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汤

真武汤

【中医】五苓散的临床应用(黄煌)

经方方剂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4653 次浏览 • 2017-01-02 13:12 • 来自相关话题

五苓散的临床应用 一、五苓散的经典方证是什么?      答:五苓散是古代水逆病的专方,经典的通阳利水剂,适用以口渴、吐水、腹泻、汗出而小便不利为特征的疾病。此方首见「伤寒杂病论」,其组成为: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 ...查看全部
五苓散的临床应用
一、五苓散的经典方证是什么?
     答:五苓散是古代水逆病的专方,经典的通阳利水剂,适用以口渴、吐水、腹泻、汗出而小便不利为特征的疾病。此方首见「伤寒杂病论」,其组成为: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归纳其经典方证有: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71);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72);伤寒汗出而渴者(73);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74);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156);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386);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金匮要略.第十三篇.四条》);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金匮要略.第十二篇.三十一条》)。从上可见,口渴而小便不利,是五苓散证的关键指征。

二、如何理解五苓散证的口渴与小便不利?
     答:口渴是五苓散证的主要特征。口渴而入水即吐,口渴而腹泻,口渴而汗出,口渴而头痛眩晕,口渴丶而烦躁,口渴而动悸,这都是五苓散证的指征。这种口渴,是口渴而不喜欢饮水,或喜热饮,或喝水以后胃内不适或有振水声。口渴,但无舌焦干燥。其次是小便不利,多指小便量少,或次数少,甚至完全没有,这种情况多于急性吐泻的疾病中。在慢性病症中则为小便次数偏少,并多见浮肿倾向。如下肢浮肿,面部浮肿或浮肿貌等。除口渴而小便不利外,五苓散证常常有一些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比如头晕、头痛、心悸或腹部的上冲感、肌肉跳动或痉挛、自汗等。

三、五苓散治疗口渴,白虎加人参汤也治疗口渴,其区别在那里?
     答:五苓散证可以认为是水液代谢失衡的标志。其中的渴欲饮水非常重要。有渴感,但不喜多饮,或水入即吐,这与白虎加人参汤证的"欲饮水数升"的大烦渴是有区别的。同时,此类患者多见齿痕舌。

四、哪种人使用五苓散比较有效?
     答:面色多黄白,或黄暗,一般无油光。体型特征不定,虚胖者或肌肉松软而易浮肿,或实胖者肌肉充实而腹泻;瘦者易头晕头痛、心动悸,心下振水音。身体多困重疲乏。患者容易出现浮肿,以面目虚浮为多见,或晨起肿,或下肢易浮肿,甚者可有器质性疾病发生而出现腹水、胸水。有些患者有眼袋。常有渴感而饮水不多,大便不成形,小便量不多。舌质多胖有齿痕。这种体质是湿体,是蓄水体。其水多在体腔。

五、五苓散证是如何形成的?
     答:根据本人观察,许多五苓散证的形成,多与过用抗生素、激素、化疗药以及饮食太油腻有关。另外,味精等食品添加剂过多,也常常出现本证。

六、后世说五苓散治疗水逆症,如何理解?
    答:所谓水逆症,就是其呕吐多见水入即吐。张仲景原文有"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74)"。《名医类案》记载:明代名医江应宿治疗一仆人,19岁,患伤寒发热,饮食下咽,少顷尽吐,喜饮凉水,入咽亦吐,号叫不定,脉洪大浮滑,此水逆证,投五苓散而愈。矢数道明先生也曾治疗一例类似病患:5岁男孩,患痢疾,高热下降后,出现烦躁,拒绝盖被,口渴,水入即吐,饮一口吐出两三口,小便不利,脉浮数大而无力。以五苓散2克用米汤溶化服用,服一剂呕吐停止,小便利,食欲好转,渐渐恢复(《汉方临床》4卷12号)。水逆证多见于急性胃肠炎、妊娠呕吐、醉酒呕吐等。幽门狭窄出现吐水口渴,脱水面容也有使用本方的报道。有些新生儿呕吐、溺水后呕吐等也可见到此证。 

七、曹颖甫先生当年用五苓散治疗洞泄,这是一种什么疾病?
 
答:洞泄为古病名,为水泄,多见泻下如水、小便黄短者。曹颖甫先生当年治疗水泄,用五苓散原方,治愈多人,其学生说属司空见惯,不足为奇(见《曹颖甫先生医案》)。洞泄可见于夏秋季的胃肠型感冒、急慢性胃炎、急性肠炎、流行性腹泻、消化不良等。五苓散治疗腹泻最有效。五苓散原方对婴幼儿腹泻、抗生素腹泻及呕吐有效。有报道,治疗11例患感染性发热的病人,由于给予一种或几种抗生素而出现似五苓散证的呕吐、口渴、尿量减少、心窝部痛等副作用,给予本方(用散剂冲服4例,浸膏剂7例)后,这些症状皆减轻或消失(沙文,《中医药研究参考》,1973;(2):25~60)。化疗后腹泻,本人常配小柴胡汤。

八、有报道五苓散可以治疗头痛,为什么?如何使用?
     答:日本有此经验。五苓散可以治疗水饮头痛。这种头痛的患者,大多脸色黄,易浮肿,舌多胖有齿痕。或易腹泻或大便不成形,口渴而不能多饮水。一些经期头痛、血管神经性水肿头痛、紧张性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颅内压增高性头痛、高血压性头痛等可见此症。五苓散治疗头痛,按照用药习惯,多配合天麻、半夏。

九、你曾经报道用五苓散治疗脂肪肝,能否介绍这方面的经验?
     答:五苓散用于脂肪肝有效,首先是改善症状,也有降脂保肝作用。脂肪肝、高血脂症多表现为大便不成形,次数增加或腹泻。而且很多人多汗、口渴,与五苓散证相符。一般用粉剂,也可以用汤剂。大多脂肪肝患者嗜酒,所以,酒后必服五苓散。

十、五苓散有解酒效果吗?
     答:五苓散可以用于宿醉,大量饮酒以后,许多人出现呕吐、腹泻、口渴、少尿、面部潮红浮肿、头昏胸闷等,用五苓散有效。对于酒醉以后的头痛,五苓散也有效果。陈宝田经验:酒为湿热之品,其气上腾,宿醉患者,因其体内素多水饮,又饮酒而引动宿饮上冲,于饮酒后第二天出现恶心、口渴、头痛、头晕、食欲不振,服五苓散后能迅速消除症状。若于饮酒前后服之,也可预防发生宿醉(陈宝田《经方的临床应用》,广东科技出版社,1985)。(五苓散啤酒)

十一、五苓散可以用于多汗症吗?
     答:可以,原文提示,伤寒汗出而渴者(73),可以用五苓散。其多汗多为全身性的,或为黄汗,大多伴有口渴、小便少等。如汗出多者,也可以合石膏、滑石、寒水石、甘草。就是桂苓甘露饮。

十二、五苓散是利水剂,也可以用于水肿吧?能代替西药的利尿剂吗?
     答:五苓散有利尿作用,动物实验有报告,临床更有许多治疗水肿的报道。如特发性水肿、肝源性水肿、心源性水肿、阴囊水肿等都可以使用,但必须要有口渴、腹泻等,而且也需要加味,如腹水多合用真武汤,特发性水肿合用防己黄芪汤。但五苓散并非单纯的利水剂,而是有调节机体内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既主"蓄水证",又主"霍乱"脱水症,当属双向调节。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发现本方对五苓散证患者有利尿作用,而对健康者无效。矢数道明对五苓散的作用作了如下解释:"它能调节细胞及血液之水分,缓解因渗透压降低所致之抗利尿作用。尤其对于本方证血液中之水份;血管外之水分,即体腔及组织内水分平衡被破坏时,组织及体腔内有多余之水分,血液浓稠不能滋润时,本方有调节作用。五苓散能将胃内及其他体腔腔管外之水分送入血中;滋润血液而止口渴;血液滋润则自能利尿,也能除烦安眠。"(《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1983)。所以说,五苓散证不能等同于西药的利尿剂。

十三、五苓散与猪苓汤的区别在哪里?
    答:两方均有茯苓猪苓泽泻,都可以用于小便不利。但两者方证有别。猪苓汤主治淋症,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尿路结石等。陈宝田认为慢性肾盂肾炎患者,长期应用抗生素,尿中仍有红细胞、腰痛、口渴、小便不利者,应投五苓散。急性肾盂肾炎和急性膀胱炎患者,具有明显的口渴、少尿、或发热时,为五苓散的投药指征,尤以膀胱剌激症状改善最快(陈宝田《经方的临床应用》,广东科技出版社,1985)。一些长期使用抗生素而无效的患者,可以服用五苓散,并加上猪苓汤。

十四、肝硬化腹水可以用五苓散吗?
答:可以,但一般合用真武汤。白术要大量使用,另外加白芍赤芍,另加牛膝。肝硬化、慢性肝炎没有腹水,但患者有浮肿、腹泻倾向者,也可以使用。其实,只要是体腔内积液,不仅是肝硬化腹水,另外如心包积液、脑积水、关节腔积液、胸腔积液、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胃潴留、睾丸鞘膜积液(水疝)、肾积水、羊水过多等,都有用五苓散的机会。美尼尔氏综合征为内耳迷路水肿,也属于体腔的积液,照样可以使用本方。

十五、小便少是五苓散证的小便不利,那小便多呢?比如尿崩症。
     答:也可以考虑,如李克绍治一7岁男孩,多饮多尿,诊断为尿崩症,治疗无效。请李老诊治,见其神色、脉象无异常,惟舌色淡,有白滑苔,象刷一层薄薄不匀的浆糊,因思此症可能是水饮内结,阻碍津液输布,所以才渴欲饮水,饮不解渴,其多尿只是多饮所致,能使不渴,少饮,尿量自会减少。与五苓散方,白术12克、茯苓9克、泽泻6克、桂枝6克、猪苓6克,上方共服两剂,症状见轻,又与原方两剂,痊愈(《伤寒解惑论》,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从临床看,五苓散证多见于许多内分泌失调疾病。除尿崩症外,本人尚用五苓散加牛膝治疗柯兴综合症的肥胖、月经不调、多毛,用五苓散加生石膏、滑石治疗脑垂体瘤患者的头晕、手抖、下肢浮肿和腹泻。本方的减肥功效值得研究,代谢疾病也可以使用五苓散。比如痛风。

十六、眼科疾病为何可以使用五苓散?
     答:从临床报道看,五苓散在眼科疾病中应用的机会不少。如急性青光眼、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炎,视乳头水肿、假性近视、夜盲症、急性泪囊炎等。现代有用五苓散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的报道。钱光明用本方治疗假性近视,5剂即自觉视力好转,上课可不戴眼镜。再予10剂,1个月后复查视力双眼由原来的0.1进步到左眼为0.5,右眼为0.6(国医论坛,1988,2:27)。为何?这是因为很多眼病出现畏光、视力模糊、头痛头晕、走路不稳等症状,这就是五苓散证的“眩”。

