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
我想学习中医,应该从什么开始?
中医入门 • 经方梦 回复了问题 • 5 人关注 • 3 个回复 • 3970 次浏览 • 2017-01-02 21:44
[转载]经方的魅力与学习的方法[黄煌]
中医入门 • 我爱经方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290 次浏览 • 2016-02-03 21:28
什么是经方?
说起经方,似乎有点陈旧的味道,但入了中医这个门,就时常可以听到这个古今相传的名词。经方,原来是古人对药物处方的称呼。比如,汉代对书目进行分类时,就将研究医学理论特别是养生的道理和方法的医著归入“医经”,把古代相传的经验药方,则归入“经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有经方11家,274卷。但是,很可惜,那么多记载经方的书籍,由于战乱等原因,今天已经无法看到了。不过,在一部书里保存了许多具有极高临床实用价值的古代经验方。这就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经方之祖
张仲景是东汉时代的人,据说他曾经当过长沙太守,后来因为当时疾病流行,死亡率很高。他原本人丁兴旺的大家族,在近十年中,竟然死亡了三分之二,而其中因伤寒这种发热性疾病导致死亡的占到了70%。家族的不幸,促使张仲景发愤研究医学,他一方面研究了许多前人留下的医学著作及其治病的经验教训,一方面到处收集临床有效的经验方药,用他的话说,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这个“众方”,就是经方的另一种称呼,所以说,《伤寒杂病论》集中了汉代以前经方的精华,后世称其为“经方之祖”,这一点也不过份,因为经过1700多年的临床验证,《伤寒杂病论》的临床指导价值是举世公认的,书中所记载的经方的临床疗效也是确确实实的。需要说明,张仲景在写完《伤寒杂病论》不久,就由于频繁的战乱,这本书就散失了,幸亏西晋的大医学家王叔和,花了许多力气将《伤寒杂病论》中有关伤寒的部分收集起来,编成了《伤寒论》。以后,到了北宋,《伤寒杂病论》中杂病的部分,又被人在古书堆中发现了,经过编校整理,改名《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的传世,对于经方的传播和应用,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要研究经方,不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是绝对不行的。
经方与时方
历史上与经方相对的有“时方”这个名称。所谓时方,就是宋元以后的方剂。也指近代医生师承授受的常规方、流行方、通套方。时方就像时装一样,是指当时流行的比较通俗的一些新创制的配方。与经方相比,两者有着一定的差异。
第一,方剂形成上的远近之别。在方剂的来源上,经方多从单味药发展而来,由药物发展为方剂,经过千锤百炼,包含了古人的实践经验,形成的过程相当缓慢,决非出自一人一时之手,可以说凝聚着无数智者的心血,比如桂枝汤,究竟是谁发明的,已经无法考证。仲景方,并不是指仲景个人的经验方,而是他收集整理的古代经验方;时方虽也或多或少的有经方的痕迹,但更多的是宋元以来的某位医家,根据当时的医学理论或哲学思想,在结合地区的用药习惯和医生的用药经验,依理—法—方—药的程序,君臣佐使的原则创制而来的,形成的过程较短,有些尚需实践的检验。
第二,药物组成上的多寡之别。经方的味数甚少,以《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而言,1味药的有15方,2味药的有40方,3味药的有45方,4味药的有30方,5味药的有28方,合起来有160余方,而两书去除重复,共有方281首,可见5味药以下的小方已经占总数的半数以上。时方也有小方,但大多数是大方,目前中医处方用药动辄12味以上,体现了这种特点。
第三,在药物选择上的峻缓之别。经方多用药性较猛,带有偏性的药物,所谓“药不瞑眩,厥疾不瘳”,轻如麻黄桂枝,重如大黄附子,毒如乌头巴豆,剧如芫花大戟;而时方则不然,多用补药和食物,如熟地、人参、石斛,如菊花、梅花、厚朴花、代代花,如丝瓜络、荷叶梗、扁豆、黄豆,以及牛肉、鹿筋、羊肾、猪肚,皆入药。
第四,在适应症上的隐显之别。经方的主治比较明确,具体,每味药均有其主治;时方所主治的则是“阴虚”“阳虚”“水亏”“火旺”“上实下虚”“一切风”“五劳七伤”等病理概念,它的适应范围比较泛滥,如九味羌活汤,张元素说,“此方冬可以治寒,夏可以治热,春可以治温,秋可以治湿,是诸路之应兵也”。
第五,在方剂结构上松紧之别。经方相当严谨,动一药即换一名,甚至改一量即换一名,主治与功效也随之发生变化。体现了严格的构效关系,表现出古典朴素的结构美。而时方则比较松散,加减繁多,许多时方仅是罗列了一些治疗这类疾病的基本药物,如九味羌活汤条下规定,“视其经络前后左右之不同,从其多少大小轻重之不一,增损用之”。
第六,在研究方法上的证机之别。经方可以通过以方测证,以药测证的方法研究其主治,其疗效经得起重复;时方的研究则必须研究病机,然后才能识其大意,所谓方义,研究到最后往往千篇一律,云里雾里。疗效的可重复性也不能令人十分满意,最后只得以中医是辨证论治为由搪塞作罢。
与《伤寒论》《金匮要略》方相比而言,后世的许多方剂均属于时方,尤其是金元以后医家的创制的新方,清代的温病方,当代一些医家的经验方,都可以归于时方的范畴。这些新的配方,虽然有的尚缺乏较长时间的考验,在适应症和用量服法等发面尚待积累经验,但从本质上来说,也属于经验方的范畴,则是不够成熟罢了。但是,历史上却有些医家由于学术观点的不同,或者知识结构的不同,临床经验的差异,对经方或时方产生了各自的偏爱。有的推崇《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经方,凡是后世的处方一律排斥;有的则不研究古代经方,不吸收历代相传的配方经验,或仅仅承袭家传或师授的一家之说,或师心自用,随意创制新方。这两种思想倾向,都不利于中医学术的发展。正确的态度是,在掌握好经方的基础上,注意吸收和利用后世经验方,以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为什么要提倡经方?
第一,经方是中医学的精华。中医学的发展是靠无数人的自身试验,靠经验的积累才能缓慢地发展的。前人的经验是后人实践的基础。历史是检验和加工医学经验最好的工具。所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许多经方之所以必须掌握,就因为它们经过的历史最长,服用过的人最多,有关这些经方应用的规律说得最明白,对它们的毒副反应了解得也最清楚,其疗效也最可靠。也就是说,经方是经过数千年实践检验被证实了的经验方。比如桂枝汤,据说是商朝的伊尹创制的,现在我们的医生还在使用,我用桂枝汤治疗心脏瓣膜病,效果就很好。再如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上的处方,但是不仅古人是常用方,今天依然是常用方,许多免疫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肝胆病,发热性疾病都在使用小柴胡汤。而且,不仅我们中国人用,日本人也用,韩国人也用。对于这些千古相传的名方不用,岂不可惜?时方中不乏好方,如玉屏风散,如补中益气汤,如藿香正气散等。虽然有不少处方的适应症不够明确,剂量及煎服法与疗效的关系也说的不是很清楚,但毕竟已经成方,只要在临床认真探索,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这些时方也将成为新的经方。问题是现在为数不少的临床医生,全然不顾中医处方的原则,随意处方,往往一张处方中药物达15、6味,甚至几十味,完全没有处方的结构,也不了解药物配伍以后相互之间的反应如何,对患者服药以后的效果心中也没有一点数,这种临床态度是不可取的,对于这种“时方”,我们不仅不提倡,还应坚决反对。所以说,提倡经方是中医学术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再说,经方是配方的基础。方是药物的配伍结构。古人认识疾病,是从一个一个症状开始的,如发热啦,头痛啦,腹泻啦,呕吐啦,等等;用药,也是一味一味药开始用的,后来发现疾病常常是多种症状出现,或先或后,或同时并见,于是有了病名的概念,如伤寒啦,痞啦,痢啦、臌啦,等等。然后,用药也有了变化,不单是一种药物,几种药物相加使用,经过不知多少人的实践,也不知过了多少年代,慢慢这种配伍的结构趋于稳定,于是有了方名。如桂枝汤、麻黄汤、小青龙汤、大柴胡汤、温经汤等。这些经方,就像棋手必须熟读棋谱,画家必须熟识画谱一样,经方成为医生处方用药的基础和原则。就是当今常用的时方,也无不是在经方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例如大家熟悉的温胆汤,就是从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味而来的;清代名医王清任的著名验方血府逐瘀汤则是四逆散的加味方。清代名医叶天士的椒梅汤、连梅汤等,就有乌梅丸的影子;藿香正气散则是半夏厚朴汤的变方。所以,后世许多名医,都十分强调熟读《伤寒论》《金匮要略》,道理就在这里。
经方还有许多特点:第一,随证治之。经方治病的基本原则是方证相应。《伤寒论》所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也就是说,应用经方治病,必须严格遵循其适应症,这些适应症,比较客观具体,可以通过望闻问切的手段来确定。方证就是经方的适应症或主治,是指示医生应用经方的目标。目标不明确,方药再好,也不易取效。所以,中医非常强调对症下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对适应症的描述,虽然言词古朴,叙述简略,但是比较客观,经过后世许多医家的充实和完善,许多经方的方证已经基本明确。如大柴胡汤证的“心下按之满痛”,炙甘草汤证的“心动悸、脉结代”等。第二,用药精炼。《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处方,药物较少,大多在2—7味之间,对于理解经方的结构,对于临床疗效的观察以及现代药理研究和新药的开发,都带来极大的便利。特别是许多2-4味的小方,更是后世组方的基础,可称为方根。第三,价格低廉。经方使用的药物大多为常用药,其中植物药居多,再加上处方药味少,所以价格比较低廉。我常用大柴胡汤原方治疗胰腺炎,柴胡、黄芩、半夏、大黄、枳实、芍药,加上生姜、大枣,每天只要3元多钱!桂枝汤则更便宜,每天1元就够了。
古方能治今病吗?
这是一个老问题。我的看法是,第一,经方是古人当年临床经验的结晶,经方所治疗的疾病,也是当年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疾病谱的变化,今天,古代的许多疾病消失了,古人没有见过的新的疾病出现了。但是,也不能说今天我们人类所患的疾病完全与古代不同,如现在依然可见的疟疾、痢疾,就是非常古老的疾病。所以,不能笼统地说古方不能治今病。第二,经方的许多主治,大多是针对人体在疾病中的反应状态,如恶寒与否,出汗与否,口渴与否,大便的通或结,小便的利与不利等等,这些着眼点,与人的生理病理的基本状态有关。出现人类到现在已经有数十万年的历史了,而张仲景离今天仅仅1700多年,这个时间段中我们人类的体质变化并不明显,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对于外界的各种刺激的反应在总体上没有多少区别。就如我们与古人一起去洗桑拿浴,大家都会大汗淋漓;如果大家吃大黄,恐怕都会大便次数增加。所以,由于经方重视机体的反应状态,所以,古方未必不能用于今人的疾病,就是现代病的艾滋病,只有有症状和体征,就有使用经方的机会。据报道,日本的医学家已经证明使用小小柴胡汤治疗艾滋病有效。这就是因为虽然中医不认识艾滋病,但艾滋病所出现的消瘦、低热、食欲不振、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与小柴胡汤证的“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相似。经方治疗的目标不是病原体,而是患病的“人”。这就是古方可以治疗今病的理论基础。
经方有毒副反应吗?
凡药三分毒。经方所使用的药物,都是一些经典的药物、常用的药物,所以,有毒性是必然的。但是,要回答经方有无毒副反应?这个问题,就不是那么简单。副作用的产生的因素,不能仅仅孤立地考虑药物本身,需要结合患者的体质、疾病,还需要考虑经方中药物的配伍、剂量、煎服法、护理措施等。在使用经方中,如果将各种因素都考虑到了,而且找到了比较合适的位置,可以减轻或不出现毒副反应。比如使用大青龙汤,由于该方中的麻黄剂量相当大,达6两,所以发汗作用强烈,有出现过汗、心悸、肌肉跳动、四肢冰冷、烦躁、不得眠等副作用。如何避免呢?张仲景指出,一是要认清主治,即“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二要认清禁忌症,即“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三是掌握服药剂量,“一服汗者,停后服”;四是注意服药后反应,并采取抢救措施,如“汗出多者,温粉粉之”。大青龙汤是发汗的峻剂,所以张仲景对其注意点说得很清楚。有些经方,张仲景并没有明确其注意点,这也并不表明是无毒安全的,特别是现代临床大多是长时间服用中药,与古代中病即止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出现毒副反应的机率在增加,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由于古代文献中对经方的主治证与禁忌症还说得不很清楚,需要我们谨慎地开展临床研究。
如何判定经方的疗效?
经方的疗效,由以下两方面组成,一是客观指征的变化。比如出汗、浮肿消退、大便畅通、气喘平、脉搏由沉伏转为平缓有力、舌苔有厚变薄等,如桂枝汤服用以后的“遍身执执微似有汗”,大陷胸汤服用后的“得快利”,通脉四逆汤服用后的“脉即出”等。除这些传统的疗效标准外,现代临床理化指标也应重视,如大柴胡汤与血脂水平,泻心汤与血小板数的增减,半夏泻心汤与幽门螺旋杆菌等。二是自我感受的好转,如食欲增加,胸闷消失、咽喉异物感消失、情绪好转等。这是经方有效与否的重要传统标准,因为许多经方的方证大多以自我感受为依据,如半夏厚朴汤证的“咽中如有炙脔”,小柴胡汤的“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三是生存质量的提高以及寿命的延长等。前两者是目前常用的,后者很重要,但指征不是很明确,需要研究和探讨。
对经方的疗效指标,需要与医患双方共同商定,医生要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了解患者就医的动机和目的,了解患者目前最痛苦的症状,最迫切的愿望,最需要医生给以解决的问题,然后根据对疾病及体质的判断,根据经方应用的临床经验和报道,遵循临床应用经方的证据,对经方的预期效果作出预测,即服用经方有无效果?有何种效果?疗程多长?有无副反应?然后与患者进行沟通,达成共识以后,就能做到互相配合,在复诊时可以对经方的疗效作出有效、显效、无效的判断。
经方不流行的原因
目前经方还不很流行,使用经方的医生也不很多,千古良方不得广用,其原因何在?我们认为有三种可能:
一曰不敢用。经方是双刃剑,对证则效如桴鼓,误用非但无效,还能伤人。与其担风险,不如不用。
二曰不想用。经方味少药贱,对医者而言,不仅回扣少,往往病人也因药贱而怀疑轻视,因此,不如开大方,既取悦于病家,又增加经济效益,何乐不为!
三曰不会用。用经方须熟悉药证方证,最好应有专门传授,并加上细心体会,其经验性及实践性极强,若仅懂一些所谓功效方义,往往貌和神离,难以有确切疗效。
我认为,第一二种人不是很多,更多的是第三种人。让大家了解经方,运用经方,是振兴中医的当务之急!
学习经方的三大关键
第一 ,抓药证。
药证,是中医用药的指征和证据。如用麻黄的指征和证据,为麻黄证;用桂枝的指征和证据,为桂枝证。用柴胡的指征和证据,为柴胡证。这是古已有之的命名方法,《伤寒论》中就有“桂枝证”“柴胡证”的提法。一个萝卜一个坑,一味中药一味证。严格的来讲,都有其特异性的指征和证据。而不是象有些人理解的补气药,人参、黄芪一把抓,用活血药,当归、川芎、牡丹皮、桃仁一起上。
药证是必效证。即按照药证用药,必定有效,是指服药后必定能解除因疾病导致的痛苦。这种痛苦,可能是肉体的痛苦,也可能是心灵上的痛苦。换句话说,有效,是给人以舒服。这是中医追求的有效的最高境界。如黄连、山栀除烦,甘草、桂枝定悸。他并不局限在客观指标的变化上。因为,药证是以“病的人”为前提和背景的。
药证是那里来的?药证的认定不是来自理论的推测,也不是来自动物实验的数据,而是中国人几千年中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结晶,是经中国人用自己的身体亲自尝试得出的结论。你可知道巴豆大毒的代价?小青龙汤治愈了多少咳喘?小建中汤治愈了多少中虚腹痛?
药证是应用天然药物的指征和证据。天然药物成分极其复杂,下咽后究竟起到何种效应?要真正解明其中奥秘,相当困难。所以,使用这些已经流传了几千年的老药,也必须尊重前人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和久经实践证明的事实。如果使用新的制剂,那这些药的可靠性就大打折扣了。也就是说,你用饮片汤剂,必须弄清药证。
药证是来源于实践的经验总结,每个具体的药证所涵盖的面是不一致的,有的药证是单个症状;有的药证则是综合征;有的就是病,有的则是一种体质或体质状态。换句话说,中医治病,并不是单纯的辩寒热虚实阴阳表里,辩气虚血虚,辩脾虚肾虚。举例来说,甘草治咽痛,桃花汤(赤石脂干姜粳米)治虚寒滑脱血痢,就是取赤石脂的吸附和对肠膜的局部保护作用,(赤石脂含有硅酸铝及铁、锰、钙的氟化物),是对证疗法;竹叶石膏汤用人参、麦冬、甘草、半夏以养阴,更有粳米以支持营养,主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是支持疗法;黄连治痢,白头翁治阿米巴痢,属对抗疗法;小建中汤用饴糖,大建中汤用白蜜,属食物疗法;甘草泻心汤就是治疗白塞病的专方,桂苓五味甘草汤就是治疗肺气肿的专方,半夏泻心汤是治疗热痞(多见于浅表性胃炎伴幽门螺旋菌感染者)的专方。甘草就是治疗心律失常的专药,属专治疗法;桂枝汤只要脉弱自汗就能用,四逆散只要胸胁苦满、四肢冷、腹中痛者就能用,故使用面非常广,属通治疗法。还有体质疗法,更是有独到之处。如黄芪就是一种体质性用药,柴胡也是一种体质性用药。经方的思路朴实无华,也是符合临床实际的。所以,回到药证这个层面,我们会发现中医的世界原来很精彩!
