章  伤寒之意义      一、伤寒论说什么?      从这一章开始,我们将进入《伤寒杂病论》一些具体问题的讨论,在讨论这些问题前,应该首先弄清楚这部书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我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论题,通过书名来解决。  ...查看全部
    第二章  伤寒之意义 
    一、伤寒论说什么? 
    从这一章开始,我们将进入《伤寒杂病论》一些具体问题的讨论,在讨论这些问题前,应该首先弄清楚这部书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我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论题,通过书名来解决。 
    1.伤寒的涵义 
    伤寒,是我们讨论的这部书的核心,有关它的涵义我们应该很清楚。伤寒这个概念,在《素问 ·热论》里有很明确的定义:"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个定义说明了伤寒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那就是发热的特征。凡是属于发热性的疾病,或者说凡是具有发热特征的疾病都属于伤寒的范畴。《内经》对伤寒的这个定义,是从最基本的点上去定义的,但是,扩展开来却显得很泛化,不容易把握。为此,到了《难经》的时候,又给它作了一个更具体的定义。《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难经》的这个定义说明了,这个具有发热特征的伤寒常见于五类疾病里,哪五类疾病呢?就是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稍稍具有临床经验的人就能感受到,《难经》给伤寒的这个定义确实很具体,临床所见的发热性疾病,大多也就见于这些疾病里面。所以,要研究伤寒,就应该着眼于上述这五类疾病。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难经》中谈到两个伤寒,第一个伤寒当然是总义的伤寒,也就是《素问 ·热论》讲的伤寒,现在的教材又叫它广义伤寒;后一个伤寒是分义的伤寒,又叫狭义伤寒。而我们这个论题上,书名上的伤寒,当然是指第一个意义上的伤寒,这一点不容混淆。这个问题弄清了,我们就知道张仲景并不偏重于谈寒,他也谈湿温、热病、温病。 
    2.杂病的涵义 
    伤寒是《伤寒论》或者《伤寒杂病论》这部书的经,但,还有一个纬,这就是杂病。杂病与伤寒相比,它具有什么意义呢?这里先讲一个"文化大革命"的故事。"文化大革命"期间,王洪文当上了党的副主席和军委副主席,但是,大家都知道他一个保卫干事,能有什么特别的才干?有一次当时的副总理邓小平就问王洪文一个问题,说中国到底有多少厕所?让王洪文告诉他。王副主席一听这个问题,当时就愣住了,这个问题我怎么回答?我又没有作过具体调查,毛主席不是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看到这个尴尬的局面,总理便在一边解围说,这个问题不用作调查,中国就只有两个厕所,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这虽然是个玩笑,但是,哲理却很深。联系到伤寒与杂病的概念,如果我们从发热的角度去认识天下所有的疾病,那么,天下的疾病也无外乎两个,一个就是具有发热特征的疾病,一个就是不具备这个特征的疾病。天下的所有疾病中,要么是发热的,要么是不发热的。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么回事?现在,既然发热的疾病让伤寒占去了,那么,不发热的这一类疾病就非杂病莫属了。所以,一个伤寒,一个杂病,已然将天下的疾病占尽了,这就是伤寒与杂病的真实涵义。弄清了上面这个涵义,可以解除我们许多的顾虑。过去我们常会担心,光搞一门伤寒会不会太局限了?担心搞伤寒的只会治外感,不会治内伤;只会治伤寒,不会治温病;或者只会治内科,而不会治其他各科的病。现在我们知道了《伤寒杂病论》是一部什么样的书,知道了它的研究范围。这些问题清楚了,怎么还会有上面的担心?所以,读古书,对书名的理解是很重要的。 
    3.论的涵义 
    书名的最后一个字是"论",大家也别小看了这个字。论在古代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一个与经相对应的概念。所以,要搞清楚论,必须首先搞清经。"经"是什么?经就是经典。中医有中医的经典,道家有道家的经典,佛家有佛家的经典。这个经典意味着什么呢?它往往代表某一门学问里最权威的东西。经典产生的时代,往往就是这门学问最成熟的年代。这与现代科学的发展模式是不同的。经典的这样一个特性决定了我们要研习这门学问,就得依靠它,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讨论过。而经典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的作者。经典的作者是很讲究的,像佛家这门学问,只有释迦牟尼所讲述的那些著作能够称经,其他后世的这些著述统统不能称经。儒家的学问也是如此,只有孔子的著述,或孔子删定的诗、书、礼、易能够称经,而后世的那些同样也不能称经。经典作者的这样一个特殊性,使我们发现,他们都是这门学问的开山祖师,只有开山祖师的东西才能称经。开山祖师亦称圣人,像儒家这门学问,只有孔子能称圣人。所以,孔子又被称为"大成至圣先师",而孔子以后的人统统不够圣人的条件,要称的话,最多勉强称作亚圣、或后圣,亚于圣人、后于圣人。那么,上述的这些圣人,上述的这些经典的作者灭度以后,后人便要对这些经典进行诠释,进行发挥,这些对经典进行诠释和发挥的著述就称之为论。所以说论是与经相对的概念,没有经就没有论。我们从手头的这部书叫论这个名字,就知道它是诠释和发挥经典的著述。上述这个关系清楚后,我们就会发现,在中医界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把造论的作者当成了医圣,反而作经的黄帝、岐伯没有称圣。这个现象当然有它的原因,张仲景对中医的贡献太大了,他于危难之中拯救了中医,中医之所以能够延续到今天,张仲景是功不可没的。正是张仲景的这个功绩,他被越称为医圣,他的论亦成了经。但是,作为张仲景自己,他是很谦虚的,他并没有把他的著作叫《伤寒杂病经》,这一点他要比后世的皇甫谧、张介宾高明。有关经论的上述涵义,我们还可以用另外一个关系来说明,那就是"体"与"用"。经为道之体,论为道之用。经以言体,论以明用。没有体不行,如果我们没有强健的身体,那一切的理想都会落空。所以,体是基础,没有它不行。同样,用也很重要,有体而无用,那这个体的意义怎么体现出来?我们光有强健的身体,却不去发挥作用,那么这个身体有什么意义呢?还不是臭皮囊一个!因此,体与用、经与论就是这么一种关系。这样我们就知道了,要学好中医,经必须读,论也必须读,而《伤寒杂病论》呢?它既具有经的一面,又具有论的一面,它既言体,又明用。就是这么一部著作,大家看应不应该读?应不应该把它作为依靠处? 
    二、认识阴阳探求至理 
    上面的论题搞清以后,这就开门见山了。接下来的是要提出三个问题:第一,《素问》里讲:"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明明热病就是热病,怎么要把它归到伤寒呢?寒与热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这是为什么?第二个问题,它与第一个问题也有联系,伤寒就是伤寒,就是一个病嘛,《难经》为什么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一个伤寒怎么会包括这么多病,这是一个问题;第三呢?张仲景为什么以伤寒为经?后世的王叔和为什么径直用"伤寒"来作书名?上面这三个问题,是我们在读《伤寒论》前必须搞清的问题,这三个问题弄不清,《伤寒论》你没法子读通。那么,上述的这三个问题,我们如何才能搞清呢?这里可以借用清末四川名医郑钦安的一个窍诀:"学者苟能于阴阳上探求至理,便可入仲景之门也。"因此,学者若欲在仲景这门学问里真正的深入进去,那就必须把阴阳的问题放在首位。 
    1.认识阴阳 
    中医里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中医里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方方面面都要围绕它,离开它就不行的这个东西是什么?这就是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开首即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的这段话对阴阳作了高度的浓缩和概括。我们做任何学问,尤其是中医这门学问,离不开天地,而阴阳是天地之道;阴阳是万物的纲纪,一个万物,一个纲纪,大家可以掂量一下这个分量,有什么东西还能逃过这个阴阳;它是变化的父母,我们探讨事物,无非是探讨它的变化,时间的变化,空间的变化,而是什么导致这个变化呢?是阴阳;我们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社会的东西也好,自然的东西也好,不论你是动物还是植物,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是宇宙还是银河,它的整个过程无非就是一个生生杀杀的过程,那么,这个生杀是怎么产生的呢?它的本始还是阴阳;另外,就是神明之府,神明就是讲精神讲思维,所以,这一条与人类自身的关系特别大,那么,神明怎么来,还是与阴阳有关;最后,就要谈到治病求本的问题,现在人都知道说:西医治标,中医治本。当我们问一句中医怎么治本?或者中医通过什么来治本呢?这就回答不上了。其实,这个本还是阴阳,还是要在阴阳里面寻求。阴阳就是这样一个关系到方方面面的,最本始的东西。不知大家对阴阳有一个什么样的认识?是否达到了《内经》的高度?我在教授本科生和研究生时都喜欢提这个问题,而同学们给我的回答也就是《中基》教材的那几条,什么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等等。而再往下问,答不出了。学阴阳,光懂这些还不够。怎么个对立,怎么个互根互用,这些你都要有真实的感受。对于任何事物的变化,你都能落实到阴阳上面,甚至一举手、一投足你都能分辨出阴阳来,都能感受出阴阳来,只有这样,阴阳才能为你所用,你也才能用阴阳解决真正的实际问题 
    (1)阴阳的关系  阴阳谈的是阴与阳两者之间的事,既然是两者,就有一个相互的关系问题,这也是阴阳这门学问里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上述这个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有很精辟的论述,就是"阳生阴长,阳杀阴藏"。这句话基本上将阴阳的主要方面包含进去了,因此,只要弄通了它,阴阳的学问也就可以基本解决。"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主要是讲的一年里的阴阳变化以及万物的生长情况。阳生阴长主要讲上半年,也就是春夏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阳渐渐生,阴渐渐长,两者的关系非常协调。联系到具体的自然,春日以后,白日渐长,气温渐高,我们随处可以感受到阳气的不断增长。那么阴呢?阳化气,阴成形,这些成形的,属阴的万物也随着这个阳的增长而不断地繁茂,真正的一派欣欣向荣。这个过程真正是阳在生,阴在长,夫唱妇随。与我们以往所说的对立的、消长的关系好像不同,并不是阳产生了,万物反而消灭,完全不是这么一个情况。如果用现代一些的语言来形容这个过程,那么,阳气就好比能量,我们可以设想在天地之间有这样一个能量库,而在春夏这两季,能量是处在一个释放的过程,随着能量的释放,万物得到这个能量的供给,便逐渐的生长,繁茂起来。否则,万物凭什么会生长繁茂呢?就是因为这个阳气的释放,这个能量的释放造成的。这是阳生阴长。那么,阳杀阴藏呢?这是讲秋冬的变化。大家不要把这个"阳杀"看成真正的杀灭,"阳杀"与"阳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既然春夏的阳生指的是阳的释放,能量的释放。那这个释放是不是会无休止的进行下去呢?应该不会。这好比我们拳击,拳头伸展打出去了,如果拳头还老是停留在这个状态,那就没办法进行第二击。所以,必须先把拳头收回来,才能打下面的一击。阳气也是这样,老是生发,老是释放行不行?不行!这样就不能持续。所以,生发、释放到一定程度后,它就逐渐地转入到收藏,这个阳气的收藏相对于释放而言,就是"阳杀"。阳杀了,能量收藏起来了,天地万物得不到这个能量的供给,万物的生长就趋于停止,而且渐渐地凋零、枯萎,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秋冬景象。所谓"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就是讲的这个肃杀的状态,就是讲的这个收藏的状态。上述的这个过程是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所以,收藏到一定的程度后,又要开始新一轮的生发、释放。这便是《素问》所讲的"重阳必阴,重阴必阳"。阳指的是生发、释放的这个过程,阴指的是收藏的过程。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指的也是这个过程。用《素问》的"重阳必阴,重阴必阳"来阐述上面的这个转换,是非常形象的。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结合一些《周易》方面的知识。《周易》是一本专门讲阴阳变化的书,而且这个阴阳的变化它用一个二维的图象表示出来,这就使阴阳的变化更为直观、更为清晰。特别是描述一年的阴阳变化,它有专门的"十二消息卦",即:复 (聓)、临 (耹)、泰 (耺)、大壮 (耼)、聎(耾)、乾(聀)、姤(聁)、遯(聄)、否(聅)、观(聇)、剥(聈)、坤(聉),如果用一句诗来记忆十二消息卦,就是"复临泰壮聎乾姤,遯否观剥坤二六。"其中复卦对应的是老历十一月的变化,依次类推,临为十二月,泰为正月,大壮为二月,聎为三月,乾为四月,姤为五月,遯为六月,否为七月,观为八月,剥为九月,坤为十月。上述的十二消息卦,在易系统里又叫别卦,它是由两个经卦重叠而成,经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八卦系统,别卦也就是常说的六十四卦系统。从十二消息卦里,我们可以看到,除了乾坤两卦以外,其他的十个卦都是阴阳爻混杂在一起,既有阴,也有阳。而乾坤两卦不同,它是纯阴纯阳。乾卦由两个纯阳的经卦(乾)重叠而成,所以,又称重阳卦。坤卦由两个纯阴的经卦(坤)重叠而成,所以,又称重阴卦。从复卦开始我们可以看到,阳爻在逐渐增多,标志着阳气的生发、释放在不断地增强,一直到乾卦,变成六爻皆阳,变成重阳,阳的生发、释放也到了最大的程度。再往下去怎么样呢?重阳必阴。所以到了下一卦,到了姤卦的时候,上述这样一种阳的格局就起了根本的变化,阳不再增长了,而阴却悄然而起。姤卦所对应的月份是五月,而姤卦对应的这样一种重阳必阴的转换则发生在五月的夏至节上。"至"不是到来的意思,"至"的意思是极限。夏为阳,到夏至这个点上,阳的增长已经到了极限,而物极必反,所以就有这个"夏至-阴生"的变化,就有这个阳极生阴,重阳必阴的变化。姤卦以后,我们看到了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格局,阴不断在增长,而阳不断在萎缩,直到坤卦,变成六爻皆阴,变成重阴。而重阴必阳,所以,到了下一卦,到了复卦,又重新转入阳的格局。于是我们又看到了一个阳爻不断增长,阳气的释放渐渐增强的过程。这里为什么要起复卦这个名呢?复就有重复、来复的意思,到了这个点上,又开始新一轮"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的变化,所以这一卦取名为复。在上述这个变化过程中,我们还应留意另一个问题,这就是重阴必阳的变化,一阳生的变化并不发生于立春,而是发生在隆冬。同样,重阳必阴的变化,姤所涵的一阴生的变化,也没有发生在立秋,而是在盛夏。这又反映了阴阳的另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阳生于阴,阴生于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从上面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讨论阴阳,讨论中医,如果结合《周易》来谈,会显得更方便、更直观,更有助于我们了解她的确切内涵。所以,历代都有人强调医易的关系,尤其孙思邈指出:"不知易不足以为大医。"这一点我们应该引起重视。 
    (2)主导问题  通过上述讨论,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种阴随阳生而长,阴随阳杀而藏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明确两个更具体的主导问题。第一个主导,是阴阳之间协同为主导,而非对立制约为主导。这也是前面所讲的"夫唱妇随"的关系。阴阳在现实生活中一个更为具体的例子就是男女,就是夫妇,就是一个家庭关系。大家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家庭中,夫妇两个以对立为主,一个面南,一个面北,水火不相容,那这个日子怎么过,连基本的日子都没法过,更不要谈事业了。所以,家庭的关系,夫妇的关系,阴阳的关系应该以协同为主导。第二个主导是阴阳之间阳为主导,这个主导实际上已经包含在第一个主导里。这个主导说明在阴阳之间,阳的变化起主导的作用、决定的作用。作为阴它是随着阳的变化而变化。有关这层主导关系,我们可以在自然、社会的方方面面感受到。前面《素问》所说的"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生、长、收、藏。生、长、收、藏虽然用于表述一年里万物的变化情况,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但更实质的东西,更内涵的东西,则是阳的变化。是阳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才导致了这个万物的生、长、收、藏。有关这一点,董仲舒在他的《春秋繁露》里说得很清楚:"物随阳而出入,数随阳而终始。……阳者岁之主也,天下之昆虫,随阳而出入。天下之草木随阳而生落。天下之三王随阳而改正。"大家考察一下自然,看是不是这么回事呢?确实就是这么回事。草木也好,昆虫也好,植物也好,动物也好,它确实是在随着春、夏、秋、冬的变化而变化。而春夏秋冬怎么来?春夏秋冬由什么来决定?大家知道是由太阳的视运动决定的。太阳沿黄道运行一周,就形成了一年的春夏秋冬。因此,春夏秋冬即反映了时间的变化,而更重要的是反映了阳的状态。什么叫春呢?春实际上就是阳气处于生的状态所占的时段,依次,夏就是阳气处于长的状态所占的时段;秋就是阳气处于收的状态所占的时段;冬为阳气处于藏的状态所占的时段。由阳的变化产生了春夏秋冬,而万物又依着这个春夏秋冬的变化而变化,它们之间就是这么一种关系。从社会的角度,阳(男)作为主导的地位就更为明确,这一点大家有目共睹,不需多谈。上面我们谈阴阳用了十二消息卦,看到这些卦象的变化,也许大家还是容易将阴阳分开来,对立来看。比如从复到乾这个阳局的变化,明明是阳日增,阴日消,我多你少,你死我活,这个对立好像很鲜明。其实,我们不能这样看。阳日增,说的是这个阳的生发,释放的增加,阴日少,不是说随着阳的增加,有另外一个独立的东西(阴),它在慢慢的减少。如果我们这样来理解阴阳,那就会出根本上的问题。阴日少,我们确实看到这个阴爻从复卦以后,在慢慢减少,直到乾卦减为零,那,我们是否可以说在乾所主的这个时候,是纯阳无阴呢?一点阴都没有,那不成了孤阳!《内经》说:孤阳不生,孤阴不长。可是我们看到夏三月的景象是万物蕃秀,真正的一派繁荣。可见我们不能这样来理解阴阳。上述这个阴日少,说的是随着阳气生发、释放的增加,阳的收藏自然就日益地缩减,前面我们不是申明过,阳的收藏状态为阴吗?释放增加了,收藏自然地就减少,不可能又释放,又收藏,就像我们的拳头,打出去再收回来,收回来才能再打出去,不可能在同一个时候,又收回来,又打出去。这就是阴阳的消长关系。所以,虽然是在谈消长,其实说的还是一个问题,即阳气的变化问题。十二消息卦的另一个层面,也就是阴局这个层面,也非常容易发生误解。大家看从姤卦以后,阴爻日增,阳爻日减,很多人就认为这是阴日盛,阳日衰,是一个阴盛阳衰的过程。我们从卦上看,从表面看,好像是这么回事。但,究竟的思维一下,就知道这个看法有问题。为什么说这个看法有问题呢?大家可以思考,从姤以后,也就是从夏至以后,一阴始生,阳气逐渐由释放转入收、转入藏。那么,这个收藏的目的是什么呢?就像我们的拳头打出去,要收回来,收回来的目的是为了重新打出去。同样,阳气要收藏,收藏的目的是为了能够重新释放。如果收藏以后,阳气反而衰减了,那它怎么能够再释放?实际上释放就会有消耗,就会有衰减,而收藏的目的正是为了补偿这个消耗、这个衰减。因此,从量上来说,这个秋冬的过程,这个阳气收藏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前面认为的这个"阴盛阳衰"的过程,阳气的量不但没有衰减,反而得到了补偿,得到了增加。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经过收藏以后再发动新一轮的生发、释放。联系我们人体,白天工作的过程,其实就是阳气释放的过程,而晚上的休息,则是阳气的收藏过程。休息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白天更好的工作,是为了获得更旺盛的精力,如果通过休息,阳气反而衰减了,那么这个精力怎么旺盛?那还有谁愿意睡觉、愿意休息?所以,我们只要一思考,上面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阴阳的问题是一而二,二而一。分开来好像有两个,一个男、一个女,好像是两个确凿的、独立的东西。但,合起来的实质却是一。所以,阴阳的问题如果我们只能分开来看,而不能合二为一,那就很难看到点子上。就比如寒热这个问题,寒热如同水火,很难把它们扯到一块。这应该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东西,无论如何都不能把它合二为一。可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我们看到的这个截然不同,只是显现上的不同,如果进一步从深层去考虑,发现它还是一个阳气的问题。前面我们说过,阳气好比能量,好比热能。春夏的天气为什么温热?就是因为这个阳气的释放造成的,属热的东西释放出来了,那天气当然就变热了。到了秋冬,秋天的天气为什么凉?冬天的天气为什么寒冷?热的东西不释放了,收藏起来了,天气当然就变得寒冷。也就是说,寒热是伴随阳的生长收藏的一个表象,阳气释放了,天气就变热,阳气收藏了,天就变冷,并不是在热之外又有一个独立的属寒的东西。上述这个问题,一个谈实质,一个讲显现,对这个过程我们应该多思维之,善思维之。要是这个过程我们思考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阴阳的问题可以说基本地解决了。《素问》强调:"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这个"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其实就是讲显现,是从现象上讲。而这个不可胜数的显现,就其实质而言却只是一个。知道了这个实质,就可以一言而终,就可以"能知一,万事毕",而不知道这个实质,则必会流散无穷。上述这个阴阳变化,上述这个主导关系,我们还可以从最原始的天文测算过程去体悟。大家知道《周髀算经》这本书吧,这部书记述了最原始的测量太阳运行轨迹,也就是一年二十四节气的方法。就是在日中正午的时候,在太阳下立一个八尺的圭表,圭表的投影叫晷影,测量这个晷影的长度,就能够知道太阳运行到了什么地方,就能够确定出二十四节气。《周髀算经》告诉我们,晷影最长的长度是一丈三尺五寸,最短的长度是一尺六寸。大家可以思考,最长的这个晷影应该对应哪一天?最短的这个晷影应该对应哪一天?最长晷影的这一天应该是冬至这一天,相反的,最短晷影的这一天就是夏至这一天。晷影也就是太阳的阴影,盛夏的时节我们外出,大家总是喜欢走在树阴下面,或者总是希望来一片青云,为什么呢?因为树阴把太阳遮住了,青云把太阳光收藏起来了。所以,我们马上就会感受到清凉。因此,我们可以把上述的这个晷影当作是阳的收藏状态的一个尺度。为什么冬至的晷影最长呢?因为这个时候阳的收藏最厉害。冬至一过,我们看到这个晷影就日渐缩短,这反映了阳的收藏在减弱,随着这个收藏的减弱,阳气自然日益显露,日益生发、释放。所以,冬至以后,白天也一日一日增长,黑夜一日日缩短,这些都是收藏与显露,收藏与释放的变换。上述这个日益短缩的晷影到了夏至这一天,缩至了一尺六寸,一尺六寸与一丈三尺五寸相比,零头都不到。这个时候的阳气充分显露出来了,几乎没有什么遮拦,这就使得阳气的释放达到了最大的程度。然而重阳必阴,所以,夏至一过,这个晷影就一天天地变长。与之相应,白天也一天天地缩短,黑夜一天天地延长。阳气在充分地释放以后,又渐渐转入到收藏。由上面这个晷影的伸缩,我们可以看到,一年四季的变化,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其实就是阳气收藏与释放之间的变化。我们抓住了这个主导,阴阳的方方面面就会自然地连带出来。 