十七、皮肤病有应用五苓散的机会吗?如何应用?
       答:有的。日本医家多用五苓散治疗扁平疣、黄色瘤、脂溢性皮炎脱发、多形性红斑、水痘、带状疱疹、顽固性湿疹、手足的水疱性湿疹等皮肤病。其着眼点是皮肤渗出明显或有水疱。日本汉方医还用本方治疗带状疱疹,如土本重治疗本病两例,均为70岁女性。一例在鼻下人中处出现带状疱疹,疼痛剧烈;另一例面部、头部、颈部、胸腹部、背部、右上肢(手掌手背部的水疱特别大)、左下肢出现带状疱疹,剧痛。右上肢肿胀明显,体温38.9℃。疱疹有扩大的趋势。此二例曾经皮肤科治疗皆无效,特别是第二例,皮肤科医生一直未能控制疾病的发展。作者根据大冢敬节著作集使用了五苓散制剂。第二例服药当天体温开始下降,药后3日水疱全部干燥,很快缩小,疼痛减轻,手掌部疱疹呈褐色结痂,压之稍有疼痛,而自发疼痛及肿胀消失(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2,5:42)。除局部的变化外,还包括全身症状的口渴、小便不利、腹泻、多汗等。

十八、五苓散可以用于肿瘤吗?
       答:可以。第一,肿瘤伴有腹泻、浮肿或腹水、胸水者,特别是肝癌、肠癌、肺癌应用较多。第二,肿瘤化疗以后肝损害以及脱发者。肝损害多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四肢色素沉着。可以用五苓散,有保肝作用。加薏苡仁。第三,乳腺癌使用雌激素抑制剂后的调理。雌激素虽然能降低乳腺癌的发生率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的效果,但这些药物会带来体重上升、浮肿、多毛、闭经、肝损害、乏力等副作用。临床发现,五苓散能够减轻这些副作用。第四,本方与小柴胡汤同用可用于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及化疗以后的常规体质调理方。此为柴苓汤,日本有报道认为用于宫颈癌患者放疗时,有使腹泻发生率、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率均下降,对下肢浮肿也有效果,但服药的时间一般在3-4周以上,根据本人的临床经验,柴苓汤不仅仅是宫颈癌,在所有肿瘤的化疗及放疗过程中以及平时,均可以作为常规调理方使用。

十九、如何换算五苓散用量?
       答:古代24株为一两,则五苓散的配比应为猪苓9,泽泻15,白术9,茯苓9,桂枝6。如改汤剂,也应尊重原方的比例。我的经验用量:猪苓20克、泽泻30克、白术20克、茯苓20克、肉桂15克。水煎服或为散。

二十、五苓散服用后为何要饮热开水?
答:五苓散的服法比较特殊,“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米汤)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服五苓散或汤后,可以让患者多饮热开水,可能与热开水容易吸收,而且让全身出汗有关。病人反馈服用热开水后感到舒服,而冷开水则会导致腹泻或大便不成形。所以,服五苓散后是不能喝冰冷食物的。

二十一、五苓散与五苓汤哪种剂型比较好?
      答:本方原为散剂,现因药房无备而改为汤剂。但究竟何种剂型为好,尚需研究。在吐水患者,大多不能服用汤剂,散剂比较合适。而无上消化道症状者,则用汤剂无碍,还有,散剂服用比较方便,也比较经济。本人临床在使用汤剂时,用量多比较大,茯苓、猪苓多在20克以上。

二十二、五苓散的类方有哪些?
        答:本方与小柴胡汤合用谓之柴苓汤;与平胃散合方,谓之胃苓汤,与半夏厚朴汤合用,本人称之为八味通阳汤。另外,五苓散加茵陈,为茵陈五苓散,可治疗黄疸,加滑石、寒水石、石膏、甘草,是刘完素苓桂甘露饮,治疗暑天头痛烦渴,小便涩。

黄煌教授经方医案随想(一)

医案汇编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5010 次浏览 • 2016-02-16 00:06 • 来自相关话题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睡眠障碍 Y女士,66年生。睡眠障碍,日夜颠倒两个半月。而且不知何故,上个月月经淋漓不净二十余天。两下肢浮肿,脉沉弦,舌苔湿润,舌质嫩红。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干姜甘草,药后睡眠大好,能睡到自然醒。而且白天精神抖擞。 ...查看全部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睡眠障碍

Y女士,66年生。睡眠障碍,日夜颠倒两个半月。而且不知何故,上个月月经淋漓不净二十余天。两下肢浮肿,脉沉弦,舌苔湿润,舌质嫩红。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干姜甘草,药后睡眠大好,能睡到自然醒。而且白天精神抖擞。

        H女士,78年生。睡眠障碍,入睡困难,而且梦多,伴腰痛如坠,并诉月经40余天不至,白天人极困倦,遇冷即腹痛。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加桂枝干姜甘草,药后3天,月经即来潮,睡眠安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从盘古开天地,人类无不如此生活节律,何以颠倒?其中必有障碍。障碍在哪里?依《伤寒论》看,在少阴,所谓“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欲寐”,就是那种似睡非睡,精神萎靡,困倦思睡而不得的状况。障碍是什么?中医说是“寒”。因为许多患者怕冷无汗,并伴有头痛、腹痛、腰痛、牙痛等,有些女性还有闭经,这种状态,犹如人处数九隆冬冰天雪地之中一般。而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后,往往周身温暖,或微微汗出,通体舒坦。这个时候,人体也会恢复原有的平衡,睡意自然降临。

       麻黄附子细辛汤是少阴病的代表方之一。麻黄、附子、细辛三药,均为辛温药,具有发汗、止痛、散寒、温经、通窍等功效,倘若对证,此方取效神速,但不对证,也有小毒。那么,如何才能对证?我的经验,必须看人。其人必定疲惫无神,而且大多恶寒无汗。而无神两字最为重要。

       麻黄附子细辛汤可以单用,也可适当加味。通常我加些桂枝、干姜、甘草,一来解毒增效,二来调味健胃。此方用量不必过大,如上两案,不过麻黄10克、制附子15克、细辛10克而已。

1、复诊时没有月经异常的反馈。   2、一般有效了就可以减量,甚至停服。   3、不一定出汗,感到全身舒适即可。   4、服药时间——睡前可服吗?担心麻黄兴奋。可以服,但不能空腹。

【黄师治疗失眠善用麻黄,前曾有病例白日昏沉,夜难安寝,黄师加麻黄数克,解释说:使其白天活力耗尽,夜里自然安眠!麻黄附子细辛汤也有此道理吧!

寒性证的“阳痿”也可以看作是“精神萎靡、疲惫无神”的延伸】

《金匮要略》中的半夏麻黄丸可治疗心动过缓,我的印象很深。因为那经典方证仅仅是短短的“心下悸”

真武汤医案

我老妈今年73岁,今年7月21日突发脑梗,手脚抽搐、头晕、不能动。当晚送西医院急救做CT确认。我自己学《伤寒论》已经一年多,平时也用经方给家人治一些小毛病。当晚由于医院住满并未住院,挂了几瓶水后回家。说服家人后,我的意思是尽快找黄煌教授看,可是那个星期黄教授都不在南京。我们挂了其他的中医的号,开的是补气、驱风、活血的药,我感觉药没有治到根本,开了2个星期的药,吃了一个星期没效果后,我们又找了黄煌教授看。黄教授说身瞤动,振振欲僻地,开的是真武汤原方,炮附子用的是15克。一共吃了两个星期,期间我逐渐把炮附子加到50克,两个星期后血压高压恢复到了120几,头也不晕了,腿脚也有了力气。果然是肾阳虚的真武汤证,黄教授的辩证论治的水平真高!老妈高血压治好的案例让我更加感叹仲景先师无以伦比的聪明才智!我们现代医学只要是高血压就让人终身吃降压药,花钱更伤阳气,在祖先面前真是羞愧啊

真武汤与高血压

今年8月19日,网上有位网友发帖如下:“我老妈今年73岁,今年7月21日突发脑梗,手脚抽搐、头晕、不能动。当晚送西医院急救做CT确认。……黄教授说身瞤动,振振欲僻地,开的是真武汤原方,炮附子用的是15克。一共吃了两个星期,期间我逐渐把炮附子加到50克,两个星期后血压高压恢复到了120几,头也不晕了,腿脚也有了力气。”这位网友对经方的信任让我感到高兴。我查到当时的记录:2012.7.31:头昏晕二十余天,耳鸣,下肢肿,膝痛。制附子15克(先煎30分钟)、白术20克、茯苓20克、白芍20克、生姜五大片。五剂。是真武汤原方。

          真武汤是《伤寒论》方,是古代水气病的用方,经典的温阳利水方,适用于以精神萎靡、畏寒肢冷、脉沉细无力、浮肿为特征的疾病。为何可以用来治疗高血压?其奥秘在于经方治病不是针对局部,而是针对整体,血压高低不是古人治病的着眼点,而患者的感觉如何、体质状态如何,才是要密切关注的。比如,《伤寒论》用“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僻地”,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因眩晕和心悸导致全身颤抖,无法站立的患者形象。“振振欲擗地”一症,为真武汤的主要适应症之一,即头晕、心悸、震颤、走路不稳的意思。临床上,有的患者以走路发飘,或头重脚轻来诉说。网友沙丘沙先生也有则用真武汤原方治疗高血压的医案,患者也是位老妇人,诉说“脚下如踏棉,走路如驾云”,很有现场感。这也可以看做是“振振欲擗地”一证的通俗解释。

         可能有人担心真武汤中附子的温阳会不会导致血压升高?其实,高血压未必就是阳旺。阳虚者大有人在。那些适用真武汤的患者,大多面色发黄,或有轻度浮肿貌,而且有时还要下肢浮肿困重,大便也多有不成形。以上的那位老大妈,就有下肢浮肿以及膝盖疼痛。他服用真武汤后,耳鸣头晕很快消失,附子加量后,血压也非常稳定。所以,治疗高血压,不能限定在平肝熄风的方药上。中医治病,还是要坚持“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当下患者的状况,才是我们下方的目标。

【苓桂术甘汤 身为振振摇;这又读到黄老师的真武汤 身润动振振欲辟地。能不能理解为一轻一重?】

振振,包括心悸、肉跳在内,应该有动的感觉或体征。这种症状或体征应该有轻重感。

【胡老(胡熙恕)就认为真武汤的“振振欲辟地”是苓桂术甘汤的“身为振振摇”的进一步加重。
  苓桂术甘汤“身为振振摇”是里头水饮不去,只是站立不稳,真武汤,振振打寒战,要倒下,不但表没解,水饮也没去,而且陷入极虚的阴寒证了。苓桂术甘汤是阳虚之证,真武汤是阴证中的虚证。】