第二、抓配伍。
配伍是经方中最富有魅力的部位。古人用药,本是单味,后来逐步发展了,知道复方可以提高疗效,可以减轻副反应,可以矫味,于是有那麽多的处方发明。一加一等于几?高明的中医能做出大于二,甚至大于三。这些配伍的结构,是学习经方的关键。比如小青龙汤,关键是细辛、干姜、五味子;小柴胡汤,关键是柴胡甘草,从原文的加减法就可以看出这个结构。麻黄要配伍甘草,石膏要配伍甘草,这个通过统计可以看出。附子干姜甘草治虚寒证,本是四逆汤,是经典配伍,可以矫味,可以增食欲,可以护胃气,来源于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旋复代赭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等。黄芪桂枝芍药,治身体不仁疼痛、自汗、浮肿、小便不利;桂枝甘草,治动悸;桂枝甘草茯苓,治眩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治脐下悸、胸中悸、失精的惊悸;桂枝甘草人参麦冬阿胶,治虚悸;半夏茯苓生姜,治眩呕而悸;黄连黄芩,治烦热而心下痞;枳实芍药,治腹痛便秘;大黄桃仁桂枝,治少腹痛、便秘;半夏厚朴,治腹满呕吐等等。《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那些小方,是经方的精华,应当多研究。如四逆汤、桂枝汤、承气汤、芍药甘草汤、四逆散、枳实芍药散等,均是千锤百炼的经典配伍。后世许多方剂无不在此基础上衍化而来,是我们开发新药,创制新方的最佳选择。
前人说,中医有两种病,一是有方无药,即知道用成方而不知变化,是谓有方无药;一是有药无方,即缺乏配伍的规则,组合零乱,叠床架屋,当然效果不好。这种问题的产生,第一是基础不扎实,所谓“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没有学好经方,药证不明,配伍无法,临床所据不是道听途说,就是主观想象。第二是临床思维僵化,所谓“各承家技,始终顺旧”。如处方的用药大概均是14味,每病如此。每人如此,每日必如此。而不知医学是科学,不是艺术,不可凭个人喜恶。以经典汤方而论,有少至一味者,如甘草汤,多则如温经汤,12味者,变化很大,完全依据病情需要而配伍。所以学习经典配伍,可以使处方精练,组方严谨,犹如作古文,加一字嫌多,减一字嫌少,处方到如此境界,也可算好方了。
第三,抓药量。
量效关系,是研究经方的又一关键。仲景用药,极为重视用量。麻黄附子细辛汤用于温经散寒,附子用一枚,大黄附子汤治胁下偏痛,附子则用三枚,是附子量越大止痛越明显。再如半夏,大剂量(2升)治呕吐不止,方如大半夏汤,,而小剂量(半升),仅治恶心呕吐或喜吐、咳喘、胸满、噫气、心悸和声哑,方如旋复代赭汤、小陷胸汤、竹叶石膏汤、半夏泻心汤等;黄连大量除烦,方如黄连阿胶汤,量至四两,而小量除痞,量仅一两;大黄大量(4-6两),治腹痛便秘、其人如狂,配枳实、厚朴、芒硝、甘遂,方如大承气汤;小量(1-2两),治身热、发黄、心下痞,吐血衄血,配黄连、黄芩、山栀、黄柏,方如泻心汤,茵陈蒿汤;中量(3-4两)治少腹急结、经水不利,配桃仁、丹皮、水蛭、地鳖虫,方如桃核承气汤、抵当汤。再如厚朴,大量(8两)治腹胀满,方如厚朴半夏生姜甘草人参汤、厚朴三物汤;小量(2-4两),治咳喘、咽喉不利,方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半夏厚朴汤。白芍大量(6两),治挛急,方如芍药甘草汤,小量(3两)和营卫,方如桂枝汤。柴胡大量(半斤)治寒热往来,小量治胸胁苦满。
经方的绝对剂量目前说法不一,教材通行折算为一两=3克,而柯雪帆认为一两=15.6克,日本药局方则以一两=2克算,所以我比较强调相对剂量,即方剂中各味药物用量的比例。药物的绝对量总结了仲景的用药经验,反映出汉代以前用药的趋势,而药物的相对剂量则体现出组方的法度和配伍规律。方剂功效的大小,无疑受到药物绝对量的影响,但方剂整体功效的发挥,必然受到药物间剂量比例的影响。例如,桂枝汤中桂枝芍药之比为1:1,为调和营卫剂,而桂枝芍药的比例调整为1:2,则变为缓急止痛的桂枝加芍药汤了。麻黄汤、葛根汤中麻桂比例为3:2,则发汗作用并不强,仅治身痛、无汗而喘等,而麻黄桂枝比例为3:1的大青龙汤,则具有强烈的发汗作用,仲景不仅说明“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而且在方下又强调“一服汗,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可见剂量的变化,对方剂的功效发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使用经方,必须重视剂量。量该重则重,该轻则轻,本不以用药习惯而定。如果均是10克则有违经方规则了。至于影响药量的因素,则除了疾病以外,还有体质、配伍、药物质量、炮制、煎服法等因素,临床变化因素极多,尚难以说明,各家自有经验。
学经方还应注意的问题
要学好经方,还应澄清一些模糊认识。
一是认为中医先理法后方药,看病必先理论。实际上,中医临床思路试药—方—法—理。没有药,那有方,没有方,那有理法?
二是遇见病人先考虑那里虚?不知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虚处受邪,其病则实!
三是中医本不求每证必有脉舌相应。黄芪证就不看脉,附子就可以不看舌,但必看脉;细辛关键是恶寒不渴,口不渴舌滑是鉴别要点;
四是不可被那些所谓的“理论”障目,见便血,便认为是脾不统血;见小便不利,就认为是中气不足;见胃下垂,就认为是中气下陷;见久病,便谓虚;见高血压,便谓肝阳亢;见冠心病,便谓瘀。临床实际,岂有此理?
五是不可先议药,后议病。即见大黄黄连,即畏其苦寒伤中;用地黄阿胶,就畏其滋腻碍胃,见桃仁红花,又畏其破血动血,见柴胡葛根,又畏其劫肝阴,伤胃汁。见人参黄芪,又畏固表碍邪。见麻黄桂枝,畏其辛温动血。有如此毛病的人,那能开什麽方?无非是竹茹丝瓜络百合代代花白扁豆罢了。
六是古方不能治新病。此说貌似革新,但其中有一隙未明。疾病谱是不断变化的,但人在疾病中的反应方式是不变的,各种症状是不变的,经方中有许多根据“病的人”的效方,可以说是几千年不变的。用曹颖甫先生的话来说,是“仲师之法,今古咸宜”。
七是经方难学。使用经方并不难,清代医学家柯韵伯说过“仲景之道,至平至易;仲景之门,人人可入”(《伤寒来苏集》)。《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证,论述简洁实在,无空泛之谈,只要认真研读,反复对比,多向老中医学习讨教,多与同行交流,并在临床上反复运用,自然可以达到左右逢源的地步。曹颖甫先生是自学的,他对经方的推崇,就来自临床的大胆实践。他用大承气汤治疗邻居老妪便秘腹胀而拒按而脉实者,用大剂附子理中汤治疗先母洞泻,用大黄牡丹汤治疗潘氏肠痈,他还亲自尝试了白虎桂枝汤治愈寒热的疗效。他在临床上反复验证,使他运用经方十分娴熟,屡起沉疴。在上海期间,“用经方取效者,十之八九”(《经方实验录·自序》),从而在名医云集的上海独树一帜。
八是经方有副作用,害怕。使用经方也不必害怕。“药不瞑眩,厥疾勿瘳”,凡是药物就有一定的副作用,只要方证相应,剂量适当,调剂科学,是不会有副作用或很少有副作用的。长期以来,中医界流行先议药后议病的风气,脱离具体的病人和病情来谈药物的优劣,这是需要批判的。
总之,提倡经方,不仅仅是单纯的临床技术问题,而且涉及到科学思想、医疗道德、人才培养、科研方法等关系中医发展的诸多方面。只有这样认识经方,才能充分认识经方派的历史功绩,充分认识提倡经方的现实意义。
(本文的部分内容曾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常熟市中医院、江阴市中医院等演讲,并曾刊载《江苏中医杂志》2003年第1期)
刘渡舟教授《新编伤寒论类方》歌诀选
经方方剂 • 经方梦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452 次浏览 • 2016-01-18 21:10
桂枝汤类方歌(二十一首)
一、桂枝汤: 桂枝汤方桂芍草,佐用生姜和大枣。
啜粥温服取微汗,调和营卫解肌表。
二、桂枝加葛根汤: 桂加葛根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
解肌驱风滋经脉,用治柔痉理不殊。
三、桂枝加附子汤: 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弦。
汗漏不止恶风甚,肌肤麻木卫阳寒。
四、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意何居,胸满心悸膻中虚。
若见咳逆和短气,桂甘姜枣治无遗。
五、桂枝去芍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避阴寒,加附助阳理固然。
脉促无力舌质淡,胸痹治法非等闲。
六、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加麻杏名各半,肌表小邪不得散。
面有热色身亦痒,两方合用发小汗。
七、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二麻一名合方,寒热如疟治法良。
大汗之后表未解,去邪同时正亦匡。
八、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加麻膏量要轻,热多寒少脉不丰。
小汗法中兼清热,桂二越一记心中。
九、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桂枝汤中去桂枝,苓术加来利水湿。
小便不利心下满,颈项强痛热翕翕。
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加厚朴杏子仁,喘家中风妙如神。
如今肺炎求治法,媲美麻杏说与君。
十一、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桂枝加参新加汤,增姜加芍效力彰。
身疼脉沉非表证,血虚营弱汗多伤。
十二、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补心虚,两手叉冒已浇漓。
汗多亡液心阳弱,药少力专不须疑。
十三、小建中汤: 桂加饴糖小建中,倍加芍药方奏功。
虚劳里急心烦悸,伤寒尺迟梦失精。
十四、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桂枝去芍恐助阴,痰水犯心狂躁纷。
龙牡安神桂枝助,蜀漆涤饮有奇勋。
十五、桂枝加桂汤: 桂枝加桂剂量增,奔豚冲心来势凶。
平冲降逆解外寒,补心代肾立奇功。
十六、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组成方,龙牡加入安神良。
心悸同时兼烦躁,补阳宁心效果彰。
十七、桂枝附子汤: 桂枝附子寒痹痛,去芍加附量要重。
扶阳散寒应兼顾,脉浮虚涩是其应。
十八、去桂加白术汤: 去桂加术大便硬,寒湿相搏身疼痛。
术附姜枣加甘草,三阴都尽冒始应。
十九、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加芍腹痛诊,此病原来属太阴。
慢性菌痢久不已,脉沉弦缓是指针。
二十、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大黄治腹痛,太阴阳明表里病。
调和气血泻结滞,胃弱之人宜慎用。
二十一、桂枝人参汤: 人参汤方即理中,加桂后煎力方增。
痞利不解中寒甚,温中解表建奇功。
麻黄汤类方歌(八首)
一、麻黄汤: 麻黄汤治太阳寒,麻桂杏草四味联。
表实无汗头身疼,脉紧气喘更恶寒。
二、大青龙汤: 大青麻杏石膏枣,桂姜相加七味好。
不汗烦躁身疼痛,饮流四肢肿胀讨。
三、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用麻黄,桂芍辛味与干姜。
半夏炙草同剂量,表寒里饮病为殃。
四、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杏石甘四味施,汗出而喘肺热居。
身热脉数证方是,不恶寒兮别桂枝。
五、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黄连轺赤豆汤,湿热兼表身发黄。
麻翘姜辛梓皮枣,杏仁赤豆煮潦浆。
六、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太少两感用此方。
发热恶寒脉不起,温经解表有专长。
七、麻黄附子甘草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伤寒两感阳气伤。
此方原来无里症,助阳发汗保安康。
八、麻黄升麻汤: 麻黄升桂汤芍姜,知膏天冬苓术黄。
归蕤炙草十四味,寒热并用和阴阳。
葛根汤类方歌(三首)
一、葛根汤: 葛根桂枝加葛黄,无汗项背几几强。
二阳合病下利治,刚痉无汗角弓张。
二、葛根加半夏汤: 葛根加夏病二阳,下利呕逆表邪强。
疏表解肌利肠胃,合病治法好思量。
三、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芩连加甘草,协热下利喘汗宝。
清热生津解表里,葛根用至八钱好。
抵当汤类方歌(三首)
一、桃核承气汤: 桃核承气硝黄草,桃仁桂枝五药讨。
太阳蓄血腹痛急,其人如狂功效好。
二、抵当汤: 抵当汤中用大黄,虻虫桃蛭力最强。
少腹硬满小便利,攻瘀逐热治发狂。
三、抵当丸: 抵当丸即抵当汤,捣药成丸煮水浆。
连渣服之只一颗,缓攻瘀血正不伤。
栀子豉汤类方歌(七首)
一、栀子豉汤: 栀子豉汤治虚烦,懊恼颠倒不得眠。
呕吐少气加姜草,胸窒结痛药不添。
二、栀子甘草豉汤: 见栀子豉汤方歌内
三、栀子生姜豉汤: 见栀子豉汤方歌内
四、栀子厚朴汤: 栀子厚朴药有三,栀子厚朴枳实煎。
心烦腹满分上下,清烦泻满两证兼。
五、栀子干姜汤: 栀子干姜治心烦,身热不去泻又添。
寒热并用分上下,清热温寒一方肩。
六、枳实栀子豉汤: 枳实枝豉劳复宝,食后再加大黄好。
酒疸心热且懊 ,栀子大黄力能讨。
七、栀子柏皮汤: 栀子柏皮湿热黄,发热尿赤量不长。
栀子黄柏兼甘草,清热祛湿好思量。
陷胸汤类方歌(六首)
一、大陷胸丸: 大陷胸丸法最超,半升葶苈杏硝调。
项强如痉君须记,大黄甘遂下之消。
二、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遂硝黄,心下硬痛脉紧强。
热气内陷水热结,小有潮热要参详。
三、十枣汤: 十枣汤治胁下水,心下痞硬胁痛锐。
甘遂芫戟研细末,枣汤煮浓服钱匕。
四、小陷胸汤: 小陷胸汤大瓜蒌,半夏黄连三药投。
痰热胶结心下痛,利痰清热服之廖。
五、白散: 白散三物巴桔贝,寒实结胸此方贵。
或吐或利分上下,中病即止莫伤胃。
六、瓜蒂散: 瓜蒂散是涌吐方,胸中痞硬痰邪猖。
气冲咽喉不得息,蒂豆研散调豉汤。
泻心汤类方歌(六首)
一、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芩连姜,人参草枣合成方。
心下痞满兼呕吐,去渣重煎调胃肠。
二、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黄连泻心汤,黄芩黄连和大黄。
清热泻痞沸汤渍,擅治烦躁吐衄殃。
三、附子泻心汤: 附子泻心芩连黄,恶寒汗出痞为殃。
专煎轻渍须记住,泻热之中又扶阳。
四、生姜泻心汤: 生姜泻心是良方,胃中和不痞为殃。
噫气下利芩连草,参枣半夏与二姜。
五、甘草泻心汤: 甘草泻心用芩连,干姜半夏参枣全。
心下痞硬下利甚,更治狐惑心热烦。
六、旋复代赭汤: 旋复代赭痞在中,噫气不除饮气冲。
参草姜枣半夏予,赭轻姜重方奏功。
甘草汤类方歌(四首)
一、甘草汤: 甘草名汤咽痛求,生用一两不多收。
莫道此是中焦药,清解少阴效最优。
二、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少阴虚,心悸脉结证无疑。
麦地麻胶桂姜枣,清酒与水煎法奇。
三、甘草附子汤: 甘草附子汤四味,桂枝白术药方备。
骨节掣痛不可近,恶风短气阳虚最。
四、甘草干姜汤: 甘草干姜二药齐,温肺运脾暖四肢。
金匮用以治肺痿,咳嗽多涎尿也遗。
苓桂术甘汤类方歌(六首)
一、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苓桂术甘温药方,气上冲胸水为殃。
头眩心悸阴邪重,咳嗽短气功效彰。
二、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苓桂枣甘伏水邪,脐下悸动用则确。
或者上冲发奔豚,甘澜水煮效方捷。
三、茯苓甘草汤(苓桂姜甘汤): 茯苓甘草与桂姜,胃中停水悸为殃。
气趋小腹或成泄,健胃泻水厥亦良。
四、五苓散: 五苓苓桂泽猪术,水停膀胱津不输。
口渴心烦尿不利,饮入则吐脉来浮。
五、猪苓汤: 猪苓汤治少阴虚,热与水蓄烦呕居。
小便不利口又渴,泽胶猪茯及滑石。
六、文蛤散: 水巽原逾汗法门,肉上粟起更增烦。
意中思水还无渴,文蛤磨调药不繁。
黄芩黄连汤类方歌(四首)
一、黄芩汤: 黄芩汤治太少利,腹痛急迫脉弦细。
黄芩白芍甘草枣,清热和阴平肝逆。
二、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黄芩原方加夏姜,呕吐下利胃肠伤。
太少合病邪热淫,苦降辛开治少阳。
三、黄连汤: 黄连汤内参连草,姜桂半夏和大枣。
胃中有寒心胸热,呕吐腹痛此方宝。
四、黄连阿胶汤: 黄连阿胶治少阴,烦躁不寐脉数频。
舌尖如梅是的候,芩连芍胶黄搅匀。
白虎汤类方歌(三首)
一、白虎汤: 白虎烦渴用石膏,大热汗出脉滔滔。
知粳甘草四药足,清气生津润枯焦。
二、白虎加人参汤: 白虎加参气阴伤,烦渴脉大饮水浆。
汗出过多脉成芤,背微恶寒舌焦黄。
三、竹叶石膏汤: 竹叶石膏气阴伤,病后虚羸呕逆方。
不欲饮食参草麦,粳叶石膏半夏匡。
承气汤类方歌(六首)
一、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用大黄,芒硝甘草三药偿。
胃气不和心烦热,便燥谵语舌苔黄。
二、小承气汤: 小承气汤朴枳黄,便硬谵语腹胀详。
识得燥结分轻重,脉滑不紧用此方。
三、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硝黄,厚朴枳实四药强。
潮仍霍蒸氵戢氵戢汗,腹满硬痛峻攻良。
四、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效果好,大便秘结津液少。
枳朴大黄泻胃强,麻杏芍药滋脾约。
五、蜜煎导方: (方歌见下)
六、猪胆汁灌方: 蜜煎熟后样如饴,稍冷搓挺四寸余。
温纳肛门润肠燥,古法导便叹惊奇。
津亏有热便不出,猪胆一枚方相宜。
胆汁调醋灌肠内,虚家便秘见效奇。
柴胡汤类方歌(七首)
一、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解少阳,胸满胁痛呕吐详。
口苦咽乾目眩是,柴芩参草枣半姜。
二、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大黄枳,柴芩姜夏芍枣宜。
少明合病气火郁,呕吐口苦心下急。
三、柴胡加芒硝汤: 小柴加硝两解方,芒硝后煎入药良。
曰晡潮热胸胁满,调和胃胆利少阳。
四、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两方合,善治太少两经疴。
心下支结关节痛,初期肝硬亦能和。
五、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姜痛胁背,大便不实尿欠利。
阳邪向阴气化衰,柴芩姜桂草粉蛎。
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加龙牡桂丹铅,大黄茯苓记要谙。
减去甘草铅要裹,胸满烦马敬小便难。
七、四逆散: 柴芍枳草四逆散,肝郁气结肢不暖。
脉沉而弦胸胁痛,随证治疗须加减。
芍药当归汤类方歌(四首)
一、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两药投,筋挛拘急足趾抽。
苦甘化阴利血脉,滋阴柔肝效立瘳。
二、芍药甘草附子汤: 芍药甘草附子汤,汗后阴阳两俱伤。
恶寒不热应温补,芍甘和阴附助阳。
三、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治厥寒,脉细欲绝病非凡。
归芍桂甘枣通细,补血散寒治在肝。
四、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四逆加萸姜,清酒烹来效始彰。
内有久寒厥阴是,药分五次缓服康。
干姜汤类方歌(三首)
一、干姜附子汤: 干姜附子治少阴,阳虚烦躁夜则宁。
不呕不渴无表证,身无大热脉微沉。
二、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干姜芩连与人参,辛开苦降法超群
。四物平行各三两,诸凡格拒此方珍。
三、理中丸(汤): 理中白术与人参,干姜炙草四药亲。
脾阳虚衰寒湿甚,腹满吐利脉迟沉。
赤石脂汤类方(二首)
一、赤石脂禹余粮汤: 赤石禹粮两药珍,大便滑脱利不禁。
理中不应宜此法,涩以固脱是指针。
二、桃花汤: 桃花石脂米干姜,少阴下利脓血方。
温固下焦和胃气,汤末搭配力方彰。
四逆汤类方(九首)
一、四逆汤: 四逆生附老干姜,炙草将将有专长。
少阴阳虚肢不暖,吐利烦躁欲寐方。
二、四逆加人参汤: 四逆加参治何为,下利多时阴亦摧。
四逆扶阳参滋血,更取中州化精微。
三、茯苓四逆汤: 茯苓四逆少阴虚,心肾阴阳已不支。
补阳生附姜甘草,扶阴参苓两药施。
四、通脉四逆汤: 通脉四逆草附姜,加重剂量另名方。
手足厥逆吐利甚,脉搏不出急回阳。
五、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通脉四逆治亡阳,再加胆汁救阴伤。
吐已下断烦呕甚,津液枯竭用此汤。