    (3)体用关系  阴阳除了上面的这些关系外还可以从体用的角度来谈,体用是传统文化里一个重要的概念。体是谈基础,用是谈作用,谈应用。没有体,这个用不可能发生,而没有用的体,那这个体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意义。上面这个体用的关系怎么说明阴阳呢?具体地说,阴阳之间,哪一个属体?哪一个属用?很显然,如果我们把阴阳看作一个整体,那么,反映用的主要是阳,反映体的主要是阴。在《中基》里,当谈到肝的功能时,有一个体阴用阳的概念,实际上,不但肝如此,整个阴阳都是如此。我们从一年来看,春夏为阳,秋冬为阴。这个春夏的过程主要就体现了阳的作用,我们看春夏的阳光,看春夏的温热,看春夏的繁荣,这一切都反映了阳气在积极发挥作用。所以,春夏为阳,这个阳是讲用,这个问题不难理解。这与前面讲的释放状态相应。那么,秋冬呢?秋冬这样一个寒冷的、凋零的景象,显然与阳的作用不符。为什么呢?因为阳用收藏起来了,你看不见了,所以,你见到的是另外一番景象。这就关系到体的问题。体是基础,体是本钱。而秋冬的阴,秋冬的收藏,正是为了培植这个基础,蓄积这个本钱。基础巩固了,本钱增加了,上述这个用才能更好的发挥。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体与用,阴与阳一点不相违。两者相辅相成,互根互用。缺一不可。阳的用这一面,我们很容易感受到,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前面对阳的强调而忽视了这个体的意义。应该知道,它与强调阳用并不矛盾。所以,光强调男权不行,还要谈女权。现在不是有一句流行的语言,"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成功的女人"吗?这句话讲得很实在,很多情况确实是这样。只是现在很多男人成功之后,就把原来助他的女人抛弃了,这个不但不道德,而且很愚蠢,将来注定他要遭挫折。阳讲用,这个用可以反映在很多方面。首先一个就是阳生阴长,这个化气的阳,能够促成万物的生长。春夏的景象为什么发陈?为什么蕃秀?就是因为这个因素。第二个用,阳为寿命之根本,《素问·生气通天论》讲:"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因此,阳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反映在它与寿命的关系,人的寿夭就要落实在这个阳气上面。长寿的人阳气没有不充足,相反,若阳失其所,则有折寿短命之虞。第三,"阳者,卫外而为固",这也是阳用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这个身体牢不牢固,能不能抵御外邪的侵袭,就要看这个阳的卫外作用。这个作用与健康的关系很大。我们说人身最大的问题除了事业以外,就是一个健康,一个长寿,而阳用就反映在这个上面。阴讲体,这个体的意义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比如一个家庭,尤其是过去的家庭,妇女只会生儿育女,操持家务,怎么来体现女人的作用呢?就看你这个男的有没有出息。男的搞得好,说明你家的内助不错。为什么叫内助?帮助的意思,助阳的意思。也就是说,阴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助阳方面,怎么帮助阳去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个就是阴体的意义。阴为阳体,阳为阴用。"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两者就是这么一种关系。阴为体,它的一个很突出的方面就是它的藏精作用。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什么叫"精"?实际上,精既不是阴,也不是阳。现在很多人在概念上搞混淆了,把上面这个精作阴来看,所以,习惯就称阴精。如果精就是阴,那这个藏精怎么讲,它还怎么藏精?这从逻辑上讲不通。从严格的意义上说,"精"实际上指的是阳气的蓄积状态,能量的蓄积状态就叫"精"。某样东西暴发的能量越大,说明它阳气的蓄积状态越好。当然,在《内经》里,在《中基》里,精还有许多其他的解释,我这里是从最基本的义理上去分析。精是阳气的聚集态,而不是释放态。而阴的藏精就体现在帮助这个聚集的过程。阳气能不能聚集?能不能由释放状态转入蓄积状态?就靠这个阴的作用。那么,具体地说,这个精藏于何处呢?《素问 ·六节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蛰是藏伏的意思,肾是主藏的,所以,又称作封藏之本。封藏什么呢?封藏阳气,封藏精。这个精,这个聚集态的阳气就被封藏在肾的领地里。所以说"精之处也"。肾在一年里属冬,冬主藏;肾在五藏属阴,属阴中之阴。这就与上面这个阴体,上面这个藏精相应了。所以,上面的这个体,上面这个阳气的蓄养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要落实在这个肾上。精能否封藏好?阳气能否得到充分的蓄藏,休养生息?就要看这个肾的功能。只有蓄养好了,释放才好,精力才会旺盛。所以,人的精力如何,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看肾。阴讲体的这一面清楚了,体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用,这样人们就不会再把阴阳的关系对立起来。应该从统一中去看对立,而不应该像过去那样,由对立看对立。阴阳的体用关系,我们还可以从生活的许多方面去感受。比如说休息,过去我们对休息的理解也许比较笼统,以为坐下来就是休息,睡觉就是休息。其实,细分起来,它仍然是谈的两个方面。上面这个笼统的方面实际上包含在"休"字里,休就是指的这个过程。休者休心也,停下手中的活小歇一下,叫做休,而停止一天的活动,上床睡觉更叫休。所以,休字从人从木,人躺在木床上是谓休。那么,休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这一点相信大家都很清楚。晚上睡觉是为了第二天有充沛的精力,午休的目的也如此。有午休习惯的人,突然哪一天不午休,那整个下午都会昏昏沉沉,打不起精神来。因此,休的这个作用就落实在"息"上。什么叫"息"呢?现在大家在银行里存钱,为的什么呢?为的就是这个"息"。早十年我们在银行存钱,年息是 9%、8%,也就是一万块钱一年下来,就变成了一万零九百元,增加了整整九百元。正是为了这年息 9%,大家都愿意把钱存在银行里。因此,这个"息"就是增加的意思,通过存钱使利益增加了,所以叫利息。休息呢?很显然,就是通过这个休的过程,使我们在工作中消耗掉的精神体力得到增加,重新恢复精力充沛的状态。所以,休息也包含着体用两个方面,也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实际上是讲春夏为用,秋冬为体。用的发挥怎么样,在很大程度上要看这个体好不好。所以,春夏的用如何,就要落实在秋冬,尤其是冬这个体上。《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过去许多人对这个养阴养阳不理解,以为春夏养阳岂不是火上加油,秋冬养阴岂不是雪上加霜,《中医杂志》还专门就这个问题组织公开讨论。其实,我们从体用的角度看,这有什么疑问呢?春夏养阳就是促进用的发挥,秋冬养阴就是把体涵养得更好。这是从体用的角度来谈阴阳,大家尚可以引而伸之,推而广之。 
    2.伤寒总说 
    以上我们讲到了两个关系,一个主导,一个体用。阴阳的这些东西弄清以后,就可以解答上述的那三个问题。 
    (1)寒为冬气  首先,我们来看寒,寒是冬日的正气,这一点我们在《中基》里面已经学过。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怎么会产生寒呢?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阳的本性是属热的,春夏的阳气处于释放状态,热的东西散发出来了,所以,天气变得温热。但是,春天释放的程度要比夏天小,因此,春天的温度要比夏天低。到了秋冬,阳气由释放转入到收藏,热的东西收藏起来了,关闭起来了,天气也就变得渐渐地寒冷。但是从程度而言,秋天的收藏不及冬日,因此,冬日的气温更为寒冷。这是寒的一个根本意义。从这个意义我们可以看到,寒实际上是反映阳气的收藏状态,是阳气收藏的外在表现。所以,寒不但是冬之气,其实也是藏之气。现在我们暂且放下时间,来看一看空间方位的情况。在我们国家,大家都很清楚,西北的气温要较东南低得多,我们每年冬天看天气预报,北方有些地区都零下十几度了,南方还在零上二十多度。这个反差太大了,要是海南的人到北方出差,上飞机前穿衬衣,下飞机就要穿皮袄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差别呢?看一看《内经》就清楚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西北方阴也,东南方阳也。"阳就是用,就是释放,阴就是体,就是收藏。从地域方位的角度而言,整个西北方以收藏为主,整个东南方以释放为主,所以,就产生了这个气温上的悬殊。这就提示我们一个问题,学中医不但要注意时间,也要注意空间方位。时空在中医里是同一的,是统一的,这个观念必须牢牢记住。前面我们提出过,阴阳的问题要真正弄清,不能光停留在书本的那几点上,要有切身的感受。什么事情都要养成用阴阳来思维,比如我们生活在南宁的人,时间都快到春节了,身上却还穿着衬衣,这是为什么呢?如果我们不从阴阳这个角度去思考,去弄清它,那作为一个学中医的人,你就麻木了,就凭这个麻木,你要学好中医,我看没多少可能。 
    (2)何以养藏  知道了寒的属性、寒的意义,也就知道了冬日的寒,并不是一件坏事。我们根据这个寒的表象,这个寒的程度,就可以推断这个阳气的收藏情况,就可以看到这个"体"的情况。冬日的天气应该寒冷,也就是冬日的阳气应该封藏,这个体应该涵养。因此,《素问》专门提到了一个养藏的问题。冬三月养藏,秋三月养收,实际上就是秋冬养阴的互辞,这是很明确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就是讨论这方面问题的专论。这里我们只看相关的冬三月。论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素问》的这一篇讲"四气调神",四气,就是指的春、夏、秋、冬之气,就是指的生、长、收(杀)、藏之气。调神呢?这个讲的是人的因素。人怎么在春三月适应这个生气;怎么在夏三月适应这个长气;怎么在秋三月适应这个收(杀)气;怎么在冬三月适应这个藏气。这就提出了要养生、养长、养收、养藏。现在的人只讲一个养生,养长、养收、养藏都不管了,这是很片面的。上面这段经文主要讲养藏。冬三月怎么养藏,怎么适应这个闭藏的状态呢?关键的一点就是"无扰乎阳"。冬三月属阴,《素问》又明确指出"秋冬养阴",而这里却点出"无扰乎阳",可见春夏秋冬的这个生长收藏确实是围绕着阳的这样一个主导。无扰乎阳,就是指的冬三月这个过程已经在闭藏了,什么在闭藏呢?阳气在闭藏。既然已经闭藏了,就不要再打扰它,这就叫"无扰乎阳"。就像我们住宾馆,睡觉的时候要启动一个"请勿打扰"的按钮。睡着了,再被打扰醒,会是什么滋味呢?相信大家都会有体验。那么,怎么实现这个"无扰乎阳"呢?上述的经文谈了四个方面。其一,慎起居。冬三月的起居应该是"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我是反对睡懒觉的人,而且一贯也没有睡懒觉的习惯。但是,冬三月却可以例外,要早一些睡,晚一些起,太阳出来再起床也没有关系,这是 《内经》的教证。所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医学院的作息表,不应该搞什么夏时制,而应该搞四时制,就根据这个《四气调神大论》来制订作息的时间,这样才与中医相应,这样才叫四气调神。我相信冬天搞"早卧晚起",搞"必待日光",大家都会很欢迎,冬天有几个不想晚起?说不定就从这里你喜欢上了《内经》,喜欢上了中医。冬天为什么要早卧晚起呢?这个就是为了适应养藏。睡觉这个过程的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藏的状态,那么,现在冬三月要强调养藏,这个睡眠的时间就当然要适当的延长。我们看冬三月,白天的时间短,夜晚的时间长,再看看上面说过的晷影,冬天长到一丈多,而夏天只有一尺多。晷影也好,晚上也好,都是反映一个藏的状态,人要跟这个藏相应,那就必须早卧晚起。我们嘴上常说天人相应,怎么个相应呢?冬日养藏就是相应,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就是相应。要讲相应,时间就很重要,天地在这个时候收藏。你也要在这个时候收藏,天地在这个时候释放,你也要在这个时候释放。落实到具体的问题上,睡觉就是收藏,工作劳动就是释放。现在许多人习惯晚上工作,白天睡觉,这就不相应了,就阴阳颠倒了,这个对身体肯定不利。年轻的时候也许没关系,到老了你就会有感受。学中医的人应该避免这个颠倒,避免这个不相应。其二,调情志。冬三月的情志应该是"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这里的志有两层意思:一是讲心志,就是心的志向,《康熙》云:心之所之谓志;二是讲我们平常说的情绪,《左传》里面将喜怒哀乐好恶称作六志。所以,总起来我们把它称为情志。这个时候的情志应该"若伏若匿",伏也好,匿也好,都指的是藏。所以,这个时候的情志应该收藏一些,不要那么开放,不要那么显山露水。平常我们都劝人要开朗一些,但,这个时候则应该趋于内向。"若有私意"有什么话,有什么打算不要告诉别人,藏在心里就是了。"若已有得",这个东西好像已经得到了,不用再到外面去寻求,可以悄然安住。总之,这个心志,这个情绪,应该伏匿,不应该张扬,这样才有利于养藏。其三,适寒温。冬三月要"去寒就温",这一点很重要,以上我们讨论的许多问题都要落实到这一点上。为什么要去寒就温呢?我们本来说过寒为冬气,寒为藏气,养藏不是应该更寒一些吗?这里为什么要去寒就温?其实这个并不矛盾。大家都清楚,夏天我们不仅穿衬衣,而且穿短袖,女的还要穿什么一步裙,反正能暴露的都暴露无遗。这样的穿着不但为着凉爽,也是一个相应。因为天地在这个时候也在充分的显露,你看这时的白天特别长,大地能长出来的东西也都长出来了,与这个相应的穿着就是养长。可是冬天就不同了,特别是在北方,人们都棉裹裘衣,不但手套帽子,还要围围巾,封闭得严严实实,这个衣着不就是一个"藏"吗?不就是一个"去寒就温"吗?将整个身体封藏起来了,闭藏起来了,这个也是相应,与冬藏相应,这就是养藏。但是,现在风气不同了,冬天女的还穿裙子,这个时候还要露,中医不赞成这个做法。所以,我的朋友里要是冬天穿裙子,我会劝她们别穿。现在年轻你可以顶过去,年纪稍大,关节痛了,骨质增生了,那就悔之晚矣。当然,去寒就温还包括了其他保温防寒的方法。其四,节动静。冬三月应该"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泄皮肤也就是皮肤的开泄。大家知道,什么时候皮肤会开泄呢?当然是激烈活动的时候。皮肤开泄了,自然汗出,汗出多了,就会耗气伤阳使气亟夺。冬三月是阳气闭藏的时候,这个时候皮肤也应该相应的闭藏,不要做过多的开泄。这就提示冬天的运动,冬天的活动应该避免像其他的时候一样,应该有它的特殊性。特别是喜欢运动锻炼的人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冬天的锻炼应该避免过多的开泄皮肤,应该多做静功,这样才能与冬相应,这样才有利于养藏。(3)伤寒即伤藏上述这四个方面都是与冬相应,都是养藏之道。它们都围绕一个原则:无扰乎阳。那么伤寒呢?伤寒为什么这么重要?它核心的问题就是破坏了这个原则。冬主藏,寒就与这个"藏"相伴,所以,冬日的寒非常重要。如果冬日不寒了,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阳气还在释放,没有收藏。因此,冬季应寒反暖,农民就知道不是好事情,第二年的收成就不会好。要是用古人的话说,就会"米贵长安"。我老家湖南有句乡话:雷打冬,九个牛栏十个空。雷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始响呢?应该在春季。立春以后的第三个气叫"惊蛰",应时的春雷就应该在这个时候打响。春雷一声震天响,就将这些蛰藏的万物从沉睡中惊醒过来。春雷的打响意味着阳气真正地全面启动,全面的释放出来。而雷在冬天打响,这又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冬雷的响动将整个的闭藏打破了。闭藏打破了,阳气非时的释放,使阳气不能蓄积,阳气的这个体得不到应时的涵养。体不足,用怎么发挥?所以到了来年,真正应该阳气发挥作用的时候,它却发挥不了作用。万物得不到这个阳气的作用,整个秩序就打乱了,不但天灾,而且地祸,不但植物受影响,动物也受影响,怎么不会"九个牛栏十个空"呢?民间还流传另外一句话,叫做"瑞雪兆丰年"。瑞雪怎么预兆丰年呢?现在的说法是下雪以后,病虫害冻死了,所以,可以给来年带来好的收成。当然,这也是一个方面,但是,更重要的一面是冬日的瑞雪反映了阳气处在很好的蓄藏状态。阳气蓄藏得好,体就能够得到很好的充养,体充则用足,来年的释放就会好。万物得到这个充分的能量供给,怎么不会"五谷丰登"呢?另外,这个瑞雪也反映了阴阳的秩序很好,秩序没有破坏,自然的灾害就会减少,所以,瑞雪兆丰年。上述这个过程我们还可以从经典的角度来教证,《素问》有句名言:"善养生者,必奉于藏。"或者说:"奉阴者寿。"大家看到这个"奉阴者寿",也许就觉得她与前面讲的阳用有矛盾。阳是反映和主宰寿命的,怎么不说"奉阳者寿",反而是"奉阴者寿"呢?现在大家只知道养生,只知道生命在于运动。可是生怎么来?生是从藏中来!水生木这个道理难道大家不清楚吗?大家看一看自然界,特别是动物界,那些喜静的动物往往寿命长。像龟、蛇、仙鹤,这些动物寿命都比较长。而相反,那些喜动的东西反而寿命不长。道家讲致虚极,守静笃;儒家讲燕坐,讲知止;佛家讲禅定。这些都是强调静,强调藏。所以,大家不要只知道运动,应该动静结合。以上这些道理无碍了,我们就可以回到前面的关键问题上来。冬日气寒,这个寒是天地阳气在蓄藏,人要与天地相应,所以,这个时候人的阳气也要藏。冬日的气候本来寒冷,这个时候阳气本来应该更多地释放来为机体取暖,怎么反而在这个时候要收藏,这个矛盾怎么解决?这就要靠我们主动地去做好"去寒就温"的工作。这个时候应该穿得很严实,甚至要把取暖的设备打开。我们依靠这个人工制造的环境,就能够让阳气安然地休养生息。阳气蓄养的这个过程做好了,那以后就能正常地发挥作用。如果"去寒就温"的工作没有做好,机体"伤寒"了,那会是一个什么后果呢?大家可以想一想,这个时候,阳气是不会坐视不管的,它会从"沉睡"中"醒"来,它会马上转入释放。阳气被扰动了,这样一个"养藏"的格局就被彻底打破,"体"的涵养程序遭到破坏,那"用"的方方面面就会受到影响。大家看一看,从这样一个角度去思考,伤寒重不重要?太重要了!伤寒实际上就是伤藏,它把整个"养藏"给破坏了。阳气的"体"受到伤害,这个基础不牢固了,用怎么发挥?阳用不能发挥,不能作寿命的保障,不能卫外而为固,那不但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要发生,百病都会发生。所以,伤寒不但可以有五,还可以有十、有百、有千、有万。一个伤寒,就将上述的两个关系,一个主导,一个体用都破坏了,从这样一个层面去思考,我们就知道伤寒的意义究竟有多大?对于本节开始提出的三个问题,《内经》为什么将热病归伤寒?《难经》为什么把伤寒分五?张仲景为什么以伤寒作书名?就迎刃而解了。而通过这样一个主题的探讨,又将一系列相关的问题连带出来。这是经典的开端,也是学习经典的一个方法。 