【按方证对应的话,帕金森病的手震颤,步态不稳,向前冲着行走,是否也可理解为身润动,振振欲辟地。】

有的是这样,有的是“一身尽重,不可转侧”。

一位痴呆老人服用的有效经方

前天从靖江来了好几个索方者。靖江与我的家乡江阴隔江相望,以前要乘轮渡过江,现在有了长江大桥,两地也就连在一起了,两地人也就以老乡相称了。来客一早就来排队挂号,到下午才看到,但也毫无怨言,脸上还有笑容。

       其中的一位女士是我的老病人了,她患有严重的便秘,检查发现结肠冗长,结肠袋消失,外科医生建议手术。我给她服用的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栀子厚朴汤,后来居然有了便意,开塞露也可以停用。所以,她介绍了不少消化系统的病人来,而且效果都不错。这次她来的目的,除了自己看以外,还为她的奶奶转方。老人已经87岁,消瘦,去年冬天房颤发作,后又出现脑梗,至今年春天大都卧床不起,经常胡言乱语。我当时用的方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桂枝茯苓丸与栀子厚朴汤。这位女士告诉我这张方很灵,服用以后,头脑就会清醒,失眠、夜尿频繁、烦躁,说话颠三倒四的现象就减少。但停药个把月后,症状又会加重,再服此方,又会好转。所以,这张配方也就间断服用的。我没有更方,慢性病还是要守方。这位女士小心收下处方签,笑容满面地走了。

       这个反馈信息对我很重要。老年性痴呆是难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与桂枝茯苓丸栀子厚朴汤合方对老年性痴呆有效,虽然是近期疗效,而且也只是改善部分症状,但已经是不简单了。这个信息提示我以后可以进一步观察。我的许多经验就是从个案开始摸索的。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伤寒论》方,方证的经典表述为:“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这都是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的部分常见症状,所以,我将此方经常用于抑郁症、恐惧症、神经症以及脑萎缩、痴呆等。桂枝茯苓丸是活血化瘀的名方,老年人瘀血多,尤其是脑血管梗塞患者,多用此方。栀子厚朴汤只有三味药,栀子、厚朴、枳实,经典方证是“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这正是焦虑症、抑郁症患者常见的表现,栀子厚朴汤除胀满,抗焦虑,效果好。三方相合,作用面更宽,改善睡眠的效果尤其明显。对于许多老年性痴呆等老年脑病患者来说,睡眠的改善就是其生活质量的提高,不可小视啊。

   老年性痴呆患者大多是抑郁性格,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基本方。如脑血管性的,可以加桂枝茯苓丸。 

每个方的药量一两等于3-5克换算,用量不算大,所以合方基本是按原量。

【最近在病房里 有不少焦虑抑郁神经症的病人,用了黄老师的经方后确实能让病人情绪改善、笑逐颜开啊哈哈哈,当然了,这些经方包括了栀子厚朴汤、柴加龙牡、八味解郁、半夏厚朴等加减方】

【我姥爷就是一位老年痴呆患者,今年81岁,两次脑梗,CT显示右侧脑部萎缩明显,认知力差、记忆力差,平时血压稍高(145/90mmHg),有肾炎病史,现在B超显示一侧肾萎缩。胃纳尚可,平时很不爱喝水,小便量少色重,大便两三日一行。十余年前双侧股骨颈骨折,当时因恐惧疼痛而拒绝手术,平时会讲右侧股骨中段部位疼痛。平时白天睡觉较多,夜间烦躁,以手拍床或桌子。口唇紫黯,舌苔薄白滑,舌质淡紫,有瘀斑,舌下脉络瘀张,双侧脉略弦滑。
    前些时日为姥爷处方,即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桂枝茯苓丸。刚服用五剂,认知力就明显有提高,胃口似乎较前为佳,小便色转清,夜间也无拍床动作,并且腿疼明显好转。】

大柴胡汤合栀子厚朴汤治疗老年肺部感染

   美国回来后的第二天早上,我与老家堂姐通话,询问2月前股骨颈骨折的伯母的病情。堂姐高兴地告诉我:老人已经可以下床,扶住藤椅走路了。

      伯母今年已经95岁的高龄了,瘦瘦的,但没有大病,只是有便秘和舌痛,按我的建议,已经服用三黄片多年。她记忆力好,三字经还能大段背诵,奥运会之际还写诗。不幸5月底不慎倒地骨折,拍片提示股骨颈骨折,也没有住院,就在家躺着。6月中旬的一天早晨,堂哥打电话来,告诉我老人发高烧,神智也不是太清醒。问我如何办是好?当时,我考虑老人肺部感染,一般应该住院,但老人骨折搬动又不便,便决定暂不住院,服用中药:柴胡30克、黄芩10克、姜半夏15克、枳壳30克、白芍20克、制大黄10克、厚朴15克、栀子15克、连翘60克、干姜3克、红枣15克。嘱取两剂,每剂煎取600毫升,一天内分3-4次服用。

       翌日早晨,堂哥来电话说,服药以后,夜半大汗,体温已经下降,尚有几分低烧,稍有咳嗽,但痰不多。嘱继续服用原方,此后,连续三天,体温接近正常,而且,大便通畅,神智清楚,食欲恢复。端午节,我专程去老家看望老人。她已能坐在藤椅,精神很好,午饭还吃了好几块红烧肉。

       用大柴胡汤合栀子厚朴汤治疗老年肺部感染,是我这几年积累的经验。张仲景本用大柴胡汤治疗“按之心下满痛”的宿食病,也治疗“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以及“ 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栀子厚朴汤治疗“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按之心下满痛”,是指医生用手按压上腹部以及两肋下有明显的抵抗感,患者常有胀满感及疼痛感。这一指证不仅在胆囊胰腺以及上消化道疾病中可见,而且,呼吸道疾病也常见,特别是肺部感染以及支气管哮喘。此外,两肋下硬满,按之有明显的抵抗感。“郁郁微烦”“心烦”“卧起不安”是精神症状,许多肺部感染患者多有烦躁、谵妄、意识模糊等。“往来寒热”是发热持续。据此,大柴胡汤和栀子厚朴汤用于肺部感染也有经典的依据。

       临床发现,许多肺部感染患者,大多伴有胃反流,特别是老年人和昏迷患者,反流常常导致吸入性肺炎,从而导致肺部感染反复难愈。而大柴胡汤是传统的反流抑制剂,所谓的通里攻下,就是这个意思。据我经验,大柴胡汤对反流性胃炎、胰腺炎、胆石症、便秘等均有很好的疗效,所以,对老年人来说,控制上消化道的反流,有利于控制肺部感染。当然,也不能将大柴胡汤的抑制反流视为治疗肺部感染的机理。大柴胡汤中的柴胡、黄芩,有良好的退热抗炎作用,也不能忽略。栀子除烦,特别对胸中窒闷者最有效果。配合大黄、黄芩,可以清解胸膈中的郁热,是我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常用合方。为何加连翘?连翘也是清热除烦的要药,温病家擅用,治疗热在胸膈,烦热有汗者。据我经验,连翘用于肺部感染发热,量要大,大量连翘与大量柴胡配伍,退热迅速,但大多伴有发汗。

【瘦人支气管的炎症,都用柴胡龙骨牡蛎加连翘,胖人大柴胡加连翘】

葛根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不孕

某女警,婚后七年未孕,曾经自然流产一次,宫外孕一次,后月经周期紊乱,常数月一至。人丰满,脸有散发痤疮,而背部尤多。来诊时月经已2月未至。望其面色皮肤娇嫩,遂撩起其裤管,见下肢皮肤干燥,扪之有刺。舌暗。是寒瘀体,用葛根汤合桂枝茯苓丸。药后数天,月经来潮。两周后来诊,希望服助孕药。我仍用原方,嘱其耐心服用数月,待体质调整,以候孕机。服药不到月,月经逾期不至,去医院检查,妊娠试验阳性。得到消息,喜极而泣。后嘱其服用当归芍药散保胎,现休息在家养胎中。葛根汤散寒通经,效同黄体酮;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以防输卵管堵塞。对体质健壮的女性比较适宜。

葛根汤功同黄体酮,是比喻其催月经的效果,是为了增加趣味性,而不是谈作用机理。但对此各人理解不一,也不可强求统一,也不可能统一。

     此患者不用温经汤,是因为其丰满且有痤疮,此种体质应该月经紊乱前就存在了,只是月经紊乱后其体质特征更明显了。

经方治疗耳鼻喉科

医案汇编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994 次浏览 • 2016-02-15 20:28 • 来自相关话题

发掘经方丰富耳鼻喉科去疾弹药     所谓经方,是指《伤寒》、《金匮》方而言。它取药精简扼要,疗效显著,故而也最能体现出辨证论治的精神。可惜近来多尚“时方”而疏“经方”。干氏整理出30多首经方,大大丰富了耳鼻喉科去疾的弹药。更有价值的是予不尚经方的 ...查看全部
发掘经方丰富耳鼻喉科去疾弹药
    所谓经方,是指《伤寒》、《金匮》方而言。它取药精简扼要,疗效显著,故而也最能体现出辨证论治的精神。可惜近来多尚“时方”而疏“经方”。干氏整理出30多首经方,大大丰富了耳鼻喉科去疾的弹药。更有价值的是予不尚经方的学者一个启发。兹简要介绍于下:
    1.桂枝汤:凡过敏性鼻炎,狂嚏连绵,嚏后清涕滂沱,日必数作,遇寒更甚。局部粘膜苍白水肿,大量清水样分泌物,镜检可见嗜酸性白细胞增多,舌薄苔,脉浮者,用此方。

    2.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用于严重的肺寒导致的多涕症、过敏性鼻炎、鼻塞不通。盖其虽曰肺寒,实则元阳首先无火,使鼻窍无温煦之气以养。所以用此方一面调和肺气,一面重振元阳。

    3.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清涕长流不敛的慢性鼻炎、多涕症和过敏性鼻炎属于虚寒型者,其病因大多是卫气不固,中气不足,阳气不振。被《医宗金鉴?名医方论》誉为“建立中气”的小建中汤正是一首特效方剂。我们为了加强它的疗效,可用黄芪建中汤。

    4.葛根芩连汤:慢性鼻前庭炎,虽似小恙,但因循几月,发作不休,也十分顽固。本方解毒清里,用于本病,疗效十分满意。

    5.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我们常用于急性咽炎外无表证而有热者,大多症见咽部疼痛,口中有臭气,口干喜饮,伴以灼热、烟熏、异物感,大便偏干。局检:咽粘膜弥漫性充血,色泽红艳。也可能出现扁桃体炎……大多为隐窝型或实质型。脉大、实、数有力,苔黄或灰而干。