六、真武汤: 真武名汤镇水寒,扶阳法中有心传。
附术苓芍生姜共,内惕心悸小便难。
七、白通汤: 白通汤治少阴寒,阳虚下利非等闲。
葱白四茎姜附一,加入胆尿治呕烦。
八、白通加猪胆汁汤: 白通汤治少阴寒,阳虚下利非等闲。
葱白四茎姜附一,加入胆尿治呕烦。
九、附子汤: 附子汤治背恶寒,脉沉口和阳气残。
参附苓术芍药共,更治妊娠腹如扇。
杂方类方歌(十一首)
一、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厚朴夏姜参草寻,善治腹胀妙通神。
脾气不运痰气结,三补七消法超群。
二、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治疸黄,阴阳寒热细推详。
阳黄大黄栀子入,阴黄附子与干姜。
三、猪肤汤: 猪肤斤许用水煎,水煎减半滓须捐。
再投粉蜜熬香服,少阴咽痛利且烦。
四、桔梗汤: 甘草桔梗治咽痛,消炎解毒妙堪用。
阴中伏热结於喉,切忌苦寒投此证。
五、苦酒汤: 半夏一枚十四开,鸡清苦酒搅几回。
刀环捧壳煎三沸,咽痛频吞绝妙哉。
六、半夏散及汤: 半夏研散或用汤,少阴咽痛效最彰。
半夏桂甘煎少与,微冷慢呷不用忙。
七、乌梅丸: 乌梅丸治蛔厥证,连柏干姜参归用。
川椒桂辛与附子,乌梅三百力始胜。
八、白头翁汤: 白头翁汤下利寻,黄连黄柏白头秦。
识得欲饮属内热,下重难通此方珍。
九、吴茱萸汤: 吴茱萸汤暖胃肝,呕吐涎水痛在巅。
萸姜人参与大枣,温中降逆治阴寒。
十、烧散: 近阴裤裆剪来烧,研末还须用水调。
同气相求疗二易,长沙无法不翘翘。
十一、牡蛎泽泻汤: 牡蛎泽泻治如何,下肢肿胀病未瘥。
商陆葶苈泻水结,蜀漆海藻破坚邪。
打印下载:
刘渡舟《伤寒论》讲义-(全十一讲)
经典研读 • 经方梦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6007 次浏览 • 2016-01-18 20:16
刘渡舟谈如何学习《伤寒论》
经典研读 • 经方梦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483 次浏览 • 2016-01-18 20:08
在这个基础上,再看白文(指不带注解的原文)。《伤寒论》原文,是以条文形式写成。据赵开美复刻的宋本《伤寒论》有398条之多。《伤寒论》既然用条文表达辨证论治的思想方法,因此,学习《伤寒论》就有一个理解条文和条文之间相互关系的意义而为基本要求。应该看到,《伤寒论》398条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在条文之间,无论或显或隐,或前或后,彼此之间都是有机的联系着。作者在写法上,充分运用了虚实反正、含蓄吐纳、参证互明、宾主假借的文法和布局,从而把辨证论治的方法表达无余。由此可见,学习《伤寒论》先要领会条文和条文排列组合的意义,要在每一内容中,看出作者组文布局的精神,要从条文之中悟出条文以外的东西,要与作者的思想相共鸣。这样,才能体会出书中的真实意义。白文最少看它四五遍,并对其中的六经提纲和一百一十三方的适应证都熟背牢记方有妙用。在这一阶段,可能感到枯燥无味,那也无关紧要,只要坚持下来就是胜利,这是第二步。
在熟读白文的基础上,然后就可以看注了。《伤寒论》的注家不下数百之多,看哪一家为好呢?在认识上也不一样。我以先看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为好。因为成注的优点是在学术上不偏不倚,以经解论,最为详明,说理比较中肯。成氏写的还有《伤寒明理论》和《方解》两种书,同《注解伤寒论》鼎足而立,缺一不可。所以,在看成注之前,这两种著作也应认真地看一看,才能对它选写的五十个症候,在定体、分形、析证、辨非等环节上有所认识,以加强辨证论治的方法和运用。成氏三书读完后,可以看看徐大椿的《伤寒论类方》、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尤在泾的《伤寒贯珠集》。
以上的三位注家,在伤寒学中影响很深。他们的注解,或以方归类,或以证归类,或以法归类,角度不同,而殊途同归,可以开拓思路,实有破迷解惑的作用。
柯注的优点,从原则上讲,他指出了《伤寒论》不专为伤寒一病而设,而六经辨证实能统摄百病。他的话卓识灼见,而能与仲景的思想相共鸣。他的不足之处,误把经络解为经略,又别开生面将《伤寒论》的太阳膀胱经当作心阳来论,未免牵强附会,有失仲景之旨。
尤注的魄力似逊于柯,在文字方面也不及柯氏的笔墨纵横淋漓尽致。然而,尤氏得马元一先生的真传,构思精辟,言简而赅,对脏腑经络、气血荣卫之理与正邪变化之机,上逮《内》、《难》,下历百家,而极见功夫。他比柯氏更为扎实,惜乎人之不识也。
此外,如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钱璜的《伤寒溯源集》,皆是知名之著,亦可加以涉览。
以上几个专著读后,可以再看一点综合性的作品,其中应以日人丹波元简著的《伤寒论辑义》为理想。这是第三步。
通过上述的三个步骤,而又能坚持到底,对《伤寒论》这部经典著作也就可以说学的差不多了。但是,我讲《伤寒论》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现在备起课来,还有可学的东西,还可发现自己在认识上的错误,足见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是难以蠡测的。为此,对于读这本书的人来说,切不可浅尝辄止,亦不可略有所获,便沾沾自喜而停顿不前。
归纳一下我以上所讲的内容;那就是学中医先从学习经典著作入手,不要怕难,要有一点精神;二是对于中医学的原文和汤头、药性及歌诀,既要明其义而又要背其文。不背—点书,是没有工夫可言的;三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自学不是权宜之计,而是要一生奉行;四是要树立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优良学风。这对中医来说更为重要。
方证是八纲、六经辨证的终极(胡希恕名家研究室)
中医入门 • 经方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953 次浏览 • 2016-01-17 22:16
《伤寒论》虽以六经分篇,而条文中实以八纲列辨,如论中“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是阴阳之辨;“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是虚实之辨;“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是表里之辨;“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是寒热之辨等等。由此可见,六经和八纲是辨证的一般规律。
八纲的实质
何谓八纲?八纲即指表、里、阴、阳、寒、热、虚、实。其实,在表里中间,还有一个半表半里,按数而论,应该是九纲。由于言表里,而半表半里即寓其中,所以习惯上仍简称为八纲。
表和里及半表半里:表指体表,即由皮肤、肌肉、筋骨所组成的外在躯壳。若病邪集中地反应于此部位时,便称为表证;里是指人体的里面,即由食道、胃、小肠、大肠等所组成的消化道。若病邪集中地反应于此部位时,便称为里证;半表半里,是指表之内、里之外,即胸腹两大腔间,为诸脏器所在之地。若病邪集中地反应于此,便称为半表半里证。以上表、里、半表半里三者,是固定病位的反应。
也就是说,不论什么病,其病位的反应或为表,或为里,或为半表半里。虽然,有时二者或三者同时出现,但绝对不会超越此三者的范围。
阴和阳:阴即阴性,阳即阳性。人体得了病,必定导致人体机能的改变。首先是代谢机能的改变。这种改变不是较正常太过,就是较正常不及。如其太过,则病体也必相应要有亢进的、发扬的、兴奋的……太过的病征反映出来,这类太过的病征,即称为阳证。如其不及,则病体也必相应要有衰退的、消沉的、抑制的……不及的病征反映出来,这类不及的病征,便称为阴证。所以,疾病虽然复杂多变,但概言其为证,不属于阴,便属于阳。
寒和热:寒即寒性,热即热性。如果病体反映为寒象者,即称为寒证;反之,反映为热象者,便称为热证。寒热与阴阳的关系是:寒为不及,当系阴之属,故寒者也必阴;而热为太过,当系阳之属,故热者也必阳。须注意的是:寒与热是具有一定特性的阴阳。所以,泛言阴不一定必寒;泛言阳,更不一定必热。由此可知,病有不寒不热者,但绝无不阴不阳者。
虚和实:虚指人虚,实指病实。如病体未愈,而人的精力已有所不支,病体反映出一派虚衰之象者,即称为虚证。若病势在发展,而人的精力未衰,病体反映出一派充实的征象者,便称为实证。如上所述,虚实和寒热一样,也是阴阳中的一种特性。不过,寒热有常,而虚实无常。所谓寒热有常者,是指寒者必阴,热者必阳,在任何情况下,永不变异。但虚实则不然,当其与寒热交错互见时,而竟反其阴阳,故谓为无常。如虚而寒者,当然为阴,但虚而热者,反而为阳;实而热者,当然为阳,但实而寒者,反而为阴。如此,所谓阳证,可有或热、或实、或亦热亦实、或不热不实、或热而虚者。所谓阴证,则可有或寒、或虚、或亦寒亦虚、或不寒不虚、或寒而实者。以上为八纲之梗概,必须辨认清楚。
六经出自八纲
何谓六经?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之三阳和太阴、少阴、厥阴之三阴。《伤寒论》分之六经,虽“称之为病”,其实质是证,而且是来自八纲。这是个不容混淆的关键问题。因为表、里、半表半里二者,都是病位的反应,而阴、阳、寒、热、虚、实六者,都是病情的反应。这样,表阳热实即是太阳,表阴寒虚则为少阴;里阳热实即是阳明,里阴寒虚则为太阴;半表半里之阳热实即是少阳,半表半里之阴寒虚则为厥阴。此为病情必反映于病位,而病位也必因有病情的反应而反映。
所以,无病情则无所谓病位,而无病位则也无所谓病情。如此,所谓表、里、半表半里等证,同时必伴有或阴、或阳、或寒、或热、或虚、或实的为证反映。同理,所谓阴、阳、寒、热、虚、实等证,同时也都必伴有或表、或里、或半表半里的为证反映。应该注意,由于寒、热、虚、实是从属于阴阳的。这样,无论表、里、半表半里皆具有阴阳两类不同为证的反映,三而二之为六,即病之见于证者的六种基本类型。这即《伤寒论》所谓的“六经病”。由此可见,六经出自八纲,是勿庸置疑的。
六经与八纲的关系已如上述。其临床运用是:病见之证,必有病位,复有病情,故八纲只有抽象,而六经乃具实型。正因为如此,临床辨证宜先从六经开始。《伤寒论》以六经分篇,就是这个道理。六经既辨,则表里别(定位),而阴阳判(定性),然后,再进行寒热虚实之分析(进一步定性),以明确阴阳为证。至此,则六经、八纲已俱无隐情,依此就可以制定治疗准则了。如病在表,治之以汗法;病在里,治之以或清、或下、或消、或温、或补;病在半表半里,治之以和法。
方证是辨证的终极
何谓方证?方证,即方剂的适应证;某方的适应证,就称为某方证。论中有桂枝汤证、柴胡汤证,是以方名证的范例。因此,辨方证是在辨六经八纲一般规律指导下的具体运用。例如,太阳病是病邪反映于表位的阳性证,依法当发其汗。但是,发汗的方剂很多,是否任取一种发汗方剂就能获效呢?当然不行。此时,还应当仔细地辨认方证,给以适宜的方剂才能取得预期的疗效。
譬如太阳病,若见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是桂枝汤证,则用桂枝汤即可治愈;若见发热,无汗,身体疼痛, 恶风而喘,脉紧者,是麻黄汤证,则用麻黄汤即可治愈;若见项背强急,无汗,恶风者,是葛根汤证,则用葛根汤即可治愈;若见恶寒,发热,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是大青龙汤证,则用大青龙汤便能治愈……
以上诸方,虽然都是太阳病的发汗方剂,但各有一定的适应证,如果用得其反,不但无益,而且有害,轻者变证蜂起,重者坏证丛生,此即论中所谓的“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由此可见,辨方证是六经、八纲辨证的终极,它既是辨证的具体实施,也是辨证的目的。因此,方证是辨证的尖端。因为中医治病有无疗效,相关因素较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在于方证辨得是否正确。方证为数繁多,均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中的有关条文,潜心玩索,自有所得。
给初学中医的十封信之十——正确对待中医学术中的阴阳五行(李蔚普编写)
中医入门 • 经方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173 次浏览 • 2016-01-17 21:30
在第二次通信中,我们曾经了解到中医学术在二、三千年前,即已应用了当时最进步的学说-阴阳五行,作为总结古代医学的纲领,以后这种学说继续有所发展,使中医理论更加完备,但也不可避免地参杂了一些唯心论。
近几十年来,中医学术中关于阴阳五行的学说,受到了较大攻击,有的人甚至根据中医学术中某些阴阳五行的说法,而全盘否定中医,认为是一种封建、迷信、不科学的“铁证”;近几年来,党和政府大力提倡中医,又有一些人认为中医学术全靠阴阳五行作骨架,没有阴阳五行就没有中医,强调万万不可废弃。
这是两种极端,它的方向虽然完全相反,但似乎都缺少使人信服的力量。照我们看来完全否定固然不对,全盘肯定也于中医学术的进一步发展无益,这里需要作具体分析,不作具体分析而千篇-律看待是不好的。
依我看,中医学术中的阴阳五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阴阳、五行确实概括了许多客观存在的事物,反映了事物的互相联联系、互相制约的规律性,它和事物是辨证的统一,它不是唯心论,而是朴实的唯物论,因而它不应该被否定,而应该被整理提高。比如说,一般的“阴阳”,它代表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个方面或阶段,“阳”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积极有力的、发扬状态的,外在暴露的、兴奋乐观的等现象或本质而言;“阴”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消极无力、抑制状态的、内在潜伏的。悲观消沉的等现象或本质而言。像这样-般性的“阴阳”既然是客观存在的,那有什么理由被否定呢?具体的“阴阳”如在解剖生理方面,皮肤肌表属阳(外在暴露的),内脏属阴(内在潜伏的),躯体的外侧为阳、背部为阳,躯体的内侧及胸腹部为阴:在病因方面,风、暑、火邪为阳,寒、湿邪为阴;在病状衣面以具有发扬状态为阳证,以具有消沉状态的为阴证;在病的发展过程中,前一阶段为阳、后一阶段为阴。像这样具体的阴阳也是客观存在的,它概括了事物的本质,使我们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更能掌握本质,又有什么理由被否定呢?
关于五行也和阴阳-样,它也概括了部分事物间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的规律性。此如说中医称由于精神忧郁所引起的消化障碍为“木(精神活动)克土(消化道)”;称肺病慢性阶段、消化失职而需要健胃强壮为“培土生金(肺)”;称补充大量滋养性物质以缓和某些过度亢奋状态为“壮水(营养性质)之主以制阳光”;称必兴奋强壮挽救某些虚脱症状为“益火(兴奋强壮)之原,以消阴翳”,类似这样的五行,字面上尽管看不顺眼,但它概括了实际事物的内容,有物质作基础,还是科学的。
第二种情况是:从表面上看来,它和-般阴阳五行的生克关系不符合,而实际上它概括了部分事实,比如说薛立斋氏“医贯”中有一种“出奇”的五行提法,说什么“水中补火”, “升木培土”等。从-般理论看来,水火是相反的,要补火便不能益水;木是克土的,要培土就应该抑木,但薛氏却把它反过来,和一般的见解不同,你说他是唯心论吗?不可否认薛氏著作里面有很浓厚的唯心成分,但在这里却认为它比一般习惯套用阴阳五行的人高明得多,因为薛氏根据部分衰弱病人专用补火的办法出了毛病,而在兼用滋水中促进了症状的好转,使由衰弱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所以提出“水中补火”的说法;同时薛氏也看到部分病人,经过加强神经管制机能(升木)以后,消化力大为旺盛,因而有”升木培土”的提法,像这样根据实际材料来充实阴阳五行的做法是应该被允许的,不应该把它看作怪论邪说。
第三种情况是:阴阳、五行就是一种概念,没有或绝少事实作基础,而被演绎地套在许多病理生理现象上。如“内经”里面说肺病的人“丙笃,丁死(丙,丁日属火,肺属金:火能克金,故有此说),心病的人”壬笃癸死(壬。癸日属水,心属火,水能克火,故有此说)等;“伤寒论”里面说太阳病的治愈应该在巳,未(即上午),阳明病的治愈应该申,戌(即下午)间;“内经”还说人的头所以圆,足所以方,是因为法像天地。像这些都是按照一般的五行生克关系,被机械地套在具体事物上面,反不能反映客观事物的存在和本质,不能反映事物相互间的真实关关,因而它们应该属于唯心论的范畴。
总之,阴阳五行在中医学术中有着长久的历史,它在总结中医经验,使中医学术系统化方面起过重大作用,但它有合理的核心,也有唯心的渣子,我们要识别它那一部分是合理的,那一部分是唯心的,主要是根据它是否反映了事物的规律性,是否有客观事物作基础;而且进-步还要辨明它的事物基础是多是少,以多少来判断它价值。
当然这样作,是需要相当工夫的,尤其需要有临床经验才能逐渐认识它。要想专从理论上来判断它的唯心、唯物是比较困难的。
给初学中医的十封信之九——怎样学习汤头和本草?(李蔚普编写)
中医入门 • 经方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370 次浏览 • 2016-01-17 21:29
在我们学习中医的朋友们中,有许多人是从学习“本草”(即中药)和“汤头”(即方剂)开始的。这种学习方法对不对呢?我说又对,又不对。
我在第-封信中,曾经提到:学习应该根据自己的文化水平,如果自己文化水平不太高,那么先学习一些简单的中药知识,再求深造,未尝不是一个办法,如果自己的水平较高的话,那就先应该弄清楚中医关于解剖生理、病因、病理、辨证、治则等方面的知识,再求学习本草、汤头,这样对本草、汤头才能运用自如,不致死于句下。
但是,假是自己的文化水平低,开始时就从本草、汤头入手,也还要知道一些关于中医解剖、生理、病因、病理等方面的知识;因为本草上讲的“性味”,是根据中医辨证纲领来划分的,性味“苦寒”就是说它能适应“热证”、 “实证”;性味“甘温”,就是说它能适应“虚证”、 “寒证”,因此读本草不能不牵涉到一些辨证问题;本草书上写着某药入某经、某脏、气分、血分,这就牵涉到中医的解剖生理知识,对这方面毫无所知,就想理解它的实际意义,是不可能的事;又此如说汤头里面说某方发表,但发表的方剂很多,什么情况下该用麻黄汤,什么情况下该用九味羌活汤,什么情况下该用参苏饮,不能不牵涉到中医的辨证和治则问题。总之,学习本草和汤头,不能孤立起来,需要了解-些有关的东酉才能学得进去。
单从本草本身的学习来看,有那些问题值得注意呢?我以为下面几点值得参考;
(一)药物的性味。中医重视药物的性味,就同现代医药学家重视药物的有效成分一样。古代医学家这样看法和他们当时的现实生活情况相联系的.我们知道在以往小农经济的生产条件下,自然科学不可能为医药学家提供关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正确数据,当时的医药学家不得不从药物的气味与疗效的关系中,逐渐总结出一套以药物性味为主的药理学,以掌握其对治疗作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有了这一套药理学,就可据以推测许多未经累积大量经验的药物的效用,因此它大大扩大了药物学的领城。
中药的性味说法,虽然还有它-定局限性,但在中药的科学研究还处在青黄不接的今天,依然有它的重要价值;有些本草书片面求新,只有化学成分的记载,而不屑记载它原有一套关于性味的知识,这就给青年朋友学习中药以一些不健康的影响;也有些青年朋友不知道中药和中医的密切关系,“西医为体、中药为用”,把现代医学生硬的和中药结合在一起,便以为“前进”,这是不正确的。药物的性味,古人还划分了很多很多的等级,如以“辛”为突出的药物,古人分辨“辛窜、辛烈、辛热、辛燥、辛温、辛散、辛开、辛通、辛润、辛凉”等等许多不同情况;如以”寒”性为突出的药物,则辨出“大寒、寒、微寒”等等不同的等级,这些地方,正显示着药物的特殊治疗作用,为我们研究中药有效成分提供了大量数据,所以我们对于中药性味,最宜仔细体会比较,不要得其一般而遗具体。
(二)药物的入经入脏。中药书中对某药入某经、某一脏腑的记载颇多,如张洁古“脏腑药式”一书,就完全按脏腑为纲领,把关于这-脏一腑的药物列举出来,其他如“本草纲目”、 “本草求真”等书,也都有专章讨论,可见古代医学家对这方面的知识相当丰富。
现在有一些人学习本草误以这些知识“不科学”,以为药物被吸收以后当输及全身,怎么能专入某一经,某一脏腑呢?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药物被吸收以后虽然输及全身,但它对某一经某一脏腑,是可以有它自己的特殊选择性的,而且中医所称的经络、脏腑,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参考第三封信),和今天的概念并不完全相同,中药书上所说的某药入某经某脏,就其本质意义来说,似乎在于说明某药对那些疾病较有效,因此我们丢开这些知识来学习中药,显然不是聪明的办法。
(三)药物的主治。本草上对于某一药物主治何病、何症,往住占用了很大篇幅,初学本草的朋友对这-部分的知识特别感到有趣,甚至下死工夫去记熟它,这是好的-面;但是中药的适用,往往不限于它的“主治”,甚至和它的“主治”有时看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反而奏了效,因此有人说中药的应用漫无标准,批评它为“圆珠在手,活动随人”,抹煞了药物的个性,学习中药的朋友也渐渐对这些主治感到不信任了,觉得无所适从。