舌诊36舌图——《敖氏伤寒金镜录》

中医入门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9586 次浏览 • 2016-01-31 20:00 • 来自相关话题

    网上找了很多,多数只有文字没有图。唯独这个版本有图,但是之前的序和作者都不太清楚,希望知道的朋友可以告之。   按照上面的舌图,下面 ...查看全部
 
 
网上找了很多,多数只有文字没有图。唯独这个版本有图,但是之前的序和作者都不太清楚,希望知道的朋友可以告之。

242dd42a2834349b127018d4c9ea15ce36d3be68.jpg

 
按照上面的舌图,下面有分别讲解。
 
===================正文==================
 
第一‧白苔舌
 
舌见白苔滑者。邪初入里也。丹田有热。胸中有寒。乃少阳半表半里之证也。宜用小柴胡汤、栀子豉汤治之。 
 
【介按】 白色为寒,表症有之,里症有之,而虚症实症亦有之。凡风寒湿邪,国中皮腠,即为白苔。寒湿本系阴邪,白为凉象,故舌苔白色。如白滑而腻者,湿与痰也。白滑浓腻者,湿痰与寒也。惟薄白如无,则为虚寒。白如积粉,则湿热或痰热也。因肺主卫、主气、又主皮毛,而太阳经亦主一身之表。凡受风寒,先入皮毛,内应于肺,其舌无苔而润,或微白而薄,或浮白薄滑。外证必恶寒发热,而口不渴,此是风寒初感也。治宜辛温解表。如苔白而燥刺者,外证初在微寒,继即发热不已,此是温邪在肺,治宜辛凉清解。如苔白而粘腻者,外证必发热、头重,身痛而口不渴,此是湿邪在于气分也,治宜解肌去湿。如舌苔白燥、或白而边红。外证见发热口渴。咳嗽喉痛。此是风温入肺。治宜轻清凉解。如苔白中带红。外证头痛身热。口苦、眼赤、胁痛、耳鸣、脉象浮弦而数者。太阳之邪已入少阳也。治宜清解少阳。或白苔浮滑,带腻、带涨,刮之有净、有不净者。亦有尖白根黄者,是邪在少阳经之半表半里也。至若此苔系是白滑而边淡红,邪在半表半里膈膜之间。即《金匮要略》所谓“舌上如苔。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之候。故用小柴胡汤以达膈膜之邪,即栀子豉汤亦为清热达邪之良剂也。 
 
小柴胡汤
柴胡(四钱) 黄芩 甘草 人参(各二钱) 半夏(二钱) 上 咀,每服一两。水一钟半。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一钟,温服。 
【介按】 程应旄曰。方以柴胡疏木。使半表之邪得从外宣。黄芩清火,使半里之邪得从内攻。半夏豁痰饮。降里气 之逆。人参补久虚。助生发之气。甘草佐柴、芩、调和内外。姜枣佐参、夏、通达营卫。相须相济。使邪无内向而外解 也。 
 
栀子豉汤
(从金匮要略新补) 栀子(十四枚) 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 
【介按】 山栀味苦性寒。其子色赤象心。其花色白象肺。故为从肺入心。以治心中烦热而导之下行。兼除上下之邪 热。豆形色黑象肾。蒸发为豉。其性轻浮。能引肾中水液上升,以降心中之热。而除胃外之邪。夫心肾相济。阴阳相和。则烦热懊 等证俱解。而为清热退邪之良剂也。
 
第二‧将瘟舌

舌见红色。热蓄于内也。不问何经。宜用透顶清神散治之。 

【介按】 舌色如淡红、嫩红、或白中带红。外证初起微寒。继即发热不已。口渴甚者。温邪初起也。治宜辛凉清解。 
如纯红或鲜红起刺者。胆经与营分邪热炽盛也。治宜苦寒清解。如不解,是温邪伏于少阴。而发于少阳之表。治以滋少 阴之液。则少阳之热自解。如舌绛神呆。语言颠倒。小便赤涩。点滴如稠者。此热结膀胱也。急宜导赤清热。如舌色鲜 红。神昏谵语。见于斑疹已透之后者。热痰乘于胞络也。治宜清热消痰。若舌色鲜泽纯红。外证神昏、谵语、烦躁不宁 者。温邪入于胞络也。轻则于清解药中,加广郁金、鲜石菖蒲等味以开之。重则用牛黄丸至宝丹等、以芳香开窍,又据 《舌鉴辨正》谓“将瘟舌。即纯红舌。非纯而不杂。即瘀红之色也。”脏腑热极者、中时疫者、误服温补者,皆有之。宜 三黄白虎加连翘。或大小承气等酌用。此舌亦有表证者。则两脸周身必发热、头晕、目眩、乍热乍寒、脉浮数。邪热在 太阳也。宜薄荷、荆芥、葛根、生甘草、凉散表邪。不可遽用“寒凉攻下”。今此舌只用含有刺戟性之透顶清神散以吹鼻 取嚏。因病在神识昏愦之际。乃是临时救急之法也。 

透顶清神散
猪牙皂角 细辛 白芷 当归 上为细末。各等分。和匀。病患先噙水一口。以药少许吹鼻内。吐出水。取嚏为度。如未嚏,仍用此药吹入。凡瘟 疫之家。不拘已未患者。皆宜用之。 

【介按】 此方取细辛、皂角。善能刺戟神经以开窍。配以白芷之芳香上达。当归之通脉舒筋。仿通关散之意以吹鼻 取嚏。凡遇神识昏愦。人事不知之症。临时用之。即能开窍而苏神也。
 
第三‧中焙舌

舌见红色。内有黑形如小舌者。乃邪热结于里也。君火炽盛。反兼水化。宜凉膈散、大柴胡汤下之也。 

【介按】 邪热传里。热结燥实。治宜急下存津。故凡苔见黑色。病必不轻。无论寒热虚实。皆有黑苔。惟以润、燥、 老、嫩为辨。今此舌中黑而边纯红。系是邪热入里。灼烁胃津。故用凉膈散。去其膈中无形之热。再用大柴胡汤之表里 兼治也。 

凉膈散
生甘草(二两) 大黄(二两) 连翘(四两) 山栀子(一两) 薄荷叶 黄芩 朴硝(各一两) 每服一两。水二盏。淡竹叶二十余片。煎至一盏。去渣,入生蜜少许。不拘时热服。以利为度。 

【介按】 此方即调胃承气汤。加连翘、薄荷、山栀、黄芩、竹叶,为清膈热之良剂。汪昂云: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故以连翘、黄芩、竹叶、薄荷散火于上。而以大黄、芒硝之猛利,荡热于中,使上升下行,而膈自清矣。 

大柴胡汤 
柴胡(四钱) 黄芩 芍药(各一钱五分) 半夏 大黄(各二钱五分) 枳实(麸炒二钱) 上 咀。每服八钱。水一钟半。姜三片、枣一枚。煎一钟。温服。 

【介按】 陈古愚曰:方用芍药、黄芩、枳实、大黄者。以病势内入,必取苦泄之品,以解在内之烦急也。又用柴胡、 半夏、以启一阴一阳之气。生姜、大枣、以宣发中焦之气。盖病势虽已内入,而病情仍欲外达,故制此汤,还藉少阳之枢而外出,非若承气之承热气也。
 
第四‧生斑舌

舌有红色而有小黑点者。热毒乘虚入胃。蓄热则发斑。宜用玄参升麻葛根汤、化斑汤解之。 

【介按】 舌苔纯红起刺者。外证必有烦躁不宁。耳聋颧红。胸前发斑。甚则神昏谵语。治宜清少阳之热。解营分之 邪。或舌如芒刺。斑见紫色。目赤面红。神呆不语。治宜犀角地黄汤。(犀角、生地、丹皮、芍药。)去芍药,加焦山栀、 银花、菖蒲等味。以解包络之热,至于斑色之轻重。前贤吴坤安分辨甚晰。其言曰。“凡斑疹赤者为胃热。紫色为热甚。 
紫黑为胃烂。赤斑五死五生。黑斑九死一生。鲜红起发稀朗者。虽大不妨。如针头稠密。紫黑成片者难治。蓝斑黑斑者 死。”又据《舌鉴辨正》。对于此舌之治法。大相悬殊。爰述其言曰。“全舌纯红而有小黑点者。脏腑皆热也。伤寒邪传阳 明府。失治、以致邪火逼入三阴证。或疫毒直中三阴证。或实热人误服辛温药。燥伤三阴证均有之。不论老少何病何脉。见此舌,即宜十全苦寒救补汤。(生石膏八两研粉 生知母六钱去毛 黄柏四钱 黄芩六钱 大黄 芒硝各三钱 生陈浓 朴一钱 生枳实钱半 暹犀角尖四钱)倍加真犀角尖。连服必愈。旧说用元参、升麻葛根汤及化斑汤。误人多矣。”但舌 苔有红中兼紫黑斑。或外证兼发斑者。心胃热极也。宜用三黄汤。(黄连、黄芩、大黄。)合白虎汤。(石膏、知母、甘草、 粳米。)加减治之。 

玄参升麻葛根汤
即玄参升麻东加葛根。 
【介按】 升麻性主上升,为升发上行之专药。如若治伤寒失表失清,及温暑时邪,与胃热相抟而发斑之症,须防肺气上逆,转致喘嗽之患。葛根虽能鼓舞胃气,升津止渴而解肌热,若治发斑亦不相宜。是以先贤朱震亨先生曾有“凡斑 疹已见红点。不可用升麻葛根汤。恐表虚反增斑烂也”之戒。至若元参。虽能滋液消斑。兹与升麻、葛根同用,恐是杯水车薪,无益于事。故《舌鉴辨正》有“误人多矣”之讥评也。 

化斑汤
即白虎东加人参。 
【介按】 赵以德云:“石膏能治三焦火热。功多于清肺。退肺中之火。故用为君。知母亦就肺中泻心火。滋水之源。人参生津,益所伤之气为臣。粳米甘草补土以资金而为佐也。”据是以观。则知是方以救肺为主。虽亦能清胃生津,惟治舌红而有黑点,热毒入胃而发斑之证,尚须参用承气法为是。
 
第五‧红星舌

舌见淡红中有大红星者,乃少阴君火,热之盛也。所不盛者,假火势以侮脾土,将欲发黄之后也。宜茵陈五苓散治之。 

【介按】 发黄有如橘黄而明者。阳明热胜也。有如熏黄而晦者。太阴湿胜也。且以小便不利为湿热发黄。小便自利为 蓄血发黄。最宜辨明症候而施治焉。兹以湿热瘀郁熏蒸成黄。故以五苓散宣化膀胱之气而利小便。加茵陈以清渗湿热,是属湿热发黄之治法。倘如失治之后,则郁热炽盛,灼耗脾液,而舌现红星,成为热毒传里之症。如《舌鉴辨正》所谓 “全舌纯红而深红星,乃脏腑血分皆热也。中燥火者,中疫毒者,实热人误服温补者皆有之。其病多大热大渴,心胸胀满,皮肤燥痒,日夜不能眠,大便秘、小便涩不等。(均属里症)宜十全苦寒救补汤急投”者是也。 

五苓散
泽泻(二两五钱) 茯苓 猪苓 白术(各一两五钱) 官桂(五钱) 木通 滑石(各一两) 甘草(炙,一两) 上为末,每服五钱,入姜汁并蜜各少许,用白滚水调服。 
【介按】 《医宗金鉴》云:“五苓散,非治水热之专剂。乃治水热小便不利之主方也。君泽泻之咸寒。咸走水府。寒 胜热邪。佐二苓之淡渗。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并泻水热也。用白术之燥湿。健脾助土。为之堤防以制水也。用桂之辛 温。宣通阳气。蒸化三焦以行水也。泽泻得二苓下降。利水之功倍。小便利而水不蓄矣。白术须桂上升。通阳之效捷、 气腾津化。渴自止也。”又云:“加茵陈,名茵陈五苓散。治湿热发黄表里不实。小便不利者。无不克也。”兹又加以滑石、 甘草、木通者。因太阴湿郁蒸热为黄。既宣其气化。并渗其湿热。使黄从小便而解也。
 
第六‧黑尖舌
舌见红色,尖见青黑者,水虚火实,肾热所致。宜用竹叶石膏汤治之。 
【介按】 伤寒传热入里,则舌苔变黑,有自舌中黑起延及尖根者,亦有自尖根黑起延至中心者,治宜急清阳明之热,以救胃中之燥,故以竹叶石膏汤主之。倘如热邪炽甚,则变芒刺干焦,急宜犀角地黄汤去芍,加花粉、麦冬、石斛等味,以养胃液而退邪热,庶几外可得汗而解,内可热清而愈。然亦有仿用承气之例,而急下以救液者,盖因肾为胃关,开窍 于二阴,故宜急清胃热而存肾液为治也。 

竹叶石膏汤
(从伤寒论新补) 竹叶(二把) 石膏(一斤) 半夏(半升洗) 麦门冬(一升)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炙) 粳米(半升) 上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纳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介按】 此张仲景先生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急欲吐之方也。张隐庵曰。“竹叶凌冬青翠。得冬令寒水之气。半 夏生当夏半。得一阴之气。参草粳米。资养胃气以生津液。麦冬通胃气之络。石膏纹肌色白。能通胃中之逆气。达于肌 腠。总令津液生而中气足。虚热解而吐自平矣。”兹治舌见红色而尖见青黑者。是清胃热而存津液也。 
 
第七‧里圈舌
舌见淡红色,而中有一红晕。沿皆纯黑。乃余毒遗于心胞络之间。与邪火郁结。二火亢极。故有是症。以承气汤下之。 
【介按】 舌苔淡红而起重晕者。乃是温病热毒传内之证也。热毒传内一次。舌增红晕一层。一晕尚轻。二晕为重。三晕必死。因其邪热上乘胞络。外证必有神昏谵语。烦躁不宁。或发斑疹等证。症极危险。故先治以调胃承气汤。速清 热毒而存液也。 
调胃承气汤
(方见前) 炙甘草(三钱) 大黄(六钱) 硝(二钱) 上 咀,用水一钟半。先煎甘草、大黄,将熟去渣。下芒硝。再煎三五沸,顿热服。 
【介按】 内经云:“热淫于内。治以咸寒。火淫于内。治以苦寒。”故君以大黄之苦寒涤热。臣以芒硝之咸寒软坚。更佐甘草之甘缓。俾留硝黄于胃中。清热而解毒也。
 
第八·人裂舌
舌见红色。更有裂纹如人字形。亦有此形者。
(介按∶此句指图形而言。)乃君火燔灼。热毒炎上。故发裂也。
宜用 凉膈散治之。 

【介按】 年老之人。辄有舌中开裂。其苔则滑腻。或滑而微白。乃是津液干枯之体。而患寒湿之象。治疗适当。尚 属不妨。
惟不论男妇老少。凡患暑温燥热之症。而见苔色焦黄。或兼灰黑燥刺。致有裂纹如人字。或如爻字。外证身热 口渴。甚则神昏、谵语。治宜亟与白虎汤合承气汤。以急下而救液。今治以凉膈散者。是使热降清升。上下通治之义也。
前贤梁特岩云:“不论白、红、黄、黑各舌,若中有裂纹。如川字、爻字、人字不等。或裂字直槽者。多由实热人误服温 补药。热火在脏腑相争所致。大承气虽能下毒。而未能凉沁肠胃。宜以白虎汤合与承气。循环急服。不知者以为太重。 实则力求周密之策也。”凡实热内逼而见此舌。皆宜如此以治之。 

凉膈散
(方见前)
 
第九·虫碎舌
舌见红色。更有红点如虫蚀之状者。乃热毒炽甚。火在上、水在下,不能相济故也。宜用 
小承气汤下之。

【介按】 舌绛碎而有深红之点者,是属热毒蕴久不宣。熏蒸上达之候。故宜小承气汤以荡涤之。然亦可用白虎合犀角地黄东加减而治之。藉清热毒而滋津液。庶或有济至于红色虫碎舌。是红舌中更有红点如虫碎之状者。热毒炽盛也。宜用小承气汤下之。如不退,再用大承气汤攻之。惟邵仙根谓。“舌绛碎而有黄白腐点者。此湿热邪毒蕴伏不宣。蒸腐气血。化为瘀浊。得风木之气化而成虫也。”但《金匮要略》有“蚀于上部则声嗄。甘草泻心汤主之”之证。则邵氏之言。又为疳蚀之症矣。

小承气汤
(从伤寒论新补) 大黄(四两) 浓朴(二两,炙去皮) 枳实(三枚大者炙) 上三味。 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介按】 唐容川曰。小承气汤、重在小肠。故仲景提出“腹大满”三字为眼目。盖小肠正当大腹之内。小肠通身、 接连油网。油是脾所司。膜网上连肝系。肝气下行。则疏泄脾土而膏油滑利。肝属木。故枳朴秉木气者。能疏利脾土。使油膜之气。下达小肠而出也。又用大黄归于脾土者。泻膏油与肠中之实热。此小承气、所以重在小肠也。其不用芒硝。以小肠不秉燥气。不取硝之滑润也。
 