    此外某类型的大衄。局检鼻粘膜充血,大多数立特尔氏区粗糙,出血甚至溃疡。头部受震时都能导诱其再度出血。脉、舌及全身症状具阳明经热的见证。

    其次白虎加人参汤,用于慢性咽炎的干燥津枯、充血红艳和鼻衄出血过多者两种病。其功效诚如《成方切用》之所谓:“白虎解热,人参生津。”

    6.甘草干姜汤:寒闭失音、寒闭喉风在北方或冬天较为多见。它是重寒直中肺经,于是言出无声。这两病,都起于俄倾之间,除全身性呈有虚寒症状,白苔、脉象沉细外,局检无所发现。所以治当以温中去寒之甘草干姜汤。

    7.麻杏石甘汤:本方对喉风,即急性喉炎,疗效显著。此外,亦适用于咽白喉等,用量必须增大。

    8.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治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项背强者。我们使用几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性咽峡炎,疗效尚佳。因其病状和本方的作用相符。

    9.五苓散:凡急慢性卡他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之炎热症状已消失而脓性分泌物很多者,常用此方。头不痛,鼻涕多而色白,鼻塞不严重,嗅觉稍迟钝的鼻窦炎也常用之。此外,口腔病由湿浊内蒸,上熏清道者亦适用。

    10.真武汤:凡阳气衰弱,在五官科中以鼻病为多见,涕出清稀如水,淋漓不断,鼻粘膜苍白如纸,取用此方有立竿见影之效。

    复发性口腔炎,日久不愈者,大多“中州虚冷”。通过《丹溪心法》口疮嚼化官桂和《谢映庐医案》下唇生疮案用椒梅附桂连理汤的启发,采用此方,效果也颇满意。

    鼻衄大量失血,出现亡阳。采用此方温阳必须加用大量人参。

    11.栀子柏皮汤:急性咽喉炎纵然病程日久的病例,也多为无虚有实者。对此凡主诉为有严重的疼痛、烧灼感,干燥求饮,或作痒,大便秘结,脉正常、苔薄黄。局检:弥漫性充血,但不一定严重。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小血管暴露,呈网状散布均属本方的适应症。

    12.旋复代赭汤:本方具补气平肝,化痰降逆作用。癔性咽喉异感症,多因情怀不畅,肝气郁结,胃失和降,聚湿酿痰,痰气搏结而致,虽临床上还有半夏厚朴汤,但治此病降逆之功,远远不及此方。

    13.甘草汤,桔梗汤:二方为最有名的喉科常用方,惟后人总要加几味其他药配方使用。

    14.四逆汤:鼻衄大量失血,突然休克,面色苍白,冷汗出,四肢厥冷,脉芤而沉细,终至伏而扪之不得,这是气随血脱,阳气告尽之象。此时唯一的拯危救急,就是四逆汤。但大多还须加以人参大补元气,使气旺而血自生。

    15.竹叶石膏汤:复发性口腔炎一般以中土虚弱,脾气不振,同时还兼有心、肺、胃炎等五志之火的存在,致虚实互见者为最多,此种的口腔炎,是有竹叶石膏汤最为合适。

    16.理中汤:复发性口腔炎中,很多是中宫虚冷所致。本方正以“分理阴阳,安和胃气”(引用《成方切用》语)的作用来治疗此病。因为中宫虚怯,非腐即烂了。理中汤正是帮助失去主宰的中气,重掌大权。

    17.防己黄芪汤:卡他性中耳炎的潴积物,中医视为败津腐液的痰。但一入慢性途中,必然伴以虚证。不论痰的潴积或气机虚滞,空清之窍的阻塞壅滞,势所必然。本方的作用也正是本病之必需者。

    考本方四味药,关键在防己。“散留痰”、“散结气壅肿”、“利九窍”,而且“折茎吹之,气从中贯,故专以通,疏导为用”。故甚适合慢性卡他性中耳炎的所求。

    18.桂枝附子汤:寒性颞下颌关节炎、阴证颌骨骨髓炎,本方对这两病的初期很有作用。

    19.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二方均用治一切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喉炎的干燥严重者。微有不同者,挟有虚火者,宜百合知母汤。挟有胃火者,宜百合地黄汤。

    20.甘草泻心汤:本方《金匮要略》主治“狐惑”,近人认为狐惑相当于白塞氏综合征,所以现在已广泛取用于白塞氏综合征及复发性口腔炎。

    21.酸枣仁汤:对慢性咽炎、干燥性咽炎、鼻炎、萎缩性咽炎,还有某些耳聋、耳鸣、美尼尔氏病,尤其是伴有盗汗、失眠等,最喜用本方,或予以加减。

    22.射干麻黄汤:治疗由咽喉炎引起的咳嗽,其特点是咽喉先作奇痒,然后咳即随之。方取射干、麻黄、紫菀、半夏、款冬花共五味,大枣可有可无。不用五味子和细辛,但经常根据病情与证型而有所加减。

    23.葶苈大枣丸:本方专用治鼻塞为主的慢性鼻炎,方仅两药,但力峻性猛,用于实证见效甚捷,考主药葶苈,所谓“独用葶苈之苦寒,入肺经以泄肺闭。辅以大枣之甘温,补脾土以和药”。符合《本草图解》的“入肺泻气,主肺壅上气”。

    但葶苈毕竟是峻药,方中尽管有大枣缓和,虚人仍应忌用。

    24.麦门冬汤:本方对慢性咽炎,咽部反射敏感,由于局部分泌物的长期刺激,常引起恶心、作呕的病者,是十分恰当的。

    喻嘉言称此方为:“治胃中津液干枯,虚火上炎,治本之良法也。”其中人参与麦冬两味是主药,起到“人参甘温,大补肺气而泻火,麦冬甘寒,补益水源而润金”。慢性咽炎泛恶不明显者,去半夏。

    25.泽泻汤:《金匮要略》:“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如其改为“耳中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也未始不可。“心下”当然可以归纳于手少阴,“心寄窍于耳”,则与手少阴也有联系。“支饮”是脏腑病理变化过程中的渗出液,那么卡他性中耳炎的潴留积液,也不折不扣的是“支饮”。所以经常用以治疗初期的卡他性中耳炎,尤其是眩晕者,不过药味太少,只有泽泻、白术二药,故务必以加味用之。

    26.黄土汤:长期、反复发作不休的衄血,血量不多,立特尔氏区完好无损,粘膜苍白。全身症状有身凉少温,腰酸,小便频数,精神倦怠,甚至黎明泄泻或浮肿。脉沉迟微弱。舌薄苔,质瘦而淡者,以黄土汤为最合适。

    近来伏龙肝缺货,可改用赤石脂,虽然它的补中不足,但收涩有余,尚能代用。

    27.泻心汤:此方在耳鼻喉科领域里用处十分广泛,可治一切化脓性的急性炎症,方中黄芩泻上焦火,黄连泻中焦火,黄柏泻下焦火。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

    28.桂枝茯苓丸:本方作用活血化瘀,缓解症状。我们利用此种功能,作为声带息肉的消散剂,疗效较为满意。但是,取用时还得有所加减,凡血性息肉,加减无多。白色的加消痰药如昆布、海藻、瓦楞子、毛茨菇等,而甘草、桔梗则是必用药物,此方效用诚如高学山评语“盖取其渐磨”。

    29.半夏厚朴汤:《和剂局方》加入大枣,称四七汤。取意于四味药,治七情病,故名四七。我们专用于梅核气,但疗效不太稳定。

    30.甘麦大枣汤:本方除常用于癔性咽喉异症之外,还用于幻听症、幻觉症、癔性失音和癔性失听,疗效都较理想。现在安徽省蚌埠中药厂的“脑力静”,就是用70%的本方,再加入30%的维生素、甘油磷酸钠而成。湖北省武汉东山制药厂的“脑乐静”也是以本方作为主要成分。所以以上两药对神经性头痛,很有疗效。

    《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确是经典著作,故成无己认为是:“仲景之方,最为众方之祖。”李东垣也谓:“仲景药,为万世法,号群方之祖,治杂病若神。后之医者,宗《内经》法,学仲景心,可以为师。”故仲景方,广泛地应用于耳鼻喉科病,并取得一定成绩,是毫不足怪的。

最常用的50 个经方方证-真武汤 (姜芍+苓术+附)小半夏汤(夏姜)

经方方剂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698 次浏览 • 2016-01-23 21:54 • 来自相关话题

    46、真武汤 (姜芍+苓术+附)小半夏汤(夏姜)     【方剂组成】茯苓、芍药、生姜各9 克,白术 9 克,炮附子 3 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于附子汤去人参而加生姜,故治附子汤证心下不痞 ...查看全部
    46、真武汤 (姜芍+苓术+附)小半夏汤(夏姜)
    【方剂组成】茯苓、芍药、生姜各9 克,白术 9 克,炮附子 3 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于附子汤去人参而加生姜,故治附子汤证心下不痞硬而呕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82 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_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注解:振振欲擗地,谓身体振振而欲仆于地,即身振振摇的更剧者,太阳病,本宜发汗,但心下有水气,若不兼驱其水,单纯发汗,则虽汗出而病不解,故其人仍发热;水停心下则心悸,水气冲逆则头眩,动及经脉则身_动、振振欲擗地,此宜真武汤主之。
    按:此与苓桂术甘汤证甚相似,不过前者为阳证,故只身为振振而已。而此者虚极入阴,不但身_动而且振振欲擗地也。
    《伤寒论》第316 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注解:前既有“自下利,后之“或下利”,当是“或不下利”,前后文始相应,必是传抄有误,可改之。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暗示已服麻黄附子甘草汤而病还不已也。至四五日又并发腹痛自下利的里证,由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的为证观之,可知前之病不已,和今之腹痛自下利,均不外于里有水气的关系。或以下皆属不定的客证,但均宜本方主之。
    按:此亦里有水饮而误发汗,本来少阴病,由于误治因即并于太阴,续得腹痛自下利。本方为水气陷于阴证的治剂。上条之心下悸、头眩、身_动、振振欲擗地,和本条之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腹痛下利或呕者,均为其应用的确证。参照以上证候,可活用于痿□、麻□、浮肿等病有效。
    【辨证要点】头晕心悸,下肢浮肿或痛,脉沉者。
    【验案】陈某,男性,41 岁,病历号 189395,初诊日期 1966 年 2 月 8   日。头晕、左肩背疼三月余,经X   线拍片提示第六颈椎增生。近头晕、心悸、左肩背疼,左手拘急疼,肘上下部亦酸疼,夜尿较频,苔白根腻,脉沉滑。此属阳虚水气上犯,为真武汤方证:
    茯苓 12 克,白芍 10 克,生姜 10 克,白术 10 克,炮附子 6 克
    结果:上药服三剂,头晕减,他症变化不明显,前方加桂枝 10 克,炙甘草 10 克,增炮附子为 10 克,服一周,肩背疼减。继渐增附子用量至 15 克,服两月诸症皆消。