中药的应用是不是漫无标准呢?肯定说“有标准”,而不是“漫无标准”,它的标准在那里呢?主要是根据“性味”,有时结合“入经”,而不是死板的根据“主治”。中医对同一疾病可以应用不同的药物,同-药物又可应用于不同的疾病,它的窍门在那里呢?就在于“辨证准确,性味相投”,而不在于“主治”,凡有临床经验的人都知道这-条,并非什么奇怪的事。这样说来,中药书上有关主治的条文,是不是可以统统不要学了呢?” 不能这样极端,我们认为可以学,并且应该学,但要结合它的性味、入经。在以性味为主的原则下学习主治,不但不会妨妨碍什么,相反地只会更加加强疗效。比如说麻黄主治喘症,而麻黄的性味是辛温的,如果有寒邪康表引起作喘,应用麻黄就会十分有益,反之肺有伏火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喘症,虽然麻黄主治喘症,也只好丢开一边了。
至于学习汤头,这里也提供几点意见:
首先,我们要注意的当然是汤头的组织问题,即所谓“君臣佐使”。一个方子什么是“君”,什么是“臣”,是决定于病因、病理及辨证的。“内经”里面提出的原则:“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其中“风”、 “热”指的是病因,也可以说是“证”,而“辛凉”、 “咸寒”,则是“君”,是解决“风”、 “热”的主力军,其余则是佐使。
不过关于“使”药问题,发展到宋元以后,出现了一种机械的“引经报使”学说,肺病一定要用入肺经的药为使,脾病一定要用入脾经的药为使,未免使方剂学误入歧途。
其次,我们要注意方剂的“立法”。我这里所说的“立法”,是指根据药性味而综合起来的“法”,以“温病条辨”为例:
银翘散是辛凉法;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玄参、细生地方是“辛凉合甘寒法”;栀子鼓汤是“酸苦法”;消暑益气汤是“辛甘化阳、酸甘化阴复法”;新加香薷饮是“辛温复辛凉法”;生脉散是“酸甘化阴法”。这些“法”体现了方剂的性味特点,我们掌握这些特点,便能像掌握某一药物-样,灵活罗用于许多病症,而不必限于的它“主治”。如果不懂这些“法”,虽然记诵了千百条汤头,到临床上还是穷于应付的。
再次,关于药物的配伍,也是我们学习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中医看来,药物的“个性”在不同的配伍条件下可被改变,如当归配黄芪则补血,配芍药则和血,配大黄则破血;麻黄配桂枝则发汗,配石膏则行水,配射干则定喘;又如五味子配细辛,一收-敛,敛肺镇咳而不碍邪;柴胡配青皮,-升一降,疏肝郁而不嫌克伐等等。这些都是从丰富的临床经验中所提炼出来的东西,值得很好体味。
此较通俗的本草书和汤头书,-般推荐汪昂的“本草备要”和“汤头歌诀”。但“汤头歌诀”缺少关于温病方面的汤头,近人严苍山曾加以增订(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较汪昂的更为完备实用。
给初学中医的十封信之八——关于八纲、八法的一些问题(李蔚普编写)
中医入门 • 经方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161 次浏览 • 2016-01-17 21:28
这几年来一般人都知道中医临床学术的基本特点是所谓“辨证论治”。”辩证论治”既反对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症治疗,又反对只坚持某方某药或秘方验药而不顾病情变化及病人具体情况的,以病试药的治疗.在中医临床的体系中,辨证论治确实是比较进步的。
辩证论治并不是那-家独创的,它是经历过长期的发展过程而逐渐行成的。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古人开始是[认识了许许多多症状,如头痛、咳嗽等等,然后逐步根据当时的解剖生理,病因病理知识,把这许多支离破碎的症状加以归纳分类,这就是太阳病、阳明病、太阴肩、少阴病以及风病、寒病、热病、湿病等名称的来源。这种按解剖生理及病因病理的疾病分类法,显然是前进了-大步,但在临床处理上,仍然感到许多问题,因为同一病因病所的疾病,是会不断变化发展的,在发展过程中,往往表现不同的倾向或特点,这些倾向或特点,关系着疾病的处理,所谓“拨乱反正”,所谓“无实实,无虚虚,补不足,损有余”这种针对病理生理倾向特点的学术思想,在“内经”、 “伤寒论”中已经孕育发展了起来。
汉代以后这种以病理生理倾向为处理指标的学术思想逐步在发展中,但还未给以专门的术语。明代张景岳氏“景岳全书”中才给以“六要”-表里、寒热、虚实-的名称;清代程钟龄氏“医学心悟”才给以” “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的名称;有了“八纲辨证”的纲领,随着也就有了“八法”的治疗纲领。
程钟龄氏强调了八纲八法的重要性。他说:“论病之原,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论治之方,则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字尽之。盖-法之中,八性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病变虽多而归于一,此历试而不谬者”。(医学心悟:第19页,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中医临床医学发展到八纲、八法,可以说达到了一个高峰了。
八纲八法的具体内容,“医学心悟”和其他许多中医文献中都提得很清楚,我这里只想补充一些学习方法的意见。
(一) “八纲”是相对的,是不断发展,互相转化的。比如说外感开始多现表证,但病延日久,就会深入脏腑而为里证。“内经”里面说:“邪气之客于形也,必先客于皮毛,留而不去乃入于经络;留而不去乃入于络脉;留而不去乃入于经脉;然后内连五脏”。 “舍于皮毛”就是邪在表而为表证,“内连五脏”就是邪在里而为里证。又比如说“寒热”,一般病的前期多属热,后期多属寒,“内经” “调经篇”中说:” “始传热中,末传寒中”,即指的这一规律性;进一步说,寒证发展到极点,又往往会出现-种虚性兴奋,表面上很像热证,实质上并非热证,“内经”称这种情况为“寒胜则热复”。其他如虚实,阴阳等也是如此,它们是不断发展,互相转化的一个过程,所见我们学习“八纲”时,不要把八纲僵化起来,而要随着病人实际病情的转变来确定病证,所谓“”早硝黄面夕参附”,从这里才能切实理解它的本质意义。
(二)八纲是由比较面得的,在八纲的内部又可分出许多等级,不能一般化看待它们。比如说“表证”,就可分为表中之表,表中之里,牢表半里;“虚证”有大虚、小虚,略虚等程度不同,这里面的比较要合乎分寸,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否则用药也就不能丝丝入扣了。
(三)八纲和病因,病所应该结合起来学。不能只学八纲,只知道八纲,而把一切有关病因、病理的知识全部抛过一边。比如说十二经脉所统病候中,本病皆属里,标病皆属表,阳经病皆属表,阴经病皆属里;风、暑、躁、湿等病邪,即可偏寒证,也可偏热证,而火邪只有热证(但有虚火、实火之分),寒邪只有寒证,所以病因病理知识还是有它的用处的。
(四)八纲应该互相结合起来学,不能把它们孤立开来。比如说寒证和热证,有的在表,有的在里,有的表寒里热,有的表热里寒,有的上热下寒,有的虚寒,有的寒实,有的虚热,有的虚寒,像这样具体分析,才能解决具体矛盾的。
在八纲中阴阳两纲是个总的辆领,阳证包括表证、热证、实证而言,阴证包括里证、寒证、虚证而言,所见学习阴证阳证,必须具体深入-下,弄清楚它到底包括一些什么内容,不能囫囵吞枣,抓住-般而遗其具体。
八法是为着八纲而设的:汗法解决表证,下法解决里证,温法解决寒证,清法解决热证,补法解决虚证,攻法解决实证,和法解决半表半里、或寒或热证,吐法解决上部邪实证,消法解决下部邪未结实证。但这只是大纲节目,不能用以套在每个具体病人的具体病情上。正如我们前面所说:学习八纲要注意它的转化,要注意它的等级分寸,要和病因、病理结合,要合八纲为一体,所以八法也不能那么硬邦邦的可以乱套。
“辨证论治”确实是中医临床医学的高峰,但要学好也并非易事。往往有两种学习偏向:一种偏向是误以“随症治疗”当作“辨证论治”,经常跟在症候屁股后面跑,疲于奔命,出现一个症候就增加-样药,消失一个症侯,就减少一样药,等到结束一个疗程来检查方药,复杂得吓人,病作兴治好了,但是怎样会好,有什么经验就总结不起来了,这种作法是把辨证论治庸俗化了,因为辨证论治,是以病理生理的倾向性为指标的。
还有一种倾向是:把辨证论治和验方药绝对化起来,以为辨证论治便不能专用验方验药,专用验方验药就“有唯方唯药”的嫌疑,其实这是把辨证论治教条化,并非真正的辨证论治。我们知道验方验药也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它有它的一定个性,也有它的互相适应的“证”,在辩证的原则下,选用相适应的验方验药,,有何不可呢?如果硬要说“不可”,哪只因为我们自己对验方验药不熟悉的缘故。
给初学中医的十封信之七——不要为伤寒、温病之争所困惑(李蔚普编写)
中医入门 • 经方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956 次浏览 • 2016-01-17 21:26
在前面几次通信中,我们曾经提到中医对外感病的认识和处理上,存在着伤寒与温病两种旗帜鲜明的学派。近几百年来,这两种学派展开了热烈的论战,宗伤寒的某些人对于温病学说是不满意的,骂他们“轻描淡写、不负责任”,骂他们制造“疾病”,甚至诅咒他们为“牛鬼蛇神”;学温病的人对伤寒学派有的也不客气,说什么“江南无真伤寒”、 “古方不可以治今病”等等,实际上就是骂伤寒派是“教条主义者”,是“顽固”。
这些年来,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学习,伤寒与温病之间渐趋调和,刀斧声是完全听不见了,代之而兴的说法是”温病是伤寒的发展”, “六经、三焦只是说法不同,实际是一样的”, “善治伤寒者必善治温病,善治温病者必善治伤寒”,这真叫作化干戈为玉帛吧。
这种转变是不是正常呢?我们应该怎样看这个问题呢?在这次通信中,我们就着重谈谈这几个问题吧。
我以为伤寒、温病学派由争论而渐趋调和起来,是有其社会基础的。解放前,中医被统治者歧视、诅咒,被斥为“封建、迷信、不科学”,这是众人皆知的事实。这几年来,中医才被开始当怍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来继承和发扬,中医的政治地位大大地提高了!社会上对中医的期望和要求也更加殷切了,中医界唯恐自己不团结,所以有些人把学术论争,也就收起来了,尽量把矛盾掩盖起来了,连温病与伤寒之争这么一件大事也包括在内,这种变化确实是大的,愿望也是好的,但末免有些不正常。
“温病是伤寒的发展”,事实本来是这样。但持这种见解的人,往往有两种毛病:其一是企图用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温病、有湿温”的广义伤寒来概括温病,否认温病学说对于伤寒学说的丰富提高作用,也却是说否认温病学说的实际地位;其二是抹煞二者的原则性区别,以免贻人口实。总之,其主要缺点在于末能说明温病从伤寒基础上发展的必然性,未能说明温病学说的进步意义和实用价值。
从伤寒发展到温病,这是历史的具体条件所决定的。伤寒学说进入到宋代以后,由于民族体质的变化日趋明显,病种的增多,伤寒学说渐渐不能完全适应当时保健事业的要求,甚至由于伤寒学说威信太高,以致有盲目搬用方药而发生过一些流弊。金代刘河间指出伤塞,疫厉应该有所区别,如果对疫厉误以麻黄桂枝解表,“不仅不解,其病反甚而危殆矣”。元代王安道对这问题提得更尖锐,他说:“仲景的麻黄汤、桂枝汤,本不欲用于夏热之时也,春夏虽有恶风、恶寒表症,其桂枝麻黄汤终难轻用,苟不慎而轻用之,诚不能免夫狂躁、发黄、衄血之变”。明代吴又可氏还从病因学说上说明伤寒与瘟疫的区别,他说“寒、热、温、凉,乃四时之常,因风、雨、阴、晴稍为损益,如秋晴多热,春雨多寒,亦天地之常事,未必为疫也。疫者感天地之厉气,其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者即病。邪自口鼻而入,感之深者,中而即发,感之浅者,未能顿发,或遇饥饱劳碌,忧思气怒,正气被伤,邪气始得张溢。”总之,温病学说是经过长期实践,在不断接受和批评伤寒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温病学说比伤寒学说是进步了呢,还是倒退了呢?我认为是进步了一些。它的进步首先表现在关于病原的见解,如吴又可氏所谓“天地之厉气”,确比专从气候季节变化来解释急性发热病病因要进步得多;其次,温病学派认为病邪“自口鼻而入”,确比自肌表而入的见解高明一些;再次温病学派发现多数急姓发热病开始多出现上呼吸道症状,再进一步就会引起精神意识的某种改变,因而发现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和温病“由卫而气,由营而血”的发展规律(卫分气分是一般性的全身症状,营分、血分则是重要脏器受侵害的表现。营分症多属神经系症状,血分多属皮下出血,吐血,衄血的症状),这种规律应该说此伤寒六经的说法更有说服力。
在治疗方面,温病也有它的进步牲,此如说在热病初期,温病家常用银翘散、桑菊饮,现代医学证明它具有较优的抗生作用;在疾病的增进期,温病学派一方面吸收了伤寒的白虎汤,承气汤等法,但又创造了更加细致的新加黄龙汤、宜白承气汤、导赤承气汤、牛黄承气汤、增液承气汤等;由于高热引起神昏谵语的,温病学派有清热解毒、芳香开窍法,如清宫汤、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等,解决了许多危急症状;急性热病的过程中和恢复期,病人常患失水,温病学派有加减复脉汤、大小定风珠、益胃汤、五汁饮、牛乳饮等,对于维持病人营养有着很大作用。
我们肯定温病学说的进步性,目的在于扭转-些人对于温病学说盲目的宗派情绪,引起大家对于温病之重视和积极钻研,唤起初学中医的同志,不要把自己围在一个较小的圈子里。这里并不意味着伤寒学说不足学,也不是故意贬低伤寒的历史价值。我们在前面曾经指出:伤寒论是中医学术体系的指导思想,为后世辨证论治奠定了巩固的基础。在今天的临床实践中,它仍然有着重要钓地位,有着实用价值。但是如果以为“一部伤寒论便可就治万病”, “除了伤寒论外不足学”, “温病学说误人子弟”,这便大错特错了。
伤寒和温病学说之间也是各有特点的,它们并不像一些人故意解释的那样,说二者完全相等;至少在目前二者还不可能完全混为一谈,因为它们两者之差别是历史所形成的客观存在,是随便否认不了的,我们要把两者完全统一起来,还要作许多努力,首先就是对这两家学说很好的学习,然后用辩证的历史眼光分析整理,去芜存精,发展新的关于急性发热病的学说。
关于伤寒的参考书很多,如关于版本的有明赵开美的复刻本(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辑宋本伤寒论”即根据赵氏复刻本);日人大冢敬节氏“康平本伤寒论”;关于注解的如陈修园氏“伤寒论浅注”,任应秋氏”伤寒论语译”等;关于分类讨论的如柯韵伯氏“伤寒来苏集”,徐洄溪氏“伤寒类方” 等;关于综合讨论的如张倬“伤寒兼证释义”,舒驰远氏“伤寒六经定法”等等,可选择参考。
关于温病的参考书,除第二封信中所列举的以外,还可参考戴天章“广温疫论”,吴坤安氏“伤寒指掌”,俞根初“通俗伤寒论”,谢诵穆“温病论衡”,沈仲圭“中医温病概要”等等。
刘渡舟《伤寒论》讲义-(全十一讲)
经典研读 • 经方梦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6007 次浏览 • 2016-01-18 20:16
[转载]经方的魅力与学习的方法[黄煌]
中医入门 • 我爱经方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290 次浏览 • 2016-02-03 21:28
什么是经方?
说起经方,似乎有点陈旧的味道,但入了中医这个门,就时常可以听到这个古今相传的名词。经方,原来是古人对药物处方的称呼。比如,汉代对书目进行分类时,就将研究医学理论特别是养生的道理和方法的医著归入“医经”,把古代相传的经验药方,则归入“经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有经方11家,274卷。但是,很可惜,那么多记载经方的书籍,由于战乱等原因,今天已经无法看到了。不过,在一部书里保存了许多具有极高临床实用价值的古代经验方。这就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经方之祖
张仲景是东汉时代的人,据说他曾经当过长沙太守,后来因为当时疾病流行,死亡率很高。他原本人丁兴旺的大家族,在近十年中,竟然死亡了三分之二,而其中因伤寒这种发热性疾病导致死亡的占到了70%。家族的不幸,促使张仲景发愤研究医学,他一方面研究了许多前人留下的医学著作及其治病的经验教训,一方面到处收集临床有效的经验方药,用他的话说,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这个“众方”,就是经方的另一种称呼,所以说,《伤寒杂病论》集中了汉代以前经方的精华,后世称其为“经方之祖”,这一点也不过份,因为经过1700多年的临床验证,《伤寒杂病论》的临床指导价值是举世公认的,书中所记载的经方的临床疗效也是确确实实的。需要说明,张仲景在写完《伤寒杂病论》不久,就由于频繁的战乱,这本书就散失了,幸亏西晋的大医学家王叔和,花了许多力气将《伤寒杂病论》中有关伤寒的部分收集起来,编成了《伤寒论》。以后,到了北宋,《伤寒杂病论》中杂病的部分,又被人在古书堆中发现了,经过编校整理,改名《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的传世,对于经方的传播和应用,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要研究经方,不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是绝对不行的。
经方与时方
历史上与经方相对的有“时方”这个名称。所谓时方,就是宋元以后的方剂。也指近代医生师承授受的常规方、流行方、通套方。时方就像时装一样,是指当时流行的比较通俗的一些新创制的配方。与经方相比,两者有着一定的差异。
第一,方剂形成上的远近之别。在方剂的来源上,经方多从单味药发展而来,由药物发展为方剂,经过千锤百炼,包含了古人的实践经验,形成的过程相当缓慢,决非出自一人一时之手,可以说凝聚着无数智者的心血,比如桂枝汤,究竟是谁发明的,已经无法考证。仲景方,并不是指仲景个人的经验方,而是他收集整理的古代经验方;时方虽也或多或少的有经方的痕迹,但更多的是宋元以来的某位医家,根据当时的医学理论或哲学思想,在结合地区的用药习惯和医生的用药经验,依理—法—方—药的程序,君臣佐使的原则创制而来的,形成的过程较短,有些尚需实践的检验。
第二,药物组成上的多寡之别。经方的味数甚少,以《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而言,1味药的有15方,2味药的有40方,3味药的有45方,4味药的有30方,5味药的有28方,合起来有160余方,而两书去除重复,共有方281首,可见5味药以下的小方已经占总数的半数以上。时方也有小方,但大多数是大方,目前中医处方用药动辄12味以上,体现了这种特点。
第三,在药物选择上的峻缓之别。经方多用药性较猛,带有偏性的药物,所谓“药不瞑眩,厥疾不瘳”,轻如麻黄桂枝,重如大黄附子,毒如乌头巴豆,剧如芫花大戟;而时方则不然,多用补药和食物,如熟地、人参、石斛,如菊花、梅花、厚朴花、代代花,如丝瓜络、荷叶梗、扁豆、黄豆,以及牛肉、鹿筋、羊肾、猪肚,皆入药。
第四,在适应症上的隐显之别。经方的主治比较明确,具体,每味药均有其主治;时方所主治的则是“阴虚”“阳虚”“水亏”“火旺”“上实下虚”“一切风”“五劳七伤”等病理概念,它的适应范围比较泛滥,如九味羌活汤,张元素说,“此方冬可以治寒,夏可以治热,春可以治温,秋可以治湿,是诸路之应兵也”。
第五,在方剂结构上松紧之别。经方相当严谨,动一药即换一名,甚至改一量即换一名,主治与功效也随之发生变化。体现了严格的构效关系,表现出古典朴素的结构美。而时方则比较松散,加减繁多,许多时方仅是罗列了一些治疗这类疾病的基本药物,如九味羌活汤条下规定,“视其经络前后左右之不同,从其多少大小轻重之不一,增损用之”。
第六,在研究方法上的证机之别。经方可以通过以方测证,以药测证的方法研究其主治,其疗效经得起重复;时方的研究则必须研究病机,然后才能识其大意,所谓方义,研究到最后往往千篇一律,云里雾里。疗效的可重复性也不能令人十分满意,最后只得以中医是辨证论治为由搪塞作罢。
与《伤寒论》《金匮要略》方相比而言,后世的许多方剂均属于时方,尤其是金元以后医家的创制的新方,清代的温病方,当代一些医家的经验方,都可以归于时方的范畴。这些新的配方,虽然有的尚缺乏较长时间的考验,在适应症和用量服法等发面尚待积累经验,但从本质上来说,也属于经验方的范畴,则是不够成熟罢了。但是,历史上却有些医家由于学术观点的不同,或者知识结构的不同,临床经验的差异,对经方或时方产生了各自的偏爱。有的推崇《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经方,凡是后世的处方一律排斥;有的则不研究古代经方,不吸收历代相传的配方经验,或仅仅承袭家传或师授的一家之说,或师心自用,随意创制新方。这两种思想倾向,都不利于中医学术的发展。正确的态度是,在掌握好经方的基础上,注意吸收和利用后世经验方,以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为什么要提倡经方?