第十·厥阴舌
舌见红色。内有黑纹者。乃阴毒中于厥阴经。肝主筋。故舌见如丝之形也。用理中合四逆汤治之。 

【介按】 既云阴毒中于厥阴。其苔应当青滑。依据旧说。因肝属风木之脏。主筋而色青故也。至于淡紫青筋舌。则 淡紫带青而湿润。又绊青黑筋者。乃寒邪直中阴经也。必身凉而四肢厥冷。其脉沉缓或沉弦。可用四逆、理中、等汤以 温之。如小腹痛甚者,宜回阳急救汤。(附子、干姜、肉桂、人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甘草、五味子)治之。更 须辨其舌之或干、或润。若舌不湿润而干枯者。乃是实热之证。宜用寒凉之剂以治之。即梁特岩所谓“余以为凡舌色纯 红兼显黑丝。必非寒证。当是热气结于足少阴。宜用寒凉药”者之候也。 

四逆汤
附子(一枚生作八片) 甘草(六钱二分半) 干姜(半两炮)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钟。煎六分。不拘时温服。 
【介按】 方名四逆者。言其能治少阴中外皆寒。四肢之厥逆也。取姜附之辛热。助阳以胜寒。因甘草得姜附。能鼓 肾阳而温中寒。有水中暖土之功。姜附得甘草,能通关节而走四肢。有逐阴回阳之力。俾阳气外达。则四肢转温矣。 

理中汤
人参 甘草(炙) 干姜(炮) 白术(炒) 服法如前。 
【介按】 此为温补中气之要方也。王晋三曰。人参、甘草。甘以和阴。白术、干姜。辛以和阳。辛甘相辅以处中。则阴阳自然和顺矣。 
 
第十一·里黑舌
舌见红色。内有干硬黑色。形如小长舌有刺者。此热毒炽甚。坚结大肠。金受火制。不能平木故也。调胃承气汤下之。 

【介按】 苔至黑色而有刺。舌上必然干燥无津。脐腹必然硬满耕痛。大便必然秘结。此是胃中津液将涸。热结大肠。 
故用调胃承气汤。以解邪热而调胃液。但证既如是。不若用大承气汤。奏效较速也。 

调胃承气汤
(方见前)
 
第十二·死现舌
舌见黑色。水克火明矣。患此者。百无一治。右前舌。虽有色图。恐其久而渝淡无辨。故注之。
介按 苔见黑色。不论寒热。虚实诸症。皆有此色。
惟舌至全黑。病已入里。非脏腑极热。即为脏腑极寒。
若虚寒而舌黑。则必湿滑无苔。
若真寒假热而舌黑。则比全黑而不分经。
如全黑无苔而底纹粗涩干焦。刮而不净。是为热极之候。
如全黑无苔而罅点。干燥少津而光亮。此为绛色之变态。是肾虚液涸之证。
如全黑而有罅有点。是热极之实证。
惟苔黑腐烂。为心肾俱绝。
舌黑卷缩为肝脏已绝。
皆为不治之症。兹谓水克火而百无一治者。即是脏腑极寒极虚之证也。 
 
 
第十三·黄苔舌
舌见尖白根黄。其表证未罢。须宜解表。然后方可攻之。如大便秘者。用凉膈散加硝黄泡服。小便涩者。五苓散加 木通合益元散加姜汁少许。以白滚汤不拘时调服。

【介按】 凡表证如风热暑燥。皆有黄舌。惟伤寒由表入里。传至阳明之府。其舌必黄。由浅转深。今见尖白根黄。 
此系太阳感寒。阳明内热。或风热之邪。客于阳明之表。均宜凉散为治。盖以白苔主表。黄苔主里。太阳主表。阳明主里。故舌苔见尖白根黄。或见白中带黄。如或微黄而薄者。其舌必黄燥。此是表邪初入于里之候也。外证必见恶寒身热,治宜辛凉解表。若根黄尖白而不甚干,短缩不能伸出者。有宿食也。宜下之。若恶寒已罢。而惟身热便秘者。此是邪热入胃。故宜凉膈散治之。硝黄用泡者。取其药力之专也。至若小便短涩。舌见黄腻。乃是湿热未净之候。故用五苓散加木通合益元散加味。渗湿清热以治之。 

凉膈散
(方见前) 
五苓散
(方见前) 
益元散
(从名医方论新补) 滑石(六两水飞) 甘草(一两) 辰砂(三钱) 上为细末。新汲水一碗。调服三钱。 
【介按】 此方即六一散加辰砂也。取其益气而不助邪。逐邪而不伤正。故有益元之名。柯韵伯曰。心为五脏主。暑热扰中。神明不安。必得朱砂以镇之。则神气可以遽复。凉水以滋之。则邪热可以急除。此清心之阳。热可通行也。 
 
第十四·黑心舌

舌见弦白心黑。脉沉微者,难治。脉浮滑者,可汗。沉实者,可下。始病即发此者,乃危殆之甚也。调胃承气汤下 之。 

【介按】 此舌当作四节解之。
其一。舌见沿白心黑。脉沉微者。有始病即见此舌。非由白黄变化舌转瘦小者。为真脏中寒而寒水凌心。肾色外见。急用温剂治之。稍缓则误事。故曰难治。此即章虚谷所谓“凡黑苔,大有虚实寒热之不同。其润而不燥。或无苔如烟煤者。正是肾水来乘心火。其阳虚极”之候也。
其二。脉浮滑者。可汗。即仲景《伤寒论》所谓“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之候也。
其三。脉沉实者。可下。其舌如中黑无苔而舌底干燥有小点纹可见者。 
乃胃经实热。治宜三黄白虎汤(黄连、黄芩、黄栀、石膏、知母、甘草、粳米。)亦有邪热传里。以致舌为黑色。因其热 结燥实。津液焦灼。急宜攻下其热滞以存津。故用调胃承气汤以治之。即王孟英所谓“其舌心并无黑苔。而舌根有黑苔 而燥者。宜下之”之类也。
其四。始病即发此舌者。乃是寒邪直中三阴之证。其舌必润、症势险急。不及救治。故曰危 殆之甚也。 

调胃承气汤
(方见前)
 
第十五·尖白根黑舌
舌尖白苔二分根黑一分者。必有身痛恶寒。如饮水不至甚者。五苓散。自汗渴者,白虎汤。下利者,解毒汤可。此 亦危殆也。 

【介按】 白苔带黑点。或带黑纹而粘者。此属太阴气分之湿证。故有身痛恶寒。渴不多饮之候。治宜行湿和脾。故以五苓散主之。若自舌根黑起至尖。甚至刮之不脱。湿之不润。此时邪已化热燥耗胃液。故见自汗、口渴之证状。而用白虎汤清胃热以治之。若热邪从阳明而转至太阴。其热愈深。其毒愈重。此时苔色转见纯黑而无芒刺矣。因其热毒无处发泄。直奔大肠而暴下。形同下利。故宜速用解毒汤。以解肠胃之热毒为最要。然症势至此。亦危极矣。 

五苓散
(方见前) 

白虎汤
知母(一钱五分) 甘草(炙一钱) 石膏(四钱) 糯米(一撮) 上 咀。每服一两。用水一钟半。入糯米。先煎。下诸味。再煎去渣服之。加人参亦可。 

【介按】 张仲景《伤寒论》内之白虎汤。有粳米而无糯米。盖糯米甘温。能收自汗。不若粳米之甘平。色白入肺。 
除烦清热以止渴也。柯韵伯曰。阳明邪从热化。故不恶寒而恶热。热蒸外越。故热汗自出。热灼胃中。故渴欲饮水。邪盛而实。故脉滑。然犹在经。故兼浮也。盖阳明属胃。外主肌肉,虽有大热而未成实。终非苦寒之味所能治也。石膏辛寒。辛能解肌热。寒能胜胃火。寒性沉降。辛能走外。两擅内外之能。故以为君。知母苦润。苦以泻火。润以滋燥。故以为臣。用甘草、粳米调和于中宫。且能土中泻火。作甘稼穑。寒剂得之缓其寒。苦药得之平其苦。使沉降之性。皆得留连于味也。得二味为佐。庶大寒之品。无伤损脾胃之虑也。煮汤入胃。输脾归肺。水精四布。大烦、大渴可除矣。白虎为西方金神。取以名汤。秋金得令而炎暑自解矣。更加人参以补中益气而生津。协和甘草、粳米之补承制石膏。知母之寒。泻火而土不伤。乃操万全之术者也。 

解毒汤
黄连(一两) 黄柏(五钱) 山栀子(二十枚) 黄芩(五钱)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钟半。煎至一钟。去渣热服。 
【介按】 汪昂曰:寒极曰阴毒,热极曰阳毒,是方名曰黄连解毒。是君以黄连直解心经火毒,黄芩泻肺经火毒,黄柏泻肾经火毒,栀子通泻三焦火毒,使诸火毒从膀胱而出也。
 
第十六·白苔黑点舌
舌见白苔中有小点乱生者。尚有表证。其病求之虽恶。宜凉膈散微表之。表退即当下之。下用调胃承气汤。 

【介按】 舌苔白而中有燥刺者。此系温邪在手太阴肺经。外证初必恶寒。继即发热不已。症势虽似恶候。治宜辛凉 清解。宜用凉膈散先清上中二焦之热。若热退而大便未下者。即当改投攻下之剂。如欲下之。宜与调胃承气汤。 

凉膈散 调胃承气汤 (方见前) 

第十七·灰苔黑晕舌
舌见如灰色。中间更有黑晕两条。此热乘肾与命门也。宜急下之。服解毒汤。下三五次。迟则难治。如初服,加大 黄。酒浸泡。量大小用之。 

【介按】 舌至灰色。病概非轻。如苔燥少津。均是实热里症。而无虚寒表症。如温燥时疫。郁积停胸。蓄血如狂。 
宿食未消之类是也。若伤寒已经汗解。而舌尖灰黑。此是宿食未消。或因食滞而余热复炽。治宜调胃承气汤。若杂症而 见此舌。宜用大承气东加黄连治之。今以舌见灰色而有黑晕两条。是属热毒传遍三阴。治法急宜泄热攻下。如白虎合承 气汤。或十全苦寒救补汤(方见前)以急下之。大便下后。再用解毒汤以清解余热。惟热毒传里已深。若嫌解毒汤太轻,故须急投三五次,服至灰晕退净为止。初次服时,加酒浸大黄泡之,其分量,须别病患之年龄酌用之。惟舌见灰黑,是 足三阴杂病,而以太少两阴为较多。其始由白渐黄,由黄而转灰黑者,为传经症。或生刺点燥裂,不拘在根在尖,均宜急行攻下。又有淡灰色中而起深黑重晕者,为温病热毒,急宜凉膈、双解等剂,以清热解毒治之。然亦有屡经汗下而舌 苔灰黑不退,其舌滋润,或不润不燥者,脉必虚微无力,此系汗下太过,伤其津液,治宜养津滋液为要,不得妄用硝黄矣。 

解毒汤 (方见前)
 
第十八·微黄舌

舌见微黄色者。初病即得之。发谵语。此由失汗,表邪入里也。必用汗下兼行。以双解散加解毒汤两停主之。 

【介按】 舌苔微黄而薄。是外邪初入阳明。犹带表证。微兼恶寒。治宜辛凉解散。
如黄而兼燥。外证不恶寒、反恶 热。是邪初入阳明之里。或温热内发欲出阳明之表。治宜凉解里热。是以风热温暑之表证。及伤寒传入阳明之府证。其 苔必现微黄。
如若失治。则黄色由薄而转浓。甚则变为焦黄。外证大热、大渴、谵语、便闭、或无汗、或自汗。此因热 邪由表入里。治宜汗下兼行。但须清解凉散。
今因双解散内有辛温升散之品。故加解毒汤以佐之。凡治此等证候。用药 必须随症斟酌。
倘如舌苔黄燥。或生芒刺。而有脐腹胀满硬痛之证者。治法又宜急下以存津。 

双解散加解毒汤
防风 川芎 当归 芍药 大黄 麻黄 连翘 芒硝(各半两) 石膏 黄芩 桔梗(各一两) 滑石(三两) 甘 草(二两) 荆芥(半两) 白术 山栀(各半两) 上 咀。每服一两。水一钟半。姜三片。煎八分服。不拘时。一云有桂枝二两。 

【介按】 双解散。即防风通圣散去硝黄是也。今此方有硝黄而无薄荷。名之曰双解散加解毒汤者。谅系双解表里热 毒之意也。吴鹤皋曰。解表有防风、麻黄、薄荷、荆芥、川芎。解里有石膏、滑石、黄芩、栀子、连翘。复有当归、芍 药以和血。桔梗、白术、甘草以调气。营卫皆和,表里俱畅。故曰双解。 
 
第十九·白苔边黄舌
舌中见白苔。外则微黄者。必作泄。宜服解毒汤。恶寒者。五苓散。 

【介按】 白苔属肺。黄苔属胃。兹因热炽于胃。邪尚在肺。日久不解。则肺胃之邪热。移于大肠而作泄。故用解毒 汤以清热解毒。如若外证恶寒者。则为寒湿作泻。其舌必润。故用五苓散以渗其湿也。 

解毒汤 五苓散 (方见前) 
 
第二十·微黄舌*
舌见微黄色者。表证未罢。宜用小柴胡汤。合天水散主之。可下者。大柴胡汤下之。表里双除。临证审用之。 

【介按】 黄苔薄滑者。是邪初入里。表症未罢。热未伤津。犹可用柴葛芩翘。或栀豉翘薄之类。轻清泄热。以透表 邪而达肌表。
若黄薄而腻者。则为湿热腻滞之候。治宜于清热之中兼用渗湿之品。故用小柴胡汤合天水散以治之。
但邪 尚在半表半里之间。小柴胡内之人参,用时尚须斟酌。故曰临证者审用之也。
若舌苔黄腻而垢。或干涩深黄浓腻者。此 是表邪入里之候。故宜大柴胡汤以下之。 

天水散
太原甘草(炙一两) 桂府滑石(六两) 上各另为末。每服五钱。入生姜汁并蜜各少许。用葱白汤任意调服。如发表用豆豉、葱头煎汤调服。 

【介按】 柯韵伯曰。“滑石能上清水源。下通水道。从小便而泄。炙甘草禀草中冲和之性。调和内外。止渴生津。用 以为佐。保元气而泻虚火。则五脏自和矣。”又据原文谓“如发表,用豆豉、葱头煎汤调服”者。因葱白、豆豉即古方之 葱豉汤。为治新邪初感引动伏热之要剂。是以张路玉谓“本方药味虽轻。功效最着。凡虚人风热伏气发温。及产后感冒。 
靡不随手获效”也。 

大柴胡汤 小柴胡汤 (二方见前)
 
第二十一·黄心舌
舌有黄心色者。必初白苔而变黄色也。皆表而传里。热已入胃。宜急下之。若下迟必变黑色为恶症。为恶亢害鬼贼,邪气深也。不治。宜用调胃承气汤下之。 

【介按】 伤寒由表入里。舌苔必然先白后黄。及至纯黄无白。邪已离表入里。即仲景所云“胃家实”也。因舌中属 胃。凡肠中有燥矢。舌心必然黄燥、或黄浓焦老。中心裂纹起刺。腹中硬满胀痛。急用调胃承气汤下之。否则由黄转黑 而燥。大便秘结。犹可以承气下之。
如若失治。舌变枯黑燥裂。坚敛焦刺。乃是肾津胃液俱竭。情势危险。是属不治之 症矣。
倘如不忍坐视。惟以大剂滋液清热之品。希冀万一而已。原文所谓“宜用调胃承气汤”之句。应在“宜急下之” 之下。非在“不治”之下。古书文法。类多如是。不独此条为然也。 
调胃承气汤 (见前方)
 
第二十二·左边白苔舌
舌左有白苔而自汗出者。不可下。宜白虎东加人参三钱服之。 

【介按】 舌左边主胃。故白色在左。其苔必燥。而自汗出。则为胃热炽盛。是以治法宗仲景《伤寒论》“服桂枝汤大 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之例。盖以汗出过多。恐伤阳明之液。故用白虎加人参。急救胃 液而滋阳明之燥也。 

白虎汤 (方见前)
 
第二十三·右边白滑舌
舌右有白苔滑。病在肌肉。为邪在半里半表。必往来寒热。宜小柴胡汤和解之。 

【介按】 凡风寒之入。由皮毛而腠理。为阳明少阳之界。作表症看。非邪已入阳明之里。而复传于少阳也。如外证 身热微寒。或往来寒热。舌苔中白边红、或根白尖红。脉象弦滑者。此邪在于肌肉腠理之间,阳明少阳之界。治宜解肌 为主。以取肌表之汗。则寒热自退。因少阳在太阳阳明之间。是以少阳之症。有兼太阳者。有兼阳明者。兹以阳明兼少 阳为病。舌右白滑而往来寒热。治法宗仲景《伤寒论》“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 
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 然汗出而解也”之意。故用小柴胡汤治之。俾上焦之痰饮化而津液行。胃气一和。 
然汗出。则寒热自解矣。
 
知识来源:舌诊36舌图——《敖氏伤寒金镜录》_中医吧_百度贴吧 http://tieba.baidu.com/p/1128846407

刘渡舟经方医案(大青龙汤证)

医案汇编经方梦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0521 次浏览 • 2016-01-21 21:02 • 来自相关话题

21、大青龙汤证     溢饮案     刘渡舟医案:某女,32岁。患两手臂肿胀,沉重疼痛,难于抬举,经过询问得知,冬天用冷水洗农物后,自觉寒气刺骨,从此便发现手臂肿痛,沉重酸楚无力。诊脉时颇觉费力。但其人形体盛壮,脉来浮弦.舌质红绛, ...查看全部
21、大青龙汤证
    溢饮案
    刘渡舟医案:某女,32岁。患两手臂肿胀,沉重疼痛,难于抬举,经过询问得知,冬天用冷水洗农物后,自觉寒气刺骨,从此便发现手臂肿痛,沉重酸楚无力。诊脉时颇觉费力。但其人形体盛壮,脉来浮弦.舌质红绛,苔白。此证属于水寒之邪郁遏阳气,以致津液不得流畅.形成气滞水凝的“溢饮”证。虽然经过多次治疗,但始终没有用发汗之法,所以缠绵而不愈。
    麻黄10克  桂枝6克  生石膏6克  杏仁10克  生姜10克  大枣1O枚  炙甘草6克  服药一剂,得汗出而解。
  【解说】“溢饮”是水饮病的一种表现形式,临床以身体疼痛沉重,其形如肿为特点。用大青龙汤治溢饮,这在《金匮要略》中已有明确论述。仲景在《伤寒论》中也有关于大青龙汤治疗“溢饮”证的论述。原文第39条说:“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这一条注家见解不一,有的注家认为,从所描述证状特点来看.这也属于溢饮的范畴。但《金崾要略》偏重于内困,指出溢饮病是因于“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所致;而《伤寒论》则偏重于外因,属于寒邪留着于四肢肌肤之间,郁闭卫阳,使气机不行、津液凝涩所致。二者起因不同,但临床表现则基本一致,所以都用大青龙汤发越阳郁,汗出阳气通利,津液流畅则愈。
    又附:伤寒高热案
    刘渡舟医案:黄××、男,28岁。隆冬感受寒气,证见高热(39.5℃),恶寒:头身肢节皆痛,无汗,心烦,口不渴。病已3天,曾月柴胡注射液,服 A.P.C及桂枝加葛根汤无效。舌红苔白,脉浮紧有力。寒郁化热,治当发汗。麻黄10克,桂枝6克,杏仁10克,生石膏15克,大枣10枝,生姜10克,炙甘草6克。一剂。初服无汗,复服后汗出遍体,浸渍衣裤。发热等证随汗出而解。
 