【中医】五苓散的临床应用(黄煌)

经方方剂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4653 次浏览 • 2017-01-02 13:12 • 来自相关话题

五苓散的临床应用 一、五苓散的经典方证是什么?      答:五苓散是古代水逆病的专方,经典的通阳利水剂,适用以口渴、吐水、腹泻、汗出而小便不利为特征的疾病。此方首见「伤寒杂病论」,其组成为: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 ...查看全部
五苓散的临床应用
一、五苓散的经典方证是什么?
     答:五苓散是古代水逆病的专方,经典的通阳利水剂,适用以口渴、吐水、腹泻、汗出而小便不利为特征的疾病。此方首见「伤寒杂病论」,其组成为: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归纳其经典方证有: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71);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72);伤寒汗出而渴者(73);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74);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156);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386);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金匮要略.第十三篇.四条》);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金匮要略.第十二篇.三十一条》)。从上可见,口渴而小便不利,是五苓散证的关键指征。

二、如何理解五苓散证的口渴与小便不利?
     答:口渴是五苓散证的主要特征。口渴而入水即吐,口渴而腹泻,口渴而汗出,口渴而头痛眩晕,口渴丶而烦躁,口渴而动悸,这都是五苓散证的指征。这种口渴,是口渴而不喜欢饮水,或喜热饮,或喝水以后胃内不适或有振水声。口渴,但无舌焦干燥。其次是小便不利,多指小便量少,或次数少,甚至完全没有,这种情况多于急性吐泻的疾病中。在慢性病症中则为小便次数偏少,并多见浮肿倾向。如下肢浮肿,面部浮肿或浮肿貌等。除口渴而小便不利外,五苓散证常常有一些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比如头晕、头痛、心悸或腹部的上冲感、肌肉跳动或痉挛、自汗等。

三、五苓散治疗口渴,白虎加人参汤也治疗口渴,其区别在那里?
     答:五苓散证可以认为是水液代谢失衡的标志。其中的渴欲饮水非常重要。有渴感,但不喜多饮,或水入即吐,这与白虎加人参汤证的"欲饮水数升"的大烦渴是有区别的。同时,此类患者多见齿痕舌。

四、哪种人使用五苓散比较有效?
     答:面色多黄白,或黄暗,一般无油光。体型特征不定,虚胖者或肌肉松软而易浮肿,或实胖者肌肉充实而腹泻;瘦者易头晕头痛、心动悸,心下振水音。身体多困重疲乏。患者容易出现浮肿,以面目虚浮为多见,或晨起肿,或下肢易浮肿,甚者可有器质性疾病发生而出现腹水、胸水。有些患者有眼袋。常有渴感而饮水不多,大便不成形,小便量不多。舌质多胖有齿痕。这种体质是湿体,是蓄水体。其水多在体腔。

五、五苓散证是如何形成的?
     答:根据本人观察,许多五苓散证的形成,多与过用抗生素、激素、化疗药以及饮食太油腻有关。另外,味精等食品添加剂过多,也常常出现本证。

六、后世说五苓散治疗水逆症,如何理解?
    答:所谓水逆症,就是其呕吐多见水入即吐。张仲景原文有"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74)"。《名医类案》记载:明代名医江应宿治疗一仆人,19岁,患伤寒发热,饮食下咽,少顷尽吐,喜饮凉水,入咽亦吐,号叫不定,脉洪大浮滑,此水逆证,投五苓散而愈。矢数道明先生也曾治疗一例类似病患:5岁男孩,患痢疾,高热下降后,出现烦躁,拒绝盖被,口渴,水入即吐,饮一口吐出两三口,小便不利,脉浮数大而无力。以五苓散2克用米汤溶化服用,服一剂呕吐停止,小便利,食欲好转,渐渐恢复(《汉方临床》4卷12号)。水逆证多见于急性胃肠炎、妊娠呕吐、醉酒呕吐等。幽门狭窄出现吐水口渴,脱水面容也有使用本方的报道。有些新生儿呕吐、溺水后呕吐等也可见到此证。 

七、曹颖甫先生当年用五苓散治疗洞泄,这是一种什么疾病?
 
答:洞泄为古病名,为水泄,多见泻下如水、小便黄短者。曹颖甫先生当年治疗水泄,用五苓散原方,治愈多人,其学生说属司空见惯,不足为奇(见《曹颖甫先生医案》)。洞泄可见于夏秋季的胃肠型感冒、急慢性胃炎、急性肠炎、流行性腹泻、消化不良等。五苓散治疗腹泻最有效。五苓散原方对婴幼儿腹泻、抗生素腹泻及呕吐有效。有报道,治疗11例患感染性发热的病人,由于给予一种或几种抗生素而出现似五苓散证的呕吐、口渴、尿量减少、心窝部痛等副作用,给予本方(用散剂冲服4例,浸膏剂7例)后,这些症状皆减轻或消失(沙文,《中医药研究参考》,1973;(2):25~60)。化疗后腹泻,本人常配小柴胡汤。

八、有报道五苓散可以治疗头痛,为什么?如何使用?
     答:日本有此经验。五苓散可以治疗水饮头痛。这种头痛的患者,大多脸色黄,易浮肿,舌多胖有齿痕。或易腹泻或大便不成形,口渴而不能多饮水。一些经期头痛、血管神经性水肿头痛、紧张性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颅内压增高性头痛、高血压性头痛等可见此症。五苓散治疗头痛,按照用药习惯,多配合天麻、半夏。

九、你曾经报道用五苓散治疗脂肪肝,能否介绍这方面的经验?
     答:五苓散用于脂肪肝有效,首先是改善症状,也有降脂保肝作用。脂肪肝、高血脂症多表现为大便不成形,次数增加或腹泻。而且很多人多汗、口渴,与五苓散证相符。一般用粉剂,也可以用汤剂。大多脂肪肝患者嗜酒,所以,酒后必服五苓散。

十、五苓散有解酒效果吗?
     答:五苓散可以用于宿醉,大量饮酒以后,许多人出现呕吐、腹泻、口渴、少尿、面部潮红浮肿、头昏胸闷等,用五苓散有效。对于酒醉以后的头痛,五苓散也有效果。陈宝田经验:酒为湿热之品,其气上腾,宿醉患者,因其体内素多水饮,又饮酒而引动宿饮上冲,于饮酒后第二天出现恶心、口渴、头痛、头晕、食欲不振,服五苓散后能迅速消除症状。若于饮酒前后服之,也可预防发生宿醉(陈宝田《经方的临床应用》,广东科技出版社,1985)。(五苓散啤酒)

十一、五苓散可以用于多汗症吗?
     答:可以,原文提示,伤寒汗出而渴者(73),可以用五苓散。其多汗多为全身性的,或为黄汗,大多伴有口渴、小便少等。如汗出多者,也可以合石膏、滑石、寒水石、甘草。就是桂苓甘露饮。

十二、五苓散是利水剂,也可以用于水肿吧?能代替西药的利尿剂吗?
     答:五苓散有利尿作用,动物实验有报告,临床更有许多治疗水肿的报道。如特发性水肿、肝源性水肿、心源性水肿、阴囊水肿等都可以使用,但必须要有口渴、腹泻等,而且也需要加味,如腹水多合用真武汤,特发性水肿合用防己黄芪汤。但五苓散并非单纯的利水剂,而是有调节机体内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既主"蓄水证",又主"霍乱"脱水症,当属双向调节。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发现本方对五苓散证患者有利尿作用,而对健康者无效。矢数道明对五苓散的作用作了如下解释:"它能调节细胞及血液之水分,缓解因渗透压降低所致之抗利尿作用。尤其对于本方证血液中之水份;血管外之水分,即体腔及组织内水分平衡被破坏时,组织及体腔内有多余之水分,血液浓稠不能滋润时,本方有调节作用。五苓散能将胃内及其他体腔腔管外之水分送入血中;滋润血液而止口渴;血液滋润则自能利尿,也能除烦安眠。"(《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1983)。所以说,五苓散证不能等同于西药的利尿剂。

十三、五苓散与猪苓汤的区别在哪里?
    答:两方均有茯苓猪苓泽泻,都可以用于小便不利。但两者方证有别。猪苓汤主治淋症,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尿路结石等。陈宝田认为慢性肾盂肾炎患者,长期应用抗生素,尿中仍有红细胞、腰痛、口渴、小便不利者,应投五苓散。急性肾盂肾炎和急性膀胱炎患者,具有明显的口渴、少尿、或发热时,为五苓散的投药指征,尤以膀胱剌激症状改善最快(陈宝田《经方的临床应用》,广东科技出版社,1985)。一些长期使用抗生素而无效的患者,可以服用五苓散,并加上猪苓汤。

十四、肝硬化腹水可以用五苓散吗?
答:可以,但一般合用真武汤。白术要大量使用,另外加白芍赤芍,另加牛膝。肝硬化、慢性肝炎没有腹水,但患者有浮肿、腹泻倾向者,也可以使用。其实,只要是体腔内积液,不仅是肝硬化腹水,另外如心包积液、脑积水、关节腔积液、胸腔积液、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胃潴留、睾丸鞘膜积液(水疝)、肾积水、羊水过多等,都有用五苓散的机会。美尼尔氏综合征为内耳迷路水肿,也属于体腔的积液,照样可以使用本方。

十五、小便少是五苓散证的小便不利,那小便多呢?比如尿崩症。
     答:也可以考虑,如李克绍治一7岁男孩,多饮多尿,诊断为尿崩症,治疗无效。请李老诊治,见其神色、脉象无异常,惟舌色淡,有白滑苔,象刷一层薄薄不匀的浆糊,因思此症可能是水饮内结,阻碍津液输布,所以才渴欲饮水,饮不解渴,其多尿只是多饮所致,能使不渴,少饮,尿量自会减少。与五苓散方,白术12克、茯苓9克、泽泻6克、桂枝6克、猪苓6克,上方共服两剂,症状见轻,又与原方两剂,痊愈(《伤寒解惑论》,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从临床看,五苓散证多见于许多内分泌失调疾病。除尿崩症外,本人尚用五苓散加牛膝治疗柯兴综合症的肥胖、月经不调、多毛,用五苓散加生石膏、滑石治疗脑垂体瘤患者的头晕、手抖、下肢浮肿和腹泻。本方的减肥功效值得研究,代谢疾病也可以使用五苓散。比如痛风。

十六、眼科疾病为何可以使用五苓散?
     答:从临床报道看,五苓散在眼科疾病中应用的机会不少。如急性青光眼、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炎,视乳头水肿、假性近视、夜盲症、急性泪囊炎等。现代有用五苓散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的报道。钱光明用本方治疗假性近视,5剂即自觉视力好转,上课可不戴眼镜。再予10剂,1个月后复查视力双眼由原来的0.1进步到左眼为0.5,右眼为0.6(国医论坛,1988,2:27)。为何?这是因为很多眼病出现畏光、视力模糊、头痛头晕、走路不稳等症状,这就是五苓散证的“眩”。