第一,经方是中医学的精华。中医学的发展是靠无数人的自身试验,靠经验的积累才能缓慢地发展的。前人的经验是后人实践的基础。历史是检验和加工医学经验最好的工具。所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许多经方之所以必须掌握,就因为它们经过的历史最长,服用过的人最多,有关这些经方应用的规律说得最明白,对它们的毒副反应了解得也最清楚,其疗效也最可靠。也就是说,经方是经过数千年实践检验被证实了的经验方。比如桂枝汤,据说是商朝的伊尹创制的,现在我们的医生还在使用,我用桂枝汤治疗心脏瓣膜病,效果就很好。再如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上的处方,但是不仅古人是常用方,今天依然是常用方,许多免疫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肝胆病,发热性疾病都在使用小柴胡汤。而且,不仅我们中国人用,日本人也用,韩国人也用。对于这些千古相传的名方不用,岂不可惜?时方中不乏好方,如玉屏风散,如补中益气汤,如藿香正气散等。虽然有不少处方的适应症不够明确,剂量及煎服法与疗效的关系也说的不是很清楚,但毕竟已经成方,只要在临床认真探索,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这些时方也将成为新的经方。问题是现在为数不少的临床医生,全然不顾中医处方的原则,随意处方,往往一张处方中药物达15、6味,甚至几十味,完全没有处方的结构,也不了解药物配伍以后相互之间的反应如何,对患者服药以后的效果心中也没有一点数,这种临床态度是不可取的,对于这种“时方”,我们不仅不提倡,还应坚决反对。所以说,提倡经方是中医学术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再说,经方是配方的基础。方是药物的配伍结构。古人认识疾病,是从一个一个症状开始的,如发热啦,头痛啦,腹泻啦,呕吐啦,等等;用药,也是一味一味药开始用的,后来发现疾病常常是多种症状出现,或先或后,或同时并见,于是有了病名的概念,如伤寒啦,痞啦,痢啦、臌啦,等等。然后,用药也有了变化,不单是一种药物,几种药物相加使用,经过不知多少人的实践,也不知过了多少年代,慢慢这种配伍的结构趋于稳定,于是有了方名。如桂枝汤、麻黄汤、小青龙汤、大柴胡汤、温经汤等。这些经方,就像棋手必须熟读棋谱,画家必须熟识画谱一样,经方成为医生处方用药的基础和原则。就是当今常用的时方,也无不是在经方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例如大家熟悉的温胆汤,就是从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味而来的;清代名医王清任的著名验方血府逐瘀汤则是四逆散的加味方。清代名医叶天士的椒梅汤、连梅汤等,就有乌梅丸的影子;藿香正气散则是半夏厚朴汤的变方。所以,后世许多名医,都十分强调熟读《伤寒论》《金匮要略》,道理就在这里。
经方还有许多特点:第一,随证治之。经方治病的基本原则是方证相应。《伤寒论》所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也就是说,应用经方治病,必须严格遵循其适应症,这些适应症,比较客观具体,可以通过望闻问切的手段来确定。方证就是经方的适应症或主治,是指示医生应用经方的目标。目标不明确,方药再好,也不易取效。所以,中医非常强调对症下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对适应症的描述,虽然言词古朴,叙述简略,但是比较客观,经过后世许多医家的充实和完善,许多经方的方证已经基本明确。如大柴胡汤证的“心下按之满痛”,炙甘草汤证的“心动悸、脉结代”等。第二,用药精炼。《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处方,药物较少,大多在2—7味之间,对于理解经方的结构,对于临床疗效的观察以及现代药理研究和新药的开发,都带来极大的便利。特别是许多2-4味的小方,更是后世组方的基础,可称为方根。第三,价格低廉。经方使用的药物大多为常用药,其中植物药居多,再加上处方药味少,所以价格比较低廉。我常用大柴胡汤原方治疗胰腺炎,柴胡、黄芩、半夏、大黄、枳实、芍药,加上生姜、大枣,每天只要3元多钱!桂枝汤则更便宜,每天1元就够了。
古方能治今病吗?
这是一个老问题。我的看法是,第一,经方是古人当年临床经验的结晶,经方所治疗的疾病,也是当年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疾病谱的变化,今天,古代的许多疾病消失了,古人没有见过的新的疾病出现了。但是,也不能说今天我们人类所患的疾病完全与古代不同,如现在依然可见的疟疾、痢疾,就是非常古老的疾病。所以,不能笼统地说古方不能治今病。第二,经方的许多主治,大多是针对人体在疾病中的反应状态,如恶寒与否,出汗与否,口渴与否,大便的通或结,小便的利与不利等等,这些着眼点,与人的生理病理的基本状态有关。出现人类到现在已经有数十万年的历史了,而张仲景离今天仅仅1700多年,这个时间段中我们人类的体质变化并不明显,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对于外界的各种刺激的反应在总体上没有多少区别。就如我们与古人一起去洗桑拿浴,大家都会大汗淋漓;如果大家吃大黄,恐怕都会大便次数增加。所以,由于经方重视机体的反应状态,所以,古方未必不能用于今人的疾病,就是现代病的艾滋病,只有有症状和体征,就有使用经方的机会。据报道,日本的医学家已经证明使用小小柴胡汤治疗艾滋病有效。这就是因为虽然中医不认识艾滋病,但艾滋病所出现的消瘦、低热、食欲不振、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与小柴胡汤证的“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相似。经方治疗的目标不是病原体,而是患病的“人”。这就是古方可以治疗今病的理论基础。
经方有毒副反应吗?
凡药三分毒。经方所使用的药物,都是一些经典的药物、常用的药物,所以,有毒性是必然的。但是,要回答经方有无毒副反应?这个问题,就不是那么简单。副作用的产生的因素,不能仅仅孤立地考虑药物本身,需要结合患者的体质、疾病,还需要考虑经方中药物的配伍、剂量、煎服法、护理措施等。在使用经方中,如果将各种因素都考虑到了,而且找到了比较合适的位置,可以减轻或不出现毒副反应。比如使用大青龙汤,由于该方中的麻黄剂量相当大,达6两,所以发汗作用强烈,有出现过汗、心悸、肌肉跳动、四肢冰冷、烦躁、不得眠等副作用。如何避免呢?张仲景指出,一是要认清主治,即“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二要认清禁忌症,即“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三是掌握服药剂量,“一服汗者,停后服”;四是注意服药后反应,并采取抢救措施,如“汗出多者,温粉粉之”。大青龙汤是发汗的峻剂,所以张仲景对其注意点说得很清楚。有些经方,张仲景并没有明确其注意点,这也并不表明是无毒安全的,特别是现代临床大多是长时间服用中药,与古代中病即止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出现毒副反应的机率在增加,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由于古代文献中对经方的主治证与禁忌症还说得不很清楚,需要我们谨慎地开展临床研究。
如何判定经方的疗效?
经方的疗效,由以下两方面组成,一是客观指征的变化。比如出汗、浮肿消退、大便畅通、气喘平、脉搏由沉伏转为平缓有力、舌苔有厚变薄等,如桂枝汤服用以后的“遍身执执微似有汗”,大陷胸汤服用后的“得快利”,通脉四逆汤服用后的“脉即出”等。除这些传统的疗效标准外,现代临床理化指标也应重视,如大柴胡汤与血脂水平,泻心汤与血小板数的增减,半夏泻心汤与幽门螺旋杆菌等。二是自我感受的好转,如食欲增加,胸闷消失、咽喉异物感消失、情绪好转等。这是经方有效与否的重要传统标准,因为许多经方的方证大多以自我感受为依据,如半夏厚朴汤证的“咽中如有炙脔”,小柴胡汤的“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三是生存质量的提高以及寿命的延长等。前两者是目前常用的,后者很重要,但指征不是很明确,需要研究和探讨。
对经方的疗效指标,需要与医患双方共同商定,医生要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了解患者就医的动机和目的,了解患者目前最痛苦的症状,最迫切的愿望,最需要医生给以解决的问题,然后根据对疾病及体质的判断,根据经方应用的临床经验和报道,遵循临床应用经方的证据,对经方的预期效果作出预测,即服用经方有无效果?有何种效果?疗程多长?有无副反应?然后与患者进行沟通,达成共识以后,就能做到互相配合,在复诊时可以对经方的疗效作出有效、显效、无效的判断。
经方不流行的原因
目前经方还不很流行,使用经方的医生也不很多,千古良方不得广用,其原因何在?我们认为有三种可能:
一曰不敢用。经方是双刃剑,对证则效如桴鼓,误用非但无效,还能伤人。与其担风险,不如不用。
二曰不想用。经方味少药贱,对医者而言,不仅回扣少,往往病人也因药贱而怀疑轻视,因此,不如开大方,既取悦于病家,又增加经济效益,何乐不为!
三曰不会用。用经方须熟悉药证方证,最好应有专门传授,并加上细心体会,其经验性及实践性极强,若仅懂一些所谓功效方义,往往貌和神离,难以有确切疗效。
我认为,第一二种人不是很多,更多的是第三种人。让大家了解经方,运用经方,是振兴中医的当务之急!
学习经方的三大关键
第一 ,抓药证。
药证,是中医用药的指征和证据。如用麻黄的指征和证据,为麻黄证;用桂枝的指征和证据,为桂枝证。用柴胡的指征和证据,为柴胡证。这是古已有之的命名方法,《伤寒论》中就有“桂枝证”“柴胡证”的提法。一个萝卜一个坑,一味中药一味证。严格的来讲,都有其特异性的指征和证据。而不是象有些人理解的补气药,人参、黄芪一把抓,用活血药,当归、川芎、牡丹皮、桃仁一起上。
药证是必效证。即按照药证用药,必定有效,是指服药后必定能解除因疾病导致的痛苦。这种痛苦,可能是肉体的痛苦,也可能是心灵上的痛苦。换句话说,有效,是给人以舒服。这是中医追求的有效的最高境界。如黄连、山栀除烦,甘草、桂枝定悸。他并不局限在客观指标的变化上。因为,药证是以“病的人”为前提和背景的。
药证是那里来的?药证的认定不是来自理论的推测,也不是来自动物实验的数据,而是中国人几千年中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结晶,是经中国人用自己的身体亲自尝试得出的结论。你可知道巴豆大毒的代价?小青龙汤治愈了多少咳喘?小建中汤治愈了多少中虚腹痛?
药证是应用天然药物的指征和证据。天然药物成分极其复杂,下咽后究竟起到何种效应?要真正解明其中奥秘,相当困难。所以,使用这些已经流传了几千年的老药,也必须尊重前人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和久经实践证明的事实。如果使用新的制剂,那这些药的可靠性就大打折扣了。也就是说,你用饮片汤剂,必须弄清药证。
药证是来源于实践的经验总结,每个具体的药证所涵盖的面是不一致的,有的药证是单个症状;有的药证则是综合征;有的就是病,有的则是一种体质或体质状态。换句话说,中医治病,并不是单纯的辩寒热虚实阴阳表里,辩气虚血虚,辩脾虚肾虚。举例来说,甘草治咽痛,桃花汤(赤石脂干姜粳米)治虚寒滑脱血痢,就是取赤石脂的吸附和对肠膜的局部保护作用,(赤石脂含有硅酸铝及铁、锰、钙的氟化物),是对证疗法;竹叶石膏汤用人参、麦冬、甘草、半夏以养阴,更有粳米以支持营养,主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是支持疗法;黄连治痢,白头翁治阿米巴痢,属对抗疗法;小建中汤用饴糖,大建中汤用白蜜,属食物疗法;甘草泻心汤就是治疗白塞病的专方,桂苓五味甘草汤就是治疗肺气肿的专方,半夏泻心汤是治疗热痞(多见于浅表性胃炎伴幽门螺旋菌感染者)的专方。甘草就是治疗心律失常的专药,属专治疗法;桂枝汤只要脉弱自汗就能用,四逆散只要胸胁苦满、四肢冷、腹中痛者就能用,故使用面非常广,属通治疗法。还有体质疗法,更是有独到之处。如黄芪就是一种体质性用药,柴胡也是一种体质性用药。经方的思路朴实无华,也是符合临床实际的。所以,回到药证这个层面,我们会发现中医的世界原来很精彩!
第二、抓配伍。
配伍是经方中最富有魅力的部位。古人用药,本是单味,后来逐步发展了,知道复方可以提高疗效,可以减轻副反应,可以矫味,于是有那麽多的处方发明。一加一等于几?高明的中医能做出大于二,甚至大于三。这些配伍的结构,是学习经方的关键。比如小青龙汤,关键是细辛、干姜、五味子;小柴胡汤,关键是柴胡甘草,从原文的加减法就可以看出这个结构。麻黄要配伍甘草,石膏要配伍甘草,这个通过统计可以看出。附子干姜甘草治虚寒证,本是四逆汤,是经典配伍,可以矫味,可以增食欲,可以护胃气,来源于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旋复代赭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等。黄芪桂枝芍药,治身体不仁疼痛、自汗、浮肿、小便不利;桂枝甘草,治动悸;桂枝甘草茯苓,治眩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治脐下悸、胸中悸、失精的惊悸;桂枝甘草人参麦冬阿胶,治虚悸;半夏茯苓生姜,治眩呕而悸;黄连黄芩,治烦热而心下痞;枳实芍药,治腹痛便秘;大黄桃仁桂枝,治少腹痛、便秘;半夏厚朴,治腹满呕吐等等。《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那些小方,是经方的精华,应当多研究。如四逆汤、桂枝汤、承气汤、芍药甘草汤、四逆散、枳实芍药散等,均是千锤百炼的经典配伍。后世许多方剂无不在此基础上衍化而来,是我们开发新药,创制新方的最佳选择。
前人说,中医有两种病,一是有方无药,即知道用成方而不知变化,是谓有方无药;一是有药无方,即缺乏配伍的规则,组合零乱,叠床架屋,当然效果不好。这种问题的产生,第一是基础不扎实,所谓“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没有学好经方,药证不明,配伍无法,临床所据不是道听途说,就是主观想象。第二是临床思维僵化,所谓“各承家技,始终顺旧”。如处方的用药大概均是14味,每病如此。每人如此,每日必如此。而不知医学是科学,不是艺术,不可凭个人喜恶。以经典汤方而论,有少至一味者,如甘草汤,多则如温经汤,12味者,变化很大,完全依据病情需要而配伍。所以学习经典配伍,可以使处方精练,组方严谨,犹如作古文,加一字嫌多,减一字嫌少,处方到如此境界,也可算好方了。
第三,抓药量。
量效关系,是研究经方的又一关键。仲景用药,极为重视用量。麻黄附子细辛汤用于温经散寒,附子用一枚,大黄附子汤治胁下偏痛,附子则用三枚,是附子量越大止痛越明显。再如半夏,大剂量(2升)治呕吐不止,方如大半夏汤,,而小剂量(半升),仅治恶心呕吐或喜吐、咳喘、胸满、噫气、心悸和声哑,方如旋复代赭汤、小陷胸汤、竹叶石膏汤、半夏泻心汤等;黄连大量除烦,方如黄连阿胶汤,量至四两,而小量除痞,量仅一两;大黄大量(4-6两),治腹痛便秘、其人如狂,配枳实、厚朴、芒硝、甘遂,方如大承气汤;小量(1-2两),治身热、发黄、心下痞,吐血衄血,配黄连、黄芩、山栀、黄柏,方如泻心汤,茵陈蒿汤;中量(3-4两)治少腹急结、经水不利,配桃仁、丹皮、水蛭、地鳖虫,方如桃核承气汤、抵当汤。再如厚朴,大量(8两)治腹胀满,方如厚朴半夏生姜甘草人参汤、厚朴三物汤;小量(2-4两),治咳喘、咽喉不利,方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半夏厚朴汤。白芍大量(6两),治挛急,方如芍药甘草汤,小量(3两)和营卫,方如桂枝汤。柴胡大量(半斤)治寒热往来,小量治胸胁苦满。
经方的绝对剂量目前说法不一,教材通行折算为一两=3克,而柯雪帆认为一两=15.6克,日本药局方则以一两=2克算,所以我比较强调相对剂量,即方剂中各味药物用量的比例。药物的绝对量总结了仲景的用药经验,反映出汉代以前用药的趋势,而药物的相对剂量则体现出组方的法度和配伍规律。方剂功效的大小,无疑受到药物绝对量的影响,但方剂整体功效的发挥,必然受到药物间剂量比例的影响。例如,桂枝汤中桂枝芍药之比为1:1,为调和营卫剂,而桂枝芍药的比例调整为1:2,则变为缓急止痛的桂枝加芍药汤了。麻黄汤、葛根汤中麻桂比例为3:2,则发汗作用并不强,仅治身痛、无汗而喘等,而麻黄桂枝比例为3:1的大青龙汤,则具有强烈的发汗作用,仲景不仅说明“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而且在方下又强调“一服汗,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可见剂量的变化,对方剂的功效发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使用经方,必须重视剂量。量该重则重,该轻则轻,本不以用药习惯而定。如果均是10克则有违经方规则了。至于影响药量的因素,则除了疾病以外,还有体质、配伍、药物质量、炮制、煎服法等因素,临床变化因素极多,尚难以说明,各家自有经验。
学经方还应注意的问题
要学好经方,还应澄清一些模糊认识。
一是认为中医先理法后方药,看病必先理论。实际上,中医临床思路试药—方—法—理。没有药,那有方,没有方,那有理法?
二是遇见病人先考虑那里虚?不知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虚处受邪,其病则实!
三是中医本不求每证必有脉舌相应。黄芪证就不看脉,附子就可以不看舌,但必看脉;细辛关键是恶寒不渴,口不渴舌滑是鉴别要点;
四是不可被那些所谓的“理论”障目,见便血,便认为是脾不统血;见小便不利,就认为是中气不足;见胃下垂,就认为是中气下陷;见久病,便谓虚;见高血压,便谓肝阳亢;见冠心病,便谓瘀。临床实际,岂有此理?