《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第二章 伤寒之意义】

中医入门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425 次浏览 • 2016-02-03 17:09 • 来自相关话题

    第二章  伤寒之意义      一、伤寒论说什么?      从这一章开始,我们将进入《伤寒杂病论》一些具体问题的讨论,在讨论这些问题前,应该首先弄清楚这部书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我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论题,通过书名来解决。  ...查看全部
    第二章  伤寒之意义 
    一、伤寒论说什么? 
    从这一章开始,我们将进入《伤寒杂病论》一些具体问题的讨论,在讨论这些问题前,应该首先弄清楚这部书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我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论题,通过书名来解决。 
    1.伤寒的涵义 
    伤寒,是我们讨论的这部书的核心,有关它的涵义我们应该很清楚。伤寒这个概念,在《素问 ·热论》里有很明确的定义:"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个定义说明了伤寒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那就是发热的特征。凡是属于发热性的疾病,或者说凡是具有发热特征的疾病都属于伤寒的范畴。《内经》对伤寒的这个定义,是从最基本的点上去定义的,但是,扩展开来却显得很泛化,不容易把握。为此,到了《难经》的时候,又给它作了一个更具体的定义。《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难经》的这个定义说明了,这个具有发热特征的伤寒常见于五类疾病里,哪五类疾病呢?就是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稍稍具有临床经验的人就能感受到,《难经》给伤寒的这个定义确实很具体,临床所见的发热性疾病,大多也就见于这些疾病里面。所以,要研究伤寒,就应该着眼于上述这五类疾病。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难经》中谈到两个伤寒,第一个伤寒当然是总义的伤寒,也就是《素问 ·热论》讲的伤寒,现在的教材又叫它广义伤寒;后一个伤寒是分义的伤寒,又叫狭义伤寒。而我们这个论题上,书名上的伤寒,当然是指第一个意义上的伤寒,这一点不容混淆。这个问题弄清了,我们就知道张仲景并不偏重于谈寒,他也谈湿温、热病、温病。 
    2.杂病的涵义 
    伤寒是《伤寒论》或者《伤寒杂病论》这部书的经,但,还有一个纬,这就是杂病。杂病与伤寒相比,它具有什么意义呢?这里先讲一个"文化大革命"的故事。"文化大革命"期间,王洪文当上了党的副主席和军委副主席,但是,大家都知道他一个保卫干事,能有什么特别的才干?有一次当时的副总理邓小平就问王洪文一个问题,说中国到底有多少厕所?让王洪文告诉他。王副主席一听这个问题,当时就愣住了,这个问题我怎么回答?我又没有作过具体调查,毛主席不是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看到这个尴尬的局面,总理便在一边解围说,这个问题不用作调查,中国就只有两个厕所,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这虽然是个玩笑,但是,哲理却很深。联系到伤寒与杂病的概念,如果我们从发热的角度去认识天下所有的疾病,那么,天下的疾病也无外乎两个,一个就是具有发热特征的疾病,一个就是不具备这个特征的疾病。天下的所有疾病中,要么是发热的,要么是不发热的。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么回事?现在,既然发热的疾病让伤寒占去了,那么,不发热的这一类疾病就非杂病莫属了。所以,一个伤寒,一个杂病,已然将天下的疾病占尽了,这就是伤寒与杂病的真实涵义。弄清了上面这个涵义,可以解除我们许多的顾虑。过去我们常会担心,光搞一门伤寒会不会太局限了?担心搞伤寒的只会治外感,不会治内伤;只会治伤寒,不会治温病;或者只会治内科,而不会治其他各科的病。现在我们知道了《伤寒杂病论》是一部什么样的书,知道了它的研究范围。这些问题清楚了,怎么还会有上面的担心?所以,读古书,对书名的理解是很重要的。 
    3.论的涵义 
    书名的最后一个字是"论",大家也别小看了这个字。论在古代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一个与经相对应的概念。所以,要搞清楚论,必须首先搞清经。"经"是什么?经就是经典。中医有中医的经典,道家有道家的经典,佛家有佛家的经典。这个经典意味着什么呢?它往往代表某一门学问里最权威的东西。经典产生的时代,往往就是这门学问最成熟的年代。这与现代科学的发展模式是不同的。经典的这样一个特性决定了我们要研习这门学问,就得依靠它,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讨论过。而经典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的作者。经典的作者是很讲究的,像佛家这门学问,只有释迦牟尼所讲述的那些著作能够称经,其他后世的这些著述统统不能称经。儒家的学问也是如此,只有孔子的著述,或孔子删定的诗、书、礼、易能够称经,而后世的那些同样也不能称经。经典作者的这样一个特殊性,使我们发现,他们都是这门学问的开山祖师,只有开山祖师的东西才能称经。开山祖师亦称圣人,像儒家这门学问,只有孔子能称圣人。所以,孔子又被称为"大成至圣先师",而孔子以后的人统统不够圣人的条件,要称的话,最多勉强称作亚圣、或后圣,亚于圣人、后于圣人。那么,上述的这些圣人,上述的这些经典的作者灭度以后,后人便要对这些经典进行诠释,进行发挥,这些对经典进行诠释和发挥的著述就称之为论。所以说论是与经相对的概念,没有经就没有论。我们从手头的这部书叫论这个名字,就知道它是诠释和发挥经典的著述。上述这个关系清楚后,我们就会发现,在中医界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把造论的作者当成了医圣,反而作经的黄帝、岐伯没有称圣。这个现象当然有它的原因,张仲景对中医的贡献太大了,他于危难之中拯救了中医,中医之所以能够延续到今天,张仲景是功不可没的。正是张仲景的这个功绩,他被越称为医圣,他的论亦成了经。但是,作为张仲景自己,他是很谦虚的,他并没有把他的著作叫《伤寒杂病经》,这一点他要比后世的皇甫谧、张介宾高明。有关经论的上述涵义,我们还可以用另外一个关系来说明,那就是"体"与"用"。经为道之体,论为道之用。经以言体,论以明用。没有体不行,如果我们没有强健的身体,那一切的理想都会落空。所以,体是基础,没有它不行。同样,用也很重要,有体而无用,那这个体的意义怎么体现出来?我们光有强健的身体,却不去发挥作用,那么这个身体有什么意义呢?还不是臭皮囊一个!因此,体与用、经与论就是这么一种关系。这样我们就知道了,要学好中医,经必须读,论也必须读,而《伤寒杂病论》呢?它既具有经的一面,又具有论的一面,它既言体,又明用。就是这么一部著作,大家看应不应该读?应不应该把它作为依靠处? 
    二、认识阴阳探求至理 
    上面的论题搞清以后,这就开门见山了。接下来的是要提出三个问题:第一,《素问》里讲:"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明明热病就是热病,怎么要把它归到伤寒呢?寒与热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这是为什么?第二个问题,它与第一个问题也有联系,伤寒就是伤寒,就是一个病嘛,《难经》为什么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一个伤寒怎么会包括这么多病,这是一个问题;第三呢?张仲景为什么以伤寒为经?后世的王叔和为什么径直用"伤寒"来作书名?上面这三个问题,是我们在读《伤寒论》前必须搞清的问题,这三个问题弄不清,《伤寒论》你没法子读通。那么,上述的这三个问题,我们如何才能搞清呢?这里可以借用清末四川名医郑钦安的一个窍诀:"学者苟能于阴阳上探求至理,便可入仲景之门也。"因此,学者若欲在仲景这门学问里真正的深入进去,那就必须把阴阳的问题放在首位。 
    1.认识阴阳 
    中医里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中医里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方方面面都要围绕它,离开它就不行的这个东西是什么?这就是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开首即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的这段话对阴阳作了高度的浓缩和概括。我们做任何学问,尤其是中医这门学问,离不开天地,而阴阳是天地之道;阴阳是万物的纲纪,一个万物,一个纲纪,大家可以掂量一下这个分量,有什么东西还能逃过这个阴阳;它是变化的父母,我们探讨事物,无非是探讨它的变化,时间的变化,空间的变化,而是什么导致这个变化呢?是阴阳;我们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社会的东西也好,自然的东西也好,不论你是动物还是植物,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是宇宙还是银河,它的整个过程无非就是一个生生杀杀的过程,那么,这个生杀是怎么产生的呢?它的本始还是阴阳;另外,就是神明之府,神明就是讲精神讲思维,所以,这一条与人类自身的关系特别大,那么,神明怎么来,还是与阴阳有关;最后,就要谈到治病求本的问题,现在人都知道说:西医治标,中医治本。当我们问一句中医怎么治本?或者中医通过什么来治本呢?这就回答不上了。其实,这个本还是阴阳,还是要在阴阳里面寻求。阴阳就是这样一个关系到方方面面的,最本始的东西。不知大家对阴阳有一个什么样的认识?是否达到了《内经》的高度?我在教授本科生和研究生时都喜欢提这个问题,而同学们给我的回答也就是《中基》教材的那几条,什么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等等。而再往下问,答不出了。学阴阳,光懂这些还不够。怎么个对立,怎么个互根互用,这些你都要有真实的感受。对于任何事物的变化,你都能落实到阴阳上面,甚至一举手、一投足你都能分辨出阴阳来,都能感受出阴阳来,只有这样,阴阳才能为你所用,你也才能用阴阳解决真正的实际问题 
    (1)阴阳的关系  阴阳谈的是阴与阳两者之间的事,既然是两者,就有一个相互的关系问题,这也是阴阳这门学问里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上述这个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有很精辟的论述,就是"阳生阴长,阳杀阴藏"。这句话基本上将阴阳的主要方面包含进去了,因此,只要弄通了它,阴阳的学问也就可以基本解决。"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主要是讲的一年里的阴阳变化以及万物的生长情况。阳生阴长主要讲上半年,也就是春夏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阳渐渐生,阴渐渐长,两者的关系非常协调。联系到具体的自然,春日以后,白日渐长,气温渐高,我们随处可以感受到阳气的不断增长。那么阴呢?阳化气,阴成形,这些成形的,属阴的万物也随着这个阳的增长而不断地繁茂,真正的一派欣欣向荣。这个过程真正是阳在生,阴在长,夫唱妇随。与我们以往所说的对立的、消长的关系好像不同,并不是阳产生了,万物反而消灭,完全不是这么一个情况。如果用现代一些的语言来形容这个过程,那么,阳气就好比能量,我们可以设想在天地之间有这样一个能量库,而在春夏这两季,能量是处在一个释放的过程,随着能量的释放,万物得到这个能量的供给,便逐渐的生长,繁茂起来。否则,万物凭什么会生长繁茂呢?就是因为这个阳气的释放,这个能量的释放造成的。这是阳生阴长。那么,阳杀阴藏呢?这是讲秋冬的变化。大家不要把这个"阳杀"看成真正的杀灭,"阳杀"与"阳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既然春夏的阳生指的是阳的释放,能量的释放。那这个释放是不是会无休止的进行下去呢?应该不会。这好比我们拳击,拳头伸展打出去了,如果拳头还老是停留在这个状态,那就没办法进行第二击。所以,必须先把拳头收回来,才能打下面的一击。阳气也是这样,老是生发,老是释放行不行?不行!这样就不能持续。所以,生发、释放到一定程度后,它就逐渐地转入到收藏,这个阳气的收藏相对于释放而言,就是"阳杀"。阳杀了,能量收藏起来了,天地万物得不到这个能量的供给,万物的生长就趋于停止,而且渐渐地凋零、枯萎,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秋冬景象。所谓"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就是讲的这个肃杀的状态,就是讲的这个收藏的状态。上述的这个过程是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所以,收藏到一定的程度后,又要开始新一轮的生发、释放。这便是《素问》所讲的"重阳必阴,重阴必阳"。阳指的是生发、释放的这个过程,阴指的是收藏的过程。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指的也是这个过程。用《素问》的"重阳必阴,重阴必阳"来阐述上面的这个转换,是非常形象的。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结合一些《周易》方面的知识。《周易》是一本专门讲阴阳变化的书,而且这个阴阳的变化它用一个二维的图象表示出来,这就使阴阳的变化更为直观、更为清晰。特别是描述一年的阴阳变化,它有专门的"十二消息卦",即:复 (聓)、临 (耹)、泰 (耺)、大壮 (耼)、聎(耾)、乾(聀)、姤(聁)、遯(聄)、否(聅)、观(聇)、剥(聈)、坤(聉),如果用一句诗来记忆十二消息卦,就是"复临泰壮聎乾姤,遯否观剥坤二六。"其中复卦对应的是老历十一月的变化,依次类推,临为十二月,泰为正月,大壮为二月,聎为三月,乾为四月,姤为五月,遯为六月,否为七月,观为八月,剥为九月,坤为十月。上述的十二消息卦,在易系统里又叫别卦,它是由两个经卦重叠而成,经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八卦系统,别卦也就是常说的六十四卦系统。从十二消息卦里,我们可以看到,除了乾坤两卦以外,其他的十个卦都是阴阳爻混杂在一起,既有阴,也有阳。而乾坤两卦不同,它是纯阴纯阳。乾卦由两个纯阳的经卦(乾)重叠而成,所以,又称重阳卦。坤卦由两个纯阴的经卦(坤)重叠而成,所以,又称重阴卦。从复卦开始我们可以看到,阳爻在逐渐增多,标志着阳气的生发、释放在不断地增强,一直到乾卦,变成六爻皆阳,变成重阳,阳的生发、释放也到了最大的程度。再往下去怎么样呢?重阳必阴。所以到了下一卦,到了姤卦的时候,上述这样一种阳的格局就起了根本的变化,阳不再增长了,而阴却悄然而起。姤卦所对应的月份是五月,而姤卦对应的这样一种重阳必阴的转换则发生在五月的夏至节上。"至"不是到来的意思,"至"的意思是极限。夏为阳,到夏至这个点上,阳的增长已经到了极限,而物极必反,所以就有这个"夏至-阴生"的变化,就有这个阳极生阴,重阳必阴的变化。姤卦以后,我们看到了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格局,阴不断在增长,而阳不断在萎缩,直到坤卦,变成六爻皆阴,变成重阴。而重阴必阳,所以,到了下一卦,到了复卦,又重新转入阳的格局。于是我们又看到了一个阳爻不断增长,阳气的释放渐渐增强的过程。这里为什么要起复卦这个名呢?复就有重复、来复的意思,到了这个点上,又开始新一轮"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的变化,所以这一卦取名为复。在上述这个变化过程中,我们还应留意另一个问题,这就是重阴必阳的变化,一阳生的变化并不发生于立春,而是发生在隆冬。同样,重阳必阴的变化,姤所涵的一阴生的变化,也没有发生在立秋,而是在盛夏。这又反映了阴阳的另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阳生于阴,阴生于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从上面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讨论阴阳,讨论中医,如果结合《周易》来谈,会显得更方便、更直观,更有助于我们了解她的确切内涵。所以,历代都有人强调医易的关系,尤其孙思邈指出:"不知易不足以为大医。"这一点我们应该引起重视。 
    (2)主导问题  通过上述讨论,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种阴随阳生而长,阴随阳杀而藏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明确两个更具体的主导问题。第一个主导,是阴阳之间协同为主导,而非对立制约为主导。这也是前面所讲的"夫唱妇随"的关系。阴阳在现实生活中一个更为具体的例子就是男女,就是夫妇,就是一个家庭关系。大家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家庭中,夫妇两个以对立为主,一个面南,一个面北,水火不相容,那这个日子怎么过,连基本的日子都没法过,更不要谈事业了。所以,家庭的关系,夫妇的关系,阴阳的关系应该以协同为主导。第二个主导是阴阳之间阳为主导,这个主导实际上已经包含在第一个主导里。这个主导说明在阴阳之间,阳的变化起主导的作用、决定的作用。作为阴它是随着阳的变化而变化。有关这层主导关系,我们可以在自然、社会的方方面面感受到。前面《素问》所说的"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生、长、收、藏。生、长、收、藏虽然用于表述一年里万物的变化情况,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但更实质的东西,更内涵的东西,则是阳的变化。是阳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才导致了这个万物的生、长、收、藏。有关这一点,董仲舒在他的《春秋繁露》里说得很清楚:"物随阳而出入,数随阳而终始。……阳者岁之主也,天下之昆虫,随阳而出入。天下之草木随阳而生落。天下之三王随阳而改正。"大家考察一下自然,看是不是这么回事呢?确实就是这么回事。草木也好,昆虫也好,植物也好,动物也好,它确实是在随着春、夏、秋、冬的变化而变化。而春夏秋冬怎么来?春夏秋冬由什么来决定?大家知道是由太阳的视运动决定的。太阳沿黄道运行一周,就形成了一年的春夏秋冬。因此,春夏秋冬即反映了时间的变化,而更重要的是反映了阳的状态。什么叫春呢?春实际上就是阳气处于生的状态所占的时段,依次,夏就是阳气处于长的状态所占的时段;秋就是阳气处于收的状态所占的时段;冬为阳气处于藏的状态所占的时段。由阳的变化产生了春夏秋冬,而万物又依着这个春夏秋冬的变化而变化,它们之间就是这么一种关系。从社会的角度,阳(男)作为主导的地位就更为明确,这一点大家有目共睹,不需多谈。上面我们谈阴阳用了十二消息卦,看到这些卦象的变化,也许大家还是容易将阴阳分开来,对立来看。比如从复到乾这个阳局的变化,明明是阳日增,阴日消,我多你少,你死我活,这个对立好像很鲜明。其实,我们不能这样看。阳日增,说的是这个阳的生发,释放的增加,阴日少,不是说随着阳的增加,有另外一个独立的东西(阴),它在慢慢的减少。如果我们这样来理解阴阳,那就会出根本上的问题。阴日少,我们确实看到这个阴爻从复卦以后,在慢慢减少,直到乾卦减为零,那,我们是否可以说在乾所主的这个时候,是纯阳无阴呢?一点阴都没有,那不成了孤阳!《内经》说:孤阳不生,孤阴不长。可是我们看到夏三月的景象是万物蕃秀,真正的一派繁荣。可见我们不能这样来理解阴阳。上述这个阴日少,说的是随着阳气生发、释放的增加,阳的收藏自然就日益地缩减,前面我们不是申明过,阳的收藏状态为阴吗?释放增加了,收藏自然地就减少,不可能又释放,又收藏,就像我们的拳头,打出去再收回来,收回来才能再打出去,不可能在同一个时候,又收回来,又打出去。这就是阴阳的消长关系。所以,虽然是在谈消长,其实说的还是一个问题,即阳气的变化问题。十二消息卦的另一个层面,也就是阴局这个层面,也非常容易发生误解。大家看从姤卦以后,阴爻日增,阳爻日减,很多人就认为这是阴日盛,阳日衰,是一个阴盛阳衰的过程。我们从卦上看,从表面看,好像是这么回事。但,究竟的思维一下,就知道这个看法有问题。为什么说这个看法有问题呢?大家可以思考,从姤以后,也就是从夏至以后,一阴始生,阳气逐渐由释放转入收、转入藏。那么,这个收藏的目的是什么呢?就像我们的拳头打出去,要收回来,收回来的目的是为了重新打出去。同样,阳气要收藏,收藏的目的是为了能够重新释放。如果收藏以后,阳气反而衰减了,那它怎么能够再释放?实际上释放就会有消耗,就会有衰减,而收藏的目的正是为了补偿这个消耗、这个衰减。因此,从量上来说,这个秋冬的过程,这个阳气收藏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前面认为的这个"阴盛阳衰"的过程,阳气的量不但没有衰减,反而得到了补偿,得到了增加。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经过收藏以后再发动新一轮的生发、释放。联系我们人体,白天工作的过程,其实就是阳气释放的过程,而晚上的休息,则是阳气的收藏过程。休息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白天更好的工作,是为了获得更旺盛的精力,如果通过休息,阳气反而衰减了,那么这个精力怎么旺盛?那还有谁愿意睡觉、愿意休息?所以,我们只要一思考,上面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阴阳的问题是一而二,二而一。分开来好像有两个,一个男、一个女,好像是两个确凿的、独立的东西。但,合起来的实质却是一。所以,阴阳的问题如果我们只能分开来看,而不能合二为一,那就很难看到点子上。就比如寒热这个问题,寒热如同水火,很难把它们扯到一块。这应该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东西,无论如何都不能把它合二为一。可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我们看到的这个截然不同,只是显现上的不同,如果进一步从深层去考虑,发现它还是一个阳气的问题。前面我们说过,阳气好比能量,好比热能。春夏的天气为什么温热?就是因为这个阳气的释放造成的,属热的东西释放出来了,那天气当然就变热了。到了秋冬,秋天的天气为什么凉?冬天的天气为什么寒冷?热的东西不释放了,收藏起来了,天气当然就变得寒冷。也就是说,寒热是伴随阳的生长收藏的一个表象,阳气释放了,天气就变热,阳气收藏了,天就变冷,并不是在热之外又有一个独立的属寒的东西。上述这个问题,一个谈实质,一个讲显现,对这个过程我们应该多思维之,善思维之。要是这个过程我们思考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阴阳的问题可以说基本地解决了。《素问》强调:"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这个"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其实就是讲显现,是从现象上讲。而这个不可胜数的显现,就其实质而言却只是一个。知道了这个实质,就可以一言而终,就可以"能知一,万事毕",而不知道这个实质,则必会流散无穷。上述这个阴阳变化,上述这个主导关系,我们还可以从最原始的天文测算过程去体悟。大家知道《周髀算经》这本书吧,这部书记述了最原始的测量太阳运行轨迹,也就是一年二十四节气的方法。就是在日中正午的时候,在太阳下立一个八尺的圭表,圭表的投影叫晷影,测量这个晷影的长度,就能够知道太阳运行到了什么地方,就能够确定出二十四节气。《周髀算经》告诉我们,晷影最长的长度是一丈三尺五寸,最短的长度是一尺六寸。大家可以思考,最长的这个晷影应该对应哪一天?最短的这个晷影应该对应哪一天?最长晷影的这一天应该是冬至这一天,相反的,最短晷影的这一天就是夏至这一天。晷影也就是太阳的阴影,盛夏的时节我们外出,大家总是喜欢走在树阴下面,或者总是希望来一片青云,为什么呢?因为树阴把太阳遮住了,青云把太阳光收藏起来了。所以,我们马上就会感受到清凉。因此,我们可以把上述的这个晷影当作是阳的收藏状态的一个尺度。为什么冬至的晷影最长呢?因为这个时候阳的收藏最厉害。冬至一过,我们看到这个晷影就日渐缩短,这反映了阳的收藏在减弱,随着这个收藏的减弱,阳气自然日益显露,日益生发、释放。所以,冬至以后,白天也一日一日增长,黑夜一日日缩短,这些都是收藏与显露,收藏与释放的变换。上述这个日益短缩的晷影到了夏至这一天,缩至了一尺六寸,一尺六寸与一丈三尺五寸相比,零头都不到。这个时候的阳气充分显露出来了,几乎没有什么遮拦,这就使得阳气的释放达到了最大的程度。然而重阳必阴,所以,夏至一过,这个晷影就一天天地变长。与之相应,白天也一天天地缩短,黑夜一天天地延长。阳气在充分地释放以后,又渐渐转入到收藏。由上面这个晷影的伸缩,我们可以看到,一年四季的变化,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其实就是阳气收藏与释放之间的变化。我们抓住了这个主导,阴阳的方方面面就会自然地连带出来。 