十七、皮肤病有应用五苓散的机会吗?如何应用?
       答:有的。日本医家多用五苓散治疗扁平疣、黄色瘤、脂溢性皮炎脱发、多形性红斑、水痘、带状疱疹、顽固性湿疹、手足的水疱性湿疹等皮肤病。其着眼点是皮肤渗出明显或有水疱。日本汉方医还用本方治疗带状疱疹,如土本重治疗本病两例,均为70岁女性。一例在鼻下人中处出现带状疱疹,疼痛剧烈;另一例面部、头部、颈部、胸腹部、背部、右上肢(手掌手背部的水疱特别大)、左下肢出现带状疱疹,剧痛。右上肢肿胀明显,体温38.9℃。疱疹有扩大的趋势。此二例曾经皮肤科治疗皆无效,特别是第二例,皮肤科医生一直未能控制疾病的发展。作者根据大冢敬节著作集使用了五苓散制剂。第二例服药当天体温开始下降,药后3日水疱全部干燥,很快缩小,疼痛减轻,手掌部疱疹呈褐色结痂,压之稍有疼痛,而自发疼痛及肿胀消失(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2,5:42)。除局部的变化外,还包括全身症状的口渴、小便不利、腹泻、多汗等。

十八、五苓散可以用于肿瘤吗?
       答:可以。第一,肿瘤伴有腹泻、浮肿或腹水、胸水者,特别是肝癌、肠癌、肺癌应用较多。第二,肿瘤化疗以后肝损害以及脱发者。肝损害多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四肢色素沉着。可以用五苓散,有保肝作用。加薏苡仁。第三,乳腺癌使用雌激素抑制剂后的调理。雌激素虽然能降低乳腺癌的发生率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的效果,但这些药物会带来体重上升、浮肿、多毛、闭经、肝损害、乏力等副作用。临床发现,五苓散能够减轻这些副作用。第四,本方与小柴胡汤同用可用于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及化疗以后的常规体质调理方。此为柴苓汤,日本有报道认为用于宫颈癌患者放疗时,有使腹泻发生率、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率均下降,对下肢浮肿也有效果,但服药的时间一般在3-4周以上,根据本人的临床经验,柴苓汤不仅仅是宫颈癌,在所有肿瘤的化疗及放疗过程中以及平时,均可以作为常规调理方使用。

十九、如何换算五苓散用量?
       答:古代24株为一两,则五苓散的配比应为猪苓9,泽泻15,白术9,茯苓9,桂枝6。如改汤剂,也应尊重原方的比例。我的经验用量:猪苓20克、泽泻30克、白术20克、茯苓20克、肉桂15克。水煎服或为散。

二十、五苓散服用后为何要饮热开水?
答:五苓散的服法比较特殊,“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米汤)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服五苓散或汤后,可以让患者多饮热开水,可能与热开水容易吸收,而且让全身出汗有关。病人反馈服用热开水后感到舒服,而冷开水则会导致腹泻或大便不成形。所以,服五苓散后是不能喝冰冷食物的。

二十一、五苓散与五苓汤哪种剂型比较好?
      答:本方原为散剂,现因药房无备而改为汤剂。但究竟何种剂型为好,尚需研究。在吐水患者,大多不能服用汤剂,散剂比较合适。而无上消化道症状者,则用汤剂无碍,还有,散剂服用比较方便,也比较经济。本人临床在使用汤剂时,用量多比较大,茯苓、猪苓多在20克以上。

二十二、五苓散的类方有哪些?
        答:本方与小柴胡汤合用谓之柴苓汤;与平胃散合方,谓之胃苓汤,与半夏厚朴汤合用,本人称之为八味通阳汤。另外,五苓散加茵陈,为茵陈五苓散,可治疗黄疸,加滑石、寒水石、石膏、甘草,是刘完素苓桂甘露饮,治疗暑天头痛烦渴,小便涩。

黄煌教授经方医案随想(一)

医案汇编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5010 次浏览 • 2016-02-16 00:06 • 来自相关话题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睡眠障碍 Y女士,66年生。睡眠障碍,日夜颠倒两个半月。而且不知何故,上个月月经淋漓不净二十余天。两下肢浮肿,脉沉弦,舌苔湿润,舌质嫩红。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干姜甘草,药后睡眠大好,能睡到自然醒。而且白天精神抖擞。 ...查看全部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睡眠障碍

Y女士,66年生。睡眠障碍,日夜颠倒两个半月。而且不知何故,上个月月经淋漓不净二十余天。两下肢浮肿,脉沉弦,舌苔湿润,舌质嫩红。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干姜甘草,药后睡眠大好,能睡到自然醒。而且白天精神抖擞。

        H女士,78年生。睡眠障碍,入睡困难,而且梦多,伴腰痛如坠,并诉月经40余天不至,白天人极困倦,遇冷即腹痛。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加桂枝干姜甘草,药后3天,月经即来潮,睡眠安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从盘古开天地,人类无不如此生活节律,何以颠倒?其中必有障碍。障碍在哪里?依《伤寒论》看,在少阴,所谓“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欲寐”,就是那种似睡非睡,精神萎靡,困倦思睡而不得的状况。障碍是什么?中医说是“寒”。因为许多患者怕冷无汗,并伴有头痛、腹痛、腰痛、牙痛等,有些女性还有闭经,这种状态,犹如人处数九隆冬冰天雪地之中一般。而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后,往往周身温暖,或微微汗出,通体舒坦。这个时候,人体也会恢复原有的平衡,睡意自然降临。

       麻黄附子细辛汤是少阴病的代表方之一。麻黄、附子、细辛三药,均为辛温药,具有发汗、止痛、散寒、温经、通窍等功效,倘若对证,此方取效神速,但不对证,也有小毒。那么,如何才能对证?我的经验,必须看人。其人必定疲惫无神,而且大多恶寒无汗。而无神两字最为重要。

       麻黄附子细辛汤可以单用,也可适当加味。通常我加些桂枝、干姜、甘草,一来解毒增效,二来调味健胃。此方用量不必过大,如上两案,不过麻黄10克、制附子15克、细辛10克而已。

1、复诊时没有月经异常的反馈。   2、一般有效了就可以减量,甚至停服。   3、不一定出汗,感到全身舒适即可。   4、服药时间——睡前可服吗?担心麻黄兴奋。可以服,但不能空腹。

【黄师治疗失眠善用麻黄,前曾有病例白日昏沉,夜难安寝,黄师加麻黄数克,解释说:使其白天活力耗尽,夜里自然安眠!麻黄附子细辛汤也有此道理吧!

寒性证的“阳痿”也可以看作是“精神萎靡、疲惫无神”的延伸】

《金匮要略》中的半夏麻黄丸可治疗心动过缓,我的印象很深。因为那经典方证仅仅是短短的“心下悸”

真武汤医案

我老妈今年73岁,今年7月21日突发脑梗,手脚抽搐、头晕、不能动。当晚送西医院急救做CT确认。我自己学《伤寒论》已经一年多,平时也用经方给家人治一些小毛病。当晚由于医院住满并未住院,挂了几瓶水后回家。说服家人后,我的意思是尽快找黄煌教授看,可是那个星期黄教授都不在南京。我们挂了其他的中医的号,开的是补气、驱风、活血的药,我感觉药没有治到根本,开了2个星期的药,吃了一个星期没效果后,我们又找了黄煌教授看。黄教授说身瞤动,振振欲僻地,开的是真武汤原方,炮附子用的是15克。一共吃了两个星期,期间我逐渐把炮附子加到50克,两个星期后血压高压恢复到了120几,头也不晕了,腿脚也有了力气。果然是肾阳虚的真武汤证,黄教授的辩证论治的水平真高!老妈高血压治好的案例让我更加感叹仲景先师无以伦比的聪明才智!我们现代医学只要是高血压就让人终身吃降压药,花钱更伤阳气,在祖先面前真是羞愧啊

真武汤与高血压

今年8月19日,网上有位网友发帖如下:“我老妈今年73岁,今年7月21日突发脑梗,手脚抽搐、头晕、不能动。当晚送西医院急救做CT确认。……黄教授说身瞤动,振振欲僻地,开的是真武汤原方,炮附子用的是15克。一共吃了两个星期,期间我逐渐把炮附子加到50克,两个星期后血压高压恢复到了120几,头也不晕了,腿脚也有了力气。”这位网友对经方的信任让我感到高兴。我查到当时的记录:2012.7.31:头昏晕二十余天,耳鸣,下肢肿,膝痛。制附子15克(先煎30分钟)、白术20克、茯苓20克、白芍20克、生姜五大片。五剂。是真武汤原方。

          真武汤是《伤寒论》方,是古代水气病的用方,经典的温阳利水方,适用于以精神萎靡、畏寒肢冷、脉沉细无力、浮肿为特征的疾病。为何可以用来治疗高血压?其奥秘在于经方治病不是针对局部,而是针对整体,血压高低不是古人治病的着眼点,而患者的感觉如何、体质状态如何,才是要密切关注的。比如,《伤寒论》用“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僻地”,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因眩晕和心悸导致全身颤抖,无法站立的患者形象。“振振欲擗地”一症,为真武汤的主要适应症之一,即头晕、心悸、震颤、走路不稳的意思。临床上,有的患者以走路发飘,或头重脚轻来诉说。网友沙丘沙先生也有则用真武汤原方治疗高血压的医案,患者也是位老妇人,诉说“脚下如踏棉,走路如驾云”,很有现场感。这也可以看做是“振振欲擗地”一证的通俗解释。

         可能有人担心真武汤中附子的温阳会不会导致血压升高?其实,高血压未必就是阳旺。阳虚者大有人在。那些适用真武汤的患者,大多面色发黄,或有轻度浮肿貌,而且有时还要下肢浮肿困重,大便也多有不成形。以上的那位老大妈,就有下肢浮肿以及膝盖疼痛。他服用真武汤后,耳鸣头晕很快消失,附子加量后,血压也非常稳定。所以,治疗高血压,不能限定在平肝熄风的方药上。中医治病,还是要坚持“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当下患者的状况,才是我们下方的目标。

【苓桂术甘汤 身为振振摇;这又读到黄老师的真武汤 身润动振振欲辟地。能不能理解为一轻一重?】

振振,包括心悸、肉跳在内,应该有动的感觉或体征。这种症状或体征应该有轻重感。

【胡老(胡熙恕)就认为真武汤的“振振欲辟地”是苓桂术甘汤的“身为振振摇”的进一步加重。
  苓桂术甘汤“身为振振摇”是里头水饮不去,只是站立不稳,真武汤,振振打寒战,要倒下,不但表没解,水饮也没去,而且陷入极虚的阴寒证了。苓桂术甘汤是阳虚之证,真武汤是阴证中的虚证。】