五是不可先议药,后议病。即见大黄黄连,即畏其苦寒伤中;用地黄阿胶,就畏其滋腻碍胃,见桃仁红花,又畏其破血动血,见柴胡葛根,又畏其劫肝阴,伤胃汁。见人参黄芪,又畏固表碍邪。见麻黄桂枝,畏其辛温动血。有如此毛病的人,那能开什麽方?无非是竹茹丝瓜络百合代代花白扁豆罢了。
六是古方不能治新病。此说貌似革新,但其中有一隙未明。疾病谱是不断变化的,但人在疾病中的反应方式是不变的,各种症状是不变的,经方中有许多根据“病的人”的效方,可以说是几千年不变的。用曹颖甫先生的话来说,是“仲师之法,今古咸宜”。
七是经方难学。使用经方并不难,清代医学家柯韵伯说过“仲景之道,至平至易;仲景之门,人人可入”(《伤寒来苏集》)。《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证,论述简洁实在,无空泛之谈,只要认真研读,反复对比,多向老中医学习讨教,多与同行交流,并在临床上反复运用,自然可以达到左右逢源的地步。曹颖甫先生是自学的,他对经方的推崇,就来自临床的大胆实践。他用大承气汤治疗邻居老妪便秘腹胀而拒按而脉实者,用大剂附子理中汤治疗先母洞泻,用大黄牡丹汤治疗潘氏肠痈,他还亲自尝试了白虎桂枝汤治愈寒热的疗效。他在临床上反复验证,使他运用经方十分娴熟,屡起沉疴。在上海期间,“用经方取效者,十之八九”(《经方实验录·自序》),从而在名医云集的上海独树一帜。
八是经方有副作用,害怕。使用经方也不必害怕。“药不瞑眩,厥疾勿瘳”,凡是药物就有一定的副作用,只要方证相应,剂量适当,调剂科学,是不会有副作用或很少有副作用的。长期以来,中医界流行先议药后议病的风气,脱离具体的病人和病情来谈药物的优劣,这是需要批判的。
总之,提倡经方,不仅仅是单纯的临床技术问题,而且涉及到科学思想、医疗道德、人才培养、科研方法等关系中医发展的诸多方面。只有这样认识经方,才能充分认识经方派的历史功绩,充分认识提倡经方的现实意义。
(本文的部分内容曾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常熟市中医院、江阴市中医院等演讲,并曾刊载《江苏中医杂志》2003年第1期)
刘渡舟教授《新编伤寒论类方》歌诀选
经方方剂 • 经方梦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452 次浏览 • 2016-01-18 21:10
桂枝汤类方歌(二十一首)
一、桂枝汤: 桂枝汤方桂芍草,佐用生姜和大枣。
啜粥温服取微汗,调和营卫解肌表。
二、桂枝加葛根汤: 桂加葛根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
解肌驱风滋经脉,用治柔痉理不殊。
三、桂枝加附子汤: 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弦。
汗漏不止恶风甚,肌肤麻木卫阳寒。
四、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意何居,胸满心悸膻中虚。
若见咳逆和短气,桂甘姜枣治无遗。
五、桂枝去芍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避阴寒,加附助阳理固然。
脉促无力舌质淡,胸痹治法非等闲。
六、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加麻杏名各半,肌表小邪不得散。
面有热色身亦痒,两方合用发小汗。
七、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二麻一名合方,寒热如疟治法良。
大汗之后表未解,去邪同时正亦匡。
八、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加麻膏量要轻,热多寒少脉不丰。
小汗法中兼清热,桂二越一记心中。
九、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桂枝汤中去桂枝,苓术加来利水湿。
小便不利心下满,颈项强痛热翕翕。
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加厚朴杏子仁,喘家中风妙如神。
如今肺炎求治法,媲美麻杏说与君。
十一、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桂枝加参新加汤,增姜加芍效力彰。
身疼脉沉非表证,血虚营弱汗多伤。
十二、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补心虚,两手叉冒已浇漓。
汗多亡液心阳弱,药少力专不须疑。
十三、小建中汤: 桂加饴糖小建中,倍加芍药方奏功。
虚劳里急心烦悸,伤寒尺迟梦失精。
十四、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桂枝去芍恐助阴,痰水犯心狂躁纷。
龙牡安神桂枝助,蜀漆涤饮有奇勋。
十五、桂枝加桂汤: 桂枝加桂剂量增,奔豚冲心来势凶。
平冲降逆解外寒,补心代肾立奇功。
十六、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组成方,龙牡加入安神良。
心悸同时兼烦躁,补阳宁心效果彰。
十七、桂枝附子汤: 桂枝附子寒痹痛,去芍加附量要重。
扶阳散寒应兼顾,脉浮虚涩是其应。
十八、去桂加白术汤: 去桂加术大便硬,寒湿相搏身疼痛。
术附姜枣加甘草,三阴都尽冒始应。
十九、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加芍腹痛诊,此病原来属太阴。
慢性菌痢久不已,脉沉弦缓是指针。
二十、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大黄治腹痛,太阴阳明表里病。
调和气血泻结滞,胃弱之人宜慎用。
二十一、桂枝人参汤: 人参汤方即理中,加桂后煎力方增。
痞利不解中寒甚,温中解表建奇功。
麻黄汤类方歌(八首)
一、麻黄汤: 麻黄汤治太阳寒,麻桂杏草四味联。
表实无汗头身疼,脉紧气喘更恶寒。
二、大青龙汤: 大青麻杏石膏枣,桂姜相加七味好。
不汗烦躁身疼痛,饮流四肢肿胀讨。
三、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用麻黄,桂芍辛味与干姜。
半夏炙草同剂量,表寒里饮病为殃。
四、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杏石甘四味施,汗出而喘肺热居。
身热脉数证方是,不恶寒兮别桂枝。
五、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黄连轺赤豆汤,湿热兼表身发黄。
麻翘姜辛梓皮枣,杏仁赤豆煮潦浆。
六、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太少两感用此方。
发热恶寒脉不起,温经解表有专长。
七、麻黄附子甘草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伤寒两感阳气伤。
此方原来无里症,助阳发汗保安康。
八、麻黄升麻汤: 麻黄升桂汤芍姜,知膏天冬苓术黄。
归蕤炙草十四味,寒热并用和阴阳。
葛根汤类方歌(三首)
一、葛根汤: 葛根桂枝加葛黄,无汗项背几几强。
二阳合病下利治,刚痉无汗角弓张。
二、葛根加半夏汤: 葛根加夏病二阳,下利呕逆表邪强。
疏表解肌利肠胃,合病治法好思量。
三、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芩连加甘草,协热下利喘汗宝。
清热生津解表里,葛根用至八钱好。
抵当汤类方歌(三首)
一、桃核承气汤: 桃核承气硝黄草,桃仁桂枝五药讨。
太阳蓄血腹痛急,其人如狂功效好。
二、抵当汤: 抵当汤中用大黄,虻虫桃蛭力最强。
少腹硬满小便利,攻瘀逐热治发狂。
三、抵当丸: 抵当丸即抵当汤,捣药成丸煮水浆。
连渣服之只一颗,缓攻瘀血正不伤。
栀子豉汤类方歌(七首)
一、栀子豉汤: 栀子豉汤治虚烦,懊恼颠倒不得眠。
呕吐少气加姜草,胸窒结痛药不添。
二、栀子甘草豉汤: 见栀子豉汤方歌内
三、栀子生姜豉汤: 见栀子豉汤方歌内
四、栀子厚朴汤: 栀子厚朴药有三,栀子厚朴枳实煎。
心烦腹满分上下,清烦泻满两证兼。
五、栀子干姜汤: 栀子干姜治心烦,身热不去泻又添。
寒热并用分上下,清热温寒一方肩。
六、枳实栀子豉汤: 枳实枝豉劳复宝,食后再加大黄好。
酒疸心热且懊 ,栀子大黄力能讨。
七、栀子柏皮汤: 栀子柏皮湿热黄,发热尿赤量不长。
栀子黄柏兼甘草,清热祛湿好思量。
陷胸汤类方歌(六首)
一、大陷胸丸: 大陷胸丸法最超,半升葶苈杏硝调。
项强如痉君须记,大黄甘遂下之消。
二、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遂硝黄,心下硬痛脉紧强。
热气内陷水热结,小有潮热要参详。
三、十枣汤: 十枣汤治胁下水,心下痞硬胁痛锐。
甘遂芫戟研细末,枣汤煮浓服钱匕。
四、小陷胸汤: 小陷胸汤大瓜蒌,半夏黄连三药投。
痰热胶结心下痛,利痰清热服之廖。
五、白散: 白散三物巴桔贝,寒实结胸此方贵。
或吐或利分上下,中病即止莫伤胃。
六、瓜蒂散: 瓜蒂散是涌吐方,胸中痞硬痰邪猖。
气冲咽喉不得息,蒂豆研散调豉汤。
泻心汤类方歌(六首)
一、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芩连姜,人参草枣合成方。
心下痞满兼呕吐,去渣重煎调胃肠。
二、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黄连泻心汤,黄芩黄连和大黄。
清热泻痞沸汤渍,擅治烦躁吐衄殃。
三、附子泻心汤: 附子泻心芩连黄,恶寒汗出痞为殃。
专煎轻渍须记住,泻热之中又扶阳。
四、生姜泻心汤: 生姜泻心是良方,胃中和不痞为殃。
噫气下利芩连草,参枣半夏与二姜。
五、甘草泻心汤: 甘草泻心用芩连,干姜半夏参枣全。
心下痞硬下利甚,更治狐惑心热烦。
六、旋复代赭汤: 旋复代赭痞在中,噫气不除饮气冲。
参草姜枣半夏予,赭轻姜重方奏功。
甘草汤类方歌(四首)
一、甘草汤: 甘草名汤咽痛求,生用一两不多收。
莫道此是中焦药,清解少阴效最优。
二、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少阴虚,心悸脉结证无疑。
麦地麻胶桂姜枣,清酒与水煎法奇。
三、甘草附子汤: 甘草附子汤四味,桂枝白术药方备。
骨节掣痛不可近,恶风短气阳虚最。
四、甘草干姜汤: 甘草干姜二药齐,温肺运脾暖四肢。
金匮用以治肺痿,咳嗽多涎尿也遗。
苓桂术甘汤类方歌(六首)
一、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苓桂术甘温药方,气上冲胸水为殃。
头眩心悸阴邪重,咳嗽短气功效彰。
二、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苓桂枣甘伏水邪,脐下悸动用则确。
或者上冲发奔豚,甘澜水煮效方捷。
三、茯苓甘草汤(苓桂姜甘汤): 茯苓甘草与桂姜,胃中停水悸为殃。
气趋小腹或成泄,健胃泻水厥亦良。
四、五苓散: 五苓苓桂泽猪术,水停膀胱津不输。
口渴心烦尿不利,饮入则吐脉来浮。
五、猪苓汤: 猪苓汤治少阴虚,热与水蓄烦呕居。
小便不利口又渴,泽胶猪茯及滑石。
六、文蛤散: 水巽原逾汗法门,肉上粟起更增烦。
意中思水还无渴,文蛤磨调药不繁。
黄芩黄连汤类方歌(四首)
一、黄芩汤: 黄芩汤治太少利,腹痛急迫脉弦细。
黄芩白芍甘草枣,清热和阴平肝逆。
二、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黄芩原方加夏姜,呕吐下利胃肠伤。
太少合病邪热淫,苦降辛开治少阳。
三、黄连汤: 黄连汤内参连草,姜桂半夏和大枣。
胃中有寒心胸热,呕吐腹痛此方宝。
四、黄连阿胶汤: 黄连阿胶治少阴,烦躁不寐脉数频。
舌尖如梅是的候,芩连芍胶黄搅匀。
白虎汤类方歌(三首)
一、白虎汤: 白虎烦渴用石膏,大热汗出脉滔滔。
知粳甘草四药足,清气生津润枯焦。
二、白虎加人参汤: 白虎加参气阴伤,烦渴脉大饮水浆。
汗出过多脉成芤,背微恶寒舌焦黄。
三、竹叶石膏汤: 竹叶石膏气阴伤,病后虚羸呕逆方。
不欲饮食参草麦,粳叶石膏半夏匡。
承气汤类方歌(六首)
一、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用大黄,芒硝甘草三药偿。
胃气不和心烦热,便燥谵语舌苔黄。
二、小承气汤: 小承气汤朴枳黄,便硬谵语腹胀详。
识得燥结分轻重,脉滑不紧用此方。
三、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硝黄,厚朴枳实四药强。
潮仍霍蒸氵戢氵戢汗,腹满硬痛峻攻良。
四、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效果好,大便秘结津液少。
枳朴大黄泻胃强,麻杏芍药滋脾约。
五、蜜煎导方: (方歌见下)
六、猪胆汁灌方: 蜜煎熟后样如饴,稍冷搓挺四寸余。
温纳肛门润肠燥,古法导便叹惊奇。
津亏有热便不出,猪胆一枚方相宜。
胆汁调醋灌肠内,虚家便秘见效奇。
柴胡汤类方歌(七首)
一、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解少阳,胸满胁痛呕吐详。
口苦咽乾目眩是,柴芩参草枣半姜。
二、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大黄枳,柴芩姜夏芍枣宜。
少明合病气火郁,呕吐口苦心下急。
三、柴胡加芒硝汤: 小柴加硝两解方,芒硝后煎入药良。
曰晡潮热胸胁满,调和胃胆利少阳。
四、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两方合,善治太少两经疴。
心下支结关节痛,初期肝硬亦能和。
五、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姜痛胁背,大便不实尿欠利。
阳邪向阴气化衰,柴芩姜桂草粉蛎。
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加龙牡桂丹铅,大黄茯苓记要谙。
减去甘草铅要裹,胸满烦马敬小便难。
七、四逆散: 柴芍枳草四逆散,肝郁气结肢不暖。
脉沉而弦胸胁痛,随证治疗须加减。
芍药当归汤类方歌(四首)
一、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两药投,筋挛拘急足趾抽。
苦甘化阴利血脉,滋阴柔肝效立瘳。
二、芍药甘草附子汤: 芍药甘草附子汤,汗后阴阳两俱伤。
恶寒不热应温补,芍甘和阴附助阳。
三、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治厥寒,脉细欲绝病非凡。
归芍桂甘枣通细,补血散寒治在肝。
四、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四逆加萸姜,清酒烹来效始彰。
内有久寒厥阴是,药分五次缓服康。
干姜汤类方歌(三首)
一、干姜附子汤: 干姜附子治少阴,阳虚烦躁夜则宁。
不呕不渴无表证,身无大热脉微沉。
二、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干姜芩连与人参,辛开苦降法超群
。四物平行各三两,诸凡格拒此方珍。
三、理中丸(汤): 理中白术与人参,干姜炙草四药亲。
脾阳虚衰寒湿甚,腹满吐利脉迟沉。
赤石脂汤类方(二首)
一、赤石脂禹余粮汤: 赤石禹粮两药珍,大便滑脱利不禁。
理中不应宜此法,涩以固脱是指针。
二、桃花汤: 桃花石脂米干姜,少阴下利脓血方。
温固下焦和胃气,汤末搭配力方彰。
四逆汤类方(九首)
一、四逆汤: 四逆生附老干姜,炙草将将有专长。
少阴阳虚肢不暖,吐利烦躁欲寐方。
二、四逆加人参汤: 四逆加参治何为,下利多时阴亦摧。
四逆扶阳参滋血,更取中州化精微。
三、茯苓四逆汤: 茯苓四逆少阴虚,心肾阴阳已不支。
补阳生附姜甘草,扶阴参苓两药施。
四、通脉四逆汤: 通脉四逆草附姜,加重剂量另名方。
手足厥逆吐利甚,脉搏不出急回阳。
五、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通脉四逆治亡阳,再加胆汁救阴伤。
吐已下断烦呕甚,津液枯竭用此汤。
六、真武汤: 真武名汤镇水寒,扶阳法中有心传。
附术苓芍生姜共,内惕心悸小便难。
七、白通汤: 白通汤治少阴寒,阳虚下利非等闲。
葱白四茎姜附一,加入胆尿治呕烦。
八、白通加猪胆汁汤: 白通汤治少阴寒,阳虚下利非等闲。
葱白四茎姜附一,加入胆尿治呕烦。
九、附子汤: 附子汤治背恶寒,脉沉口和阳气残。
参附苓术芍药共,更治妊娠腹如扇。
杂方类方歌(十一首)
一、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厚朴夏姜参草寻,善治腹胀妙通神。
脾气不运痰气结,三补七消法超群。
二、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治疸黄,阴阳寒热细推详。
阳黄大黄栀子入,阴黄附子与干姜。
三、猪肤汤: 猪肤斤许用水煎,水煎减半滓须捐。
再投粉蜜熬香服,少阴咽痛利且烦。
四、桔梗汤: 甘草桔梗治咽痛,消炎解毒妙堪用。
阴中伏热结於喉,切忌苦寒投此证。
五、苦酒汤: 半夏一枚十四开,鸡清苦酒搅几回。
刀环捧壳煎三沸,咽痛频吞绝妙哉。
六、半夏散及汤: 半夏研散或用汤,少阴咽痛效最彰。
半夏桂甘煎少与,微冷慢呷不用忙。
七、乌梅丸: 乌梅丸治蛔厥证,连柏干姜参归用。
川椒桂辛与附子,乌梅三百力始胜。
八、白头翁汤: 白头翁汤下利寻,黄连黄柏白头秦。
识得欲饮属内热,下重难通此方珍。
九、吴茱萸汤: 吴茱萸汤暖胃肝,呕吐涎水痛在巅。
萸姜人参与大枣,温中降逆治阴寒。
十、烧散: 近阴裤裆剪来烧,研末还须用水调。
同气相求疗二易,长沙无法不翘翘。
十一、牡蛎泽泻汤: 牡蛎泽泻治如何,下肢肿胀病未瘥。
商陆葶苈泻水结,蜀漆海藻破坚邪。
打印下载:
刘渡舟《伤寒论》讲义-(全十一讲)
经典研读 • 经方梦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6007 次浏览 • 2016-01-18 20:16
刘渡舟谈如何学习《伤寒论》
经典研读 • 经方梦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483 次浏览 • 2016-01-18 20:08
在这个基础上,再看白文(指不带注解的原文)。《伤寒论》原文,是以条文形式写成。据赵开美复刻的宋本《伤寒论》有398条之多。《伤寒论》既然用条文表达辨证论治的思想方法,因此,学习《伤寒论》就有一个理解条文和条文之间相互关系的意义而为基本要求。应该看到,《伤寒论》398条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在条文之间,无论或显或隐,或前或后,彼此之间都是有机的联系着。作者在写法上,充分运用了虚实反正、含蓄吐纳、参证互明、宾主假借的文法和布局,从而把辨证论治的方法表达无余。由此可见,学习《伤寒论》先要领会条文和条文排列组合的意义,要在每一内容中,看出作者组文布局的精神,要从条文之中悟出条文以外的东西,要与作者的思想相共鸣。这样,才能体会出书中的真实意义。白文最少看它四五遍,并对其中的六经提纲和一百一十三方的适应证都熟背牢记方有妙用。在这一阶段,可能感到枯燥无味,那也无关紧要,只要坚持下来就是胜利,这是第二步。
在熟读白文的基础上,然后就可以看注了。《伤寒论》的注家不下数百之多,看哪一家为好呢?在认识上也不一样。我以先看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为好。因为成注的优点是在学术上不偏不倚,以经解论,最为详明,说理比较中肯。成氏写的还有《伤寒明理论》和《方解》两种书,同《注解伤寒论》鼎足而立,缺一不可。所以,在看成注之前,这两种著作也应认真地看一看,才能对它选写的五十个症候,在定体、分形、析证、辨非等环节上有所认识,以加强辨证论治的方法和运用。成氏三书读完后,可以看看徐大椿的《伤寒论类方》、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尤在泾的《伤寒贯珠集》。