    (3)体用关系  阴阳除了上面的这些关系外还可以从体用的角度来谈,体用是传统文化里一个重要的概念。体是谈基础,用是谈作用,谈应用。没有体,这个用不可能发生,而没有用的体,那这个体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意义。上面这个体用的关系怎么说明阴阳呢?具体地说,阴阳之间,哪一个属体?哪一个属用?很显然,如果我们把阴阳看作一个整体,那么,反映用的主要是阳,反映体的主要是阴。在《中基》里,当谈到肝的功能时,有一个体阴用阳的概念,实际上,不但肝如此,整个阴阳都是如此。我们从一年来看,春夏为阳,秋冬为阴。这个春夏的过程主要就体现了阳的作用,我们看春夏的阳光,看春夏的温热,看春夏的繁荣,这一切都反映了阳气在积极发挥作用。所以,春夏为阳,这个阳是讲用,这个问题不难理解。这与前面讲的释放状态相应。那么,秋冬呢?秋冬这样一个寒冷的、凋零的景象,显然与阳的作用不符。为什么呢?因为阳用收藏起来了,你看不见了,所以,你见到的是另外一番景象。这就关系到体的问题。体是基础,体是本钱。而秋冬的阴,秋冬的收藏,正是为了培植这个基础,蓄积这个本钱。基础巩固了,本钱增加了,上述这个用才能更好的发挥。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体与用,阴与阳一点不相违。两者相辅相成,互根互用。缺一不可。阳的用这一面,我们很容易感受到,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前面对阳的强调而忽视了这个体的意义。应该知道,它与强调阳用并不矛盾。所以,光强调男权不行,还要谈女权。现在不是有一句流行的语言,"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成功的女人"吗?这句话讲得很实在,很多情况确实是这样。只是现在很多男人成功之后,就把原来助他的女人抛弃了,这个不但不道德,而且很愚蠢,将来注定他要遭挫折。阳讲用,这个用可以反映在很多方面。首先一个就是阳生阴长,这个化气的阳,能够促成万物的生长。春夏的景象为什么发陈?为什么蕃秀?就是因为这个因素。第二个用,阳为寿命之根本,《素问·生气通天论》讲:"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因此,阳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反映在它与寿命的关系,人的寿夭就要落实在这个阳气上面。长寿的人阳气没有不充足,相反,若阳失其所,则有折寿短命之虞。第三,"阳者,卫外而为固",这也是阳用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这个身体牢不牢固,能不能抵御外邪的侵袭,就要看这个阳的卫外作用。这个作用与健康的关系很大。我们说人身最大的问题除了事业以外,就是一个健康,一个长寿,而阳用就反映在这个上面。阴讲体,这个体的意义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比如一个家庭,尤其是过去的家庭,妇女只会生儿育女,操持家务,怎么来体现女人的作用呢?就看你这个男的有没有出息。男的搞得好,说明你家的内助不错。为什么叫内助?帮助的意思,助阳的意思。也就是说,阴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助阳方面,怎么帮助阳去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个就是阴体的意义。阴为阳体,阳为阴用。"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两者就是这么一种关系。阴为体,它的一个很突出的方面就是它的藏精作用。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什么叫"精"?实际上,精既不是阴,也不是阳。现在很多人在概念上搞混淆了,把上面这个精作阴来看,所以,习惯就称阴精。如果精就是阴,那这个藏精怎么讲,它还怎么藏精?这从逻辑上讲不通。从严格的意义上说,"精"实际上指的是阳气的蓄积状态,能量的蓄积状态就叫"精"。某样东西暴发的能量越大,说明它阳气的蓄积状态越好。当然,在《内经》里,在《中基》里,精还有许多其他的解释,我这里是从最基本的义理上去分析。精是阳气的聚集态,而不是释放态。而阴的藏精就体现在帮助这个聚集的过程。阳气能不能聚集?能不能由释放状态转入蓄积状态?就靠这个阴的作用。那么,具体地说,这个精藏于何处呢?《素问 ·六节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蛰是藏伏的意思,肾是主藏的,所以,又称作封藏之本。封藏什么呢?封藏阳气,封藏精。这个精,这个聚集态的阳气就被封藏在肾的领地里。所以说"精之处也"。肾在一年里属冬,冬主藏;肾在五藏属阴,属阴中之阴。这就与上面这个阴体,上面这个藏精相应了。所以,上面的这个体,上面这个阳气的蓄养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要落实在这个肾上。精能否封藏好?阳气能否得到充分的蓄藏,休养生息?就要看这个肾的功能。只有蓄养好了,释放才好,精力才会旺盛。所以,人的精力如何,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看肾。阴讲体的这一面清楚了,体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用,这样人们就不会再把阴阳的关系对立起来。应该从统一中去看对立,而不应该像过去那样,由对立看对立。阴阳的体用关系,我们还可以从生活的许多方面去感受。比如说休息,过去我们对休息的理解也许比较笼统,以为坐下来就是休息,睡觉就是休息。其实,细分起来,它仍然是谈的两个方面。上面这个笼统的方面实际上包含在"休"字里,休就是指的这个过程。休者休心也,停下手中的活小歇一下,叫做休,而停止一天的活动,上床睡觉更叫休。所以,休字从人从木,人躺在木床上是谓休。那么,休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这一点相信大家都很清楚。晚上睡觉是为了第二天有充沛的精力,午休的目的也如此。有午休习惯的人,突然哪一天不午休,那整个下午都会昏昏沉沉,打不起精神来。因此,休的这个作用就落实在"息"上。什么叫"息"呢?现在大家在银行里存钱,为的什么呢?为的就是这个"息"。早十年我们在银行存钱,年息是 9%、8%,也就是一万块钱一年下来,就变成了一万零九百元,增加了整整九百元。正是为了这年息 9%,大家都愿意把钱存在银行里。因此,这个"息"就是增加的意思,通过存钱使利益增加了,所以叫利息。休息呢?很显然,就是通过这个休的过程,使我们在工作中消耗掉的精神体力得到增加,重新恢复精力充沛的状态。所以,休息也包含着体用两个方面,也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实际上是讲春夏为用,秋冬为体。用的发挥怎么样,在很大程度上要看这个体好不好。所以,春夏的用如何,就要落实在秋冬,尤其是冬这个体上。《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过去许多人对这个养阴养阳不理解,以为春夏养阳岂不是火上加油,秋冬养阴岂不是雪上加霜,《中医杂志》还专门就这个问题组织公开讨论。其实,我们从体用的角度看,这有什么疑问呢?春夏养阳就是促进用的发挥,秋冬养阴就是把体涵养得更好。这是从体用的角度来谈阴阳,大家尚可以引而伸之,推而广之。 
    2.伤寒总说 
    以上我们讲到了两个关系,一个主导,一个体用。阴阳的这些东西弄清以后,就可以解答上述的那三个问题。 
    (1)寒为冬气  首先,我们来看寒,寒是冬日的正气,这一点我们在《中基》里面已经学过。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怎么会产生寒呢?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阳的本性是属热的,春夏的阳气处于释放状态,热的东西散发出来了,所以,天气变得温热。但是,春天释放的程度要比夏天小,因此,春天的温度要比夏天低。到了秋冬,阳气由释放转入到收藏,热的东西收藏起来了,关闭起来了,天气也就变得渐渐地寒冷。但是从程度而言,秋天的收藏不及冬日,因此,冬日的气温更为寒冷。这是寒的一个根本意义。从这个意义我们可以看到,寒实际上是反映阳气的收藏状态,是阳气收藏的外在表现。所以,寒不但是冬之气,其实也是藏之气。现在我们暂且放下时间,来看一看空间方位的情况。在我们国家,大家都很清楚,西北的气温要较东南低得多,我们每年冬天看天气预报,北方有些地区都零下十几度了,南方还在零上二十多度。这个反差太大了,要是海南的人到北方出差,上飞机前穿衬衣,下飞机就要穿皮袄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差别呢?看一看《内经》就清楚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西北方阴也,东南方阳也。"阳就是用,就是释放,阴就是体,就是收藏。从地域方位的角度而言,整个西北方以收藏为主,整个东南方以释放为主,所以,就产生了这个气温上的悬殊。这就提示我们一个问题,学中医不但要注意时间,也要注意空间方位。时空在中医里是同一的,是统一的,这个观念必须牢牢记住。前面我们提出过,阴阳的问题要真正弄清,不能光停留在书本的那几点上,要有切身的感受。什么事情都要养成用阴阳来思维,比如我们生活在南宁的人,时间都快到春节了,身上却还穿着衬衣,这是为什么呢?如果我们不从阴阳这个角度去思考,去弄清它,那作为一个学中医的人,你就麻木了,就凭这个麻木,你要学好中医,我看没多少可能。 
    (2)何以养藏  知道了寒的属性、寒的意义,也就知道了冬日的寒,并不是一件坏事。我们根据这个寒的表象,这个寒的程度,就可以推断这个阳气的收藏情况,就可以看到这个"体"的情况。冬日的天气应该寒冷,也就是冬日的阳气应该封藏,这个体应该涵养。因此,《素问》专门提到了一个养藏的问题。冬三月养藏,秋三月养收,实际上就是秋冬养阴的互辞,这是很明确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就是讨论这方面问题的专论。这里我们只看相关的冬三月。论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素问》的这一篇讲"四气调神",四气,就是指的春、夏、秋、冬之气,就是指的生、长、收(杀)、藏之气。调神呢?这个讲的是人的因素。人怎么在春三月适应这个生气;怎么在夏三月适应这个长气;怎么在秋三月适应这个收(杀)气;怎么在冬三月适应这个藏气。这就提出了要养生、养长、养收、养藏。现在的人只讲一个养生,养长、养收、养藏都不管了,这是很片面的。上面这段经文主要讲养藏。冬三月怎么养藏,怎么适应这个闭藏的状态呢?关键的一点就是"无扰乎阳"。冬三月属阴,《素问》又明确指出"秋冬养阴",而这里却点出"无扰乎阳",可见春夏秋冬的这个生长收藏确实是围绕着阳的这样一个主导。无扰乎阳,就是指的冬三月这个过程已经在闭藏了,什么在闭藏呢?阳气在闭藏。既然已经闭藏了,就不要再打扰它,这就叫"无扰乎阳"。就像我们住宾馆,睡觉的时候要启动一个"请勿打扰"的按钮。睡着了,再被打扰醒,会是什么滋味呢?相信大家都会有体验。那么,怎么实现这个"无扰乎阳"呢?上述的经文谈了四个方面。其一,慎起居。冬三月的起居应该是"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我是反对睡懒觉的人,而且一贯也没有睡懒觉的习惯。但是,冬三月却可以例外,要早一些睡,晚一些起,太阳出来再起床也没有关系,这是 《内经》的教证。所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医学院的作息表,不应该搞什么夏时制,而应该搞四时制,就根据这个《四气调神大论》来制订作息的时间,这样才与中医相应,这样才叫四气调神。我相信冬天搞"早卧晚起",搞"必待日光",大家都会很欢迎,冬天有几个不想晚起?说不定就从这里你喜欢上了《内经》,喜欢上了中医。冬天为什么要早卧晚起呢?这个就是为了适应养藏。睡觉这个过程的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藏的状态,那么,现在冬三月要强调养藏,这个睡眠的时间就当然要适当的延长。我们看冬三月,白天的时间短,夜晚的时间长,再看看上面说过的晷影,冬天长到一丈多,而夏天只有一尺多。晷影也好,晚上也好,都是反映一个藏的状态,人要跟这个藏相应,那就必须早卧晚起。我们嘴上常说天人相应,怎么个相应呢?冬日养藏就是相应,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就是相应。要讲相应,时间就很重要,天地在这个时候收藏。你也要在这个时候收藏,天地在这个时候释放,你也要在这个时候释放。落实到具体的问题上,睡觉就是收藏,工作劳动就是释放。现在许多人习惯晚上工作,白天睡觉,这就不相应了,就阴阳颠倒了,这个对身体肯定不利。年轻的时候也许没关系,到老了你就会有感受。学中医的人应该避免这个颠倒,避免这个不相应。其二,调情志。冬三月的情志应该是"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这里的志有两层意思:一是讲心志,就是心的志向,《康熙》云:心之所之谓志;二是讲我们平常说的情绪,《左传》里面将喜怒哀乐好恶称作六志。所以,总起来我们把它称为情志。这个时候的情志应该"若伏若匿",伏也好,匿也好,都指的是藏。所以,这个时候的情志应该收藏一些,不要那么开放,不要那么显山露水。平常我们都劝人要开朗一些,但,这个时候则应该趋于内向。"若有私意"有什么话,有什么打算不要告诉别人,藏在心里就是了。"若已有得",这个东西好像已经得到了,不用再到外面去寻求,可以悄然安住。总之,这个心志,这个情绪,应该伏匿,不应该张扬,这样才有利于养藏。其三,适寒温。冬三月要"去寒就温",这一点很重要,以上我们讨论的许多问题都要落实到这一点上。为什么要去寒就温呢?我们本来说过寒为冬气,寒为藏气,养藏不是应该更寒一些吗?这里为什么要去寒就温?其实这个并不矛盾。大家都清楚,夏天我们不仅穿衬衣,而且穿短袖,女的还要穿什么一步裙,反正能暴露的都暴露无遗。这样的穿着不但为着凉爽,也是一个相应。因为天地在这个时候也在充分的显露,你看这时的白天特别长,大地能长出来的东西也都长出来了,与这个相应的穿着就是养长。可是冬天就不同了,特别是在北方,人们都棉裹裘衣,不但手套帽子,还要围围巾,封闭得严严实实,这个衣着不就是一个"藏"吗?不就是一个"去寒就温"吗?将整个身体封藏起来了,闭藏起来了,这个也是相应,与冬藏相应,这就是养藏。但是,现在风气不同了,冬天女的还穿裙子,这个时候还要露,中医不赞成这个做法。所以,我的朋友里要是冬天穿裙子,我会劝她们别穿。现在年轻你可以顶过去,年纪稍大,关节痛了,骨质增生了,那就悔之晚矣。当然,去寒就温还包括了其他保温防寒的方法。其四,节动静。冬三月应该"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泄皮肤也就是皮肤的开泄。大家知道,什么时候皮肤会开泄呢?当然是激烈活动的时候。皮肤开泄了,自然汗出,汗出多了,就会耗气伤阳使气亟夺。冬三月是阳气闭藏的时候,这个时候皮肤也应该相应的闭藏,不要做过多的开泄。这就提示冬天的运动,冬天的活动应该避免像其他的时候一样,应该有它的特殊性。特别是喜欢运动锻炼的人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冬天的锻炼应该避免过多的开泄皮肤,应该多做静功,这样才能与冬相应,这样才有利于养藏。(3)伤寒即伤藏上述这四个方面都是与冬相应,都是养藏之道。它们都围绕一个原则:无扰乎阳。那么伤寒呢?伤寒为什么这么重要?它核心的问题就是破坏了这个原则。冬主藏,寒就与这个"藏"相伴,所以,冬日的寒非常重要。如果冬日不寒了,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阳气还在释放,没有收藏。因此,冬季应寒反暖,农民就知道不是好事情,第二年的收成就不会好。要是用古人的话说,就会"米贵长安"。我老家湖南有句乡话:雷打冬,九个牛栏十个空。雷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始响呢?应该在春季。立春以后的第三个气叫"惊蛰",应时的春雷就应该在这个时候打响。春雷一声震天响,就将这些蛰藏的万物从沉睡中惊醒过来。春雷的打响意味着阳气真正地全面启动,全面的释放出来。而雷在冬天打响,这又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冬雷的响动将整个的闭藏打破了。闭藏打破了,阳气非时的释放,使阳气不能蓄积,阳气的这个体得不到应时的涵养。体不足,用怎么发挥?所以到了来年,真正应该阳气发挥作用的时候,它却发挥不了作用。万物得不到这个阳气的作用,整个秩序就打乱了,不但天灾,而且地祸,不但植物受影响,动物也受影响,怎么不会"九个牛栏十个空"呢?民间还流传另外一句话,叫做"瑞雪兆丰年"。瑞雪怎么预兆丰年呢?现在的说法是下雪以后,病虫害冻死了,所以,可以给来年带来好的收成。当然,这也是一个方面,但是,更重要的一面是冬日的瑞雪反映了阳气处在很好的蓄藏状态。阳气蓄藏得好,体就能够得到很好的充养,体充则用足,来年的释放就会好。万物得到这个充分的能量供给,怎么不会"五谷丰登"呢?另外,这个瑞雪也反映了阴阳的秩序很好,秩序没有破坏,自然的灾害就会减少,所以,瑞雪兆丰年。上述这个过程我们还可以从经典的角度来教证,《素问》有句名言:"善养生者,必奉于藏。"或者说:"奉阴者寿。"大家看到这个"奉阴者寿",也许就觉得她与前面讲的阳用有矛盾。阳是反映和主宰寿命的,怎么不说"奉阳者寿",反而是"奉阴者寿"呢?现在大家只知道养生,只知道生命在于运动。可是生怎么来?生是从藏中来!水生木这个道理难道大家不清楚吗?大家看一看自然界,特别是动物界,那些喜静的动物往往寿命长。像龟、蛇、仙鹤,这些动物寿命都比较长。而相反,那些喜动的东西反而寿命不长。道家讲致虚极,守静笃;儒家讲燕坐,讲知止;佛家讲禅定。这些都是强调静,强调藏。所以,大家不要只知道运动,应该动静结合。以上这些道理无碍了,我们就可以回到前面的关键问题上来。冬日气寒,这个寒是天地阳气在蓄藏,人要与天地相应,所以,这个时候人的阳气也要藏。冬日的气候本来寒冷,这个时候阳气本来应该更多地释放来为机体取暖,怎么反而在这个时候要收藏,这个矛盾怎么解决?这就要靠我们主动地去做好"去寒就温"的工作。这个时候应该穿得很严实,甚至要把取暖的设备打开。我们依靠这个人工制造的环境,就能够让阳气安然地休养生息。阳气蓄养的这个过程做好了,那以后就能正常地发挥作用。如果"去寒就温"的工作没有做好,机体"伤寒"了,那会是一个什么后果呢?大家可以想一想,这个时候,阳气是不会坐视不管的,它会从"沉睡"中"醒"来,它会马上转入释放。阳气被扰动了,这样一个"养藏"的格局就被彻底打破,"体"的涵养程序遭到破坏,那"用"的方方面面就会受到影响。大家看一看,从这样一个角度去思考,伤寒重不重要?太重要了!伤寒实际上就是伤藏,它把整个"养藏"给破坏了。阳气的"体"受到伤害,这个基础不牢固了,用怎么发挥?阳用不能发挥,不能作寿命的保障,不能卫外而为固,那不但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要发生,百病都会发生。所以,伤寒不但可以有五,还可以有十、有百、有千、有万。一个伤寒,就将上述的两个关系,一个主导,一个体用都破坏了,从这样一个层面去思考,我们就知道伤寒的意义究竟有多大?对于本节开始提出的三个问题,《内经》为什么将热病归伤寒?《难经》为什么把伤寒分五?张仲景为什么以伤寒作书名?就迎刃而解了。而通过这样一个主题的探讨,又将一系列相关的问题连带出来。这是经典的开端,也是学习经典的一个方法。 