【按方证对应的话,帕金森病的手震颤,步态不稳,向前冲着行走,是否也可理解为身润动,振振欲辟地。】

有的是这样,有的是“一身尽重,不可转侧”。

一位痴呆老人服用的有效经方

前天从靖江来了好几个索方者。靖江与我的家乡江阴隔江相望,以前要乘轮渡过江,现在有了长江大桥,两地也就连在一起了,两地人也就以老乡相称了。来客一早就来排队挂号,到下午才看到,但也毫无怨言,脸上还有笑容。

       其中的一位女士是我的老病人了,她患有严重的便秘,检查发现结肠冗长,结肠袋消失,外科医生建议手术。我给她服用的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栀子厚朴汤,后来居然有了便意,开塞露也可以停用。所以,她介绍了不少消化系统的病人来,而且效果都不错。这次她来的目的,除了自己看以外,还为她的奶奶转方。老人已经87岁,消瘦,去年冬天房颤发作,后又出现脑梗,至今年春天大都卧床不起,经常胡言乱语。我当时用的方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桂枝茯苓丸与栀子厚朴汤。这位女士告诉我这张方很灵,服用以后,头脑就会清醒,失眠、夜尿频繁、烦躁,说话颠三倒四的现象就减少。但停药个把月后,症状又会加重,再服此方,又会好转。所以,这张配方也就间断服用的。我没有更方,慢性病还是要守方。这位女士小心收下处方签,笑容满面地走了。

       这个反馈信息对我很重要。老年性痴呆是难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与桂枝茯苓丸栀子厚朴汤合方对老年性痴呆有效,虽然是近期疗效,而且也只是改善部分症状,但已经是不简单了。这个信息提示我以后可以进一步观察。我的许多经验就是从个案开始摸索的。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伤寒论》方,方证的经典表述为:“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这都是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的部分常见症状,所以,我将此方经常用于抑郁症、恐惧症、神经症以及脑萎缩、痴呆等。桂枝茯苓丸是活血化瘀的名方,老年人瘀血多,尤其是脑血管梗塞患者,多用此方。栀子厚朴汤只有三味药,栀子、厚朴、枳实,经典方证是“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这正是焦虑症、抑郁症患者常见的表现,栀子厚朴汤除胀满,抗焦虑,效果好。三方相合,作用面更宽,改善睡眠的效果尤其明显。对于许多老年性痴呆等老年脑病患者来说,睡眠的改善就是其生活质量的提高,不可小视啊。

   老年性痴呆患者大多是抑郁性格,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基本方。如脑血管性的,可以加桂枝茯苓丸。 

每个方的药量一两等于3-5克换算,用量不算大,所以合方基本是按原量。

【最近在病房里 有不少焦虑抑郁神经症的病人,用了黄老师的经方后确实能让病人情绪改善、笑逐颜开啊哈哈哈,当然了,这些经方包括了栀子厚朴汤、柴加龙牡、八味解郁、半夏厚朴等加减方】

【我姥爷就是一位老年痴呆患者,今年81岁,两次脑梗,CT显示右侧脑部萎缩明显,认知力差、记忆力差,平时血压稍高(145/90mmHg),有肾炎病史,现在B超显示一侧肾萎缩。胃纳尚可,平时很不爱喝水,小便量少色重,大便两三日一行。十余年前双侧股骨颈骨折,当时因恐惧疼痛而拒绝手术,平时会讲右侧股骨中段部位疼痛。平时白天睡觉较多,夜间烦躁,以手拍床或桌子。口唇紫黯,舌苔薄白滑,舌质淡紫,有瘀斑,舌下脉络瘀张,双侧脉略弦滑。
    前些时日为姥爷处方,即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桂枝茯苓丸。刚服用五剂,认知力就明显有提高,胃口似乎较前为佳,小便色转清,夜间也无拍床动作,并且腿疼明显好转。】

大柴胡汤合栀子厚朴汤治疗老年肺部感染

   美国回来后的第二天早上,我与老家堂姐通话,询问2月前股骨颈骨折的伯母的病情。堂姐高兴地告诉我:老人已经可以下床,扶住藤椅走路了。

      伯母今年已经95岁的高龄了,瘦瘦的,但没有大病,只是有便秘和舌痛,按我的建议,已经服用三黄片多年。她记忆力好,三字经还能大段背诵,奥运会之际还写诗。不幸5月底不慎倒地骨折,拍片提示股骨颈骨折,也没有住院,就在家躺着。6月中旬的一天早晨,堂哥打电话来,告诉我老人发高烧,神智也不是太清醒。问我如何办是好?当时,我考虑老人肺部感染,一般应该住院,但老人骨折搬动又不便,便决定暂不住院,服用中药:柴胡30克、黄芩10克、姜半夏15克、枳壳30克、白芍20克、制大黄10克、厚朴15克、栀子15克、连翘60克、干姜3克、红枣15克。嘱取两剂,每剂煎取600毫升,一天内分3-4次服用。

       翌日早晨,堂哥来电话说,服药以后,夜半大汗,体温已经下降,尚有几分低烧,稍有咳嗽,但痰不多。嘱继续服用原方,此后,连续三天,体温接近正常,而且,大便通畅,神智清楚,食欲恢复。端午节,我专程去老家看望老人。她已能坐在藤椅,精神很好,午饭还吃了好几块红烧肉。

       用大柴胡汤合栀子厚朴汤治疗老年肺部感染,是我这几年积累的经验。张仲景本用大柴胡汤治疗“按之心下满痛”的宿食病,也治疗“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以及“ 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栀子厚朴汤治疗“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按之心下满痛”,是指医生用手按压上腹部以及两肋下有明显的抵抗感,患者常有胀满感及疼痛感。这一指证不仅在胆囊胰腺以及上消化道疾病中可见,而且,呼吸道疾病也常见,特别是肺部感染以及支气管哮喘。此外,两肋下硬满,按之有明显的抵抗感。“郁郁微烦”“心烦”“卧起不安”是精神症状,许多肺部感染患者多有烦躁、谵妄、意识模糊等。“往来寒热”是发热持续。据此,大柴胡汤和栀子厚朴汤用于肺部感染也有经典的依据。

       临床发现,许多肺部感染患者,大多伴有胃反流,特别是老年人和昏迷患者,反流常常导致吸入性肺炎,从而导致肺部感染反复难愈。而大柴胡汤是传统的反流抑制剂,所谓的通里攻下,就是这个意思。据我经验,大柴胡汤对反流性胃炎、胰腺炎、胆石症、便秘等均有很好的疗效,所以,对老年人来说,控制上消化道的反流,有利于控制肺部感染。当然,也不能将大柴胡汤的抑制反流视为治疗肺部感染的机理。大柴胡汤中的柴胡、黄芩,有良好的退热抗炎作用,也不能忽略。栀子除烦,特别对胸中窒闷者最有效果。配合大黄、黄芩,可以清解胸膈中的郁热,是我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常用合方。为何加连翘?连翘也是清热除烦的要药,温病家擅用,治疗热在胸膈,烦热有汗者。据我经验,连翘用于肺部感染发热,量要大,大量连翘与大量柴胡配伍,退热迅速,但大多伴有发汗。

【瘦人支气管的炎症,都用柴胡龙骨牡蛎加连翘,胖人大柴胡加连翘】

葛根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不孕

某女警,婚后七年未孕,曾经自然流产一次,宫外孕一次,后月经周期紊乱,常数月一至。人丰满,脸有散发痤疮,而背部尤多。来诊时月经已2月未至。望其面色皮肤娇嫩,遂撩起其裤管,见下肢皮肤干燥,扪之有刺。舌暗。是寒瘀体,用葛根汤合桂枝茯苓丸。药后数天,月经来潮。两周后来诊,希望服助孕药。我仍用原方,嘱其耐心服用数月,待体质调整,以候孕机。服药不到月,月经逾期不至,去医院检查,妊娠试验阳性。得到消息,喜极而泣。后嘱其服用当归芍药散保胎,现休息在家养胎中。葛根汤散寒通经,效同黄体酮;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以防输卵管堵塞。对体质健壮的女性比较适宜。

葛根汤功同黄体酮,是比喻其催月经的效果,是为了增加趣味性,而不是谈作用机理。但对此各人理解不一,也不可强求统一,也不可能统一。

     此患者不用温经汤,是因为其丰满且有痤疮,此种体质应该月经紊乱前就存在了,只是月经紊乱后其体质特征更明显了。

经方治疗耳鼻喉科

医案汇编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994 次浏览 • 2016-02-15 20:28 • 来自相关话题

发掘经方丰富耳鼻喉科去疾弹药     所谓经方,是指《伤寒》、《金匮》方而言。它取药精简扼要,疗效显著,故而也最能体现出辨证论治的精神。可惜近来多尚“时方”而疏“经方”。干氏整理出30多首经方,大大丰富了耳鼻喉科去疾的弹药。更有价值的是予不尚经方的 ...查看全部
发掘经方丰富耳鼻喉科去疾弹药
    所谓经方,是指《伤寒》、《金匮》方而言。它取药精简扼要,疗效显著,故而也最能体现出辨证论治的精神。可惜近来多尚“时方”而疏“经方”。干氏整理出30多首经方,大大丰富了耳鼻喉科去疾的弹药。更有价值的是予不尚经方的学者一个启发。兹简要介绍于下:
    1.桂枝汤:凡过敏性鼻炎,狂嚏连绵,嚏后清涕滂沱,日必数作,遇寒更甚。局部粘膜苍白水肿,大量清水样分泌物,镜检可见嗜酸性白细胞增多,舌薄苔,脉浮者,用此方。

    2.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用于严重的肺寒导致的多涕症、过敏性鼻炎、鼻塞不通。盖其虽曰肺寒,实则元阳首先无火,使鼻窍无温煦之气以养。所以用此方一面调和肺气,一面重振元阳。

    3.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清涕长流不敛的慢性鼻炎、多涕症和过敏性鼻炎属于虚寒型者,其病因大多是卫气不固,中气不足,阳气不振。被《医宗金鉴?名医方论》誉为“建立中气”的小建中汤正是一首特效方剂。我们为了加强它的疗效,可用黄芪建中汤。

    4.葛根芩连汤:慢性鼻前庭炎,虽似小恙,但因循几月,发作不休,也十分顽固。本方解毒清里,用于本病,疗效十分满意。

    5.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我们常用于急性咽炎外无表证而有热者,大多症见咽部疼痛,口中有臭气,口干喜饮,伴以灼热、烟熏、异物感,大便偏干。局检:咽粘膜弥漫性充血,色泽红艳。也可能出现扁桃体炎……大多为隐窝型或实质型。脉大、实、数有力,苔黄或灰而干。