以上的三位注家,在伤寒学中影响很深。他们的注解,或以方归类,或以证归类,或以法归类,角度不同,而殊途同归,可以开拓思路,实有破迷解惑的作用。
柯注的优点,从原则上讲,他指出了《伤寒论》不专为伤寒一病而设,而六经辨证实能统摄百病。他的话卓识灼见,而能与仲景的思想相共鸣。他的不足之处,误把经络解为经略,又别开生面将《伤寒论》的太阳膀胱经当作心阳来论,未免牵强附会,有失仲景之旨。
尤注的魄力似逊于柯,在文字方面也不及柯氏的笔墨纵横淋漓尽致。然而,尤氏得马元一先生的真传,构思精辟,言简而赅,对脏腑经络、气血荣卫之理与正邪变化之机,上逮《内》、《难》,下历百家,而极见功夫。他比柯氏更为扎实,惜乎人之不识也。
此外,如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钱璜的《伤寒溯源集》,皆是知名之著,亦可加以涉览。
以上几个专著读后,可以再看一点综合性的作品,其中应以日人丹波元简著的《伤寒论辑义》为理想。这是第三步。
通过上述的三个步骤,而又能坚持到底,对《伤寒论》这部经典著作也就可以说学的差不多了。但是,我讲《伤寒论》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现在备起课来,还有可学的东西,还可发现自己在认识上的错误,足见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是难以蠡测的。为此,对于读这本书的人来说,切不可浅尝辄止,亦不可略有所获,便沾沾自喜而停顿不前。
归纳一下我以上所讲的内容;那就是学中医先从学习经典著作入手,不要怕难,要有一点精神;二是对于中医学的原文和汤头、药性及歌诀,既要明其义而又要背其文。不背—点书,是没有工夫可言的;三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自学不是权宜之计,而是要一生奉行;四是要树立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优良学风。这对中医来说更为重要。
方证是八纲、六经辨证的终极(胡希恕名家研究室)
中医入门 • 经方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953 次浏览 • 2016-01-17 22:16
《伤寒论》虽以六经分篇,而条文中实以八纲列辨,如论中“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是阴阳之辨;“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是虚实之辨;“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是表里之辨;“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是寒热之辨等等。由此可见,六经和八纲是辨证的一般规律。
八纲的实质
何谓八纲?八纲即指表、里、阴、阳、寒、热、虚、实。其实,在表里中间,还有一个半表半里,按数而论,应该是九纲。由于言表里,而半表半里即寓其中,所以习惯上仍简称为八纲。
表和里及半表半里:表指体表,即由皮肤、肌肉、筋骨所组成的外在躯壳。若病邪集中地反应于此部位时,便称为表证;里是指人体的里面,即由食道、胃、小肠、大肠等所组成的消化道。若病邪集中地反应于此部位时,便称为里证;半表半里,是指表之内、里之外,即胸腹两大腔间,为诸脏器所在之地。若病邪集中地反应于此,便称为半表半里证。以上表、里、半表半里三者,是固定病位的反应。
也就是说,不论什么病,其病位的反应或为表,或为里,或为半表半里。虽然,有时二者或三者同时出现,但绝对不会超越此三者的范围。
阴和阳:阴即阴性,阳即阳性。人体得了病,必定导致人体机能的改变。首先是代谢机能的改变。这种改变不是较正常太过,就是较正常不及。如其太过,则病体也必相应要有亢进的、发扬的、兴奋的……太过的病征反映出来,这类太过的病征,即称为阳证。如其不及,则病体也必相应要有衰退的、消沉的、抑制的……不及的病征反映出来,这类不及的病征,便称为阴证。所以,疾病虽然复杂多变,但概言其为证,不属于阴,便属于阳。
寒和热:寒即寒性,热即热性。如果病体反映为寒象者,即称为寒证;反之,反映为热象者,便称为热证。寒热与阴阳的关系是:寒为不及,当系阴之属,故寒者也必阴;而热为太过,当系阳之属,故热者也必阳。须注意的是:寒与热是具有一定特性的阴阳。所以,泛言阴不一定必寒;泛言阳,更不一定必热。由此可知,病有不寒不热者,但绝无不阴不阳者。
虚和实:虚指人虚,实指病实。如病体未愈,而人的精力已有所不支,病体反映出一派虚衰之象者,即称为虚证。若病势在发展,而人的精力未衰,病体反映出一派充实的征象者,便称为实证。如上所述,虚实和寒热一样,也是阴阳中的一种特性。不过,寒热有常,而虚实无常。所谓寒热有常者,是指寒者必阴,热者必阳,在任何情况下,永不变异。但虚实则不然,当其与寒热交错互见时,而竟反其阴阳,故谓为无常。如虚而寒者,当然为阴,但虚而热者,反而为阳;实而热者,当然为阳,但实而寒者,反而为阴。如此,所谓阳证,可有或热、或实、或亦热亦实、或不热不实、或热而虚者。所谓阴证,则可有或寒、或虚、或亦寒亦虚、或不寒不虚、或寒而实者。以上为八纲之梗概,必须辨认清楚。
六经出自八纲
何谓六经?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之三阳和太阴、少阴、厥阴之三阴。《伤寒论》分之六经,虽“称之为病”,其实质是证,而且是来自八纲。这是个不容混淆的关键问题。因为表、里、半表半里二者,都是病位的反应,而阴、阳、寒、热、虚、实六者,都是病情的反应。这样,表阳热实即是太阳,表阴寒虚则为少阴;里阳热实即是阳明,里阴寒虚则为太阴;半表半里之阳热实即是少阳,半表半里之阴寒虚则为厥阴。此为病情必反映于病位,而病位也必因有病情的反应而反映。
所以,无病情则无所谓病位,而无病位则也无所谓病情。如此,所谓表、里、半表半里等证,同时必伴有或阴、或阳、或寒、或热、或虚、或实的为证反映。同理,所谓阴、阳、寒、热、虚、实等证,同时也都必伴有或表、或里、或半表半里的为证反映。应该注意,由于寒、热、虚、实是从属于阴阳的。这样,无论表、里、半表半里皆具有阴阳两类不同为证的反映,三而二之为六,即病之见于证者的六种基本类型。这即《伤寒论》所谓的“六经病”。由此可见,六经出自八纲,是勿庸置疑的。
六经与八纲的关系已如上述。其临床运用是:病见之证,必有病位,复有病情,故八纲只有抽象,而六经乃具实型。正因为如此,临床辨证宜先从六经开始。《伤寒论》以六经分篇,就是这个道理。六经既辨,则表里别(定位),而阴阳判(定性),然后,再进行寒热虚实之分析(进一步定性),以明确阴阳为证。至此,则六经、八纲已俱无隐情,依此就可以制定治疗准则了。如病在表,治之以汗法;病在里,治之以或清、或下、或消、或温、或补;病在半表半里,治之以和法。
方证是辨证的终极
何谓方证?方证,即方剂的适应证;某方的适应证,就称为某方证。论中有桂枝汤证、柴胡汤证,是以方名证的范例。因此,辨方证是在辨六经八纲一般规律指导下的具体运用。例如,太阳病是病邪反映于表位的阳性证,依法当发其汗。但是,发汗的方剂很多,是否任取一种发汗方剂就能获效呢?当然不行。此时,还应当仔细地辨认方证,给以适宜的方剂才能取得预期的疗效。
譬如太阳病,若见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是桂枝汤证,则用桂枝汤即可治愈;若见发热,无汗,身体疼痛, 恶风而喘,脉紧者,是麻黄汤证,则用麻黄汤即可治愈;若见项背强急,无汗,恶风者,是葛根汤证,则用葛根汤即可治愈;若见恶寒,发热,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是大青龙汤证,则用大青龙汤便能治愈……
以上诸方,虽然都是太阳病的发汗方剂,但各有一定的适应证,如果用得其反,不但无益,而且有害,轻者变证蜂起,重者坏证丛生,此即论中所谓的“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由此可见,辨方证是六经、八纲辨证的终极,它既是辨证的具体实施,也是辨证的目的。因此,方证是辨证的尖端。因为中医治病有无疗效,相关因素较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在于方证辨得是否正确。方证为数繁多,均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中的有关条文,潜心玩索,自有所得。
给初学中医的十封信之十——正确对待中医学术中的阴阳五行(李蔚普编写)
中医入门 • 经方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173 次浏览 • 2016-01-17 21:30
在第二次通信中,我们曾经了解到中医学术在二、三千年前,即已应用了当时最进步的学说-阴阳五行,作为总结古代医学的纲领,以后这种学说继续有所发展,使中医理论更加完备,但也不可避免地参杂了一些唯心论。
近几十年来,中医学术中关于阴阳五行的学说,受到了较大攻击,有的人甚至根据中医学术中某些阴阳五行的说法,而全盘否定中医,认为是一种封建、迷信、不科学的“铁证”;近几年来,党和政府大力提倡中医,又有一些人认为中医学术全靠阴阳五行作骨架,没有阴阳五行就没有中医,强调万万不可废弃。
这是两种极端,它的方向虽然完全相反,但似乎都缺少使人信服的力量。照我们看来完全否定固然不对,全盘肯定也于中医学术的进一步发展无益,这里需要作具体分析,不作具体分析而千篇-律看待是不好的。
依我看,中医学术中的阴阳五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阴阳、五行确实概括了许多客观存在的事物,反映了事物的互相联联系、互相制约的规律性,它和事物是辨证的统一,它不是唯心论,而是朴实的唯物论,因而它不应该被否定,而应该被整理提高。比如说,一般的“阴阳”,它代表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个方面或阶段,“阳”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积极有力的、发扬状态的,外在暴露的、兴奋乐观的等现象或本质而言;“阴”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消极无力、抑制状态的、内在潜伏的。悲观消沉的等现象或本质而言。像这样-般性的“阴阳”既然是客观存在的,那有什么理由被否定呢?具体的“阴阳”如在解剖生理方面,皮肤肌表属阳(外在暴露的),内脏属阴(内在潜伏的),躯体的外侧为阳、背部为阳,躯体的内侧及胸腹部为阴:在病因方面,风、暑、火邪为阳,寒、湿邪为阴;在病状衣面以具有发扬状态为阳证,以具有消沉状态的为阴证;在病的发展过程中,前一阶段为阳、后一阶段为阴。像这样具体的阴阳也是客观存在的,它概括了事物的本质,使我们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更能掌握本质,又有什么理由被否定呢?
关于五行也和阴阳-样,它也概括了部分事物间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的规律性。此如说中医称由于精神忧郁所引起的消化障碍为“木(精神活动)克土(消化道)”;称肺病慢性阶段、消化失职而需要健胃强壮为“培土生金(肺)”;称补充大量滋养性物质以缓和某些过度亢奋状态为“壮水(营养性质)之主以制阳光”;称必兴奋强壮挽救某些虚脱症状为“益火(兴奋强壮)之原,以消阴翳”,类似这样的五行,字面上尽管看不顺眼,但它概括了实际事物的内容,有物质作基础,还是科学的。
第二种情况是:从表面上看来,它和-般阴阳五行的生克关系不符合,而实际上它概括了部分事实,比如说薛立斋氏“医贯”中有一种“出奇”的五行提法,说什么“水中补火”, “升木培土”等。从-般理论看来,水火是相反的,要补火便不能益水;木是克土的,要培土就应该抑木,但薛氏却把它反过来,和一般的见解不同,你说他是唯心论吗?不可否认薛氏著作里面有很浓厚的唯心成分,但在这里却认为它比一般习惯套用阴阳五行的人高明得多,因为薛氏根据部分衰弱病人专用补火的办法出了毛病,而在兼用滋水中促进了症状的好转,使由衰弱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所以提出“水中补火”的说法;同时薛氏也看到部分病人,经过加强神经管制机能(升木)以后,消化力大为旺盛,因而有”升木培土”的提法,像这样根据实际材料来充实阴阳五行的做法是应该被允许的,不应该把它看作怪论邪说。
第三种情况是:阴阳、五行就是一种概念,没有或绝少事实作基础,而被演绎地套在许多病理生理现象上。如“内经”里面说肺病的人“丙笃,丁死(丙,丁日属火,肺属金:火能克金,故有此说),心病的人”壬笃癸死(壬。癸日属水,心属火,水能克火,故有此说)等;“伤寒论”里面说太阳病的治愈应该在巳,未(即上午),阳明病的治愈应该申,戌(即下午)间;“内经”还说人的头所以圆,足所以方,是因为法像天地。像这些都是按照一般的五行生克关系,被机械地套在具体事物上面,反不能反映客观事物的存在和本质,不能反映事物相互间的真实关关,因而它们应该属于唯心论的范畴。
总之,阴阳五行在中医学术中有着长久的历史,它在总结中医经验,使中医学术系统化方面起过重大作用,但它有合理的核心,也有唯心的渣子,我们要识别它那一部分是合理的,那一部分是唯心的,主要是根据它是否反映了事物的规律性,是否有客观事物作基础;而且进-步还要辨明它的事物基础是多是少,以多少来判断它价值。
当然这样作,是需要相当工夫的,尤其需要有临床经验才能逐渐认识它。要想专从理论上来判断它的唯心、唯物是比较困难的。
给初学中医的十封信之九——怎样学习汤头和本草?(李蔚普编写)
中医入门 • 经方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370 次浏览 • 2016-01-17 21:29
在我们学习中医的朋友们中,有许多人是从学习“本草”(即中药)和“汤头”(即方剂)开始的。这种学习方法对不对呢?我说又对,又不对。
我在第-封信中,曾经提到:学习应该根据自己的文化水平,如果自己文化水平不太高,那么先学习一些简单的中药知识,再求深造,未尝不是一个办法,如果自己的水平较高的话,那就先应该弄清楚中医关于解剖生理、病因、病理、辨证、治则等方面的知识,再求学习本草、汤头,这样对本草、汤头才能运用自如,不致死于句下。
但是,假是自己的文化水平低,开始时就从本草、汤头入手,也还要知道一些关于中医解剖、生理、病因、病理等方面的知识;因为本草上讲的“性味”,是根据中医辨证纲领来划分的,性味“苦寒”就是说它能适应“热证”、 “实证”;性味“甘温”,就是说它能适应“虚证”、 “寒证”,因此读本草不能不牵涉到一些辨证问题;本草书上写着某药入某经、某脏、气分、血分,这就牵涉到中医的解剖生理知识,对这方面毫无所知,就想理解它的实际意义,是不可能的事;又此如说汤头里面说某方发表,但发表的方剂很多,什么情况下该用麻黄汤,什么情况下该用九味羌活汤,什么情况下该用参苏饮,不能不牵涉到中医的辨证和治则问题。总之,学习本草和汤头,不能孤立起来,需要了解-些有关的东酉才能学得进去。
单从本草本身的学习来看,有那些问题值得注意呢?我以为下面几点值得参考;
(一)药物的性味。中医重视药物的性味,就同现代医药学家重视药物的有效成分一样。古代医学家这样看法和他们当时的现实生活情况相联系的.我们知道在以往小农经济的生产条件下,自然科学不可能为医药学家提供关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正确数据,当时的医药学家不得不从药物的气味与疗效的关系中,逐渐总结出一套以药物性味为主的药理学,以掌握其对治疗作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有了这一套药理学,就可据以推测许多未经累积大量经验的药物的效用,因此它大大扩大了药物学的领城。
中药的性味说法,虽然还有它-定局限性,但在中药的科学研究还处在青黄不接的今天,依然有它的重要价值;有些本草书片面求新,只有化学成分的记载,而不屑记载它原有一套关于性味的知识,这就给青年朋友学习中药以一些不健康的影响;也有些青年朋友不知道中药和中医的密切关系,“西医为体、中药为用”,把现代医学生硬的和中药结合在一起,便以为“前进”,这是不正确的。药物的性味,古人还划分了很多很多的等级,如以“辛”为突出的药物,古人分辨“辛窜、辛烈、辛热、辛燥、辛温、辛散、辛开、辛通、辛润、辛凉”等等许多不同情况;如以”寒”性为突出的药物,则辨出“大寒、寒、微寒”等等不同的等级,这些地方,正显示着药物的特殊治疗作用,为我们研究中药有效成分提供了大量数据,所以我们对于中药性味,最宜仔细体会比较,不要得其一般而遗具体。
(二)药物的入经入脏。中药书中对某药入某经、某一脏腑的记载颇多,如张洁古“脏腑药式”一书,就完全按脏腑为纲领,把关于这-脏一腑的药物列举出来,其他如“本草纲目”、 “本草求真”等书,也都有专章讨论,可见古代医学家对这方面的知识相当丰富。
现在有一些人学习本草误以这些知识“不科学”,以为药物被吸收以后当输及全身,怎么能专入某一经,某一脏腑呢?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药物被吸收以后虽然输及全身,但它对某一经某一脏腑,是可以有它自己的特殊选择性的,而且中医所称的经络、脏腑,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参考第三封信),和今天的概念并不完全相同,中药书上所说的某药入某经某脏,就其本质意义来说,似乎在于说明某药对那些疾病较有效,因此我们丢开这些知识来学习中药,显然不是聪明的办法。
(三)药物的主治。本草上对于某一药物主治何病、何症,往住占用了很大篇幅,初学本草的朋友对这-部分的知识特别感到有趣,甚至下死工夫去记熟它,这是好的-面;但是中药的适用,往往不限于它的“主治”,甚至和它的“主治”有时看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反而奏了效,因此有人说中药的应用漫无标准,批评它为“圆珠在手,活动随人”,抹煞了药物的个性,学习中药的朋友也渐渐对这些主治感到不信任了,觉得无所适从。
中药的应用是不是漫无标准呢?肯定说“有标准”,而不是“漫无标准”,它的标准在那里呢?主要是根据“性味”,有时结合“入经”,而不是死板的根据“主治”。中医对同一疾病可以应用不同的药物,同-药物又可应用于不同的疾病,它的窍门在那里呢?就在于“辨证准确,性味相投”,而不在于“主治”,凡有临床经验的人都知道这-条,并非什么奇怪的事。这样说来,中药书上有关主治的条文,是不是可以统统不要学了呢?” 不能这样极端,我们认为可以学,并且应该学,但要结合它的性味、入经。在以性味为主的原则下学习主治,不但不会妨妨碍什么,相反地只会更加加强疗效。比如说麻黄主治喘症,而麻黄的性味是辛温的,如果有寒邪康表引起作喘,应用麻黄就会十分有益,反之肺有伏火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喘症,虽然麻黄主治喘症,也只好丢开一边了。
至于学习汤头,这里也提供几点意见:
首先,我们要注意的当然是汤头的组织问题,即所谓“君臣佐使”。一个方子什么是“君”,什么是“臣”,是决定于病因、病理及辨证的。“内经”里面提出的原则:“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其中“风”、 “热”指的是病因,也可以说是“证”,而“辛凉”、 “咸寒”,则是“君”,是解决“风”、 “热”的主力军,其余则是佐使。
不过关于“使”药问题,发展到宋元以后,出现了一种机械的“引经报使”学说,肺病一定要用入肺经的药为使,脾病一定要用入脾经的药为使,未免使方剂学误入歧途。
其次,我们要注意方剂的“立法”。我这里所说的“立法”,是指根据药性味而综合起来的“法”,以“温病条辨”为例:
银翘散是辛凉法;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玄参、细生地方是“辛凉合甘寒法”;栀子鼓汤是“酸苦法”;消暑益气汤是“辛甘化阳、酸甘化阴复法”;新加香薷饮是“辛温复辛凉法”;生脉散是“酸甘化阴法”。这些“法”体现了方剂的性味特点,我们掌握这些特点,便能像掌握某一药物-样,灵活罗用于许多病症,而不必限于的它“主治”。如果不懂这些“法”,虽然记诵了千百条汤头,到临床上还是穷于应付的。