舌诊36舌图——《敖氏伤寒金镜录》

中医入门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9586 次浏览 • 2016-01-31 20:00 • 来自相关话题

    网上找了很多,多数只有文字没有图。唯独这个版本有图,但是之前的序和作者都不太清楚,希望知道的朋友可以告之。   按照上面的舌图,下面 ...查看全部
 
 
网上找了很多,多数只有文字没有图。唯独这个版本有图,但是之前的序和作者都不太清楚,希望知道的朋友可以告之。

242dd42a2834349b127018d4c9ea15ce36d3be68.jpg

 
按照上面的舌图,下面有分别讲解。
 
===================正文==================
 
第一‧白苔舌
 
舌见白苔滑者。邪初入里也。丹田有热。胸中有寒。乃少阳半表半里之证也。宜用小柴胡汤、栀子豉汤治之。 
 
【介按】 白色为寒,表症有之,里症有之,而虚症实症亦有之。凡风寒湿邪,国中皮腠,即为白苔。寒湿本系阴邪,白为凉象,故舌苔白色。如白滑而腻者,湿与痰也。白滑浓腻者,湿痰与寒也。惟薄白如无,则为虚寒。白如积粉,则湿热或痰热也。因肺主卫、主气、又主皮毛,而太阳经亦主一身之表。凡受风寒,先入皮毛,内应于肺,其舌无苔而润,或微白而薄,或浮白薄滑。外证必恶寒发热,而口不渴,此是风寒初感也。治宜辛温解表。如苔白而燥刺者,外证初在微寒,继即发热不已,此是温邪在肺,治宜辛凉清解。如苔白而粘腻者,外证必发热、头重,身痛而口不渴,此是湿邪在于气分也,治宜解肌去湿。如舌苔白燥、或白而边红。外证见发热口渴。咳嗽喉痛。此是风温入肺。治宜轻清凉解。如苔白中带红。外证头痛身热。口苦、眼赤、胁痛、耳鸣、脉象浮弦而数者。太阳之邪已入少阳也。治宜清解少阳。或白苔浮滑,带腻、带涨,刮之有净、有不净者。亦有尖白根黄者,是邪在少阳经之半表半里也。至若此苔系是白滑而边淡红,邪在半表半里膈膜之间。即《金匮要略》所谓“舌上如苔。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之候。故用小柴胡汤以达膈膜之邪,即栀子豉汤亦为清热达邪之良剂也。 
 
小柴胡汤
柴胡(四钱) 黄芩 甘草 人参(各二钱) 半夏(二钱) 上 咀,每服一两。水一钟半。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一钟,温服。 
【介按】 程应旄曰。方以柴胡疏木。使半表之邪得从外宣。黄芩清火,使半里之邪得从内攻。半夏豁痰饮。降里气 之逆。人参补久虚。助生发之气。甘草佐柴、芩、调和内外。姜枣佐参、夏、通达营卫。相须相济。使邪无内向而外解 也。 
 
栀子豉汤
(从金匮要略新补) 栀子(十四枚) 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 
【介按】 山栀味苦性寒。其子色赤象心。其花色白象肺。故为从肺入心。以治心中烦热而导之下行。兼除上下之邪 热。豆形色黑象肾。蒸发为豉。其性轻浮。能引肾中水液上升,以降心中之热。而除胃外之邪。夫心肾相济。阴阳相和。则烦热懊 等证俱解。而为清热退邪之良剂也。
 
第二‧将瘟舌

舌见红色。热蓄于内也。不问何经。宜用透顶清神散治之。 

【介按】 舌色如淡红、嫩红、或白中带红。外证初起微寒。继即发热不已。口渴甚者。温邪初起也。治宜辛凉清解。 
如纯红或鲜红起刺者。胆经与营分邪热炽盛也。治宜苦寒清解。如不解,是温邪伏于少阴。而发于少阳之表。治以滋少 阴之液。则少阳之热自解。如舌绛神呆。语言颠倒。小便赤涩。点滴如稠者。此热结膀胱也。急宜导赤清热。如舌色鲜 红。神昏谵语。见于斑疹已透之后者。热痰乘于胞络也。治宜清热消痰。若舌色鲜泽纯红。外证神昏、谵语、烦躁不宁 者。温邪入于胞络也。轻则于清解药中,加广郁金、鲜石菖蒲等味以开之。重则用牛黄丸至宝丹等、以芳香开窍,又据 《舌鉴辨正》谓“将瘟舌。即纯红舌。非纯而不杂。即瘀红之色也。”脏腑热极者、中时疫者、误服温补者,皆有之。宜 三黄白虎加连翘。或大小承气等酌用。此舌亦有表证者。则两脸周身必发热、头晕、目眩、乍热乍寒、脉浮数。邪热在 太阳也。宜薄荷、荆芥、葛根、生甘草、凉散表邪。不可遽用“寒凉攻下”。今此舌只用含有刺戟性之透顶清神散以吹鼻 取嚏。因病在神识昏愦之际。乃是临时救急之法也。 

透顶清神散
猪牙皂角 细辛 白芷 当归 上为细末。各等分。和匀。病患先噙水一口。以药少许吹鼻内。吐出水。取嚏为度。如未嚏,仍用此药吹入。凡瘟 疫之家。不拘已未患者。皆宜用之。 

【介按】 此方取细辛、皂角。善能刺戟神经以开窍。配以白芷之芳香上达。当归之通脉舒筋。仿通关散之意以吹鼻 取嚏。凡遇神识昏愦。人事不知之症。临时用之。即能开窍而苏神也。
 
第三‧中焙舌

舌见红色。内有黑形如小舌者。乃邪热结于里也。君火炽盛。反兼水化。宜凉膈散、大柴胡汤下之也。 

【介按】 邪热传里。热结燥实。治宜急下存津。故凡苔见黑色。病必不轻。无论寒热虚实。皆有黑苔。惟以润、燥、 老、嫩为辨。今此舌中黑而边纯红。系是邪热入里。灼烁胃津。故用凉膈散。去其膈中无形之热。再用大柴胡汤之表里 兼治也。 

凉膈散
生甘草(二两) 大黄(二两) 连翘(四两) 山栀子(一两) 薄荷叶 黄芩 朴硝(各一两) 每服一两。水二盏。淡竹叶二十余片。煎至一盏。去渣,入生蜜少许。不拘时热服。以利为度。 

【介按】 此方即调胃承气汤。加连翘、薄荷、山栀、黄芩、竹叶,为清膈热之良剂。汪昂云: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故以连翘、黄芩、竹叶、薄荷散火于上。而以大黄、芒硝之猛利,荡热于中,使上升下行,而膈自清矣。 

大柴胡汤 
柴胡(四钱) 黄芩 芍药(各一钱五分) 半夏 大黄(各二钱五分) 枳实(麸炒二钱) 上 咀。每服八钱。水一钟半。姜三片、枣一枚。煎一钟。温服。 

【介按】 陈古愚曰:方用芍药、黄芩、枳实、大黄者。以病势内入,必取苦泄之品,以解在内之烦急也。又用柴胡、 半夏、以启一阴一阳之气。生姜、大枣、以宣发中焦之气。盖病势虽已内入,而病情仍欲外达,故制此汤,还藉少阳之枢而外出,非若承气之承热气也。
 
第四‧生斑舌

舌有红色而有小黑点者。热毒乘虚入胃。蓄热则发斑。宜用玄参升麻葛根汤、化斑汤解之。 

【介按】 舌苔纯红起刺者。外证必有烦躁不宁。耳聋颧红。胸前发斑。甚则神昏谵语。治宜清少阳之热。解营分之 邪。或舌如芒刺。斑见紫色。目赤面红。神呆不语。治宜犀角地黄汤。(犀角、生地、丹皮、芍药。)去芍药,加焦山栀、 银花、菖蒲等味。以解包络之热,至于斑色之轻重。前贤吴坤安分辨甚晰。其言曰。“凡斑疹赤者为胃热。紫色为热甚。 
紫黑为胃烂。赤斑五死五生。黑斑九死一生。鲜红起发稀朗者。虽大不妨。如针头稠密。紫黑成片者难治。蓝斑黑斑者 死。”又据《舌鉴辨正》。对于此舌之治法。大相悬殊。爰述其言曰。“全舌纯红而有小黑点者。脏腑皆热也。伤寒邪传阳 明府。失治、以致邪火逼入三阴证。或疫毒直中三阴证。或实热人误服辛温药。燥伤三阴证均有之。不论老少何病何脉。见此舌,即宜十全苦寒救补汤。(生石膏八两研粉 生知母六钱去毛 黄柏四钱 黄芩六钱 大黄 芒硝各三钱 生陈浓 朴一钱 生枳实钱半 暹犀角尖四钱)倍加真犀角尖。连服必愈。旧说用元参、升麻葛根汤及化斑汤。误人多矣。”但舌 苔有红中兼紫黑斑。或外证兼发斑者。心胃热极也。宜用三黄汤。(黄连、黄芩、大黄。)合白虎汤。(石膏、知母、甘草、 粳米。)加减治之。 

玄参升麻葛根汤
即玄参升麻东加葛根。 
【介按】 升麻性主上升,为升发上行之专药。如若治伤寒失表失清,及温暑时邪,与胃热相抟而发斑之症,须防肺气上逆,转致喘嗽之患。葛根虽能鼓舞胃气,升津止渴而解肌热,若治发斑亦不相宜。是以先贤朱震亨先生曾有“凡斑 疹已见红点。不可用升麻葛根汤。恐表虚反增斑烂也”之戒。至若元参。虽能滋液消斑。兹与升麻、葛根同用,恐是杯水车薪,无益于事。故《舌鉴辨正》有“误人多矣”之讥评也。 

化斑汤
即白虎东加人参。 
【介按】 赵以德云:“石膏能治三焦火热。功多于清肺。退肺中之火。故用为君。知母亦就肺中泻心火。滋水之源。人参生津,益所伤之气为臣。粳米甘草补土以资金而为佐也。”据是以观。则知是方以救肺为主。虽亦能清胃生津,惟治舌红而有黑点,热毒入胃而发斑之证,尚须参用承气法为是。
 
第五‧红星舌

舌见淡红中有大红星者,乃少阴君火,热之盛也。所不盛者,假火势以侮脾土,将欲发黄之后也。宜茵陈五苓散治之。 

【介按】 发黄有如橘黄而明者。阳明热胜也。有如熏黄而晦者。太阴湿胜也。且以小便不利为湿热发黄。小便自利为 蓄血发黄。最宜辨明症候而施治焉。兹以湿热瘀郁熏蒸成黄。故以五苓散宣化膀胱之气而利小便。加茵陈以清渗湿热,是属湿热发黄之治法。倘如失治之后,则郁热炽盛,灼耗脾液,而舌现红星,成为热毒传里之症。如《舌鉴辨正》所谓 “全舌纯红而深红星,乃脏腑血分皆热也。中燥火者,中疫毒者,实热人误服温补者皆有之。其病多大热大渴,心胸胀满,皮肤燥痒,日夜不能眠,大便秘、小便涩不等。(均属里症)宜十全苦寒救补汤急投”者是也。 

五苓散
泽泻(二两五钱) 茯苓 猪苓 白术(各一两五钱) 官桂(五钱) 木通 滑石(各一两) 甘草(炙,一两) 上为末,每服五钱,入姜汁并蜜各少许,用白滚水调服。 
【介按】 《医宗金鉴》云:“五苓散,非治水热之专剂。乃治水热小便不利之主方也。君泽泻之咸寒。咸走水府。寒 胜热邪。佐二苓之淡渗。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并泻水热也。用白术之燥湿。健脾助土。为之堤防以制水也。用桂之辛 温。宣通阳气。蒸化三焦以行水也。泽泻得二苓下降。利水之功倍。小便利而水不蓄矣。白术须桂上升。通阳之效捷、 气腾津化。渴自止也。”又云:“加茵陈,名茵陈五苓散。治湿热发黄表里不实。小便不利者。无不克也。”兹又加以滑石、 甘草、木通者。因太阴湿郁蒸热为黄。既宣其气化。并渗其湿热。使黄从小便而解也。
 
第六‧黑尖舌
舌见红色,尖见青黑者,水虚火实,肾热所致。宜用竹叶石膏汤治之。 
【介按】 伤寒传热入里,则舌苔变黑,有自舌中黑起延及尖根者,亦有自尖根黑起延至中心者,治宜急清阳明之热,以救胃中之燥,故以竹叶石膏汤主之。倘如热邪炽甚,则变芒刺干焦,急宜犀角地黄汤去芍,加花粉、麦冬、石斛等味,以养胃液而退邪热,庶几外可得汗而解,内可热清而愈。然亦有仿用承气之例,而急下以救液者,盖因肾为胃关,开窍 于二阴,故宜急清胃热而存肾液为治也。 

竹叶石膏汤
(从伤寒论新补) 竹叶(二把) 石膏(一斤) 半夏(半升洗) 麦门冬(一升)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炙) 粳米(半升) 上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纳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介按】 此张仲景先生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急欲吐之方也。张隐庵曰。“竹叶凌冬青翠。得冬令寒水之气。半 夏生当夏半。得一阴之气。参草粳米。资养胃气以生津液。麦冬通胃气之络。石膏纹肌色白。能通胃中之逆气。达于肌 腠。总令津液生而中气足。虚热解而吐自平矣。”兹治舌见红色而尖见青黑者。是清胃热而存津液也。 
 
第七‧里圈舌
舌见淡红色,而中有一红晕。沿皆纯黑。乃余毒遗于心胞络之间。与邪火郁结。二火亢极。故有是症。以承气汤下之。 
【介按】 舌苔淡红而起重晕者。乃是温病热毒传内之证也。热毒传内一次。舌增红晕一层。一晕尚轻。二晕为重。三晕必死。因其邪热上乘胞络。外证必有神昏谵语。烦躁不宁。或发斑疹等证。症极危险。故先治以调胃承气汤。速清 热毒而存液也。 
调胃承气汤
(方见前) 炙甘草(三钱) 大黄(六钱) 硝(二钱) 上 咀,用水一钟半。先煎甘草、大黄,将熟去渣。下芒硝。再煎三五沸,顿热服。 
【介按】 内经云:“热淫于内。治以咸寒。火淫于内。治以苦寒。”故君以大黄之苦寒涤热。臣以芒硝之咸寒软坚。更佐甘草之甘缓。俾留硝黄于胃中。清热而解毒也。
 
第八·人裂舌
舌见红色。更有裂纹如人字形。亦有此形者。
(介按∶此句指图形而言。)乃君火燔灼。热毒炎上。故发裂也。
宜用 凉膈散治之。 

【介按】 年老之人。辄有舌中开裂。其苔则滑腻。或滑而微白。乃是津液干枯之体。而患寒湿之象。治疗适当。尚 属不妨。
惟不论男妇老少。凡患暑温燥热之症。而见苔色焦黄。或兼灰黑燥刺。致有裂纹如人字。或如爻字。外证身热 口渴。甚则神昏、谵语。治宜亟与白虎汤合承气汤。以急下而救液。今治以凉膈散者。是使热降清升。上下通治之义也。
前贤梁特岩云:“不论白、红、黄、黑各舌,若中有裂纹。如川字、爻字、人字不等。或裂字直槽者。多由实热人误服温 补药。热火在脏腑相争所致。大承气虽能下毒。而未能凉沁肠胃。宜以白虎汤合与承气。循环急服。不知者以为太重。 实则力求周密之策也。”凡实热内逼而见此舌。皆宜如此以治之。 

凉膈散
(方见前)
 
第九·虫碎舌
舌见红色。更有红点如虫蚀之状者。乃热毒炽甚。火在上、水在下,不能相济故也。宜用 
小承气汤下之。

【介按】 舌绛碎而有深红之点者,是属热毒蕴久不宣。熏蒸上达之候。故宜小承气汤以荡涤之。然亦可用白虎合犀角地黄东加减而治之。藉清热毒而滋津液。庶或有济至于红色虫碎舌。是红舌中更有红点如虫碎之状者。热毒炽盛也。宜用小承气汤下之。如不退,再用大承气汤攻之。惟邵仙根谓。“舌绛碎而有黄白腐点者。此湿热邪毒蕴伏不宣。蒸腐气血。化为瘀浊。得风木之气化而成虫也。”但《金匮要略》有“蚀于上部则声嗄。甘草泻心汤主之”之证。则邵氏之言。又为疳蚀之症矣。

小承气汤
(从伤寒论新补) 大黄(四两) 浓朴(二两,炙去皮) 枳实(三枚大者炙) 上三味。 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介按】 唐容川曰。小承气汤、重在小肠。故仲景提出“腹大满”三字为眼目。盖小肠正当大腹之内。小肠通身、 接连油网。油是脾所司。膜网上连肝系。肝气下行。则疏泄脾土而膏油滑利。肝属木。故枳朴秉木气者。能疏利脾土。使油膜之气。下达小肠而出也。又用大黄归于脾土者。泻膏油与肠中之实热。此小承气、所以重在小肠也。其不用芒硝。以小肠不秉燥气。不取硝之滑润也。
 