    此外某类型的大衄。局检鼻粘膜充血,大多数立特尔氏区粗糙,出血甚至溃疡。头部受震时都能导诱其再度出血。脉、舌及全身症状具阳明经热的见证。

    其次白虎加人参汤,用于慢性咽炎的干燥津枯、充血红艳和鼻衄出血过多者两种病。其功效诚如《成方切用》之所谓:“白虎解热,人参生津。”

    6.甘草干姜汤:寒闭失音、寒闭喉风在北方或冬天较为多见。它是重寒直中肺经,于是言出无声。这两病,都起于俄倾之间,除全身性呈有虚寒症状,白苔、脉象沉细外,局检无所发现。所以治当以温中去寒之甘草干姜汤。

    7.麻杏石甘汤:本方对喉风,即急性喉炎,疗效显著。此外,亦适用于咽白喉等,用量必须增大。

    8.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治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项背强者。我们使用几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性咽峡炎,疗效尚佳。因其病状和本方的作用相符。

    9.五苓散:凡急慢性卡他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之炎热症状已消失而脓性分泌物很多者,常用此方。头不痛,鼻涕多而色白,鼻塞不严重,嗅觉稍迟钝的鼻窦炎也常用之。此外,口腔病由湿浊内蒸,上熏清道者亦适用。

    10.真武汤:凡阳气衰弱,在五官科中以鼻病为多见,涕出清稀如水,淋漓不断,鼻粘膜苍白如纸,取用此方有立竿见影之效。

    复发性口腔炎,日久不愈者,大多“中州虚冷”。通过《丹溪心法》口疮嚼化官桂和《谢映庐医案》下唇生疮案用椒梅附桂连理汤的启发,采用此方,效果也颇满意。

    鼻衄大量失血,出现亡阳。采用此方温阳必须加用大量人参。

    11.栀子柏皮汤:急性咽喉炎纵然病程日久的病例,也多为无虚有实者。对此凡主诉为有严重的疼痛、烧灼感,干燥求饮,或作痒,大便秘结,脉正常、苔薄黄。局检:弥漫性充血,但不一定严重。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小血管暴露,呈网状散布均属本方的适应症。

    12.旋复代赭汤:本方具补气平肝,化痰降逆作用。癔性咽喉异感症,多因情怀不畅,肝气郁结,胃失和降,聚湿酿痰,痰气搏结而致,虽临床上还有半夏厚朴汤,但治此病降逆之功,远远不及此方。

    13.甘草汤,桔梗汤:二方为最有名的喉科常用方,惟后人总要加几味其他药配方使用。

    14.四逆汤:鼻衄大量失血,突然休克,面色苍白,冷汗出,四肢厥冷,脉芤而沉细,终至伏而扪之不得,这是气随血脱,阳气告尽之象。此时唯一的拯危救急,就是四逆汤。但大多还须加以人参大补元气,使气旺而血自生。

    15.竹叶石膏汤:复发性口腔炎一般以中土虚弱,脾气不振,同时还兼有心、肺、胃炎等五志之火的存在,致虚实互见者为最多,此种的口腔炎,是有竹叶石膏汤最为合适。

    16.理中汤:复发性口腔炎中,很多是中宫虚冷所致。本方正以“分理阴阳,安和胃气”(引用《成方切用》语)的作用来治疗此病。因为中宫虚怯,非腐即烂了。理中汤正是帮助失去主宰的中气,重掌大权。

    17.防己黄芪汤:卡他性中耳炎的潴积物,中医视为败津腐液的痰。但一入慢性途中,必然伴以虚证。不论痰的潴积或气机虚滞,空清之窍的阻塞壅滞,势所必然。本方的作用也正是本病之必需者。

    考本方四味药,关键在防己。“散留痰”、“散结气壅肿”、“利九窍”,而且“折茎吹之,气从中贯,故专以通,疏导为用”。故甚适合慢性卡他性中耳炎的所求。

    18.桂枝附子汤:寒性颞下颌关节炎、阴证颌骨骨髓炎,本方对这两病的初期很有作用。

    19.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二方均用治一切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喉炎的干燥严重者。微有不同者,挟有虚火者,宜百合知母汤。挟有胃火者,宜百合地黄汤。

    20.甘草泻心汤:本方《金匮要略》主治“狐惑”,近人认为狐惑相当于白塞氏综合征,所以现在已广泛取用于白塞氏综合征及复发性口腔炎。

    21.酸枣仁汤:对慢性咽炎、干燥性咽炎、鼻炎、萎缩性咽炎,还有某些耳聋、耳鸣、美尼尔氏病,尤其是伴有盗汗、失眠等,最喜用本方,或予以加减。

    22.射干麻黄汤:治疗由咽喉炎引起的咳嗽,其特点是咽喉先作奇痒,然后咳即随之。方取射干、麻黄、紫菀、半夏、款冬花共五味,大枣可有可无。不用五味子和细辛,但经常根据病情与证型而有所加减。

    23.葶苈大枣丸:本方专用治鼻塞为主的慢性鼻炎,方仅两药,但力峻性猛,用于实证见效甚捷,考主药葶苈,所谓“独用葶苈之苦寒,入肺经以泄肺闭。辅以大枣之甘温,补脾土以和药”。符合《本草图解》的“入肺泻气,主肺壅上气”。

    但葶苈毕竟是峻药,方中尽管有大枣缓和,虚人仍应忌用。

    24.麦门冬汤:本方对慢性咽炎,咽部反射敏感,由于局部分泌物的长期刺激,常引起恶心、作呕的病者,是十分恰当的。

    喻嘉言称此方为:“治胃中津液干枯,虚火上炎,治本之良法也。”其中人参与麦冬两味是主药,起到“人参甘温,大补肺气而泻火,麦冬甘寒,补益水源而润金”。慢性咽炎泛恶不明显者,去半夏。

    25.泽泻汤:《金匮要略》:“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如其改为“耳中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也未始不可。“心下”当然可以归纳于手少阴,“心寄窍于耳”,则与手少阴也有联系。“支饮”是脏腑病理变化过程中的渗出液,那么卡他性中耳炎的潴留积液,也不折不扣的是“支饮”。所以经常用以治疗初期的卡他性中耳炎,尤其是眩晕者,不过药味太少,只有泽泻、白术二药,故务必以加味用之。

    26.黄土汤:长期、反复发作不休的衄血,血量不多,立特尔氏区完好无损,粘膜苍白。全身症状有身凉少温,腰酸,小便频数,精神倦怠,甚至黎明泄泻或浮肿。脉沉迟微弱。舌薄苔,质瘦而淡者,以黄土汤为最合适。

    近来伏龙肝缺货,可改用赤石脂,虽然它的补中不足,但收涩有余,尚能代用。

    27.泻心汤:此方在耳鼻喉科领域里用处十分广泛,可治一切化脓性的急性炎症,方中黄芩泻上焦火,黄连泻中焦火,黄柏泻下焦火。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

    28.桂枝茯苓丸:本方作用活血化瘀,缓解症状。我们利用此种功能,作为声带息肉的消散剂,疗效较为满意。但是,取用时还得有所加减,凡血性息肉,加减无多。白色的加消痰药如昆布、海藻、瓦楞子、毛茨菇等,而甘草、桔梗则是必用药物,此方效用诚如高学山评语“盖取其渐磨”。

    29.半夏厚朴汤:《和剂局方》加入大枣,称四七汤。取意于四味药,治七情病,故名四七。我们专用于梅核气,但疗效不太稳定。

    30.甘麦大枣汤:本方除常用于癔性咽喉异症之外,还用于幻听症、幻觉症、癔性失音和癔性失听,疗效都较理想。现在安徽省蚌埠中药厂的“脑力静”,就是用70%的本方,再加入30%的维生素、甘油磷酸钠而成。湖北省武汉东山制药厂的“脑乐静”也是以本方作为主要成分。所以以上两药对神经性头痛,很有疗效。

    《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确是经典著作,故成无己认为是:“仲景之方,最为众方之祖。”李东垣也谓:“仲景药,为万世法,号群方之祖,治杂病若神。后之医者,宗《内经》法,学仲景心,可以为师。”故仲景方,广泛地应用于耳鼻喉科病,并取得一定成绩,是毫不足怪的。

最常用的50 个经方方证-真武汤 (姜芍+苓术+附)小半夏汤(夏姜)

经方方剂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698 次浏览 • 2016-01-23 21:54 • 来自相关话题

    46、真武汤 (姜芍+苓术+附)小半夏汤(夏姜)     【方剂组成】茯苓、芍药、生姜各9 克,白术 9 克,炮附子 3 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于附子汤去人参而加生姜,故治附子汤证心下不痞 ...查看全部
    46、真武汤 (姜芍+苓术+附)小半夏汤(夏姜)
    【方剂组成】茯苓、芍药、生姜各9 克,白术 9 克,炮附子 3 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于附子汤去人参而加生姜,故治附子汤证心下不痞硬而呕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82 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_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注解:振振欲擗地,谓身体振振而欲仆于地,即身振振摇的更剧者,太阳病,本宜发汗,但心下有水气,若不兼驱其水,单纯发汗,则虽汗出而病不解,故其人仍发热;水停心下则心悸,水气冲逆则头眩,动及经脉则身_动、振振欲擗地,此宜真武汤主之。
    按:此与苓桂术甘汤证甚相似,不过前者为阳证,故只身为振振而已。而此者虚极入阴,不但身_动而且振振欲擗地也。
    《伤寒论》第316 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注解:前既有“自下利,后之“或下利”,当是“或不下利”,前后文始相应,必是传抄有误,可改之。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暗示已服麻黄附子甘草汤而病还不已也。至四五日又并发腹痛自下利的里证,由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的为证观之,可知前之病不已,和今之腹痛自下利,均不外于里有水气的关系。或以下皆属不定的客证,但均宜本方主之。
    按:此亦里有水饮而误发汗,本来少阴病,由于误治因即并于太阴,续得腹痛自下利。本方为水气陷于阴证的治剂。上条之心下悸、头眩、身_动、振振欲擗地,和本条之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腹痛下利或呕者,均为其应用的确证。参照以上证候,可活用于痿□、麻□、浮肿等病有效。
    【辨证要点】头晕心悸,下肢浮肿或痛,脉沉者。
    【验案】陈某,男性,41 岁,病历号 189395,初诊日期 1966 年 2 月 8   日。头晕、左肩背疼三月余,经X   线拍片提示第六颈椎增生。近头晕、心悸、左肩背疼,左手拘急疼,肘上下部亦酸疼,夜尿较频,苔白根腻,脉沉滑。此属阳虚水气上犯,为真武汤方证:
    茯苓 12 克,白芍 10 克,生姜 10 克,白术 10 克,炮附子 6 克
    结果:上药服三剂,头晕减,他症变化不明显,前方加桂枝 10 克,炙甘草 10 克,增炮附子为 10 克,服一周,肩背疼减。继渐增附子用量至 15 克,服两月诸症皆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