再次,关于药物的配伍,也是我们学习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中医看来,药物的“个性”在不同的配伍条件下可被改变,如当归配黄芪则补血,配芍药则和血,配大黄则破血;麻黄配桂枝则发汗,配石膏则行水,配射干则定喘;又如五味子配细辛,一收-敛,敛肺镇咳而不碍邪;柴胡配青皮,-升一降,疏肝郁而不嫌克伐等等。这些都是从丰富的临床经验中所提炼出来的东西,值得很好体味。
此较通俗的本草书和汤头书,-般推荐汪昂的“本草备要”和“汤头歌诀”。但“汤头歌诀”缺少关于温病方面的汤头,近人严苍山曾加以增订(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较汪昂的更为完备实用。
给初学中医的十封信之八——关于八纲、八法的一些问题(李蔚普编写)
中医入门 • 经方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161 次浏览 • 2016-01-17 21:28
这几年来一般人都知道中医临床学术的基本特点是所谓“辨证论治”。”辩证论治”既反对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症治疗,又反对只坚持某方某药或秘方验药而不顾病情变化及病人具体情况的,以病试药的治疗.在中医临床的体系中,辨证论治确实是比较进步的。
辩证论治并不是那-家独创的,它是经历过长期的发展过程而逐渐行成的。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古人开始是[认识了许许多多症状,如头痛、咳嗽等等,然后逐步根据当时的解剖生理,病因病理知识,把这许多支离破碎的症状加以归纳分类,这就是太阳病、阳明病、太阴肩、少阴病以及风病、寒病、热病、湿病等名称的来源。这种按解剖生理及病因病理的疾病分类法,显然是前进了-大步,但在临床处理上,仍然感到许多问题,因为同一病因病所的疾病,是会不断变化发展的,在发展过程中,往往表现不同的倾向或特点,这些倾向或特点,关系着疾病的处理,所谓“拨乱反正”,所谓“无实实,无虚虚,补不足,损有余”这种针对病理生理倾向特点的学术思想,在“内经”、 “伤寒论”中已经孕育发展了起来。
汉代以后这种以病理生理倾向为处理指标的学术思想逐步在发展中,但还未给以专门的术语。明代张景岳氏“景岳全书”中才给以“六要”-表里、寒热、虚实-的名称;清代程钟龄氏“医学心悟”才给以” “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的名称;有了“八纲辨证”的纲领,随着也就有了“八法”的治疗纲领。
程钟龄氏强调了八纲八法的重要性。他说:“论病之原,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论治之方,则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字尽之。盖-法之中,八性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病变虽多而归于一,此历试而不谬者”。(医学心悟:第19页,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中医临床医学发展到八纲、八法,可以说达到了一个高峰了。
八纲八法的具体内容,“医学心悟”和其他许多中医文献中都提得很清楚,我这里只想补充一些学习方法的意见。
(一) “八纲”是相对的,是不断发展,互相转化的。比如说外感开始多现表证,但病延日久,就会深入脏腑而为里证。“内经”里面说:“邪气之客于形也,必先客于皮毛,留而不去乃入于经络;留而不去乃入于络脉;留而不去乃入于经脉;然后内连五脏”。 “舍于皮毛”就是邪在表而为表证,“内连五脏”就是邪在里而为里证。又比如说“寒热”,一般病的前期多属热,后期多属寒,“内经” “调经篇”中说:” “始传热中,末传寒中”,即指的这一规律性;进一步说,寒证发展到极点,又往往会出现-种虚性兴奋,表面上很像热证,实质上并非热证,“内经”称这种情况为“寒胜则热复”。其他如虚实,阴阳等也是如此,它们是不断发展,互相转化的一个过程,所见我们学习“八纲”时,不要把八纲僵化起来,而要随着病人实际病情的转变来确定病证,所谓“”早硝黄面夕参附”,从这里才能切实理解它的本质意义。
(二)八纲是由比较面得的,在八纲的内部又可分出许多等级,不能一般化看待它们。比如说“表证”,就可分为表中之表,表中之里,牢表半里;“虚证”有大虚、小虚,略虚等程度不同,这里面的比较要合乎分寸,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否则用药也就不能丝丝入扣了。
(三)八纲和病因,病所应该结合起来学。不能只学八纲,只知道八纲,而把一切有关病因、病理的知识全部抛过一边。比如说十二经脉所统病候中,本病皆属里,标病皆属表,阳经病皆属表,阴经病皆属里;风、暑、躁、湿等病邪,即可偏寒证,也可偏热证,而火邪只有热证(但有虚火、实火之分),寒邪只有寒证,所以病因病理知识还是有它的用处的。
(四)八纲应该互相结合起来学,不能把它们孤立开来。比如说寒证和热证,有的在表,有的在里,有的表寒里热,有的表热里寒,有的上热下寒,有的虚寒,有的寒实,有的虚热,有的虚寒,像这样具体分析,才能解决具体矛盾的。
在八纲中阴阳两纲是个总的辆领,阳证包括表证、热证、实证而言,阴证包括里证、寒证、虚证而言,所见学习阴证阳证,必须具体深入-下,弄清楚它到底包括一些什么内容,不能囫囵吞枣,抓住-般而遗其具体。
八法是为着八纲而设的:汗法解决表证,下法解决里证,温法解决寒证,清法解决热证,补法解决虚证,攻法解决实证,和法解决半表半里、或寒或热证,吐法解决上部邪实证,消法解决下部邪未结实证。但这只是大纲节目,不能用以套在每个具体病人的具体病情上。正如我们前面所说:学习八纲要注意它的转化,要注意它的等级分寸,要和病因、病理结合,要合八纲为一体,所以八法也不能那么硬邦邦的可以乱套。
“辨证论治”确实是中医临床医学的高峰,但要学好也并非易事。往往有两种学习偏向:一种偏向是误以“随症治疗”当作“辨证论治”,经常跟在症候屁股后面跑,疲于奔命,出现一个症候就增加-样药,消失一个症侯,就减少一样药,等到结束一个疗程来检查方药,复杂得吓人,病作兴治好了,但是怎样会好,有什么经验就总结不起来了,这种作法是把辨证论治庸俗化了,因为辨证论治,是以病理生理的倾向性为指标的。
还有一种倾向是:把辨证论治和验方药绝对化起来,以为辨证论治便不能专用验方验药,专用验方验药就“有唯方唯药”的嫌疑,其实这是把辨证论治教条化,并非真正的辨证论治。我们知道验方验药也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它有它的一定个性,也有它的互相适应的“证”,在辩证的原则下,选用相适应的验方验药,,有何不可呢?如果硬要说“不可”,哪只因为我们自己对验方验药不熟悉的缘故。
给初学中医的十封信之七——不要为伤寒、温病之争所困惑(李蔚普编写)
中医入门 • 经方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956 次浏览 • 2016-01-17 21:26
在前面几次通信中,我们曾经提到中医对外感病的认识和处理上,存在着伤寒与温病两种旗帜鲜明的学派。近几百年来,这两种学派展开了热烈的论战,宗伤寒的某些人对于温病学说是不满意的,骂他们“轻描淡写、不负责任”,骂他们制造“疾病”,甚至诅咒他们为“牛鬼蛇神”;学温病的人对伤寒学派有的也不客气,说什么“江南无真伤寒”、 “古方不可以治今病”等等,实际上就是骂伤寒派是“教条主义者”,是“顽固”。
这些年来,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学习,伤寒与温病之间渐趋调和,刀斧声是完全听不见了,代之而兴的说法是”温病是伤寒的发展”, “六经、三焦只是说法不同,实际是一样的”, “善治伤寒者必善治温病,善治温病者必善治伤寒”,这真叫作化干戈为玉帛吧。
这种转变是不是正常呢?我们应该怎样看这个问题呢?在这次通信中,我们就着重谈谈这几个问题吧。
我以为伤寒、温病学派由争论而渐趋调和起来,是有其社会基础的。解放前,中医被统治者歧视、诅咒,被斥为“封建、迷信、不科学”,这是众人皆知的事实。这几年来,中医才被开始当怍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来继承和发扬,中医的政治地位大大地提高了!社会上对中医的期望和要求也更加殷切了,中医界唯恐自己不团结,所以有些人把学术论争,也就收起来了,尽量把矛盾掩盖起来了,连温病与伤寒之争这么一件大事也包括在内,这种变化确实是大的,愿望也是好的,但末免有些不正常。
“温病是伤寒的发展”,事实本来是这样。但持这种见解的人,往往有两种毛病:其一是企图用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温病、有湿温”的广义伤寒来概括温病,否认温病学说对于伤寒学说的丰富提高作用,也却是说否认温病学说的实际地位;其二是抹煞二者的原则性区别,以免贻人口实。总之,其主要缺点在于末能说明温病从伤寒基础上发展的必然性,未能说明温病学说的进步意义和实用价值。
从伤寒发展到温病,这是历史的具体条件所决定的。伤寒学说进入到宋代以后,由于民族体质的变化日趋明显,病种的增多,伤寒学说渐渐不能完全适应当时保健事业的要求,甚至由于伤寒学说威信太高,以致有盲目搬用方药而发生过一些流弊。金代刘河间指出伤塞,疫厉应该有所区别,如果对疫厉误以麻黄桂枝解表,“不仅不解,其病反甚而危殆矣”。元代王安道对这问题提得更尖锐,他说:“仲景的麻黄汤、桂枝汤,本不欲用于夏热之时也,春夏虽有恶风、恶寒表症,其桂枝麻黄汤终难轻用,苟不慎而轻用之,诚不能免夫狂躁、发黄、衄血之变”。明代吴又可氏还从病因学说上说明伤寒与瘟疫的区别,他说“寒、热、温、凉,乃四时之常,因风、雨、阴、晴稍为损益,如秋晴多热,春雨多寒,亦天地之常事,未必为疫也。疫者感天地之厉气,其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者即病。邪自口鼻而入,感之深者,中而即发,感之浅者,未能顿发,或遇饥饱劳碌,忧思气怒,正气被伤,邪气始得张溢。”总之,温病学说是经过长期实践,在不断接受和批评伤寒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温病学说比伤寒学说是进步了呢,还是倒退了呢?我认为是进步了一些。它的进步首先表现在关于病原的见解,如吴又可氏所谓“天地之厉气”,确比专从气候季节变化来解释急性发热病病因要进步得多;其次,温病学派认为病邪“自口鼻而入”,确比自肌表而入的见解高明一些;再次温病学派发现多数急姓发热病开始多出现上呼吸道症状,再进一步就会引起精神意识的某种改变,因而发现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和温病“由卫而气,由营而血”的发展规律(卫分气分是一般性的全身症状,营分、血分则是重要脏器受侵害的表现。营分症多属神经系症状,血分多属皮下出血,吐血,衄血的症状),这种规律应该说此伤寒六经的说法更有说服力。
在治疗方面,温病也有它的进步牲,此如说在热病初期,温病家常用银翘散、桑菊饮,现代医学证明它具有较优的抗生作用;在疾病的增进期,温病学派一方面吸收了伤寒的白虎汤,承气汤等法,但又创造了更加细致的新加黄龙汤、宜白承气汤、导赤承气汤、牛黄承气汤、增液承气汤等;由于高热引起神昏谵语的,温病学派有清热解毒、芳香开窍法,如清宫汤、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等,解决了许多危急症状;急性热病的过程中和恢复期,病人常患失水,温病学派有加减复脉汤、大小定风珠、益胃汤、五汁饮、牛乳饮等,对于维持病人营养有着很大作用。
我们肯定温病学说的进步性,目的在于扭转-些人对于温病学说盲目的宗派情绪,引起大家对于温病之重视和积极钻研,唤起初学中医的同志,不要把自己围在一个较小的圈子里。这里并不意味着伤寒学说不足学,也不是故意贬低伤寒的历史价值。我们在前面曾经指出:伤寒论是中医学术体系的指导思想,为后世辨证论治奠定了巩固的基础。在今天的临床实践中,它仍然有着重要钓地位,有着实用价值。但是如果以为“一部伤寒论便可就治万病”, “除了伤寒论外不足学”, “温病学说误人子弟”,这便大错特错了。
伤寒和温病学说之间也是各有特点的,它们并不像一些人故意解释的那样,说二者完全相等;至少在目前二者还不可能完全混为一谈,因为它们两者之差别是历史所形成的客观存在,是随便否认不了的,我们要把两者完全统一起来,还要作许多努力,首先就是对这两家学说很好的学习,然后用辩证的历史眼光分析整理,去芜存精,发展新的关于急性发热病的学说。
关于伤寒的参考书很多,如关于版本的有明赵开美的复刻本(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辑宋本伤寒论”即根据赵氏复刻本);日人大冢敬节氏“康平本伤寒论”;关于注解的如陈修园氏“伤寒论浅注”,任应秋氏”伤寒论语译”等;关于分类讨论的如柯韵伯氏“伤寒来苏集”,徐洄溪氏“伤寒类方” 等;关于综合讨论的如张倬“伤寒兼证释义”,舒驰远氏“伤寒六经定法”等等,可选择参考。
关于温病的参考书,除第二封信中所列举的以外,还可参考戴天章“广温疫论”,吴坤安氏“伤寒指掌”,俞根初“通俗伤寒论”,谢诵穆“温病论衡”,沈仲圭“中医温病概要”等等。
给初学中医的十封信之六——谈外感和杂病(李蔚普编写)
中医入门 • 经方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482 次浏览 • 2016-01-17 21:24
中医对于疾病的分类方法虽然很多,但大的分类只有两种;一种是按病因的分类法,所谓风病、热病、寒病、暑病、燥病、湿病等等;另一种按病理的分类法,所谓太阳经病、阳明经病、少阳经病、少阴病、厥阴病以及气分、血分等等。凡按前一种方法分类而又以整体性病变为主的疾病,被称为外感病;凡按后一类方法分类而又以某一经、某一脏腑病变为主的疾病,被称为内伤杂病,两者的分界是怎样的呢?一般说来:外感病初起多有“表证”,内伤杂病多无表证:外感病多转变,由某-经而迅速转入他经,内伤杂病少传变,或始终只在某-经、某一脏腑。
外感和杂病的分类,不仅是为了便于认识疾病,便于研究疾病,主要还是便于临床治疗。
我们假如去临床,对于病人所患的疾病,首先就是弄清楚它是外感还是内伤杂证。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是针对外感病来讨论的,“金匮要略”是针对内伤杂病来讨论的。有人把“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合起来称为“伤寒杂病论”,这样似乎对这两害的内容更加明确一些,虽然有些人主张以伤寒法治杂病,但杂病究竟有杂病的特点,伤寒法并不能代替杂病法,否则的话,“金匮要略”也可以不要了。
一般说来,外感病由于病邪侵犯人体的时间很短促,消耗人体精力尚不显著,相反地人体对于病邪的抵抗正处在一个高潮中,这时从整个的病理生理倾向-辨证上来看,主要是“邪实”,而不是“正虚”。根据这一特点,所以治疗方针,主要是以“驱邪”为主,“邪”去“正”自安;如果因循瞻顾,在攻邪药中,又加上很多扶正药,反而会助长邪气的上升,所以一般在外感高潮中,忌用参、朮、归、芪等补药(当然也有一些素来虚弱的病人,-旦受外感病的侵袭,抵抗力相当薄弱,邪实、正虚,参、芪又在所不忌)。
内伤杂病均由病邪淹缠日久而起,消耗人体精力很大,虽然有一些病人对于病邪的抵抗,仍然表现出波浪式的“高潮”,但往往这仅仅是-种虚性兴奋,实质上并不同于外感病的真正的高潮,这时从整个病理生理倾向-辨证上来看,主要是“正虚”,而不是“邪实”,根据这一特点,所以治疗方法,主要是以扶正为主,正胜邪自衰,同时由于内伤杂病系积渐而成,它的恢复也应该是逐渐恢复的,不能求其速效。
清代名医吴鞠通先生曾总结外感、内伤病治疗的基本原则说:“治外感如将,拾内伤如相”。这确是两句名言,值得深刻体味。
我们学习中医文献里面关于外感和内伤的知识,不能专从名词上去理解。“六淫”虽然属于外感病的范围(这我们在第四次通信中巳经谈过了),但六淫的“名词”并不专属于外感,因为古代对于人体由于其他各种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所造成的各种不同反应,也根据六淫的特性,给它加上了“六淫”的名称,实际上它并非由于外在气候季节变化所引起。为了便于区别起见,古人又有“内六淫”、 “外六淫”的说法。内六淫其实即属于内伤的范围,外六淫其实即属于外感的范围。此如说:“伤风”、 “伤寒”这是外感,如果“中风”、 “肝风”、 “内动”、 “脾胃寒湿留滞”等,便不是外感,而是内伤了。至于由于情志失常所致各种疾病,则均属于内伤范围。“黄帝内经”里面,有许多地方专讲外六淫,也有一些地方专讲内六淫,如“至真要大论”里面所讲的六淫,就是内六淫,而“生气通天论”里面所讲的六淫,则属于外六淫(可参考“内经知要” “病能篇”),它的界限,就是我们在这次通信中开头所提到的那样。
历史上对外感或内伤,都曾经出现不同学派。在外感病范围内,有着鲜明不同的伤寒与温病两种学派:在内伤范围内,也有金元四大家等各种不同的学派。这几年来,大家在学习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过程中,似乎主要偏重外感,而忽略内伤方面的学说整理,这是一种损失和偏向,急待纠正。
外感方面的文献,我们将以后的通信中继续谈一下,现在我想重点介绍一下内伤方面的参考书。
比较简单通俗的,有陈修园氏“医学实在易”、 “医学从众录”,李士材的“医宗必读”,程钟龄“医学心悟”等,取材比较谨严的有徐灵胎氏“兰台轨范”,喻嘉言氏“医门法律”;分析精细、切合临床实用的,有林佩琴氏“类证治裁”,姚国美氏“诊断治疗学”(江西中医专门学校讲义);搜罗广博的有沈金鳌氏“沈氏尊生” “杂病源流”,王肯堂氏“六科准绳”“内科准绳”等等。这些书并非每本必读,主要是根据自己条件加以选择,先把一本弄得烂熟后,再参考其他文献,最忌贪多嚼不烂,本本书都翻翻,而结果对那本书都没有什么心得体会。
在分门别类上,外感和杂病虽然是各有范畴,但临床实际上,往往是既有外感,又兼内伤,或先有外感转为内伤,或先有内伤再受外感,这时难以截然分开。有一些内伤病本来不严重,受了外感后重点在外感,就应先治外感,外感除后再来调理内伤;也有一些内伤病,本来就很严重,忽然受外邪侵袭?使其更加恶化起来,这时在处理上,就应该适当兼顾,难分先后了。举例说:“补中益气汤”就是以内伤为主而兼顾外感的处方例,“参苏饮”就是以外感为主而兼内伤的处方例。诸如此类,在处理上最应该有分寸,我们学习临床,向老师学习的,主要应摆在这上面,见识多了自然就会发挥独立思考的精神。如果要在老师所长以外找材料的话,关于这类经验记载最多而具休的是各家医案,特别是有一些经注家阐述的医案,如“古今医案”、 “叶案辨证”等,对初学更有帮助。
在旧社会中曾经流行过一种偏向:许多开业医生不愿看杂病,而愿看外感。因为杂病都是慢性病,难期立竿见影,而且慢性病患者一般还能照常生活,病人的休养情况(包括情绪等),医生很难掌握,如果病家不合作,往往发生了些波折,这时病家不责备自己而责备医生,使医生感到“劳而无功”,甚至感到-种压力,所以对这类病往往推委或专以平稳搪塞,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外感病呢,病人当时的正常生活受到重大影响,不能不听医生的话,而且由于外感病还没有影响病人代偿机能,病邪一除,立可恢复,这时医生所受到的是一片表扬声,真是所谓“名利双收”。旧社会舆论既然如此,促使医生乐于治外感而不愿治杂病,这是很自然的。
这几年来,大家对中医的要求又不同些,许多病家患急性外感病时,多不找中医,以为中医擅长慢性病,不长于急性病,至少没有西医快当吧;找中医的多属一些慢性病(即杂病),虽然不见得都有办法,但是方法确实多些,满足了一部分病人的要求,也得到了很多病人对中医的好评。
社会舆论是可以左右医学家研究的方向的,我在这里不是向社会呼吁,要求社会舆论正对中医的看法,我是想我们初学中医的人,不成为社会舆论所左右;我们不但要熟悉外感病的中医师知识,也要熟悉杂病的中医知识,这样才能全面掌握,作一个名符其实的中医。