第十·厥阴舌
舌见红色。内有黑纹者。乃阴毒中于厥阴经。肝主筋。故舌见如丝之形也。用理中合四逆汤治之。 

【介按】 既云阴毒中于厥阴。其苔应当青滑。依据旧说。因肝属风木之脏。主筋而色青故也。至于淡紫青筋舌。则 淡紫带青而湿润。又绊青黑筋者。乃寒邪直中阴经也。必身凉而四肢厥冷。其脉沉缓或沉弦。可用四逆、理中、等汤以 温之。如小腹痛甚者,宜回阳急救汤。(附子、干姜、肉桂、人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甘草、五味子)治之。更 须辨其舌之或干、或润。若舌不湿润而干枯者。乃是实热之证。宜用寒凉之剂以治之。即梁特岩所谓“余以为凡舌色纯 红兼显黑丝。必非寒证。当是热气结于足少阴。宜用寒凉药”者之候也。 

四逆汤
附子(一枚生作八片) 甘草(六钱二分半) 干姜(半两炮)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钟。煎六分。不拘时温服。 
【介按】 方名四逆者。言其能治少阴中外皆寒。四肢之厥逆也。取姜附之辛热。助阳以胜寒。因甘草得姜附。能鼓 肾阳而温中寒。有水中暖土之功。姜附得甘草,能通关节而走四肢。有逐阴回阳之力。俾阳气外达。则四肢转温矣。 

理中汤
人参 甘草(炙) 干姜(炮) 白术(炒) 服法如前。 
【介按】 此为温补中气之要方也。王晋三曰。人参、甘草。甘以和阴。白术、干姜。辛以和阳。辛甘相辅以处中。则阴阳自然和顺矣。 
 
第十一·里黑舌
舌见红色。内有干硬黑色。形如小长舌有刺者。此热毒炽甚。坚结大肠。金受火制。不能平木故也。调胃承气汤下之。 

【介按】 苔至黑色而有刺。舌上必然干燥无津。脐腹必然硬满耕痛。大便必然秘结。此是胃中津液将涸。热结大肠。 
故用调胃承气汤。以解邪热而调胃液。但证既如是。不若用大承气汤。奏效较速也。 

调胃承气汤
(方见前)
 
第十二·死现舌
舌见黑色。水克火明矣。患此者。百无一治。右前舌。虽有色图。恐其久而渝淡无辨。故注之。
介按 苔见黑色。不论寒热。虚实诸症。皆有此色。
惟舌至全黑。病已入里。非脏腑极热。即为脏腑极寒。
若虚寒而舌黑。则必湿滑无苔。
若真寒假热而舌黑。则比全黑而不分经。
如全黑无苔而底纹粗涩干焦。刮而不净。是为热极之候。
如全黑无苔而罅点。干燥少津而光亮。此为绛色之变态。是肾虚液涸之证。
如全黑而有罅有点。是热极之实证。
惟苔黑腐烂。为心肾俱绝。
舌黑卷缩为肝脏已绝。
皆为不治之症。兹谓水克火而百无一治者。即是脏腑极寒极虚之证也。 
 
 
第十三·黄苔舌
舌见尖白根黄。其表证未罢。须宜解表。然后方可攻之。如大便秘者。用凉膈散加硝黄泡服。小便涩者。五苓散加 木通合益元散加姜汁少许。以白滚汤不拘时调服。

【介按】 凡表证如风热暑燥。皆有黄舌。惟伤寒由表入里。传至阳明之府。其舌必黄。由浅转深。今见尖白根黄。 
此系太阳感寒。阳明内热。或风热之邪。客于阳明之表。均宜凉散为治。盖以白苔主表。黄苔主里。太阳主表。阳明主里。故舌苔见尖白根黄。或见白中带黄。如或微黄而薄者。其舌必黄燥。此是表邪初入于里之候也。外证必见恶寒身热,治宜辛凉解表。若根黄尖白而不甚干,短缩不能伸出者。有宿食也。宜下之。若恶寒已罢。而惟身热便秘者。此是邪热入胃。故宜凉膈散治之。硝黄用泡者。取其药力之专也。至若小便短涩。舌见黄腻。乃是湿热未净之候。故用五苓散加木通合益元散加味。渗湿清热以治之。 

凉膈散
(方见前) 
五苓散
(方见前) 
益元散
(从名医方论新补) 滑石(六两水飞) 甘草(一两) 辰砂(三钱) 上为细末。新汲水一碗。调服三钱。 
【介按】 此方即六一散加辰砂也。取其益气而不助邪。逐邪而不伤正。故有益元之名。柯韵伯曰。心为五脏主。暑热扰中。神明不安。必得朱砂以镇之。则神气可以遽复。凉水以滋之。则邪热可以急除。此清心之阳。热可通行也。 
 
第十四·黑心舌

舌见弦白心黑。脉沉微者,难治。脉浮滑者,可汗。沉实者,可下。始病即发此者,乃危殆之甚也。调胃承气汤下 之。 

【介按】 此舌当作四节解之。
其一。舌见沿白心黑。脉沉微者。有始病即见此舌。非由白黄变化舌转瘦小者。为真脏中寒而寒水凌心。肾色外见。急用温剂治之。稍缓则误事。故曰难治。此即章虚谷所谓“凡黑苔,大有虚实寒热之不同。其润而不燥。或无苔如烟煤者。正是肾水来乘心火。其阳虚极”之候也。
其二。脉浮滑者。可汗。即仲景《伤寒论》所谓“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之候也。
其三。脉沉实者。可下。其舌如中黑无苔而舌底干燥有小点纹可见者。 
乃胃经实热。治宜三黄白虎汤(黄连、黄芩、黄栀、石膏、知母、甘草、粳米。)亦有邪热传里。以致舌为黑色。因其热 结燥实。津液焦灼。急宜攻下其热滞以存津。故用调胃承气汤以治之。即王孟英所谓“其舌心并无黑苔。而舌根有黑苔 而燥者。宜下之”之类也。
其四。始病即发此舌者。乃是寒邪直中三阴之证。其舌必润、症势险急。不及救治。故曰危 殆之甚也。 

调胃承气汤
(方见前)
 
第十五·尖白根黑舌
舌尖白苔二分根黑一分者。必有身痛恶寒。如饮水不至甚者。五苓散。自汗渴者,白虎汤。下利者,解毒汤可。此 亦危殆也。 

【介按】 白苔带黑点。或带黑纹而粘者。此属太阴气分之湿证。故有身痛恶寒。渴不多饮之候。治宜行湿和脾。故以五苓散主之。若自舌根黑起至尖。甚至刮之不脱。湿之不润。此时邪已化热燥耗胃液。故见自汗、口渴之证状。而用白虎汤清胃热以治之。若热邪从阳明而转至太阴。其热愈深。其毒愈重。此时苔色转见纯黑而无芒刺矣。因其热毒无处发泄。直奔大肠而暴下。形同下利。故宜速用解毒汤。以解肠胃之热毒为最要。然症势至此。亦危极矣。 

五苓散
(方见前) 

白虎汤
知母(一钱五分) 甘草(炙一钱) 石膏(四钱) 糯米(一撮) 上 咀。每服一两。用水一钟半。入糯米。先煎。下诸味。再煎去渣服之。加人参亦可。 

【介按】 张仲景《伤寒论》内之白虎汤。有粳米而无糯米。盖糯米甘温。能收自汗。不若粳米之甘平。色白入肺。 
除烦清热以止渴也。柯韵伯曰。阳明邪从热化。故不恶寒而恶热。热蒸外越。故热汗自出。热灼胃中。故渴欲饮水。邪盛而实。故脉滑。然犹在经。故兼浮也。盖阳明属胃。外主肌肉,虽有大热而未成实。终非苦寒之味所能治也。石膏辛寒。辛能解肌热。寒能胜胃火。寒性沉降。辛能走外。两擅内外之能。故以为君。知母苦润。苦以泻火。润以滋燥。故以为臣。用甘草、粳米调和于中宫。且能土中泻火。作甘稼穑。寒剂得之缓其寒。苦药得之平其苦。使沉降之性。皆得留连于味也。得二味为佐。庶大寒之品。无伤损脾胃之虑也。煮汤入胃。输脾归肺。水精四布。大烦、大渴可除矣。白虎为西方金神。取以名汤。秋金得令而炎暑自解矣。更加人参以补中益气而生津。协和甘草、粳米之补承制石膏。知母之寒。泻火而土不伤。乃操万全之术者也。 

解毒汤
黄连(一两) 黄柏(五钱) 山栀子(二十枚) 黄芩(五钱)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钟半。煎至一钟。去渣热服。 
【介按】 汪昂曰:寒极曰阴毒,热极曰阳毒,是方名曰黄连解毒。是君以黄连直解心经火毒,黄芩泻肺经火毒,黄柏泻肾经火毒,栀子通泻三焦火毒,使诸火毒从膀胱而出也。
 
第十六·白苔黑点舌
舌见白苔中有小点乱生者。尚有表证。其病求之虽恶。宜凉膈散微表之。表退即当下之。下用调胃承气汤。 

【介按】 舌苔白而中有燥刺者。此系温邪在手太阴肺经。外证初必恶寒。继即发热不已。症势虽似恶候。治宜辛凉 清解。宜用凉膈散先清上中二焦之热。若热退而大便未下者。即当改投攻下之剂。如欲下之。宜与调胃承气汤。 

凉膈散 调胃承气汤 (方见前) 

第十七·灰苔黑晕舌
舌见如灰色。中间更有黑晕两条。此热乘肾与命门也。宜急下之。服解毒汤。下三五次。迟则难治。如初服,加大 黄。酒浸泡。量大小用之。 

【介按】 舌至灰色。病概非轻。如苔燥少津。均是实热里症。而无虚寒表症。如温燥时疫。郁积停胸。蓄血如狂。 
宿食未消之类是也。若伤寒已经汗解。而舌尖灰黑。此是宿食未消。或因食滞而余热复炽。治宜调胃承气汤。若杂症而 见此舌。宜用大承气东加黄连治之。今以舌见灰色而有黑晕两条。是属热毒传遍三阴。治法急宜泄热攻下。如白虎合承 气汤。或十全苦寒救补汤(方见前)以急下之。大便下后。再用解毒汤以清解余热。惟热毒传里已深。若嫌解毒汤太轻,故须急投三五次,服至灰晕退净为止。初次服时,加酒浸大黄泡之,其分量,须别病患之年龄酌用之。惟舌见灰黑,是 足三阴杂病,而以太少两阴为较多。其始由白渐黄,由黄而转灰黑者,为传经症。或生刺点燥裂,不拘在根在尖,均宜急行攻下。又有淡灰色中而起深黑重晕者,为温病热毒,急宜凉膈、双解等剂,以清热解毒治之。然亦有屡经汗下而舌 苔灰黑不退,其舌滋润,或不润不燥者,脉必虚微无力,此系汗下太过,伤其津液,治宜养津滋液为要,不得妄用硝黄矣。 

解毒汤 (方见前)
 
第十八·微黄舌

舌见微黄色者。初病即得之。发谵语。此由失汗,表邪入里也。必用汗下兼行。以双解散加解毒汤两停主之。 

【介按】 舌苔微黄而薄。是外邪初入阳明。犹带表证。微兼恶寒。治宜辛凉解散。
如黄而兼燥。外证不恶寒、反恶 热。是邪初入阳明之里。或温热内发欲出阳明之表。治宜凉解里热。是以风热温暑之表证。及伤寒传入阳明之府证。其 苔必现微黄。
如若失治。则黄色由薄而转浓。甚则变为焦黄。外证大热、大渴、谵语、便闭、或无汗、或自汗。此因热 邪由表入里。治宜汗下兼行。但须清解凉散。
今因双解散内有辛温升散之品。故加解毒汤以佐之。凡治此等证候。用药 必须随症斟酌。
倘如舌苔黄燥。或生芒刺。而有脐腹胀满硬痛之证者。治法又宜急下以存津。 

双解散加解毒汤
防风 川芎 当归 芍药 大黄 麻黄 连翘 芒硝(各半两) 石膏 黄芩 桔梗(各一两) 滑石(三两) 甘 草(二两) 荆芥(半两) 白术 山栀(各半两) 上 咀。每服一两。水一钟半。姜三片。煎八分服。不拘时。一云有桂枝二两。 

【介按】 双解散。即防风通圣散去硝黄是也。今此方有硝黄而无薄荷。名之曰双解散加解毒汤者。谅系双解表里热 毒之意也。吴鹤皋曰。解表有防风、麻黄、薄荷、荆芥、川芎。解里有石膏、滑石、黄芩、栀子、连翘。复有当归、芍 药以和血。桔梗、白术、甘草以调气。营卫皆和,表里俱畅。故曰双解。 
 
第十九·白苔边黄舌
舌中见白苔。外则微黄者。必作泄。宜服解毒汤。恶寒者。五苓散。 

【介按】 白苔属肺。黄苔属胃。兹因热炽于胃。邪尚在肺。日久不解。则肺胃之邪热。移于大肠而作泄。故用解毒 汤以清热解毒。如若外证恶寒者。则为寒湿作泻。其舌必润。故用五苓散以渗其湿也。 

解毒汤 五苓散 (方见前) 
 
第二十·微黄舌*
舌见微黄色者。表证未罢。宜用小柴胡汤。合天水散主之。可下者。大柴胡汤下之。表里双除。临证审用之。 

【介按】 黄苔薄滑者。是邪初入里。表症未罢。热未伤津。犹可用柴葛芩翘。或栀豉翘薄之类。轻清泄热。以透表 邪而达肌表。
若黄薄而腻者。则为湿热腻滞之候。治宜于清热之中兼用渗湿之品。故用小柴胡汤合天水散以治之。
但邪 尚在半表半里之间。小柴胡内之人参,用时尚须斟酌。故曰临证者审用之也。
若舌苔黄腻而垢。或干涩深黄浓腻者。此 是表邪入里之候。故宜大柴胡汤以下之。 

天水散
太原甘草(炙一两) 桂府滑石(六两) 上各另为末。每服五钱。入生姜汁并蜜各少许。用葱白汤任意调服。如发表用豆豉、葱头煎汤调服。 

【介按】 柯韵伯曰。“滑石能上清水源。下通水道。从小便而泄。炙甘草禀草中冲和之性。调和内外。止渴生津。用 以为佐。保元气而泻虚火。则五脏自和矣。”又据原文谓“如发表,用豆豉、葱头煎汤调服”者。因葱白、豆豉即古方之 葱豉汤。为治新邪初感引动伏热之要剂。是以张路玉谓“本方药味虽轻。功效最着。凡虚人风热伏气发温。及产后感冒。 
靡不随手获效”也。 

大柴胡汤 小柴胡汤 (二方见前)
 
第二十一·黄心舌
舌有黄心色者。必初白苔而变黄色也。皆表而传里。热已入胃。宜急下之。若下迟必变黑色为恶症。为恶亢害鬼贼,邪气深也。不治。宜用调胃承气汤下之。 

【介按】 伤寒由表入里。舌苔必然先白后黄。及至纯黄无白。邪已离表入里。即仲景所云“胃家实”也。因舌中属 胃。凡肠中有燥矢。舌心必然黄燥、或黄浓焦老。中心裂纹起刺。腹中硬满胀痛。急用调胃承气汤下之。否则由黄转黑 而燥。大便秘结。犹可以承气下之。
如若失治。舌变枯黑燥裂。坚敛焦刺。乃是肾津胃液俱竭。情势危险。是属不治之 症矣。
倘如不忍坐视。惟以大剂滋液清热之品。希冀万一而已。原文所谓“宜用调胃承气汤”之句。应在“宜急下之” 之下。非在“不治”之下。古书文法。类多如是。不独此条为然也。 
调胃承气汤 (见前方)
 
第二十二·左边白苔舌
舌左有白苔而自汗出者。不可下。宜白虎东加人参三钱服之。 

【介按】 舌左边主胃。故白色在左。其苔必燥。而自汗出。则为胃热炽盛。是以治法宗仲景《伤寒论》“服桂枝汤大 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之例。盖以汗出过多。恐伤阳明之液。故用白虎加人参。急救胃 液而滋阳明之燥也。 

白虎汤 (方见前)
 
第二十三·右边白滑舌
舌右有白苔滑。病在肌肉。为邪在半里半表。必往来寒热。宜小柴胡汤和解之。 

【介按】 凡风寒之入。由皮毛而腠理。为阳明少阳之界。作表症看。非邪已入阳明之里。而复传于少阳也。如外证 身热微寒。或往来寒热。舌苔中白边红、或根白尖红。脉象弦滑者。此邪在于肌肉腠理之间,阳明少阳之界。治宜解肌 为主。以取肌表之汗。则寒热自退。因少阳在太阳阳明之间。是以少阳之症。有兼太阳者。有兼阳明者。兹以阳明兼少 阳为病。舌右白滑而往来寒热。治法宗仲景《伤寒论》“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 
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 然汗出而解也”之意。故用小柴胡汤治之。俾上焦之痰饮化而津液行。胃气一和。 
然汗出。则寒热自解矣。
 
知识来源:舌诊36舌图——《敖氏伤寒金镜录》_中医吧_百度贴吧 http://tieba.baidu.com/p/1128846407

刘渡舟经方医案(大青龙汤证)

医案汇编经方梦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0521 次浏览 • 2016-01-21 21:02 • 来自相关话题

21、大青龙汤证     溢饮案     刘渡舟医案:某女,32岁。患两手臂肿胀,沉重疼痛,难于抬举,经过询问得知,冬天用冷水洗农物后,自觉寒气刺骨,从此便发现手臂肿痛,沉重酸楚无力。诊脉时颇觉费力。但其人形体盛壮,脉来浮弦.舌质红绛, ...查看全部
21、大青龙汤证
    溢饮案
    刘渡舟医案:某女,32岁。患两手臂肿胀,沉重疼痛,难于抬举,经过询问得知,冬天用冷水洗农物后,自觉寒气刺骨,从此便发现手臂肿痛,沉重酸楚无力。诊脉时颇觉费力。但其人形体盛壮,脉来浮弦.舌质红绛,苔白。此证属于水寒之邪郁遏阳气,以致津液不得流畅.形成气滞水凝的“溢饮”证。虽然经过多次治疗,但始终没有用发汗之法,所以缠绵而不愈。
    麻黄10克  桂枝6克  生石膏6克  杏仁10克  生姜10克  大枣1O枚  炙甘草6克  服药一剂,得汗出而解。
  【解说】“溢饮”是水饮病的一种表现形式,临床以身体疼痛沉重,其形如肿为特点。用大青龙汤治溢饮,这在《金匮要略》中已有明确论述。仲景在《伤寒论》中也有关于大青龙汤治疗“溢饮”证的论述。原文第39条说:“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这一条注家见解不一,有的注家认为,从所描述证状特点来看.这也属于溢饮的范畴。但《金崾要略》偏重于内困,指出溢饮病是因于“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所致;而《伤寒论》则偏重于外因,属于寒邪留着于四肢肌肤之间,郁闭卫阳,使气机不行、津液凝涩所致。二者起因不同,但临床表现则基本一致,所以都用大青龙汤发越阳郁,汗出阳气通利,津液流畅则愈。
    又附:伤寒高热案
    刘渡舟医案:黄××、男,28岁。隆冬感受寒气,证见高热(39.5℃),恶寒:头身肢节皆痛,无汗,心烦,口不渴。病已3天,曾月柴胡注射液,服 A.P.C及桂枝加葛根汤无效。舌红苔白,脉浮紧有力。寒郁化热,治当发汗。麻黄10克,桂枝6克,杏仁10克,生石膏15克,大枣10枝,生姜10克,炙甘草6克。一剂。初服无汗,复服后汗出遍体,浸渍衣裤。发热等证随汗出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